《农业保险模式》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6878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3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保险模式》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农业保险模式》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农业保险模式》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农业保险模式》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农业保险模式》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保险模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保险模式》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讲 农业保险模式 本章主要阐述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和农业保险制度的政策性,介绍国外农业保险制度类型,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模式进行选择。,一、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一)农业风险的特殊性 1、风险单位很大,使风险难以分散。美国学者巴兹莱(Bardsley)等人在研究私人保险公司不愿意经营农作物保险的原因时指出,农场与农场之间的产量风险损失是正相关的,因此,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不易在空间上分散。2、农业风险的区域性明显 3、农业风险具有广泛的伴生性,如在雨涝季节,高温高湿就人诱发作物病害。4、农业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损失规模较大。,(二)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性质1、农业保险经营的高风险和高成本2、如果按私人

2、物品在竞争性市场进行交易,农业保险的供给和需求曲线不可能相交。,D、S,P,D,S,在自愿保险下农业保险供求示意图,3、农业保险的利益是外在的 农业保险按真正意义上的商品交换角度来说,是供也“冷”求也“冷”,这种供求双冷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农业保险所带来的最终利益是外在的全社会的。这里我们用福利经济学的原理对此作一些理论分析。,假定在没有农业保险时,农产品供给曲线是S0,需求曲线是D,此时的消费者剩余是P1AP0,生产者剩余是P0AO(见下图1)。农民购买农作物保险后,由于农业保险的上述作用有助于增加农产品的供给和降低农产品价格,必然使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假如移动后的供给曲线是S1,再假定

3、农产品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供给曲线的移动使农产品价格下降,均衡价格由P0降到P2。此时,消费者剩余净增量为P0ABP2,价格变化也使生产者剩余由原来的P0AO变为P2BO(见下图2),而P2BO可能比P0AO大,也可能比P0AO小,即生产者剩余的增量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但对整个社会来说,社会福利即社会剩余(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的增量(即ABO)总是正值。,说明引进农作物保险后,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而社会福利增量取决于供给曲线的移动程度,即农民参与农作物保险的程度和需求弹性的大小。当农民的参与程度提高,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就会增大,同时需求弹性减小,社会福利的增量也会增加,即ABO

4、的面积扩大,但生产者剩余逐渐减少并向消费者转移。以至生产者的最终利益比引入农业保险前减少,从而导致农业的平均利润下降。从理论分析可见,引进农业保险,保险人并不得益,被保险农户在一定阶段可从中获得利益,而广大消费者是最大的最终的获利者。,S0(无保险),S1(有保险),Q,P,消费者剩余示意图,P1,P0,P2,D,A,B,S0(无保险),S1(有保险),Q,P,农业保险社会福利示意图,P1,P0,P2,D,A,B,0,4、经营农业保险存在特殊的技术障碍(1)保险费率难以厘定。缺乏损失统计资料,年际差异大。(2)合理的保险责任难以确定。各地区灾害差异很大。(3)难以定损理赔(4)小规模经营难以分

5、散风险结论:农业保险产品从根本上来说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私人物品,也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公共物品。是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一种准公共物品。,二、国外农业保险的制度模式1、政府主导模式美国、加拿大模式其特点是以国家专门保险机构主导和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有健全的不断完善的农作物保险法律、法规,并依法由官方农作物保险公司(隶属农业部)提供农作物一切险(多风险)的直接保险和再保险。这种经营是政策性的,但农民均是自愿投保,农民对投保的农作物仅支付纯保费的一部分,其余部分由政府补贴。,2、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日本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1)政策性强,国家通过立法对主要的关系国计民生和对农民收入影响

6、较大的农作物实行法定保险。(2)直接经营农业保险的不是政府保险机构,也不是商业保险公司,而是民间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保险相互会社市、镇、村农业共济组合和都、道、府、县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3)中央政府在农业保险计划中的主要责任是:通过农林省对农业保险进行监督和指导;通过官方和非官方等机构,为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提供再保险;通过大藏省一般会计给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和管理费补贴。,3、民办公助模式西欧模式 该模式是一些欧盟国家如德、法、西班牙、荷兰等国采用。其主要特点:没有全国统一的农业保险制度和体系,政府一般不经营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主要由私营公司、部分保险相互会社或保险合作社经营,但他们一般只经营雹灾

7、、火灾和其他特定灾害保险。投保都是自愿的,农民自己支付保险费,有的国家也支持私营公司举办农作物保险,同时为了减轻农作物保险的农民的保费负担,也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4、国家重点选择性扶持模式亚州发展中国家模式实行这一模式的国家有:斯里兰卡、泰国、印度、菲律宾、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这种模式主要特点有:(1)大多数国家的农业保险主要由政府专门农业保险机构或国家保险公司提供;(2)主要承保农作物而很少承保畜禽等饲养动物;(3)参加农业保险都是强制性的,且与农业生产贷款相联系。,三、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选择(一)我国可选择的农业保险制度模式1、政府支持下的商业保险模式商业性保险公司(国有独资、股份

8、制公司)经营。2、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性保险模式(1)政府主办政府组织经营(2)政府支持下的合作社经营(3)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保险公司经营(4)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二)政府主办并由政府组织经营的模式1、内容:(1)成立专业性的中国农业保险公司,以该公司为主经营全国的农业保险业务。(2)由中央政府统一组建政策性的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3)根据有关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立农业保险专项基金。(4)实行法定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5)农业保险的经营是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全部或大部分经营管理费用由政府拨付。,2、优势(1)能够矫正市场失灵,较好地配置资源。(2)能为农民提供农业保险

9、这种比传统风险管理制度更科学、更有效的农业风险管理制度,比较容易推行和为农民所接受。(3)容易符合大数法则要求,更大范围地分散风险,3、弊端(1)难以实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2)难以协调好各级政府之间、农业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3)难以提高经营效率。,(三)政府支持下的合作社经营模式1、内容(1)由各级政府帮助组织和建立以被保险农民为主体的民间的农业保险合作组织或农业相互会社。(2)农业保险合作社或相互会社主要经营农作物和饲养动物保险业务。(3)实行法定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政府给予保费一定的补贴。(4)允许农业保险合作社经营某些农村财产和人身保险业务,以弥补农

10、作物保险的亏损。(5)国家必须建立农业再保险机构,为农业保险合作社和相互会社提供再保险。,2、优势(1)自愿互利基础上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自负盈亏、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经营灵活,保费不会太高。(2)有保险人与被保险人集于一身的特点,很好地避免了道德风险和风险逆选择。(3)经营成本费用低,监督成本也不高,还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3、弊端(1)经营范围限于一个乡镇,难以有效分散风险。(2)缺乏费率厘定、定损理赔、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3)筹集资金相对较困难。,(四)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保险公司经营模式1、内容(1)由一定数量的发起人发起成立全国性“中国农业相互保险公司”。(2)自上而下建

11、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组织体系。(3)由相互公司向农户提供种植业、养殖业保险的各险种和政府允许的其他农村财产和人身保险。(4)政府对相互公司要从财政、金融、税收等给予优惠政策。,(五)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1、内容(1)在中央设立“中国农业保险公司”,负责制度设计和提供再保险。(2)允许商业性保险公司自愿申请经营由政府提供补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3)农业保险项目要实行法定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4)政府对商业保险公司所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还给予政策支持和优惠。,2、优势(1)拥有专业技术人才和农业保险经营经验。(2)有利于商业保险公司进一步拓展农村产险和寿险市场。(3)这种模式容易被农民所接受。,3、弊端(1)政府补贴份额难以合理确定,难以摆脱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的博奕。(2)难以防范投保农户的道德风险与逆选择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