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成型工艺》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6922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压成型工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冲压成型工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冲压成型工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冲压成型工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冲压成型工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压成型工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成型工艺》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页,1,通过冲模对板料施以外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的方法。冲压一般在室温下进行,所以又称为冷冲压。,什么是冲压(pressing),冲压过程视频,冲床结构视频,板料冲压成形工艺,第 页,2,冲压的特点,1.可以冲出形状复杂的零件,废料较少。,2.产品精度高,表面光洁,互换性好。,3.零件质量轻、强度和刚度较高。,4.操作简单,便于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率很高,故零件成本低。,机械化、自动化示例,冲压件与铸件的比较,第 页,3,本节内容,一、冲压成形基本工序,二、冲压模具及其结构,三、冲压件结构设计,第 页,4,使坯料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的工序,1.分离工序(cutting

2、 process),一、冲压成形基本工序,第 页,5,(1)落料与冲孔(统称冲裁)使坯料按封闭的轮廓分离的工序,落料(blanking),工件,冲孔(punching),动画,第 页,6,冲裁过程:,冲裁时经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冲裁件断面上存在圆角带、光亮带和断裂带。冲裁件质量一般不高,其粗糙度一般为Ra12.5,尺寸精度一般IT10。,综上所述:冲裁是利用凸模与凹模刃口的作用,使板料产生分离的.它具有以下特点:,动画,第 页,7,冲裁过程:,冲裁时经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冲裁件断面上存在塌角、光亮带、断裂带毛刺。冲裁件质量一般不高,其粗糙度一般为Ra12

3、.5,尺寸精度一般IT10。,综上所述:冲裁是利用凸模与凹模刃口的作用,使板料产生分离的.它具有以下特点:,动画,第 页,8,(2)修整(shaving),利用修整模沿冲裁件的外缘或内孔刮去一层薄薄的切屑,以提高冲裁件的加工精度和断面光洁度的冲压方法,使板料沿不封闭轮廓分离的工序,(3)切断(shearing),内孔修整动画,外缘修整动画,切断动画,第 页,9,2.变形工序(forming process),使坯料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产生位移而不破裂的工序,第 页,10,(1)弯曲(bending),使坯料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弯曲成一定角度的工艺,弯曲视频,弯曲动画1,弯曲动画2,弯曲动画

4、3,1)弯曲特点(以V形件为例),1)弯曲特点(以V形件为例),1)弯曲特点(以V形件为例),变形仅仅发生在与凸模接触的圆角范围内,坯料内侧受压缩,外侧受拉伸,从网格线前后的变化可以看出,1)弯曲特点(以V形件为例),第 页,15,2)弯曲的质量问题及防止 弯裂 板料外侧因拉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纹,防止办法:,限制弯曲件的弯曲半径,使 r rmin,rmin,-最小弯曲半径;对应着材料的极限变形程度。,第 页,16,弯曲线应尽可能与纤维方向垂直,2,1,两种落料方式,回弹,回弹动画,解决方法:模具角度略小于工件角度,回弹视频,第 页,17,把平板毛坯变为开口的空心工件的工序,(2)拉深(drawi

5、ng),第 页,18,1)拉深过程(以圆筒形零件为例),拉深动画,拉深视频,拉深件实例,第 页,19,拉裂,原因:毛坯被强制拉入凹模时,拉应力 超过了材料本身的强度极限,拉裂废品,2)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视频,第 页,20,起皱,原因:毛坯边缘受压应力过大,褶皱的形成,起皱的工件,正常的工件,2)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视频,第 页,21,实践证明,能否拉深成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坯料与工件的相对尺寸。相对尺寸越大,则变形程度越大,越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因此,生产中采用了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以防止拉裂或起皱,此参数即拉深系数。,3)拉深系数,(drawing coefficient),第 页,22,m

6、=,d,D,拉深件直径,坯料直径,m 越小,变形程度越大。,每一种材料,变形程度都是有极限的,所以都有一个极限拉深系数 mmin。拉深时,m 都不应该小于mmin。即,显然,m小于1。一般 mmin 在0.50.8范围内。,当不能一次成形时,可采用多次拉深。,拉深系数用 m 表示,成形条件,m mmin,第 页,23,d1,d2,总拉深系数等于每次拉深系数的乘积。,第二次拉深系数 m2=d2/d1;,第三次拉深系数 m3=d3/d2;,第 n 次拉深系数 mn=dn/dn-1;,二次拉深动画,第 页,24,拉深件的质量问题是 拉裂 和 起皱;拉深时是否会拉裂和起皱与变形程度有关,变形程度可以用

7、拉深系数m来表示。m越小,变形程度越 大;每一种材料都有其极限变形程度,也就有其极限拉深系数mmin,拉深时,应使 m mmin;在多次拉深时,应使每一次的拉深系数mn=dn/dn-1都大于极限拉深系数mmin,并且应使后一次m值比前一次m值略 大 些。,拉深内容要点,第 页,25,拉深凸凹模间隙与冲裁模比有什么不同?拉深的凸模和凹模间隙比落料时的凸凹模间隙大,一般大于板料的厚度。落料的凸凹模间隙小于板的厚度,且凸凹模间隙要求合适,这样上下裂纹重合一致,冲裁力、卸料力和推件力适中,模具才具有足够的寿命,落料的尺寸几乎与模具一致,且塌角、毛刺和斜度均很小。过大或过小的间隙都会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

8、零件质量。凸凹模形状与冲裁模相比有什么不同?冲裁是分离工序,凹模与凸模边缘是锋利的刃口,而拉深是变形工序,凸凹模边缘是圆角。,讨论,拉深动画,冲裁动画,第 页,26,问题:怎样使拉深件不产生拉裂或起皱?下列筒形拉深件哪个容易成形?,a.直径 80mm 高 100mm,c.直径 60mm 高 75mm,b.直径 70mm 高 75mm,多次拉深;合适的凸凹模圆角半径;合适的凸凹模间隙,过小,模具与拉深件的摩擦力增大,易拉穿工件和擦伤工件表面,且降低模具寿命。间隙过大,又容易使拉深件起皱,影响拉深件的尺寸精度。润滑,为减少摩擦,降低拉深件壁部的拉应力和减少模具的磨损;压边力,压边圈上的压力不要过大

9、,以不产生皱折为宜。,第 页,27,将制件的孔边缘或外边缘翻转成竖立或一定角度的直边的工艺,内孔翻边,外缘翻边,(3)翻边(flanging),翻边视频,内孔翻边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孔边缘受拉伸破裂,内孔翻边动画,第 页,28,使局部材料厚度变薄而成形的方法,(4)起伏,应用举例:夏利车前盖,起伏视频,通过模具使空心件或管状坯料向外扩张,胀出所需的凸起曲面,(5)胀形,胀形视频,(6)旋压,旋压视频,胀形动画,第 页,29,汽车消音器零件的冲压工序,成形过程视频,第 页,30,二、冲压模具及其结构,第 页,31,1.简单模,在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只完成一个工序的冲模,(simple die)

10、,在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在模具不同部位上完成数道工序的冲模,2.连续模,(progressive die),3.复合模,在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在模具同一部位上同时完成数道工序的冲模,(compound die),动画,动画1,落料拉深复合模1,切断弯曲复合模,落料拉深复合模2,第 页,32,三、冲压件结构设计,1.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1)形状应尽量简单,最好由直线与圆弧组成。应避免过长的悬臂和窄槽,它们的宽度b应大于料厚s 的两倍。,(2)内、外转角处应用圆弧连接,圆角半径应大于料厚的一半。(参见表2-6),第 页,33,(4)孔间距离或孔与边缘距离不能太小,一般a 2s,但要保证a 3 4 m

11、m。,(3)冲孔尺寸不能太小,最小孔径或最小边长要大于(0.5 1.5)s。,第 页,34,2.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1)弯曲半径不能小于材料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2)弯曲边过短不易成形,故应使弯曲边的平直部分H 2S。,(3)孔的位置不能离弯曲线太近,一般S 2mm 时,L S;S 2mm时,L 2S。,第 页,35,3.拉深件的结构工艺性,(1)形状应简单、对称,尽量避免深度大的拉深件,以减少拉深次数。,(2)为避免角部产生裂纹,侧壁与底面间圆角半径r1、侧壁与凸缘间圆角半径r2以及矩形件四壁间圆角半径r3应尽可能大些。一般应满足:r1 S,r2 2S,r3 3S。,冲压件与铸件的比较:,弯曲模,板料弯曲,拉深1.swf,2次拉深.swf,拉深件实例.swf,翻边.swf,胀形.swf,简单模.swf,复合模.swf,复合模1.swf,连续模.swf,复合模三维动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