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硅酸盐水泥新标准.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75786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硅酸盐水泥新标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通用硅酸盐水泥新标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通用硅酸盐水泥新标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通用硅酸盐水泥新标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通用硅酸盐水泥新标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硅酸盐水泥新标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硅酸盐水泥新标准.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与欧洲水泥标准EN197-1:2000通用波特兰水泥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三个标准。,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介绍,1、全文强制改为条文强制 GB175-2007前言中说明:本标准第7.1、7.3.1、7.3.2、7.3.3、9.4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2、增加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 GB

2、175-2007第3章“术语和定义”规定:通用硅酸盐水泥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3、将各品种水泥的定义取消GB175-1999第3章规定:3.1 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硅酸盐水泥分两种类型,不掺混合材料的称类硅酸盐水泥,代号P。在硅酸盐水泥粉磨时掺加不超过水泥质量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类硅酸盐水泥,代号P。,GB17

3、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3.2 普通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代号PO。掺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得超过15%,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来替代。掺非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得超过水泥质量10%。,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GB1344-1999第3章规定:3.1矿渣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

4、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代号PS。水泥中粒化高炉矿渣掺加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20%-70%。允许用石灰石、窑灰、粉煤灰和火山灰质混合材料中的一种材料代替矿渣,代替数量不得超过水泥质量的8%,替代后水泥中粒化高炉矿渣不得少于20%。,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3.2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质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简称火山灰水泥),代号PP。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20%-50%。,G

5、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3.3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粉煤灰、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代号PF。水泥中粉煤灰掺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20%-40%。,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GB12958-1999第3章规定“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C。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量按质量百分比计应

6、大于15%,但不超过50%。水泥中允许用不超过8%的窑灰代替部分混合材料;掺矿渣时混合材料掺量不得与矿渣硅酸盐水泥重复。,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4、将组分与材料合并为一章GB175-2007第5章:5.1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5.2材料5.2.1 硅酸盐水泥熟料:由主要含CaO、SiO 2、Al2O3、Fe2O3的原料,按适当比例磨成细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成分的水硬性胶

7、凝物质。其中硅酸钙矿物含量(质量分数)不小于66%,CaO、SiO 2质量比不小于2.0。5.2.2 石膏5.2.2.1天然石膏:应符合GB/T5483中规定的G类或M类二级(含)以上的石膏或混合石膏。,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5.2.2.2工业副产石膏: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工业副产物。采用前应经过试验证明对水泥性能无害。5.2.3活性混合材料:应符合GB/T203、GB/T18046、GB/T1596、GB/T2847标准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5.2.4非活性混合材料:

8、活性指标分别低于GB/T203、,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GB/T18046、GB/T1596、GB/T2847标准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石灰石和砂岩,其中石灰石的三氧化二铝含量(质量分数)应不大于2.5%。5.2.5窑灰:应符合JC/T742的规定。5.2.6助磨剂: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助磨剂,其加入量应不大于水泥质量的0.5%,助磨剂应符合JC/T667的规定。,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

9、GB175-1999第4章:4材料要求4.1 石膏 天然石膏:应符合GB/T5483中规定的G类或A类二级(含)以上的石膏或硬石膏。工业副产石膏: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工业副产物。采用工业副产石膏时,必须经过试验,证明对水泥性能无害。4.2活性混合材料:应符合GB/T203的粒化高炉矿渣、GB/T1596的粉煤灰、GB/T2847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4.3非活性混合材料:活性指标低于GB/T203、GB/T1596、GB/T2847标准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以及石灰

10、石和砂岩。石灰石的三氧化二铝含量不得超过2.5%。,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4.4窑灰:应符合JC/T742的规定。4.5助磨剂: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助磨剂,其加入量应不大于水泥质量的1%,助磨剂应符合JC/T667的规定。,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GB1344-1999第4章:4材料要求4.1 石膏 天然石膏:应符合GB/T5483中规定的G类或A类二级(含)以上的石膏或硬石膏。工业副产石膏: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工业副产物。采用

11、工业副产石膏时,必须经过试验,证明对水泥性能无害。,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4.2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符合GB/T203的粒化高炉矿渣、符合GB/T2847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符合GB/T1596的粉煤灰。4.3石灰石:石灰石的三氧化二铝含量不得超过2.5%。4.4窑灰:应符合JC/T742的规定。4.5助磨剂: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助磨剂,其加入量应不大于水泥质量的1%,助磨剂应符合JC/T667的规定。,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

12、99相比,主要变化,GB12958-1999第4章4材料要求4.1 石膏 天然石膏:应符合GB/T5483中规定的G类或A类二级(含)以上的石膏或硬石膏。工业副产石膏: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工业副产物。采用工业副产石膏时,必须经过试验,证明对水泥性能无害。4.2活性混合材料:符合GB/T203的粒化高炉矿渣,符合GB/T1596的粉煤灰,符合GB/T2847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符合JC/T417的粒化精炼,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铬铁渣和符合JC/T454的粒化增钙液态渣,以及按照附录A(标准的附录)新开辟的活性

13、混合材料,如化铁炉渣等。4.3非活性混合材料:活性指标低于GB/T203、GB/T1596、GB/T2847、JC/T417、JC/T454标准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粒化精炼铬铁渣、粒化增钙液态渣,符合JC/T417的粒化碳素铬铁渣,符合JC/T417的粒化高炉钛矿渣,石灰石和砂岩以及按照附录A(标准的附录)新开辟的活性混合材料。石灰石中的三氧化二铝含量不得超过2.5%。,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4.4窑灰:应符合JC/T742的规定。4.5助磨剂: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助磨剂,其加入量应不

14、大于水泥质量的1%,助磨剂应符合JC/T667的规定。,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掺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超过15%,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来代替”,“活性混合材料掺加量为5%且20%,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8%且符合本标准第5.2.4条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过水泥质量5%且符合本标准第5.2.5条的窑灰代替”,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改为,5、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合材掺量由,

15、6、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掺加量由,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20%且70%”,并分为A型和B型。A型矿渣掺量20%且50%,代号PSA;B型矿渣掺量50%且70%,代号PSB。,“20%70%”,改为,“20%且40%”,7、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量由,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20%50%”,改为,8、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加量由,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

16、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应大于15%,但不超过50%”,“20%且50%”,9、材料中增加了粒化高炉矿渣粉5.2.3活性混合材料:应符合GB/T203、GB/T18046、GB/T1596、GB/T2847标准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5.2.4非活性混合材料:活性指标分别低于GB/T203、GB/T18046、GB/T1596、GB/T2847标准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石灰石和砂岩,其中石灰石的三氧化二铝含量(质量分数)应不大于2.5%。,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

17、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10、取消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允许掺加粒化精炼铬铁渣、粒化增钙液态渣、粒化碳素铬铁渣、粒化高炉钛矿渣等混合材料以及符合附录A新开辟的混合材料,并将附录A取消。,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11、增加了M类混合石膏,取消了A类硬石膏。,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现行标准规定水泥可以使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二水石膏和硬石膏。但在水泥实际生产中,为了改善硬石膏与外加剂的适应性,一般多和二水石膏混用,形成实

18、际上使用的是混合石膏;同时以混合石膏形态存在的脱硫石膏也开始广泛用于水泥生产。因此,本标准增加允许“混合石膏”种类用于水泥生产。同时,单独使用硬石膏会引起水泥与部分减水剂的不适应,造成急凝、瞬凝现象,因此,本标准取消了水泥中允许使用硬石膏的规定。,12、助磨剂允许掺量由“不超过水泥质量的1%”改为“不超过水泥质量的0.5%”。助磨剂应用于水泥生产,目的是提高粉磨效率,优化水泥颗粒组成。但一些企业假借助磨剂的名义在水泥中掺入了不允许掺加的外加剂,如盐类早强剂等。现行标准中允许加入不大于1助磨剂的规定是参考欧洲、美国等国先进标准中的规定,而这一限量恰好使一些早强剂能够发挥作用,而一般商品助磨剂(不

19、加载体),其使用量大多在0.1以下,为了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假借助磨剂之名的外加剂,本标准规定助磨剂用量不超过0.5。,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13、普通水泥强度等级中取消了32.5和32.5R。,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根据中国建材研究总院抽样调查表明,国内P.O32.5水泥中,混合材平均掺量为28,因此标准修订取消普通硅酸盐水泥32.5强度等级。,其中要求PSA型、PP型、PC型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不大于6.0%,并加注b说明如

20、果水泥中氧化镁含量大于6.0%时,应进行水泥压蒸试验并合格;PSB型无要求。,14、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中,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熟料中的氧化镁含量”,“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改为,15、增加了氯离子限量的要求,即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由于水泥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过高会引起钢筋锈蚀,从而导致混凝土开裂破坏。而目前水泥生产中出现了假借助磨剂之名掺入盐类外加剂的现象,因此此次标准修订增加氯离子含量的要求,其限量(水泥中CI-含量小于0.06)是参照了混凝土

21、设计应用规范。但增加氯离子含量要求是否会影响水泥企业的正常生产?为此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及重点地区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水泥氯离子主要来源于原料,但由于原料中氯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大部分挥发,残留的氯离子含量很少,一般小于0.05,由此看来,水泥中较高含量的氯离子主要来源于各种外加剂。,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16、将各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指标改为和硅酸盐水泥一致,将各强度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指标改为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一致。,GB175-2007与GB175

22、-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17、增加了45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作为选择性指标,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目前我国水泥的粉磨技术和水泥中的细度已较十年前有了质 的变化,80um筛余量大多在5%以下,有的已接近0%。在这种情况下,80um筛余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情况几乎没有,而它在数量上的变化对磨机工况的反应已不敏感,在闭路粉磨情况下更是如此,实际上已失去指导生产的作用。所以,现在生产中改用45um筛余控制,不但不会影响80um筛余的合格控制,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反映磨机

23、工况变化的灵敏性,提高利用细度参数控制磨机工况的可靠性。,18、增加了选择水泥组分试验方法的原则和定期校核要求,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由于通用水泥原版标准将“混合材超过限量”作为水泥合格与否的判定依据之一,因此水泥组分的测定是本次标准修订的核心。,19、将“按0.50水灰比和胶砂 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用水 量”的规定的适用水泥品种扩 大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 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 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 盐水泥。,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

24、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20、编号与取样中增加了年生产能力“200104t以上”的级别,即:200104t以上,不超过4000t为一个编号;将“120万吨以上,不超过1200吨为一个编号”改为“120104t至200104t,不超过2400t为一个编号”,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21、,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出厂水泥应保证出厂强度等级,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标准有关要求”,“经确认水泥各项技术指标及质量符合要求

25、时方可出厂”,修改,22、增加了出厂检验项目,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9.3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为7.1、7.3.1、7.3.2、7.3.3条,23、取消了废品判定,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规定:8.3.1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意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24、不合格品判定中取消了细度和混合材掺加量的规定,GB175-2007与G

26、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检验结果符合标准7.1、7.3.1、7.3.2、7.3.3要求,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7.1、7.3.1、7.3.2、7.3.3中任何一项技术要求,合格品,不合格品,25、检验报告中增加了,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合同约定的其他技术要求”,26、交货与验收中,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安定性仲裁检验时,应在取样之日起10d以内完成”,增加了,27、包装标志中,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且应不少于标志质量的98%”,“且应不少于标志质量的99%”,改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包装袋的两侧印刷采用黑色”,GB175-2007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包装袋的两侧印刷采用黑色或蓝色”,接上页,改为,谢谢!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