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理疗仪器》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74582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用理疗仪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医用理疗仪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医用理疗仪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医用理疗仪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医用理疗仪器》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用理疗仪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理疗仪器》PPT课件.ppt(1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理疗法:康复方法之一,是应用力、电、光、声、磁、温热等物理因素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常用的理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1、电疗法:主要有直流电疗法,离子导入疗法,低频及中频电疗法,长波、中波、短波及超短波电疗法,微波疗法等。2、磁疗法:主要有静磁场疗法,脉动磁场疗法,低频及高频交变磁场疗法等。,3、光疗法:主要有红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及激光疗法等。4、超声波疗法:主要包括局部直接治疗,沿神经干治疗及神经反射治疗方式。5、运动疗法:主要有体育疗法和机械疗法等。6、中医药疗法:如针灸疗法和拔罐疗法等。,理疗的应用原则,1.明确疾病的诊断,选择合适的理疗种类、方法、剂量和作

2、用部位2.理疗的疗程3.几种理疗可协同应用4.理疗的使用一般宜早,理疗的作用原理,1.直接作用(组织器官.致病因子)2.神经反射作用3.体液作用,物理因子:电、光、声、磁、热、冷、水等 基本作用原理:fundamental 物理能-能量吸收-理化反应 局部效应 全身效应共性作用:消炎止痛 改善血循环 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特殊作用:,电 直流电 低频脉冲 中频 高频 光 红外线 紫外线 激光 声 超声波 磁 静磁场 磁震荡 热 石蜡 沙 冷 冰敷 水 水疗,物理因子的选择,合理选择物理因子直接关系到理疗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需要提高临床知识水平,力求对所治疗的疾病有较深刻的认识,

3、确切地了解发病的机理及不同发病阶段的特点;另一方面要对各种物理因子的生理和治疗作用的“共性”和“特性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有是合理的选用物理因子治疗各种疾病,提高物理治疗临床疗效的关键。,理疗的剂量,在临床工作中确定理疗剂量的大小是以下述五点为主要依据的:(一)物理因子对机体作用的基本规律物理因子对机体作用的基本规律是确定理疗剂量的重要依据,物理因子对各系统、器官、组织的功能和代谢影响的基本作用规律是:大剂量有抑制作用,小剂量则有调节作用功或加强作用,例如;实验证明,在小剂量的超短波或小剂量的超声作用下,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加强,但大剂量作用时则有抑制作用。,小剂量的超声作用时,

4、不引起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但可影响生化学过程,表现为:在超声作用后细胞内胸腺核酸的含量增加,蛋白质的合成增强,刺激细胞的发育生长,用不同剂量的超声作用于动物的腹部时,可引起脑的组织呼吸发生不同的变化:超强度的超声作用后抑制脑的能量代谢过程;高强度的超声作用后可降低脑组织内的氧化过程;中等强度的起声作用后脑组织的代谢无明显改变;低强度的超声多次或一疗程作用后可使脑组织的能量代谢规律性地加强,过一定时间后方恢复到原水平。,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均证明:小剂量的直流或超短波作用均可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而大剂量作用则抑制之。因此,掌握物理因子对机体作用的基本规律,对确定临床使用剂量有重要意义。,(二)疾病的

5、性质及其发展阶段用超短波治疗化脓性炎症时应根据其发展阶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剂量,用大剂量的超短波治疗急性或亚急性炎症有时也可收到良好的疗效,但有以下的缺点:(1)有一过性的病情加剧反应;(2)治疗深部组织炎症时,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彻底抑制细菌的繁殖,且易致脓肿形成;(3)可抑制皮肤的免疫功能,有的可出现皮炎;(4)作用部位接近内分泌腺对其有不利的影响。因此长期以来,用超短波治疗急性或亚急性化脓性炎症时,都选用小剂量。,紫外线照射治疗伤口时,在早期应当用强红斑量照射,可促进坏死组织脱落,减轻疼痛,但在恢复期,当肉芽组织新鲜,周围有上皮生长时应当用小剂量,在此阶段如照射的剂量过大则可抑制上皮的生长

6、。多年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的结果一致确定: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肝胆疾患及神经系统的某些疾患时,应用小剂量的物理因子具有更高的疗效。,但是,对于某些慢性的迁延性的病理过程处理原则却与上述情况相反,如下肢慢性营养障碍性溃疡的病变局部对外界任何刺激的反应都是微弱的,故适用较大剂量的物理因子治疗,如用强红斑量或超强红斑量的紫外线照射,较大剂量的电针疗法,较大剂量的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等。对某些骨科疾患,如增殖性骨关节病变,用中、小剂量的物理因子治疗使其急性症状缓解后,也只有应用较大剂量的物理因子(如直流电)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由于疾病的性质不同,以及同一疾病的发展阶段不同,所用

7、物理因子的剂量是有差别的,这在确定剂量时是应当十分注意的。,(三)个体的差异确定理疗剂量时还必须仔细了解病人的个体差异,而非单纯地根据疾病本身所需治疗剂量的大小而定,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风湿性肌炎、风湿性神经根炎一般用较大剂量的物理因子治疗,收效较好,但如果患者的体质较弱,神经系统的功能很不稳定,用大剂量的物理疗法可引起全身性的不良反应,如强红斑量紫外线局部照射后可出现头晕、睡眠差、食欲低下等不良反应,故使用的剂量应较一般选用的剂量为低。,有不少的农民、战士,由于平时在室外劳动的时间长,对阳光,冷热等的耐受性大,故理疗的剂量偏大,疗效较好。妇女在例假期间做腹部或腰部的超短波、短波、中波、微

8、波或红外线等治疗应当停止,使用一些全身性的物理疗法时剂量也应适当减小;更年期的妇女往往对物理因子的刺激反应较大,故理疗时剂量也应偏低。总之,病人体质的强弱、年龄的大小、性别的不同,平时锻炼的基础、营养状况、神经、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方面的差异,对我们确定剂量的大小也有重要的关系。,(四)受作用的组织、器官的特点由于各种组织、器官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都有一定的特异性,因此物理因子作用于不同的组织、器官时,所用的剂量也是有差别的。例如:副鼻窦内的血管较少,对温热的调节性能较差,故超短波作用时剂量不宜过大,眼球含液体较多,血液循环较差,用超短波、中波、微波治疗眼病时,剂量不应大,如用大剂量的微波作用到眼

9、部,使眼球内部的温度升高到45以上时,可引起白内障,而小剂量的微波治疗一些眼的疾患却有良好的疗效。,睾丸组织的血管细小,热调节功能不佳,用超短波,微波等作用时,剂量也以偏低为宜。据实验报告:用同一强度的超声作用于不同的组织皮炎、肌肉、腹壁、大肠、脊髓腰段后,比较其形态学变化,结果脊髓前角的神经细胞变化最明显,因此,超声波作用于脊髓部时剂量不宜大。高级神经系统、内分泌腺,生殖器官对物理因子的作用是比较敏感的,这一概念在确定剂量时不应忽略。,(五)理疗方法的作用机理最后,在确定剂量时,还应考虑所使用的物理疗法的具体作用机理,例如电兴奋疗法治疗神经衰弱和领区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神经衰弱的作用机理是

10、截然不同的,前者是通过兴奋诱导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后者则是通过节段反射的作用调节大脑皮质的基本神经过程,虽然两种疗法的最终作用效果可能是相同的,但由于它们各自的作用机理不同,故电兴奋治疗时使用偏大的剂量,而领区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时使用偏小的剂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还发现:对冠心病患者为改善植物神经对心脏的调节功能,冠状血循和心肌功能,使用近于生物电的弱直流电疗法是有益的,如果使用的剂量偏大则病变心脏的神经和血管有可能发生异常反应(倒错反应)。总之,各种物理疗法的作用机理不同,因此选择使用的剂量也不同,这是确定剂量的基本依据。,物理因子的综合应用,(一)同时应用两种物理因子的协同作用例如:

11、超声-间动电疗法、超声-中频调制电疗法、中频电-直流电疗法、低频电-磁疗法等,都是同时应用两种物理因子的协同作用以提高疗效。水电浴疗法,即利用水和电(直流电、低频电)的互相加强作用,可降低水温,适当缩短治疗时间,从而避免一种物理因子的过强刺激,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担,故适用于关节疾患并心血管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波或短波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是由于高频电降低了组织的障壁功能,从而提高离子导入的效果。,(二)连续应用多种物理因子进行综合治疗第一种物理因子作用后,改变了受作用的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的功能状态,连续应用第二种物理因子时,也可显著增强疗效。在一般情况下,多先用局部性的物理疗法,然后再用全身性

12、的物理疗法。以加强受作用的组织器官的反应。如治疗神经根炎,可先用局部的电疗、光疗,然后行全身水浴或体疗;治疗骨折时,先做局部的电疗或腊疗,然后体疗。另一种方式是先用一种物理疗法,为连续应用另一种物理疗法创造更加有利的作用条件,以提高疗效。治疗疤痕挛缩时,先做腊疗或超声治疗,然后做体疗,可明显地提高疗效。,(三)交替应用多种物理因子进行综合冶疗当病变较重或处于急性阶段,机体和病变的组织比较脆弱,不宜给予较多的刺激负担时,可交替应用一些物理疗法,以便更有效地治疗。例如:对重症周围病变的患者,可一天做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另一天做短波治疗,(每天均作体疗)。这种隔天交替应用不同的物理疗法不仅可发挥每种

13、疗法的特异性治疗作用,而且可延续机体对物理因子多次作用后所产生的适应现象。,在进行综合性理疗时,应当注意在同一部位同时应用几种性质相同或作用相近的物理因子是不必要的,甚至是禁忌的。因为多种性质相同的物理因子连续作用时总的剂量过大,有使病理变化加剧的危险,并使机体负担过重。,理疗疗程中的反应,理疗疗程中的反应又称“病灶反应”,这一问题涉及以下几种情況:(一)治疗时选用的物理因子和方法、剂量对患者的病情和全身状况都是适宜的,理疗疗程中可不出现病变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最后收到良好的疗效,这是最理想的。(二)理疗中、由于对物理因子的选择及使用方法不当,可引起病理过程加剧及全身性的不良反应,这种情况应当

14、避免。,(三)在排除了物理因子的选择及使用方法不当的情况下,部分病人于理疗疗程中仍可有一过性的、不甚剧烈但明显的病理过程及临床症状加重的反应即“病灶反应”。有人认为:这种性质的“病灶反应”显示病变的组织器官有进一步加强和加快修复的可能性,对进一步收到更好的疗效是一种有益的象征。具体情况如下:第一次反应在理疗后早期发生;第二次反应在理疗的14-20次之间发生,均表现为临床症状一过性的、不甚剧烈的加重,这两次反应过后病情均可明显的好转,因此不必中断理疗;第三次反应发生在理疗的第30-40次之间,反应的持续时间长,对疗效有不利的影响,应当防止。,电 疗,电疗是利用不同类型电流和电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

15、物理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不同类型电流对人体主要生理作用不同。直流电是方向恒定的电流,可改变体内离子分布,调整机体功能,常用来作药物离子导入;低、中频电流刺激神经肌肉收缩,降低痛阈,缓解粘连,常用于神经肌肉疾病,如损伤、炎症等;高频电以其对人体的热效应和热外效促进循环,消退炎症和水肿,刺激组织再生,止痛,常用以治疗损伤、炎症疼痛症候群,大功率高频电可用于加温治癌;静电主要作用是调节中枢神经和植物功能,常用于神经官能症、高血压早期、更年期症候群。,分类,1.低频电疗法 01000Hz 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感应电疗法、电兴奋疗法、电睡眠疗法、间动电疗法、经皮电刺激疗法、痉挛肌

16、 电刺激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直 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 法等,分类,2.中频电疗法 1KHz100KHz 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音乐电疗法、波动电疗法等3.高频电疗法 100KHz300GHz 长波疗法、中波疗法、短波疗法、超短 波疗法、微波等,直流电疗法,(一)直流电疗法1定义直流电是一种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用直流电治疗疾病的方法称直流电疗法。2作用机理与治疗作用人体组织具有导电性,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机体内离子、胶体粒子等发生极向迁移,出现电解、电泳、电渗等现象,使组织内离子浓度比例发生改变,组织内理化反应的改变导致机体生理功能改变,这是直流电对机体产生

17、治疗作用的基础。,直流电疗法,直流电疗法的几种治疗作用。(1)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领区直流电反射疗法、短裤区直流电反射疗法能改善和调节脑部和盆腔脏器的血液循环,对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等均能引起兴奋或抑制作用。脊柱上行电流(阳极置腰骶部,阴极置颈部)能使兴奋性增高,下行电流(电极位置与上述相反)可使兴奋性降低。(2)消炎作用:直流电有明显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能促进炎性产物的排除。阳极可用于治疗水肿;慢性炎症、溃疡可用阴极;亦可用于治疗关节、神经、肌肉、脉管和五官等方面的炎症。,直流电疗法,(3)促进骨折愈合:用10肚的微弱直流电阴极刺激骨折处,有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机理可能是由于直流电

18、的电解作用,使阴极下组织内环境发生低氧、偏碱和高钙,有利于促进骨质生长。(4)治疗冠心病:微弱直流电阳极置于心前区,阴极置于背后,治疗冠心病效果良好,微弱直流电接近生物电的电流强度,刺激心脏皮肤反射区,反射性地调节冠状动脉的舒缩功能。,直流电疗法,(5)治疗静脉血栓:较大电流强度直流电可促使静脉血栓机化、退缩,离开阳极,退向阴极,使血管重新开放。(6)治癌作用:用直流电的电解、电泳、电渗的结果,造成高酸、高碱、脱水、水肿、低氧、离子分布失衡等改变肿瘤组织的微环境,促使肿瘤变性坏死。这种利用直流电电极下的化学反应治疗肿瘤的方法称为电化学疗法。,直流电疗法,3治疗技术和方法常用治疗方法:衬垫法:有

19、两种:对置法,作用深;并置法,作用范围大,但作用浅。常用的方法有:额-枕法、眼-枕法、领区法、短裤区法、全身直流电疗法、脊柱区直流电疗法。治疗电流强度为0.030.1 mAcm2,治疗时电极下有轻度针刺感。每次治疗15-25min,每日或隔日一次,10-15次为一疗程。儿童剂量酌减,每次10-15 min。电水浴法:用陶瓷或塑科盆盛温水,将一电极置于盆壁,同时将患侧肢体置于水中,另一电极(加衬垫)置于肢体近端或相应节段。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治疗方法,如直流电促进骨质愈合,治疗时阴极采用特殊的针状电极置于骨折线内;直流电治疗癌症时采用铂电极插入肿瘤的中心和周边进行治疗。,直流电疗法,4适应证和禁忌证

20、适应证:浅静脉血栓、营养不良性溃疡、骨折延迟愈合、冠心病、癌症等。禁忌证:恶性肿瘤(局部电化学疗法除外)、高烧、昏迷、活动性出血、心力衰竭、妊娠、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湿疹、局部皮肤破损、戴心脏起搏器、直流电过敏等。,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1定义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导人体内进行治疗疾病的方法称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2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利用直流电的电场作用以及电学上同性相斥的原理,带正电荷的药物被直流电场的正极推斥进人人体,将带负电荷的药物从负极下推斥进入人体。药物离子主要经皮肤汗腺、皮脂腺管口或粘膜、伤口的细胞间隙进入人体。药物离子导人皮内深度不超过1cm,药物在皮

21、下形成离子堆,可停留数小时至数天,通过渗透渐渐进入淋巴和血液。其优点是局部浅表组织浓度较高,作用持续时间长,导入的是药物有效成分,治疗作用兼有反射治疗作用及直流电和导人药物的综合作用,缺点是导人药量少(为衬垫中药物总量的210),作用较慢。,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3治疗技术和方法(1)方法基本同直流电疗法。可采用衬垫法、电水浴法,此外还有体腔法及创面、穴位导入法等。(2)离子导人药品的选择注意:水溶性好,易电离电解;明确药物的有效成分及极性;药品成分纯,不可同时应用几种药物或中药煎剂,或阴阳极交替导人;采用局部应用有效的药物。,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3)注意事项:必须明确导人药物离子的极

22、性。阳离子从阳极导人,阴离子从阴极导人。对于可能有过敏反应的药物,治疗前须做过敏试验,过敏者不能导入。衬垫要彻底清洗、消毒,不要有寄生(与治疗无关)离子。药垫最好采用滤纸,用完后弃去。棉制品药垫需标符号,以免混用;电水浴法药物溶度一般为2-5。感染创商须按无菌技术清洁创面。配制药物的溶剂一般采用蒸馏水、乙醇等,避免溶液内有寄生离子。与热疗法配合应用时,最好在热疗后进行,因温热疗法使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毛囊口张开,汗腺分泌增多,皮肤导电性改善,有利于离子导人。其他注意事项与直流电疗法相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4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是直流电疗法和所导人药物的适应证

23、的相加,如神经炎、周围神经损伤、慢性溃疡、伤口和窦道、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血栓性静脉炎、瘢痕粘连、角膜混浊、骨折等。禁忌证:同直流电疗法,导入药物过敏者。,优点,具有直流电的和药物的双重治疗作用药物直接导入治疗部位(病灶部位).由于离子堆的形成,故导入的药用在体内停留时间长,发生作用的持续时间长.直流电和药物离子作用内外感受器,通过反射途径,产生局部的和全身的治疗作用.不损伤皮肤,无疼痛和胃肠刺激症状,避免注射吸收不良.,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缺点,透入的药物少,一般一次导入体内的量约为总量的110%.不能将药物导入深处,导入深度1cm.,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三)

24、低频脉冲电疗法1概述应用频率1000 Hz以下的各种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统称低频脉冲电疗法。电流的种类:根据波形和频率不同分为感应电流、新感应电流、断续直流电、间动电流、指数曲线型电流、阶梯波电流、锯齿波电流、单向脉冲电流、双向脉冲电流等。在康复治疗中起到较好治疗作用的低频脉冲治疗方法有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痉挛肌电刺激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等。,低频脉冲电疗法,2作用机制与治疗作用(1)兴奋神经肌肉组织:低频电流作用下,细胞膜受刺激,离子通透性改变,形成动作电位发生兴奋,引起肌肉收缩反应。运动神经每次兴奋后绝对不应期为1 ms,因此神经

25、兴奋能接受的最高频率不超过1000 Hz,这是划分低频、中频电疗法的电生理学依据。,低频脉冲电疗法,(2)止痛作用:即时镇痛作用与神经机制(闸门控制学说)、体液机制(电刺激可使人体释敢一种有镇痛作用的类吗啡物质:脑啡肽与内啡肽)有关。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除上述因素外,与低频电流促进血液循环所产生的各种效应有关,如改善缺血,减轻酸中毒,促进致痛物质及病理代谢产物的排出,组织间、神经纤维间的水肿和张力减轻,营养功能与免疫功能的改善等。(3)改善血液循环和抗炎消肿:低频电流通过轴突反射,引起局部充血,同时肌肉节律性收缩与舒张形成的泵作用,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减轻组织水肿,消除非特异性炎症。,低频脉

26、冲电疗法,3 失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1)概述: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肌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又称电体操疗法。失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属常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之一。(2)治疗作用:采用低频三角波治疗能避免刺激正常感觉神经,不波及临近正常肌肉,因此治疗电流较少引起疼痛。对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进行合适的电刺激,可以引起肌肉收缩,改善血液循环及营养代谢,延缓肌肉萎缩,防止纤维化和挛缩,能促进神经再生,恢复神经传导功能。,低频脉冲电疗法,(3)治疗技术和方法:选用三角波低频脉冲诊疗仪。三角波低频脉冲电流对神经有强刺激作用。脉冲电流具有一定的规律变化,即脉冲上升时间(t升)、脉冲持续时间(t宽)、

27、脉冲下降时间(t降)、脉冲间歇时间(t间)。治疗参数的选择,可先进行强度一时问曲线捡查,测定肌肉失神经支配的程度,确定应选用的脉冲电流参数。,低频脉冲电疗法,治疗时阴极点状电极置于患肌运动点上,阳极电极置于肢体近端或躯干。电极下应放厚衬垫。电流强度以引起肌肉明显收缩而无疼痛为度,肌肉收缩的次数以不引起过度疲劳为度。刺激数分钟后,休息数分钟,重度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应减少每分钟收缩次数,每次治疗共收缩40-60次;收缩次数随病情改善逐渐增加,逐渐缩短休息时间,每次治疗可达80-120次以上。疗程根据神经损伤程度而定,轻者3个月,重者1年。4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的弛缓性瘫痪、废

28、用性肌萎缩。禁忌证: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痉挛性瘫痪、戴有心脏起搏器者。,低频脉冲电疗法,4痉挛肌及其拮抗肌交替电刺激疗法(1)定义:利用两组频率(0.66-1 Hz)与波宽(0.20.5 ms)相同,而出现时问有先后的方波脉冲电流,分别刺激痉挛肌肌腱和拮抗肌肌腹,以达到松弛痉挛肌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即痉挛肌及其拮抗肌交替电刺激疗法。(2)作用机理:刺激痉挛肌时,张力感受器兴奋,反射性抑制痉挛肌本身;刺激拮抗肌时,通过交互抑制痉挛肌发生抑制影响,使痉挛肌松弛;同时使拮抗肌肌张力增加,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的改善、肌力及功能的恢复。,低频脉冲电疗法,(3)治疗技术和方法:采用双极法,一组两个电极置于痉

29、挛肌的肌腱处;另一组电极置于拮抗肌肌腹。两组脉冲间隔0115 S。电流强度为运动阈,每次治疗1020 rnjn,每日一次。随痉挛肌松弛时间延长,可隔2。3天治疗一次。(4)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痉挛性瘫痪、帕金森病等。禁忌证: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多发性硬化进展期等。,低频脉冲电疗法,5功能性电刺激(1)概述:功能性电刺激是用低频电流刺激丧失功能或功能不全的器官或肢体,以其所产生的即时效应来替代或纠正器官或肢体的功能的治疗方法。在医学临床应用广泛,如人工心脏起搏器通过电刺激心脏以纠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病人的心律紊乱;膈肌起搏器调节呼吸功能;刺激膀胱有关肌肉改善排

30、尿功能等。,低频脉冲电疗法,(2)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功能性电刺激较多用于中枢性瘫痪。当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时,下运动神经元通路存在,有应激功能,但由于失去来自中枢的运动信号,肢体不能产生随意运动。此时如给予适当的电刺激,可产生相应的肌肉收缩,用以补偿所丧失的肢体运动。同时电刺激通过传人神经,经脊髓传到中枢,对促进肢体功能重建及心理状态的恢复有作用。,低频脉冲电疗法,(3)治疗技术和方法: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使用的电流,基本波形为方波或其他波,脉宽0.30.6 ms,频率10100 Hz,脉冲群宽度0.81.8 s;调制用梯形波,上升时间0.51.5。,下降时间01.0。可调。仪器有18个通道,同时或按

31、一定顺序先后刺激一组以上肌群,各通道的脉冲组宽度和刺激强度可分别调节。近年有一种微型植入式电刺激器,由微机控制,可长期使用。操作时治疗参数的选择因人因病而异,随着功能恢复可逐渐延长刺激问隔时间,逐步过渡到丢开仪器,自主活动。,低频脉冲电疗法,(4)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证:脑卒中(国内应用较多的是足下垂矫正器)、脊髓损伤、脑瘫后的上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等,呼吸功能障碍,特发性脊柱侧弯等。禁忌证:戴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其他部位功能性电刺激、意识障碍、周围神经损伤、肢体骨关节挛缩畸形等。,低频脉冲电疗法,6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1)定义: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

32、刺激神经达到镇痛目的的治疗方法。(2)作用机制:较低频率、较宽波宽的脉冲电流能引起脑内吗啡样多肽释放,镇痛作用时间较长;较高频率、较窄波宽的脉冲电流,通过闸门控制机制产生镇痛作用,时间较短。小电量、低频率、较大脉宽的TENS可促进骨生成。,低频脉冲电疗法,(4)适应证:急慢性疼痛,亦可用于治疗骨折后延迟愈合。禁忌证:颈动脉窦部位、妊娠妇女下腹部(除用于分娩性疼痛治疗)、心律失常、有心脏起搏器者。,低频脉冲电疗法,7感应电疗法(1)定义:利用感应线圈获得的低频脉冲电流称为感应电流。应用感应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感应电疗法(faradization)。(2)治疗作用:能兴奋正常神经肌肉可锻炼肌肉;有

33、兴奋植物神经的作用,提高血管和平滑肌的张力;对感觉神经末梢有刺激作用,帮助恢复知觉,小剂量可解除浅表的皮肤神经痛。,低频脉冲电疗法,(3)治疗技术和方法:TENS采用的电流频率为2-160 Hz,波宽2500s,波型为单项或双项不对称方波。目前所采用的治疗仪器有以下几种类型:电针型:频率较低14 Hz,波宽较宽200300s;普通型:频率较高70-100 Hz,波宽较窄小于200s;强刺激型:频率较高大于100 Hz,波宽较宽150250s;此外还有断续型、调制型等。治疗时将两个电极对置或并置于痛点、穴位或相应神经节段,根据病人耐受性选择电流种类和强度,治疗2060 min,每天13次。治疗急

34、性疼痛,数天为一疗程,慢性疼痛疗程较长。,低频脉冲电疗法,(4)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证:感觉障碍(如股外侧皮神经炎)、废用性肌萎缩、平滑肌张力低下疾病(如胃下垂,便秘等),癔病性瘫痪及失语等。禁忌证:痉挛性麻痹、心力衰竭、有心脏起搏器者、急性炎症、出血倾向等。,低频脉冲电疗法,8间动电疗法(1)概述:间动电流是将50Hz的正弦交流电整流后叠加在直流电上形成的脉冲电流。应用间动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叫间动电疗法。间动电流经调制后有6种波形:疏波、密波、疏密波、间升波、断续波、起伏波。(2)治疗作用:有镇痛、改善血液循环、兴奋肌肉和周围神经的作用。,低频脉冲电疗法,(3)治疗技术和方法:在治疗机中每种电

35、流的波形、频率、脉冲持续时间及间歇时问皆已固定。电极放置分以下几种情况,痛点治疗:阴极电极置痛点处,阳极在痛点近端23 cm处;沿血管或神经干治疗:阴极置于患部,阳极沿血管或神经干行走方向放置;交感神经节与神经根治疗:于交感神经节及神经根投影区用阴极小圆电极或小片状电极,阳极电极稍大,置于相应部位。离子导入:方法同直流电。波形选择:镇痛选用问升波、疏波、密波。改善血循环选用密波、疏密波。消肿选用疏密波。锻炼废用萎缩肌选用断续波或起伏波。缓解肌紧张用疏密波或疏波。每次可用l2种波形。操作时,根据病情放置好电极,选择波形,调节电流强度,一般先开直流电13 mA,再加脉冲电流以耐受为度。每次治疗时间

36、58 min,每日一次。急性病5-6次为一疗程,慢性病10l2次为一疗程。,低频脉冲电疗法,(4)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证:急性扭挫伤、肩周炎、关节痛、坐骨神经痛、面神经炎、雷诺病、废用性肌萎缩等。禁忌证:同其他低频电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应用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 神经肌肉电刺激 功能性电刺激 经皮电刺激(NES)(FES)(TENS)临 防止失神经肌肉 利用电刺激的 镇痛 床 萎缩促进神经再 即时效应,进行 作 生和传导功能恢复 动作替代 用 松弛痉挛肌 如垂足刺激器,低频脉冲电疗法,NES FES TENS波形 三角波 方形脉冲 不对称方波 单相或双向脉宽 10-600ms

37、 1ms 40-500s or 0.2-0.5ms 0.3-0.6ms 频率 2Hz 30-100Hz 150Hz,中频电疗法,(四)中频电疗法1概述应用1100 kHz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中频电疗法。中频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点为无极性区别,无电解作用;中频电流的阻抗和容抗低于低频电流,作用较深;综合多个周期连续作用能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综合效应);频率6-8 kHz的电流作用时,肌肉收缩阈和疼痛阈有明显分离现象,即肌肉强烈收缩而不引起疼痛;能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可用于药物导入。,中频电疗法,2音频电疗法(1)定义:应用1.20 kHz音频段的等幅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音频电疗法。(2)治

38、疗作用:镇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软化瘢痕,松解粘连,消散炎症及其残留浸润硬结,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药物透人人体。,中频电疗法,(3)治疗技术:与直流电疗法相似,但衬垫只需一层绒布即可。电极放置方法一般为并置或对置。电流强度以耐受为准,每次治疗2030 min,每日一次,10-20次为一疗程。(4)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证:治疗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肥厚、机化、粘连,神经痛,慢性炎症,平滑肌张力低下疾病与尿路结石。禁忌证:同低频电疗。,中频电疗法,3干扰电疗法(1)定义:以两组频率相差0100 Hz的中频正弦交流电流交叉输入人体,在人体内电流交叉处形成干扰场,产生差频0-100 Hz的低频调制的中频电

39、流,即干扰电流。以这种干扰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干扰电疗法。,中频电疗法,(2)作用机制:干扰电场在人体内部产生的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兼有低中频电的作用,且作用较深。此外,干扰电场中内生的低频调制中频电流的差频不同,所产生的治疗作用各有所侧重,110 Hz差频电流可提高平滑肌和横纹肌的张力;50100 Hz有明显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90100 Hz具有镇痛作用。,中频电疗法,(3)治疗技术和方法:分为静态干扰电疗法、动态干扰电疗法及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三种。静态干扰电疗法:仪器输出频率4000 Hz与(4000100)Hz两路正弦交流电,两组电极交叉放置,使病灶处于电流交叉中心。动态干扰电疗

40、法:仪器输出频率4000 Hz与(4000100)Hz两路正弦交流电的波幅被波宽6 s的三角波所调制,两路电流发生周期为6s的节律变化,电极放置方法同静态干扰电疗法。,中频电疗法,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将三路在三维空间流动的5000 Hz正弦交流电互相叠加交叉输入人体,特点为立体的多部位刺激效应。治疗方法有两种:对置法,两个星状电极及其导线在治疗部位的上下或两侧反方向放置;并置法,两个星状电极及其导线在治疗部位表面同方面放置。此外有一种专门的吸盘电极,兼有负压按摩作用。治疗时必须使每个电极都紧密均匀地接触皮肤,以使两(或三)路电流均能充分输入人体。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差频,电流强度以病人的耐受

41、为度,每次治疗2030 min,1015次一疗程。,中频电疗法,(4)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坐骨神经痛、关节疾病、骨折、软组织损伤、软组织及内脏纤维增生、粘连、平滑肌张力低下、肌无力、肌萎缩、雷诺病及早期闭塞性动脉内膜炎等。禁忌证:同直流电疗。,中频电疗法,4调制中频电疗法(1)概述:20世纪70年代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传人我国时所用低频调制波是正弦波,有不同调制方式(连调、间调、断调、变调),不同幅度(0l00)。20世纪80年代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在我国普及,与正弦调制中频电流区别是调制波型有多种,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指数波、尖波、锯齿波等。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双调制中频电疗法,即载波

42、(中频电流)频率和调制波同时产生周期性变化,载波的固频频率在110 kHz,扫频范围在1.6 kHz,频率变化周期1.6 s可选。调制波的波型变化与脉冲调制电疗法相仿。调制波频率18150 Hz,可固定、可扫频。,中频电疗法,(2)作用机制:调制中频电流兼有低频电与中频电两种电流各自的特点和治疗作用,作用深,人体易于接受,不易产生适应性。主要治疗作用有镇痛,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引起肌肉收缩,可锻炼肌力,防止肌肉萎缩,增加平滑肌张力,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中频电疗法,(3)治疗技术和方法:目前通用的电脑调制中频仪应用微机及数控技术,该功能输出调制中频电,音频电,静态、动态干扰电等多种中频电流。内

43、存多步程治疗处方,即根据临床经验,按常见病症选择好中频和调制频率、调制波形,时间及调制方式。治疗时只需选处方号,即可输出设定好的调制中频电流,将两个电极对置或并置于治疗部位,电流强度以病人的耐受为度,操作简便。每次治疗时问20。30 min,15。20次一疗程。(4)适应证和禁忌证:参见其他低中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电流频率 1-100KHz特点:无电解作用 作用较深 对N-M组织有兴奋excite作用 对感觉sense刺激小 应用低频调制的中频,兼有低频和中频作用,中频电疗法 medium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音频 干扰电 波形、频率 正弦波,2000Hz 正

44、弦波,4000100Hz 调制 无 正弦波,100Hz 调制方式 无 体内干扰型“内生电流”电极数 2 4 治疗作用 改善血循,消炎止痛 软化疤痕,改善血循 松解粘连 促进骨质愈合 适应症:瘢痕,组织粘连 扭挫伤,肌肉紧张 注射后硬结等 骨折后等,高频电疗法,(五)高频电疗法1概述应用高频电流(大于l00kHz)治疗疾病的方法称高频电疗法。近年来,长波、中波应用逐渐减少,短波、超短波、微波应用日趋广泛。,高频电疗法,作用于人体的高频电流,频率越高,容抗越小,电流越均匀,因此超短波、分米波、厘米波产热均匀。高频电流的频率较低时热效应明显,频率越高作用越弱。在长波、短波、超短波这一波段中,随波长缩

45、短,作用深度加大,故超短波作用最深;在微波波段随波长进一步缩短,作用深度变浅,故毫米波作用最浅。高频电疗的生物物理效应和治疗作用可分为热效应与非热效应。,高频电疗法,(1)热效应:高频电作用机体转变为热能的机制主要有三种:欧姆耗损产热,介质耗损产热,共振吸收产热。中等以上剂量的高频电流主要产生热效应。其治疗作用如下:镇痛作用:高频电流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干扰痛冲动传导;加热后支配肌梭内的7纤维传导活动减弱,肌痉挛性疼痛缓解;血液循环增强,渗出物及致痛物质吸收,组织张力下降。改善血液循环:热作用可以使血管、淋巴管扩张,血流加快,组织细胞的通透性升高,改善组织的营养代谢。,高频电疗法,消炎:血液

46、循环改善,可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慢性炎症消散(温热作用会促进肿胀和渗出增加,不适用于急性炎症)。治癌作用:大剂量高频电流可对肿瘤组织进行选择性加热,起到治疗作用。其他作用:降低肌肉张力及加速组织生长修复。(2)非热效应:小剂量及脉冲高频电流的治疗作用为非热效应又称高频电磁振荡效应。使用无热量高频电流治疗,病人虽无热感,但机体组织仍会产生一系列明显生物效应,对急性炎症产生消炎作用,促进神经组织与肉芽组织再生。,高频电疗法,2短波、超短波疗法(1)定义:应用短波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短波疗法。应用超短波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超短波疗法。(2)治疗作用:短波疗法及超短波疗法具有高频电疗共有的生物学效应及治

47、疗作用。中等以上剂量的短波及超短波电流具有明显温热效应,小剂量的脉冲短波、超短波电流主要产生非热效应。上述两种疗法作用近似,但超短波作用深度较深。,高频电疗法,(3)治疗技术和方法:短波、超短波治疗机输出功率250300 W,小型超短波治疗机输出功率2550 w,肿瘤治疗仪可达1000 W以上。感应电场法:分为电缆法和涡流电极法两种。电缆法:短波电缆盘成饼形、螺旋形或栅形等置于治疗部位。涡流电极法:常为单电极,是内置盘绕电缆的鼓形电极。电缆或电极与皮肤间隙为1-2 cm,间隙小作用浅,间隙大作用深。,高频电疗法,电容场法:短波或超短波的电容电极放置方法有对置法、并置法和单极法。对置法作用较深,

48、后二者作用浅。并置时,两电极间距离不要互相靠得过近,以免电力线短路。病人取卧位或坐位,不必裸露治疗部位。按要求放置电极,接通电源,预热510 min,调节输出强度,调节定时器;治疗结束按相反顺序关机,取下电极。,高频电疗法,治疗剂量根据病人的主观感觉程度一般分四级:级剂量,无热量,适用急性炎症;级剂量,微热量,用于亚急性和慢性炎症;级剂量,温热量,用于慢性疾病和炎症;级剂量,热量,用于治疗肿瘤。注意:仪器上电流或电压表不能完全反应病人的实际吸收的高频能量。治疗时间:每次10-15 min(急性病5-10 min,急性肾功能衰竭30-60 min),每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高频电疗法,注

49、意事项:治疗前必须除去身上的金属物;衣服不能潮湿;有感觉障碍、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注意防止过热引起的灼伤;每次治疗必须调谐,头部剂量应小于极,电缆不能交叉打圈。(4)适应证和禁忌症适应证:皮肤皮下组织、骨关节、胸腔、盆腔内脏器官和五官的感染,关节软组织扭伤,神经炎、神经痛,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筋膜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大剂量)。禁忌证:恶性肿瘤(级剂量)、妊娠、出血倾向、心肺功能衰竭,戴心脏起搏器及金属异物者。,高频电疗法,3微波疗法(1)概述:用微波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微波疗法。微波疗法又分为分米波疗法、厘米波疗法和毫米波疗法。分米波、厘米波克服了短波和超短波共有的皮下脂肪过

50、热的缺点,使较深肌层产生显著的热作用,深度约35cm,作用限于单极。(2)治疗作用:微波的频率特别高,非热效应明显,尤其是毫米波。分米波疗法温热效应比厘米波强。,高频电疗法,(3)治疗技术和方法:分米波、厘米波治疗机的输出功率一般为200-250 W,治癌机的输出功率为500-700 W。辐射器分为非接触式辐射器和接触式辐射器。前者有多种形状,以适应体表不同部位的治疗;接触式辐射器包括耳辐射器和体腔辐射器,作用功率不超过10 W,用于耳道、阴道、直肠等部位。治疗剂量可根据病人的主观感觉分四级(无热量、微热量、温热量、热量),亦可根据仪器输出的功率分三级:小剂量20-50 w,中剂量50-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