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诊疗常规.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478681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诊疗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诊疗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诊疗常规.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诊疗常规PleC广泛应用于临床近20年,其优点是只需外周穿刺,穿刺危险小、创伤小、成功率高,外周留置感染率低(V2%),留置时间长(数月至1年以上),经济有效且容易拔管,能提供稳定的静脉输液,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并易于家庭自我护理,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满意率。PlCC穿刺包内物品齐全,由专业护士床边即可穿刺。导管材料为硅胶,柔软、弹性好,总长度为65cm(新生儿导管长50cm),可根据个体及治疗需要预先进行裁剪,导管上的厘米刻度标记使修剪导管时更为容易、准确。置管成功后,导管尖端位于腔静脉,可通过放射影像学确认导管及其尖端的位置。【适应证】高渗药液;葡萄糖浓度10%;刺激性或

2、毒性药物治疗;长期静脉输液;静脉保护;外周静脉限制;2330周的早产儿(极低体重儿VL5kg);家庭静脉治疗。【禁忌症】肘部静脉血管条件差;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乳腺癌术后患侧臂静脉。【操作】PICC穿刺静脉的选择:1)贵要静脉为PlCC插管的首选。此静脉直、粗、静脉瓣较少,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90%的PIeC放置于此。2)肘中静脉PICC的次选。此静脉粗直,但个体差异较大,静脉瓣较多。理想情况下,肘正中静脉加入贵要静脉,形成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3)头静脉PlCC的第三选择。此静脉前粗后细,且高低起伏。在锁骨下方汇入腋静脉,进入腋静脉处有较大角度,可能有分支与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相连,使病人的手臂与躯干垂直将有助于导管插入。【术后护理】1)换药:Picc穿刺术后的护理,最关键的就是换药。穿刺后第一个24小时更换一次敷料。以后每周常规换药3次。操作时应注意沿导管方向向上揭去敷料,以免将导管拔出。2)更换肝素帽:每周一次。3)封管:注意正压封管,用10100ul稀释的肝素封管,25ml/次;每12小时封管一次,限用510ml注射器封管。4)记录:进行动态记录。5)拔管:轻缓地将导管拔出,注意不要用力过度,拔管后24小时内要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免发生拔管后静脉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