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背部浅层》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75371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8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背部浅层》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单元背部浅层》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单元背部浅层》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单元背部浅层》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单元背部浅层》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背部浅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背部浅层》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脊柱区大纲要求 概述 表面解剖 详细内容操作过程实习要点自我测试,目的要求:,1、了解背部的境界。2、理解背部的骨性标志:第七颈椎棘突、枕外隆突、肩胛冈、肩胛下角、肩峰、髂嵴。3、掌握背部浅层肌肉(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的层次 安排及胸腰筋膜的结构特征。4、了解皮神经在背部的节段性分布及熟悉副神经进入斜方肌 的位置关系,Back,概 述:脊柱区Vertebral region又称背区,是指脊柱及其后方和两侧的软组织共同配布的区域。其上界为:枕为隆凸和上项线两侧界为: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缘上份、腋后襞、腋后线、髂嵴后份、髂后上棘至尾骨尖的连线。脊柱区分为:项区、胸背区 腰区和骶尾区。

2、,项区第七颈椎横突至肩峰胸背区第十二胸椎棘突、第十二肋下缘、第十一肋前份腰 区 两侧髂棘后份、髂后上棘连线骶尾区,各区的分界线:,在层次结构上,脊柱区由浅入深依次是: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层、深部血管、神经和脊柱、椎管及其内容物。根据学时安排,我们要学习和操作的内容是脊柱后面浅层的组织结构,即背部浅层结构;脊柱、椎管及其内容物等深层结构作为自学内容。,Back,表面解剖1.棘突:第7颈椎棘突较长,常作为辨认椎体序数的标志;两侧肩胛冈内侧端的连线平第3胸椎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第4腰椎棘突。2.枕外隆凸:颅后部明显的骨性突起。3.乳突:在耳廓的后方。4.肩胛冈:外侧端为肩峰。,5.肩胛骨

3、下角:两肩胛骨下角的连线平对第7胸椎棘突。6.骶管裂孔和骶角:骶管裂孔是椎管的下口,裂孔两侧 向下的突起为骶角,是骶管麻醉的进针定位标志。7.髂嵴和髂后上棘: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第4腰椎棘 突。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平第2骶椎棘突。,Back,背部的浅层,一、皮肤:厚而致密,移动性小,有较丰富的毛囊和皮脂腺。二、浅筋膜:厚而致密,含有较多的脂肪。(一)皮神经:1.枕大神经 第2颈神经后支,在斜方肌起点 上项线下方浅出,伴枕动脉分布于 枕部皮肤。2.第三枕神经第3颈神经后支 3.1-12胸神经后支,4.臀上皮神经 第1-3腰神经后支,在髂嵴上方、竖脊肌外侧缘附近、穿胸腰筋膜浅出,易被拉伤(腰腿痛)

4、.5.臀中皮神经第1-3骶神经后支(二)浅血管:1.枕动脉 2.肩胛背动脉 3.胸背动脉4.肋间后动脉5.腰动脉6.臀上、下动脉,三、深筋膜,除骶尾区以外,深筋膜分两层。1.项区深筋膜:分浅、深两层,是封套筋膜的一部分,浅层位于斜方肌表面深层为项筋膜 nuchal fascia,2.胸背区和腰区深筋膜:分浅、深两层,浅层:薄弱,位于斜方肌、背阔肌表面深层:为胸腰筋膜 thoracolumbar fascia,胸腰筋膜分三层,形成竖脊肌鞘和腰方肌鞘,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一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lumbocostal ligament3.骶尾区深筋膜薄弱,与骶骨骨膜愈着。,四、肌

5、层,第一层:1.背阔肌由胸背神经支配、胸背动脉、阶段性 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分支提供血液。2.斜方肌由副神经支配、颈浅动脉、肩胛背动脉、枕动脉、阶段性肋间后动脉提供血液供应,可供肌瓣和肌皮瓣移植。3.腹外斜肌后部,听诊三角(肩胛旁三角)斜方肌外下缘、肩胛骨脊柱缘、背阔肌上缘之间,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第二层: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后锯肌、腹内斜肌后部(由颈横动脉深、浅 支,肩胛背神经分支分布)第三层:竖脊肌、腹横肌后部第四层:枕下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腰上三角位于背阔肌深面,由第12 肋下缘、竖脊肌外侧缘 和腹内斜肌后缘构成。三角的底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在腱膜的深面自上而下有肋下

6、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排列,前方有肾和腰方肌,是肾腹膜外 手术的必经之处。腰下三角位于髂嵴、腹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前下缘之间,表面仅覆以皮肤和浅筋膜,是腹后壁的一个薄弱区,可形成腰疝。,五、深部的血管和神经,1.枕动脉起自颈外动脉,经乳突内面进入项区,其主干至上项线高度穿斜方肌浅出,与枕大神经伴行分布至枕部。2.肩胛背动脉 起于锁骨下动脉,经中斜角肌前方至肩胛提肌深面,与同名神经伴行转向内下,在菱形肌深面下行,分布至背肌和见肩带肌,并参与形成肩胛动脉网。(有时与颈浅动脉共干、以颈横动脉起于甲状颈干,即为颈横动脉的深支。),3.椎动脉起于锁骨下动脉,沿斜角肌内侧上行,穿61颈椎横突孔,经枕

7、骨大孔入颅。4.副神经5.胸背神经6.肩胛背神经7.脊神经后支,六、椎管及其内容物 自学P184192,操作过程,(一)、皮肤切口 自枕外隆凸沿背部正中线向下切至尾骨尖。自枕外隆凸沿上项线向外切至乳突(注意不要损伤深面的血管和神经)。自第7颈椎棘突向外切至肩峰。自髂前上棘沿髂嵴切至髂后上棘,再沿骶骨外侧缘向下切至尾骨尖。,(二)、层次结构皮肤、浅筋膜:背部皮肤厚而坚韧,移动性小。浅筋膜厚而致密,与皮肤紧密相连,并含较多的脂肪组织。沿纵行切口将皮肤和浅筋膜一起向外剥离,在项部翻到斜方肌外侧缘、在项部以下翻到背阔肌下缘。2.寻找浅筋膜内的血管、神经:(1).枕大神经是第2颈神经的后支,特别粗大,穿

8、斜方肌肌腱上行至枕部皮下,在斜方肌附着于枕骨处寻找。枕动脉与枕大神经伴行。查看能否找到第3枕神经。在上项线附近有较小的枕淋巴结。,(2).在背部中线两侧寻找皮神经(找出12支即可)。与皮神经伴行的血管分别来自于肋间后动脉、肋下动脉和腰动脉以及归属于上述静脉。(3).臀上皮神经为第13腰神经的后支,在髂嵴上方、竖脊肌外侧缘附近穿胸腰筋膜浅出,较为集中,越过髂嵴分布于臀区上部(臀中皮神经、臀下皮神经在臀区解剖时寻找)。3.深筋膜 保留已经找出的上述结构,清理浅筋膜,观察胸腰筋膜。此层在背部较薄弱,腰部增厚呈菱形。胸腰筋膜的后层和中层形成竖脊肌鞘,在竖脊肌外侧缘处切开胸腰筋膜,并把竖脊肌外侧缘向内推

9、,观察胸腰筋膜后、中层的会合情况。,4.肌肉、血管、神经(1).清理检查斜方肌,注意斜方肌的起止点,肌束的方向 和作用。(2).在棘突外侧一横指处由下向上纵行切开斜方肌,边切边 翻起,注意不要损伤其深面的血管、神经和菱形肌。在 斜方肌深面检查副神经、第3、4颈神经的分支;寻找确认 与神经分布大致相同的颈浅动脉。,(3).查看菱形肌和肩胛提肌,肩胛提肌呈长条形,起于颈椎 横突,止于肩胛骨上角;菱形肌扁薄,位于脊柱与肩胛骨 脊柱缘之间。纵行切开菱形肌的内侧缘,寻找在它深面、靠近肩胛骨脊柱缘的肩胛背神经和肩胛背动脉,追踪观察 其行程、分布。有时肩胛背动脉与颈浅动脉共干,起于 甲状颈干,称为颈横动脉,

10、其浅支为颈浅动脉,深支为 肩胛背动脉。,(4).清理检查背阔肌,注意肌束的起止点、方向和作用。检查听诊三角(斜方肌、背阔肌和肩胛骨脊柱缘之间,肩外展时三角变大)、腰上三角(背阔肌深面,位于竖脊肌、腹内斜肌和第12肋之间)、腰下三角(髂嵴、腹外斜肌和背阔肌之间)。复习各三角的位置、组成、内容及毗邻(参见课本266页)。,Back,实习要点,胸腰筋膜的概念、层次及结构。听诊三角、腰上三角、腰下三角的境界及临床意义。腰椎穿刺依次经过那些层次进入硬膜外隙。,Back,自我测试,局 部 解 剖 学,Regional anatomy,Department of Anatomy,Medical CollegeQingdao Universit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