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流行病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79120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流行病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口腔流行病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口腔流行病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口腔流行病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口腔流行病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流行病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流行病学》PPT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口腔流行病学,李志辉 主治医师,流行病学的定义和发展,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描述、预防、控制人群疾病和促进健康1.研究人群疾病和健康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分布规律2.研究疾病防控和效果评价3.研究人群,包括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流行病学的定义和发展,1854年,伦敦霍乱大流行,John Snow绘制的死亡分布图,流行病学的定义和发展,1992年在原地复建的水泵,流行病学的定义和发展,二战以后 随着工业化发展,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增高(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龋病,牙周病),日益受到重视,流行病学的定义和发展,从传统的对疾病研究,发展到对健康的研究,口腔流

2、行病学,口腔流行病学(oral epidemiology):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口腔疾病流行情况以及口腔健康相关问题。,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1.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的分布状态横断面调查第三次全国流调,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2.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横断面调查提供线索,分析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验证,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3.用于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采用随机,对照,盲法,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4.用于口腔疾病监测WHO1969年建立全球口腔数据库各国定期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5.制定口腔卫生保健规划并评价其进展,口腔流行病学的方法,1.描述性

3、流行病学(掌握)2.分析性流行病学(掌握)3.实验流行病学(熟悉)4.理论研究(了解),描述性流行病学descriptive epidemiology,是流行病学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对疾病或健康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作客观的描述,并提出病因假设。,描述性流行病学descriptive epidemiology,1.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现况调查2.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疾病监测3.常规资料分析(studies analyzing available routine data-sets)历史资料分析,分析性流行病学analy

4、tic epidemiology,是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的人群中探索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病因假设。,分析性流行病学analytic epidemiology,1.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由“果”到“因”的回顾性研究确定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程度,通过统计学分析确定危险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因果关系。,分析性流行病学analytic epidemiology,病例对照研究步骤:1.确定危险因子:文献复习,横断面调查,临床实践2.确定分组方式:组间配比,两组的混杂因子基本相同,配对:给每个病例挑选混杂因子相近的对照3.

5、病例选择:统一诊断标准和暴露标准4.收集资料:询问,通信,查阅记录5.统计分析:,分析性流行病学analytic epidemiology,病例-对照研究优点:1.适合探索病因未明的疾病;2.研究时间短,研究对象少,适合研究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和一些少见疾病缺点:回忆偏倚较大,可靠性较差,分析性流行病学analytic epidemiology,2.群组研究cohort study又称队列研究,将特定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为两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的发病率,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联系的假设。是由“因”到“果”的前瞻性研究如果暴露组人群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意义,则认为

6、这种暴露因素与某种疾病有联系,分析性流行病学analytic epidemiology,群组研究步骤:1.确定危险因子,提出病因假设2.确定暴露组和非暴露组3.追踪观察4.统计分析,分析性流行病学analytic epidemiology,群组研究的优点:1.准确度高;2.可以观察一种暴露因素和多种疾病的关系缺点:花费时间人力物力较多,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又称流行病学实验,现场实验或干预实验,是指在研究者的控制下对人群采取某项干预措施或施加或消除某种因素以观察其对人群疾病或健康的影响。,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

7、也是前瞻性研究,随机分组,对研究对象采取某种干预措施。而群组研究根据研究对象原来的暴露状况进行分组,不采取干预措施。,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1.现场试验:幼儿园儿童涂氟防龋2.社区干预试验:以社区为单位3.临床试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随机分组,设对照组,盲法,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设计步骤,龋病流行病学,掌握龋病常用的指数,流行特征和相关因素,龋病常用指数,1.恒牙龋失补指数龋decayed 失missing 补filled龋失补牙数DMFT龋失补

8、牙面数DMFS龋均或龋面均45岁以上失牙数按口腔实际失牙数计算,龋病常用指数,2.乳牙龋失补指数龋失补牙数dmft龋失补牙面数dmfsWHO标准,9岁以下儿童丧失了不该脱落的乳牙,如乳磨牙或乳尖牙即为龋失deft defs dft dfs,龋病常用指数,85深龋,颊龈瘘管;75,74深龋,龋病常用指数,85术前片,龋病常用指数,85根管预备、根管充填后磷酸锌垫底,龋病常用指数,85根管充填术后片,龋病常用指数,85复合体充填,龋病常用指数,3.龋均:人群中每人平均龋失补牙数龋均=DMFT之和/受检人数龋面均:人群中每人平均龋失补牙面数龋面均=DMFS之和/受检人数龋面均更为敏感,龋病常用指数,

9、4.患龋率caries prevalence rate在调查期间某一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用百分数表示患龋率=(患龋病人数/受检人数)*100%要与龋病发病率,DMF指数结合评价患龋情况,龋病常用指数,5.龋病发病率 caries incidence rate通常是指至少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龋病发病率=(发生新龋人数/受检人数)*100%这一指标在口腔流行病学中应用最为广泛,龋病常用指数,6.龋面充填构成比一组人群龋失补牙面数(DMFS)之和中已经充填的龋面所占比重 龋面充填构成比=(受检人群已充填牙面数/受检人群DMFS之和)*100%反映地区口腔保健水平,计算工作量,龋病常用

10、指数,7.根龋指数root caries index,RCIRCI=(根龋数/牙龈退缩牙面数)*100%根龋数包括根龋和因根龋充填的牙面数,龋病常用指数,8.无龋率caries-free rate全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查人数的百分率DMF指数是0表示人群口腔健康水平和预防措施的成果,龋病流行特征,1.地区分布distribution of caries according to placeWHO规定以12岁儿童龋均作为衡量标准大多数发达国家龋均低于发展中国家我国第三次流调12岁组龋均为0.5龋病在不同地区分布与该地区水氟含量和经济发展有关,龋病流行特征,2.时间分布distributio

11、n of caries in term of time随着口腔健康教育的推广和氟化物的使用,龋病患病率会下降,龋病流行特征,3.人群分布distribution of caries in term of persons年龄:乳牙、年轻恒牙和老年人牙龈退缩后的恒牙易患龋病性别:尚无定论,第三次流调显示每个年龄组女性患龋率均高于男性城乡居民:和经济发展,口腔健康教育,口腔保健水平有关,龋病流行特征,4.民族和饮食习惯、人文地理环境等有关,影响龋病流行因素,1.氟摄入量人体氟主要来源是饮水,少数地区有气源性氟污染,影响龋病流行因素,2.饮食习惯龋病和糖的摄入量、摄入频率及糖加工的形式有关,影响龋病流行因素,3.家族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