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学习要点》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75302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学习要点》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单元学习要点》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单元学习要点》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单元学习要点》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单元学习要点》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学习要点》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学习要点》PPT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单元学习要点:,1、了解曲则全的义理。2、明白为政中宽猛相济的道理。3、体会叔向对于贫富与仁德关系的看法。4、理解“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的 道理。,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号伯阳,春秋后期楚国人,曾任“周守藏之史”,与孔子同时而年长于孔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作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图,老子讲道图,一、以“道”为核心。,老子的哲学思想,“道”在 老子 中出现了七十多次。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原则和根本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章二十五),一、以“道”为核心。,老子的哲学思想,二、以辩证法思想为其思想的精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

2、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章七十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章五十八),一、以“道”为核心。二、以辩证法思想为其思想的精髓。,老子的哲学思想,三、“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章二)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章四下八),小国 寡 民。使有什伯之器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一、以“道”为核心。二、以辩证法思想为其思想的精髓。三、“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老子的哲学思想,四、独特的美学观。,真正的美只能是自然本身,要通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办法体现。,一、韵散结

3、合的特殊文体。,老子的艺术特色,文句大体整齐,随文成韵,规则不一,与论语的纯散文体不同。谷神不死,是谓玄门。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章六),一、韵散结合的特殊文体。,老子的艺术特色,二、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比喻蕴涵深刻哲理,不同于一般的简单比喻。天之道,其犹张弓欤?(章七十七)天地之间,其犹橐籥(古代风箱)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章五),一、韵散结合的特殊文体。二、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老子的艺术特色,三、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章六十四),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

4、多则惑。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也哉?诚全而归之。,曲 则 全,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本段所论,乃贯彻其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人生原则;认为只有自处于曲,枉,洼,敝,乃能全,直,盈,新;所求须少,而后乃得,若求之过多,则必迷乱。,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本段旨在说明,只有不自以为是,不自以为明,才能认识清楚,判断正确,有所长进。,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也哉?诚全而归之。,

5、古人所传的“曲则全”者,并非虚言。确实能以此行之,就可以使天下归附。进一步强调了“曲则全”的实践意义。,曲则全 的主要思想,主旨在宣扬老子谦退不争反而有益的处世哲学,实是一种委曲求全、以退为进的政治策略。,1、文字简约而义蕴深厚,警句迭出。,2、文句骈散交错,委婉有致。,行文特征,左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四年260年间周王朝及各国诸候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与西汉初年写定的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简介,关于作者身份说法不一。司马迁、班固都说是左丘明,班固并说左丘明为鲁太史。唐以后学者多有异议。

6、然作者为战国初年或稍后之人,且为一个充分掌握春秋时代各国史料的学者则无疑问。,关于左传的作者,左传的思想倾向,1、民本思想。记述根据人民利益发表的政见。,2、爱国思想。记载表现爱国主义的事例。,左传 的艺术特色,1、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2、善于写战事。3、行人辞令之美。,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子产论政宽猛,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

7、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子产论政宽猛,大叔为政,孔子论宽猛,文章结构,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尽杀之,盗少止。,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子产论政宽猛的主要思想,本文旨在总结历史教训,以为后人借鉴。以子产论政及子大叔的举措说明宽松之政是理想,却无实效,只有威猛之治才有成效。又

8、进一步提出孔子宽猛相济的中庸之道,以防后人误入取猛舍宽的歧路。,二、全文围绕“宽”、“猛”二字,主干突出而无枝蔓、中心明确 而无赘冗之笔。,一、别具匠心的以孔子的言论为结,通过客观的叙述表露作者的政治倾向。,行文特色,国语,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其文偏重记言。全书二十一卷记载了西周穆王十二年至战国初年这一历史时期内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等七国的重要史实。与左传相为表里,故后来又名春秋外传。,司马迁认为此书是左丘明所作;现代学者认为它是战国初期之人整理的史料集,具体的作者已不可考见。,国语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由注重天命转而对人事重视,以民心的向背为施政的依据。,

9、国语的艺术特色,一、以记言为主,同时注意描述人物的精神面貌。,二、语言平实自然,明白流畅。,三、非出一人之手,文章风格并不统一。,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 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叔 向 贺 贫,夫卻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

10、。不然,夫八卻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宣子忧贫,叔向贺贫。造成一种“不愤不启”的教育环境。,叔向引用前两朝史实,对比表明了“富而无德者亡,贫而有德者存”的主旨。,宣子稽首,体现叔向语言艺术的高明。,文章层次,叔向贺贫的主要思想,旨在说明值得庆贺的不在贫,而在德,宣子不应该“忧贫”,而应该“忧德之不建”。表明其“富而无德者亡,贫而有德者存”的主旨。,借助求异思维引导出似乎有违常理实则合乎

11、情理的人生道理,语言中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同时能博采论据运用对比手法反复论证主旨。,行文特色,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二百四五十年间谋臣策士的言论和活动。作者不可考,大概是战国时各国史官或策士所辑录。西汉刘向重加整理,按国别整理为十二策,定名为战国策。,1、崇尚计谋策略,尊奉机巧权变。2、宣扬争名逐利的人生观。,战国策的思想倾向,曾被视为“畔经离道之书”。,战国策的艺术特色,一、长于说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二、描写人物的形象极为生动。三、运用譬喻、寓言增强论者的说服力。,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且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

12、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唐雎说信陵君,先写唐睢所闻之语的警策,令人悬念顿生。,由信陵君“何谓也”的发问过渡到具体分析。,唐睢将上文之事的“内涵”一一道来。,文章层次,唐睢说信陵君的主要思想,唐睢旨在劝说信陵君不要自以为有德于人而居功自傲,而应该更为谦虚谨慎。,一、短句排比叙事,结构紧凑。二、语言反复曲折,开合有序。三、层次由远而近,步步进逼

13、。四、文风铺张扬厉,说服力强。,行文特色,课外阅读提示1、结合所学文章,了解先秦时期形成百家争鸣的历史状况,进一步理解先秦散文的历史和现实意义。2、儒家与道家同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泛读一些儒家文化的主要作品,体会儒与道的思想精华。3、先秦散文经历了散文最初的发展过程,注意体会不同时期散文创作方法的演变。,一、填空题1、先秦时期,我国散文可分为散文和散文两大类。2、老子为我国_学派的创始人。3、左传是我国很早的一部体史书。4、所谓春秋三传,指的是、和。5、和是先秦时期两部国别体史。6、战国策是记载战国时期_言行的史料汇编。,二、选择题 1、左传采用的是纪年 A、周王朝 B、鲁国 C、齐国 D、晋国2、左传同春秋相比,所记载的年代。A、相同 B、长 C、短3、战国策的现存本为整理。A、刘向 B、陈寿 C、苏秦 D、司马光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提出者是_。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5、下面几组著作中,全部是诸子散文的是。A、左传、老子、孙子 B、论语、吕氏春秋、晏子春秋 C、国语、论语、孟子,三、简述题1、曲则全一文的主旨是什么?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加以分析。2、曲则全一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其效果如何?3、阐述子产论政宽猛记事与论事的特点。4、结合叔向贺贫一文,分析国语的艺术特色。5、阐述唐睢说信陵君的论证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