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讲居民与聚落从世界看中国.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7155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88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讲居民与聚落从世界看中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五讲居民与聚落从世界看中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五讲居民与聚落从世界看中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五讲居民与聚落从世界看中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五讲居民与聚落从世界看中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讲居民与聚落从世界看中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讲居民与聚落从世界看中国.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讲 居民与聚落 从世界看中国,复习内容:7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章,一、知识要点。注:下列下划线部分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人口与人种(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密度人口/面积(人/平方千米)(2)人口分布四大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和城市发展最快)(3)人口分布四大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原始的热带雨林,(4)人口过多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各种污染和灾害等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就业、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问题(5

2、)人口增长过慢所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6)对策与出路: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7)人口迁移:发展中国家,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8)人种分布地区黄色人种: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非洲中部和南部、美洲部分地区混血人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2、语言和宗教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宗教发源地,分布,教徒,建筑物:基督教:亚洲,欧美及大洋洲,最多,教堂伊斯兰教:亚洲,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中国西北部维吾尔族、回族等,穆斯林,清真寺佛

3、教:亚洲,东亚、东南亚、中国藏族蒙古族多信奉喇嘛教,庙宇,3、聚落(1)类型:城市和乡村。亚洲乡村人口众多,村落中的房屋较密集;欧洲和北美洲乡村人口较少,村落中房屋较分散;非洲许多地方保留了较为原始的村落。(2)聚落与环境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湿热地区高架屋;热带沙漠地区厚墙小窗;北极地区冰屋;黄土高原窑洞;西双版纳竹楼(3)文化遗产的保护,4、中国地理位置: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西跨经度广,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5、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4、)、领土四端(最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海南省曾母暗沙;最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最东:黑龙江省黑瞎子岛)、14个邻国、6个隔海相望国家、濒临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太平洋;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最大盐场渤海长芦盐场,最大渔场东海舟山渔场)。,6、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省级行政区位置与轮廓、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越云南、广西、广东、台湾。象形法:云南:孔雀;江苏:兵马俑;广东:大象鼻子;新疆:牛头;浙江:心脏;四川:蝴蝶

5、;山东:大拇指;辽宁:火炬;黑龙江:天鹅等等。江苏苏南京,上海沪上海,安徽皖合肥,浙江浙杭州,山东鲁济南,7、目前人口总数(2005年1月6日为“中国13亿人口日”,约占世界总数21%)、人口增长趋势(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国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人口分布(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大,西部人口密度较小。黑河腾冲线),8、汉族人口最多,占92%,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西藏自治区藏族、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6、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台湾有高山族)。民族风情:傣族泼水节、孔雀舞;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马头琴;朝鲜族跳跳板、长鼓舞;哈萨克族冬不拉;藏族迎送宾客献哈达等。,二、题型示例。(一)选择题1、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对其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B、气候温暖湿润 C、是工业和城市发展最快的地区 D、水能资源丰富2、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A、北美洲亚寒带针叶林地区 B、南美洲亚马孙平原 C、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 D、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3、下列现象中,与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的是()A、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C、人口老龄化,劳动

7、力短缺 D、就业困难,住房紧张4、关于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的发展越慢越好 B、人口的发展越快越好 C、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D、只要地球上有资源,人口发展再快也无妨5、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迁往城市的原因有()(1)城市有较好的教育、医疗机会(2)城市有较好的生活条件(3)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4)城市住房宽敞,绿化好,污染少A、(1)(2)(4)B、(2)(3)(4)C、(1)(2)(3)D、(1)(2)(4),暑假将至,司马教授准备环球旅行,他从互联网上查阅了许多资料,请你帮忙分析,完成610题:6、从资料上看,

8、非洲是()A、白人的故乡 B、黑人的故乡C、黄色人种的故乡 D、黄色人种和白人共同的故乡7、图中反映的是几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佛教的建筑物 B、B是基督教的建筑物C、C是伊斯兰教的建筑物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8、世界三大宗教都形成于()A、非洲 B、欧洲 C、大洋洲 D、亚洲9、从资料上看,西亚的村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原因是()A、当地气候寒冷,墙厚、窗小可以抵御严寒B、当地强盗较多,墙厚、窗小比较安全C、当地气候炎热,墙厚、窗小可以减少阳光和热风的影响D、当地风大,墙厚、窗小可以抵御烈风的侵袭10、司马教授在欧洲可能会看到()A、乡村人口众多,村落中的

9、房屋密集 B、乡村人口较少,村落中房屋较分散C、乡村人口较多,保留了较为原始的村落 D、乡村人口稀少,村落的房屋密集,11、下列组合错误的是()A、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竹楼 B、我国的西北地区蒙古包 C、新疆吐鲁番盆地四合院 D、北冰洋沿岸地区冰屋12、对于聚落的发展,应该持的观点是()A、发展新聚落,代替所有老聚落 B、没有必要发展新聚落C、在发展新聚落的同时,保护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D、拆除所有老聚落,大力发展新聚落13、有关我国疆域的地理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面积仅小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B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和最北端都位于黑龙江省 C我国有14个陆上邻国并与6个国家

10、隔海相望 D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14、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洒满了阳光。说明我国()A、领海面积广大 B、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南北跨纬度广 D、东西跨经度广15、下列国家中,与我国陆地接壤的是()A、朝鲜 B、韩国 C、日本 D、泰国16、我国濒临的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东海 B、黄海 C、南海 D、渤海,17、我国最大的盐场是位于渤海的()A、舟山盐场 B、莺歌海盐场 C、长芦盐场 D、布袋盐场18、目前,我国面积最大和最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A、新疆、宁夏 B、西藏、上海 C、内蒙古、北京 D、新疆、澳门19、家住新疆的小明今年暑

11、假打算去看大海。在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区中,他应选择去()A、湖南 B、青海 C、贵州 D、海南,20、根据下列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判断南京所属的省级行政区是(),A B C D,21、下列我国四个省中,有一个省的海陆位置明显与其他三个不同,该省图是(),22、关于甲乙两省农业生产描述正确的是()甲耕地以旱田为主 乙种植甘蔗 甲种植水稻为主 乙作物熟制一年一熟A、B、C、D、,甲 乙,23、某采购员采购的商品与其产地对应正确的是()A、甜菜丙 花生甲 甘蔗丁 花卉乙B、甜菜丁 花生甲 甘蔗丙 花卉乙C、甜菜乙 花生甲 甘蔗丁 花卉丙D、甜菜丁 花生乙 甘蔗丙 花卉甲,24、江苏省的简称及其行政中心分

12、别是()A、闽、福州市 B、浙、杭州市 C、苏、南京市 D、湘、长沙市25、车牌号为“鲁V 8W321”的摩托车,其牌号发放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为()A、江苏省 B、浙江省 C、山东省 D、安徽省26、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上海市的简称是()A、豫 B、湘 C、陕 D、沪,27、旅游途中,张杨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瓶牌矿泉水,商标上注有“皖卫食证字2009第06”字样,于是他断定此矿泉水注册于()A、河南省 B、安徽省 C、贵州省 D、陕西省28、小丽学了一个成语“得陇望蜀”,发现成语中蕴含着我国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其中“蜀”指的是()A、甘肃省

13、 B、四川省 C、广东省 D、江苏省29、“朝秦暮楚”的“秦”指的是()A、陕西省 B、贵州省 C、江西省 D、甘肃省,30、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大大降低,但我国每年仍增加1000多万人口,是因为()A、出生率高 B、科技发达 C、生活水平提高 D、人口基数大31、2005年1月6日凌晨,我国第13亿个小公民在北京诞生,标志着我国13亿人口日推迟4年来到。13亿人口日推迟4年到来,是因为我国()A、人口基数大 B、人口老龄化加快 C、农村人口多 D、实行了计划生育,据有关我国人口方面的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2-33题。32、表中显示出,我国人口()A城镇多,乡村少 B

14、男性多,女性少C老年多,儿童少 D西部多,东部少33、2007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A 118人 B 128人 C 138人 D 148人,34、右图-线代表我国的()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B.人口地理界线C.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界线D.800毫米等降水量线,35、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A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B山区人口多,平原地区人口少C黑河一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密度小D季风区比非季风区人口少36、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A、汉族 B、回族 C、壮族 D、藏族37、“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每个民族人民的心声。请你判

15、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所在的省(区)()A、广西 B、西藏 C、新疆 D、内蒙古38、我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A、东北地区 B、北京地区 C、东南地区 D、华北地区,“人民币上学地理”,依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完成3940题:39、20元和50元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分别是()A杭州西湖 八达岭长城 B日月潭 承德避暑山庄C桂林山水 布达拉宫 D长江三峡 敦煌莫高窟40、图示景观分布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A壮族 藏族 B高山族 满族C苗族 回族 D傣族 蒙古族,读下列各少数民族邮票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4142题。41、以上各民族中,主要分布在台湾省的是()A、

16、维吾尔族 B、朝鲜族 C、高山族 D、回族42、长鼓舞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比较擅长的舞蹈形式()A、维吾尔族 B、朝鲜族 C、高山族 D、回族,43、对我国少数民族活动的判断正确的是()A B C DA、朝鲜族 B、傣族 C、维吾尔族 D、蒙古族,(二)判断题(下列地理事物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决定因素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2、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汉语。()3、我国的回族、维吾尔族都信仰基督教。()4、聚落全部分布在平原地区,高山荒漠区完全没有聚落。()5、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做法是不加保护任其发展。(),6、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北寒带

17、。()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黄海、东海、渤海、南海。()8、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9、下列国家均与我国隔海相望:日本、韩国、菲律宾、俄罗斯、印度。()10、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11、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较快。()1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东部稀疏,西部稠密。(),(三)综合题1、读图回答。(1)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是、。(2)图中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撒哈拉沙漠:;南极洲:;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2、读图回答。(1)中国主要属 人种,居民主要通用的语言是;(2)非洲北部主要分布着 人种;信奉的宗教是;(3)北美洲居民信

18、奉的宗教主要是。,3、读材料,回答问题。世界人口的大量增长引发了水资源危机。目前地球上有三分之一的居民生活在缺水的地区,大约130个国家严重缺水。非洲成为典型的“干渴”大陆,近50年来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干旱,因干渴、饥饿和饮用不洁水源平均每年死亡350万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北方普遍缺水,有些河流曾多次断流。(1)人口大量增长与水资源危机之间有什么关系?(2)请你举出我国北方曾多次断流的河流名称。(至少一条)(3)世界人口急剧增长,除给人类带来水资源的危机外,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请列举两例。(4)对于解决世界的人口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至少一条),4、读图回答。(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 半球;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国是亚洲 部,太平洋 岸的国家。(2)我国大部分地区地处地球五带中的 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 带。(3)我国陆地面积约 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4)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中国陆上邻国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5、读图填空。(1)填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洋,海峡,海,海(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邻国:A、B、C、D、,第五讲 课后复习练习五年中考,P29 2010中考题组 3 4 6 7P30 06-09中考题组1 2 11 12 13 14 16 18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