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地形图》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8536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图学地形图》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地图学地形图》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地图学地形图》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地图学地形图》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地图学地形图》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图学地形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图学地形图》PPT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第六章,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特点与应用,1.1特点,)具有统一的数学基础,)具有完整的比例尺系列和分幅编号系统,3)按统一的规范和图式成图,)几何精度高,1.2应用,1:5千1:1万,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主要设计用图,军事重点地区的基本战斗图。,:2.5万1:10万,国民经济建设的基本规划设计用图,军事上为基本战术图。,:25万1:50万,国民经济建设中较大范围、较大工程的总体规划设计参考用图。军事上为战略图。,:100万,国家基本自然条件、资源综合利用、改造开发的总体规

2、划图。军事上为统帅部门的战略图。,2地形图的数学基础,2.1地图投影,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中,:5千1:50万采用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1:100万采用等角割圆锥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1)投影的构成原理与条件,条件:a.中央经线(椭圆面和地球椭球体的切线)和赤道投影成垂直相交的直线;,b.具有等角性质(纬线投影后仍正交);,c.中央经线没有长度变形。,()变形分析,中央经线无 变形,同一纬线上,长度变形随经 差的增加而增大。,同一经线上,长度变形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面积比是长度比的平方。,(3)分带投影,按一定的经差将全球划分为若干带,各带分别独立投影的方法。,不同

3、比例尺分带的经度范围如下:,1:2.5万1:50万,按度经差分带,从o经线(本初子午线)起算,自西向东每隔度为一带,全球共分60带。,各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位置:东半球:L0=(6n-3),西半球:L0=(6n-3)-360(式中n为投影带带号),我国共包括11个投影带(1323带)。,1:1万,按3度经差分带,从东经1。30起算,自西向东每隔度为一带,全球共分120带。,我国共包括22个投影带(2446带)。,6与3分带的关系,高斯-克吕格投影是按分带方法各自进行投影,故各带坐标成独立系统。以中央经线投影为纵轴(x),赤道投影为横轴(y),两轴交点即为各带的坐标原点。纵坐标以赤道为零起算,赤道以

4、北为正,以南为负。我国位于北半球,纵坐标均为正值。横坐标如以中央经线为零起算,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横坐标出现负值,使用不便。,(4)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规定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当作起始轴,凡是带内的横坐标值均加 500公里。由于高斯-克吕格投影每一个投影带的坐标都是对本带坐标原点的相对值,所以各带的坐标完全相同,为了区别某一坐标系统属于哪一带,在横轴坐标前加上带号,如(4231898m,21655933m),其中21即为带号。,(4)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2.2 地形图的分幅编号,分幅是指用图廓线分割制图区域,其图廓线圈定的范围成为单独图幅。图幅之间沿图廓线相互拼接。通常有矩形分

5、幅和经纬线分幅两种分幅形式。,1)矩形分幅与编号,按一定大小(36cmX46cm)的矩形进行分幅,并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编号。,36cm,46cm,2,3,4,5,6,1,2.2 地形图的分幅编号,2)经纬差分幅与编号,按规定的经纬差进行分幅的方法(梯形分幅)。,编号:列行法(旧版),列号由赤道始,向南北纬至88度,每隔4度纬差为一列,分别 以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南半球加S,北半球加N。由于我国领土全在北半球,N字省略。,行号自经度180度向东,每隔6度经差为一行,分别以阿拉伯 数字.60表示。,如:北京幅(1:100万),J-5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均以1:100万为分幅基础),

6、2.3地形图的坐标网,1)地理坐标网,由经纬线构成的坐标网格。表现形式有两种:,凡:10万地形图上均直接在图中绘出地理坐标网;而 1:10万地形图上只以分度带的形式表示。,2)直角坐标网,只表示在1:10万地形图上。,西移500km,不同比例尺方里网密度与实地面积、长度的关系,2.4地形图的控制点,1)平面控制点,用于决定任何地面点平面坐标位置的标记。,包括有:天文点、三角点和导线点,并由国家在地面埋设标志。,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乐店北洪流村。是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原点。,目前提供使用的国家平面控制网含三角点、导线点

7、共154348个,构成1954北京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两套系统。,2)高程控制点,用于决定点的高程位置的地面标志。按其精度的高低,可分为一、二、三、四等水准点。,1956年黄海高程系,水准原点高程:72.289m,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72.260m,2.5 地形图方位角,地形图的方位角用于野外地图定向,或在图上判断两点间的相对位置。,(1)真子午线与真方位角,1)三北方向线与方位角,真子午线即图上正南北的所有经线。,(2)磁子午线与磁方位角,当指北针水平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即为过某点的磁子午线。,(3)坐标纵线与坐标方位角,即直角坐标网中,处处与中央经线平行的纵坐标线。,真子午线,磁

8、子午线,坐标纵线,()坐标纵线偏角(子午线收敛角),2)三偏角,图上过某点的坐标纵线与真子午线的水平夹角。并以真子午线为准,坐标纵线偏东为正,偏西为负。,()磁偏角,图上过某点的磁子午线与真子午线的水平夹角。以真子午线为准,偏东为正,偏西为负。,()磁坐偏角,图上过某点的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的水平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偏东为正,偏西为负。,3地形图符号,我国地形图的符号由国家测绘部门统一制定,称为图式。,1958年图式,1988年图式,3.1地形图图式符号,(1)成轴对称双线符号,.2 地形图符号的定位原则,)依比例符号的定位,符号的轮廓即为物体的轮廓,在图上的位置即为真实位置。,)半依比例符号

9、的定位,(2)非对称线状符号的定位,)非依比例符号的定位,(1)正规几何符号的定位,(2)底部较宽大的符号定位,(3)底部成直角的符号定位,(4)几何组合符号的定位,.1 等高距与等高线的 种类,)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差。,)首曲线(基本等高线),按规定的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计曲线(加粗等高线),每隔数条等高线加粗一条为计曲线(一般以基本等高距的5倍数)。,)间曲线(半距等高线),以1/2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并以长虚线表示。,)助曲线(辅助等高线),以1/4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并以短虚线表示。,)示坡(降坡)线,用以显示局部地形特征的指示线。,4地形图上地貌的表示方法,.2等高线的

10、基本特性,)同一图上,在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相邻等高线的水平距离越小,坡度越陡。,)同一条等高线上的高程相等。,)垂直于两条等高线的线段方向,相当于实地最大倾斜的方向线。,)山顶,.3地貌的基本形态及其等高线的形状,等高线尖且密,棱角分明。,等高线疏且圆。,等高线中间空白部分大。,山地中的最高部位。,)斜坡,山地中从高往低倾斜的坡。,(1)均匀坡,坡度和缓一致,等高线间隔大致相等。,(2)凸坡,坡面上凸,上缓下陡。等高线间隔自坡顶向坡脚由疏变密。,(3)凹坡,坡面下凹,上陡下缓,等高线间隔自坡顶向坡脚由密变疏。,(4)复合坡,坡面凹凸相间,等高线间隔疏密相间。,)山脊,由山顶至山麓沿着一个方向

11、延伸的凸起部位。,等高线的形状是一组从山顶向山脚弯曲的曲线。,圆山脊等高线疏且圆,平齐山脊等高线较平直,中间空白大,山脊线(分水线),连接山脊等高线的最突出部位,即为山脊线。,)山谷,两条山脊之间向一定方向倾斜延伸的低凹部位。,等高线的形状是由一组从山麓向山顶弯曲的曲线。,形谷,形谷,槽形谷,山谷线,山谷等高线最低点的连线,即为山谷线。,)鞍部,两个山头之间的低凹部位。,等高线由山脊与山谷等高线组成。,窄长鞍部,窄短鞍部,平宽鞍部,综合地貌形态及其等高线形状,典型地貌及其等高线形状,AE=4MM,AB=12MM,AB高差为5米则按比例得:,X=1.66M,E=130M-1.66M=128.34

12、M,.确定点的高程,A,B,E,125,130,地形图量测,1)当待定点处在等高线上时,则该等高线的高 程即该点的高程。2)如待定点不处在等高线上时,则需要通过量测求得。,.长度量测,)直线长度,比规法、直尺法,)曲线长度,(1)两脚规法,(2)曲线计法(机械、电子),.面积量测,)方格法,方格数乘以比例尺的平方。,)求积仪法(机械、电子),.面积量测,3)计算机面积量算,.体积量测,解析法,为山顶高程与其相邻等高线高程之差。,h,D,A,C,.坡度量测,5.6 绘制剖面图,1)作剖面线;,2)确定垂直、水平比例,注记纵、横坐标;,3)将坐标纸紧靠剖面线,从剖面线与各等高线 交点,引垂线至相应 位置得各点;,4)以圆滑曲线连接各点 即为剖面线;,5)整饰。,5.7 确定视野范围,5.8 汇水范围的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