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代文化常识教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477065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古代文化常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3年古代文化常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3年古代文化常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3年古代文化常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3年古代文化常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古代文化常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古代文化常识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年古代文化常识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酷爱。二、积累古代文化学问,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实力。三、通过思索和练习,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的实力。【教学重点】积累古代文化学问,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实力。【教学难点】积累古代文化学问,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实力。【教学方法】合作沟通【教学过程】一、导课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远至日本,近至我们生活的细枝末节,无不彰显着中国古代文化魅力,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的纪年纪时和姓名字号。二、纪年纪时(一)、古代纪年方法1、天干地支纪年法,即

2、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如甲午斗争,辛丑条约等。练习巩固:2023然后就戊子年,2071年是什么年?(辛卯年)2、帝王年号纪年法自汉武帝起先,每个帝王登基,都为自己拟定一个富有确定寓义的年号,每个年号后再配上序数就成了一种纪年的形式。如:乾隆三十九年,开元元年等。所取定的年号大多孕含着样瑞之意,寄予了振兴国运,旺盛昌盛的美妙愿望,如“康熙”就寄予了天下隆盛兴盛之意,再如“光绪”有光明永绪之愿。(二)、古代纪月的方法1、序数纪月法如:如平地二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采草药2、地支纪月

3、法。古人常用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每个地支之前加上一个特定的“建”字,就成了一种纪月的方法。如: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农历十一月)一一杜甫草堂纪事诗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建亥,农历十月)一一庾信哀江南赋3、时令纪月法一年分四季,一季三个月,每季的三个月按依次依次加孟、仲、季,就可将一年的十二个月清晰的区分开。如: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农历十月)(三).古代纪日法1、序数纪日法。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归有光项脊轩志2、天干地支纪日法。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姚鼐登泰山记3、月相纪日法。依据月亮的形态,对每月某些较特殊的日子进行称谓。如:朔(农历每月初一)、晦(农历每月最

4、终一天)、册(农历每月初三)、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四)、纪时法今日我们要想知道几点了,只需看一下表即可,这是科技给了我们便利,古代特殊是秦汉以前,无表,但人们也不是完全生活一混沌中,他们也有自己的“计时器”,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人的“计时器”都有哪些?1、天色纪时法,即依据天色的改变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对应现在两个小时,具体如下: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联(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2、五更报鼓纪时法,我国古代将一夜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或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如:仰头相向鸣,

5、夜夜达五更一一孔雀东南飞通过对“纪年纪日”的梳理与探究,有利于我们更精确,更深化的阅读文言文。三、姓名字号今日,我们要称呼一个人,直呼其名即可,可在古代对一个人的称谓却有很多讲究,一不留意,就有可能陷自己于不堪之境,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人都有那些主要称谓。(一)、称谓名称。1、直呼姓名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敬重。3、称号号又叫别名、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分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4、称谥号称谥号】古代

6、王侯将相、高级官吏、闻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5、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子,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6、称官名或官地如唐代诗人孟称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7、谦称表示谦逊的看法,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慧。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运用它常有冒失、唐

7、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运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假如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凡(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挚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8、敬称9、贱称(二)、姓名名,一般是婴儿诞生几个月,由父亲,或长

8、者或有威望的人命名,姓与名结合起来就是对一个人身份的确定。但古人特殊是读书人或有威望有影响力的人,一般不直呼其名,因为直呼某人的姓名是不礼貌的行为。但在下面几种状况下,则可直呼其名:给某人作传时,如: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屈原列传自称时,如: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表示对某人轻视或蔑视时。(三)、字1、字的来历。字是一个人行成人礼后,由父亲或长者给取的。古代男子一般在20岁行冠礼,女子一般在15岁行笄礼。成人后,称字是对平辈或尊辈的礼貌和敬重。2、字与名间的关系。字是名的说明或补充,对名有表述和阐明的作用。如:文天祥,字宋瑞,“祥”与“瑞”意思相近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因能“补过”,才能

9、“无咎”。(四)、号1、自号,一般是作者本人所取,不受家庭行辈的限制,而是作者依据自己的志趣或抒情的须要自己拟定的,号可谓是文人士大夫自命清高的超俗表现。如六一居士欧阳修,青莲居土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等。2、溢号。古代帝王、卿大夫、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依据其生前的事迹行为和品德评定一个称号以褒善贬恶,这个称号就是“谥”或“谥号”。如陶渊明的谥号为靖节先生,林则徐的谥号为林文忠公,秦桧的谥号为缪丑等。3、外号。外号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名,是对一个人和刻画和形容。如春秋时的百里奚沦落楚国,被秦穆公用五张殁皮赎回并担当丞相,时人就称他五毅:大夫。将外号这种艺术发挥到极致的当是施耐庵,水浒传18

10、0人人人有一个洪亮的外号,这些外号形象而精确的描摹了各人的性格,特长和生理特点。(五)、称斋名。依据某人的书房名称呼某人。如聊斋先生蒲松龄,惜抱轩先生姚鼐,饮冰室主子梁启超等。四、作业1、通过搜集资料,了解谦称、敬称和贱称,并举出相应的例子。2、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称谓“讳称”,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表现及缘由。3、,反观现代,你认为直呼父母名字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堕落,写一段能表明你观点的文字。五、总结通过对古人称呼的探究,我们明白了,字号等称呼或寄予了亲朋好友殷切的期望,或彰显了崇高的灵魂,或抨击了丑恶的行径,或确定了不斐的成就,同时也为我们阅读文言文扫除了一些障碍。其次课时【教

11、学目标】学问与实力对中国古代文化基本了解过程与方法学生比较感爱好的学问选择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和谐美,人情美【教学重点】古代授官称谓【教学难点】天文历法【教学关键】与古文阅读联系紧密的文学常识【课型】将授课【教学方法】运用课件,老师引导【教具】电脑【教学过程】一、古代授官称谓征:聘请授官,尤指朝廷干脆聘请受官。辟:聘请授官。选:量才授官。荐:下级向上级举荐授官。举:选拔。点:指派,尤指皇帝指派。简:任命。补:任命补缺,多指按例补缺。进:升任,尤指高级官员的升任。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赠:对官员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员授予职称,封衔。二、古代兼代官职的称谓领:常指兼任。摄:兼理,尤指暂兼。守:

12、兼理,指比本职高的兼职。行:兼管,指比本职低的兼职。判:中枢官兼任地方官。知:同“判”权:暂代官职。假:同“摄”0署:代理无本官的职位,也称“署理”。护上级官员离职,由次一级官员守护印信代行职权。三、天文历法【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

13、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渚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自然的珍宝,龙泉剑光宜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犹如飘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翱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分野】古

14、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改变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相互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四、礼义制度1、吉礼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2凶礼:指凭吊各种天灾人祸的丧葬的礼节。如I:古代的“五服”制度古人对“死”的讳称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薨、崩、百岁、千秋、晏驾等父母之死:见背、孤露、弃养等佛道徒之死:涅磐、圆寂、坐化、羽化、仙逝等一般人的死:亡故、长眠、长逝

15、、谢世、殒命等3军礼4宾礼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主要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揖让: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二为“时揖”;三为“天揖”。5嘉礼有关个人成长和交往以及王位承袭的礼节。婚冠礼: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成为婚冠礼。座次J见课本P96四、课堂练习1、完成书上的相关练习。2、给自己起一个“字”,并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为自己的成年献礼。2023高考语文最可能考的古代文化常识题!高一高二也要看!古代文化

16、常识,为高考新课标卷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之一,该题涉及面特别广,且无明确的出题范围,是考生备考中的一大难题。(注:选项后带红色字体说明的选项为正确选项。)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确定。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转载2023年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K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继承地位的不确定是最年长的儿子。)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

17、即恳求使骸骨归葬家乡。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猛之意。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察茂才”“举孝廉,是自下而上。)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初一称为“朔”。“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历)

18、的四月十五日。)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昨、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践政

19、、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起先运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来宾等事务。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有的朝代,也可能

20、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确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改变。自秦朝起先,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始终持续到清朝。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左迁必是降职。)B. “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C. “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D. 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

21、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C.床:古代的坐具。D.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敬重、肃穆之意。(皇帝的庙号。)8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溢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

22、其次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D.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闻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溢号,一般依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

23、】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D.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10.下列对文中加点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料人的运命。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C.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薨”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一种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帝后的死当称为

24、“崩)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科举考试从隋朝起先,魏明帝太和年间错误,应为隋炀帝大亚年间)B.拜,按确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12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干和地

25、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管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等事)兵部(负责军事,入军队编制、武官选授以及驻防、训练、检阅等政令)礼部(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等)】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A.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知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陛,是宫殿的台阶。殿下,是对太子的称呼。)B.项

26、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C.战国、秦、汉时代,通称蜡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今日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D.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B.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

27、时代标记,如河清、天和等。C.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D.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1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C.“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

28、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转是关于职务调动的,张衡传中有再转复为太史令)16 .下列对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大王守籀端拱一句中,“端拱一词有多个义项,在这句中,应为“闲适自得,清静无为”之意。B.从文中的表述来看,唐朝所采纳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心官制一三省六部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始终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C

29、.文中最终一段出现“解职”一词,这与“致仕”词义恰好相反。(解职与致仕词义相近。)D.文中多次出现与官职调动相关的一个词“迁”,在古代还有“左迁”右迁的说法,右迁为升官,左迁为降职。1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确定的名望和影响。)B.大夫是古代官职名称,各朝代大夫的职能和级别多有不同。C.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D.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贞元,年号。年号

30、是我国从汉朝初年起先运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经常要更改年号。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赐予或褒或贬或怜惘的称号。(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D.乞骸骨,恳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家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恳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恳求退休的菱婉说法。1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18岁时实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

31、,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用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土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2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弹劾是指君主时代担当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B“经略”是指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

32、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C“世荫是指在封建时代,子子孙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职。D.屯田”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屯田”有军屯与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2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祜槿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运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需停职守

33、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D.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依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赐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批判性质的称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人。)2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B.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应为“顿首是地位相等者相互之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C.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

34、方行政官。D.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词敌人或叛逆的文书。2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实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C.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除,任命官职。)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2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

35、纪年的一种名称。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状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左迁是贬官。)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恳求使骸骨归葬家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2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终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确定的

36、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论语不是“六经。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礼经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位指起先做帝王或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继承位子。B.刺史是古代官职名,其职权在不同的时期不完全相同,在这里仅是虚衔C,端拱是宋太宗的个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种名号,比如雍熙。D.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

37、往往非正常死亡。(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错误,过于确定化。)2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褐,谓脱去布衣,担当官职。B.外姻,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C. “临幸”,专出名词,特指古代帝王亲自到达某处。D. “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探讨生的称呼。(博士:文中为“专学经学传授的学官”)3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总角指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不分男女。常用来指少年时期)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也泛指军队。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38、。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3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B.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迁”指升迁,左迁指贬官。)C.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朱然地位较高,故死为“卒D.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3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

39、廷最终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B.高校士,又称内阁高校士、殿阁高校士等,为协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C.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是掌管刑法、狱讼等事务的官署。D.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七品,古代官员分七品十八级。(“七品十八级错,应为“九品十八级)3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雉指的是城墙,在此指城墙的高度。雉指的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B.“缮甲兵,缮有修补,保养,抄写之意。在此文是保养盔甲兵器的意思。(缮在此处意为修补,修缮铠甲兵器,打算作战。)C.诗: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但在此是诗经的简称。

40、D.左传为编年体史书,此文属于一篇完整而美丽的记事散文。a3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B.大业、义宁:隋代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继位后起先运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C.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D.弑: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侄杀叔、甥杀舅等为“弑。(弑: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37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料某些事项。B.”及沙门法秀谋逆

41、事发”中沙门,泛指全部出家修行的宗教人士,对年长的当尊称悬壶、法师、师父。(“悬壶”,即悬壶济世,人们对医生行医的尊称。)C.“赠卫大将军中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D.“诏班乐府”中“乐府是音乐行政机关,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等。3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心考试。是考取贡土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参与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其次年的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B. “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逼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42、。C. “工部”,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开IJ部、工部。D.敕,中国古代帝王或肱股之臣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无“肱股之臣)39 .下列对文言文学问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股指的是大腿及小腿上部;而肱是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特别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股指的就是大腿。)B.四夷,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C.自始皇起,古代君主自称为朕,“朕”意思是天下皆朕、皇权独尊。D.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

43、史书。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4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恳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辞官。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具体的编年史著作,同时它也是二十四史之首。(二十四史之首为史记。)41.下面关于文言常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刺史,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唐肃宗时期州郡长官为刺史。B.优诏,由皇帝颁

44、发的褒美嘉奖的诏书。C.至德,唐肃宗在位时的一个年号,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运用一个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继位后始有年号的出现,始创年号元狩,并追建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江外忧,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一下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D.表: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用以陈说忠心和愿望。如出师表陈情表等。S4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45、)A.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高校,太学之名始于西周。B.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是通过最初一级朝廷考试者,意为可进授爵位之人。(通过最终一级中心政府朝廷考试者。)C.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可译为“您。陛下的“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D.降级授予官职,贬谪官员,不限降低几级,称责授。其它降级授官的词语还有左迁、迁谪等。4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化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

46、项。(户籍应当是由户部掌管。)D.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44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即岁稔不足支数日”中稔意思是“庄稼成熟B. “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中“绥辑”意思是安抚集聚。C. “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中厘意思是治理处理。D.“致仕中“致”意思是获得,“致仕”意思是获得官职。(“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4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的授迁”起”擢”进”改”兼”均指升官。(改是改任,表调动;兼是兼任,同时监管)B.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官署,长官名为大理寺卿。北齐始设,后历代相沿。明清时与刑部、都察院为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司法案件。C.诏狱,指九卿、郡守一级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能系狱的案子。也指皇帝干脆掌管的监狱。D.夺哀犹夺服”,也叫“夺情”,指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被朝廷强令出仕。4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