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尔夫教学法》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奥尔夫音乐教学内容,一、问好 目的:1、通过旋律性的歌唱问好形式,让宝宝感受到轻松的音乐课堂所带来的快乐。2、建立宝宝自信和对集体的认知例如:2/4|1 1|54 3|11 21|5 5|1 1|54 3|33 22|1 1|宝宝 拍拍手 我们一起 拍拍 宝宝 拍拍手 请你 跟我拍拍 教师与宝宝围圈坐,分别叫每位宝宝的名字,请他们坐任意的动作。,二、声势律动目的:1、声势训练对宝宝的节奏感、听辨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创造性能力都是一种非常好的培养方法。2、让宝宝认识自己的身体,感受身体发出的节奏是音乐入门训练最重要的基础方法之一。定义:用身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它是
2、人类宣泄、表现、交流情感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产生于语言,音乐之前,迄今仍被人们运用着。形式:跺脚(男低音)对等的乐器是皮革类(如鼓类)拍腿(女低音)对等乐器是金属或木质类(如撞钟、双相同)拍手(男高音)对等乐器是木质或散响类(如双响筒、沙锤)捻指(女高音)对等乐器是散响或金属类(如沙锤,撞钟),三、调性练习目的:1、培养了宝宝对C大调音阶的音高听辨和模仿能力,帮助宝宝建立戈登的音乐语汇(Bam)2、为宝宝今后对音乐建构模式的了解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常用乐器有:音砖,低音木琴,高音木琴、电子琴 例如可模唱C大调音阶1 2 3 4 5 6 7 1可以一起唱也可以请宝宝单独演唱。,四、故事欣赏(
3、1)讲故事目的:1、教师配合着直观的图卡 在讲故事提出问题的同时,鼓励宝宝自己去探索答案,寻找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激发宝宝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2、通过每一个故事多表达的寓意,丰富了宝宝在生活、情感、道德方面的认知。(2)学儿歌目的:1、从本土方言的儿歌、童谣开始,运用节奏朗诵进行入门教学,是最受宝宝喜欢的方式。2、运用节奏朗读歌谣可以培养宝宝良好的语言节奏能力,为今后在音乐教学中的发展做好铺垫。(3)音乐节奏目的:1、培养宝宝运用声势以及各种方式来掌握稳定和变化的节奏,以及一些特殊的节奏。2、同时也为宝宝在乐器玩奏中的多声部乐器合奏做铺垫,(4)体态律动 目的:1、通过节奏运动唤醒了宝宝的音乐本
4、能,孤立的听觉训练不会使宝宝热爱和理解音乐,只有从宝宝本身所具有的节奏要素入手,以听音乐和和身体运动为手段,才能唤醒宝宝天生的音乐本能。2、将音乐表现中的音响力度、速度、音色的对比、变化等要素与宝宝运动时的能量,空间、时间融合在一起,使他们具有联系和体验音乐情绪的能力。定义:是在听音乐的同事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感受和认知。它不是用音乐伴奏的舞蹈,也不是伴随着音乐的体育运动。特点:体态律动的训练不是宝宝模仿教师的动作,它不注重身体姿态或外表形式,而是要将音乐要素融化于宝宝的身心,要发展对音响节奏和身体节奏的痛感,要达到能用我们的官能直接反应情感。,音乐与身体相对应的要素 音乐
5、身体运动 音高手势在空间的方位和位置 音响强度肌肉力度 音色身体不同部位的表示 音值动作持续 时间时间 节奏节奏 休止停顿 旋律个动作的连续 乐句动作段落 曲式运动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分布状态音值:八分音符跑步 四分音符走步 二分音符第一拍迈步,第二拍的前半拍膝盖弯曲,后半拍身体上提。全音符第一拍左腿跨出第一步,第二拍膝盖弯曲,第三拍膝盖在弯曲,第四拍膝盖稍弯曲(微微向上提然后换右腿),乐器玩奏目的:1、通过使用以节奏性为主的乐器,来让宝宝认识奥尔夫的打击乐器,同时也培养了宝宝双手配合的节奏感。2、通过奥尔夫的多声部器乐合奏与轮奏,让宝宝感受到个体在集体中的力量和责任,加强了宝宝掌握节奏感和自我控
6、制的能力。,奥尔夫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奥尔夫乐器的诞生来源于一个教育原理,人们只有在音乐实践中才能学到音乐。器乐教学使教学过程能充满声响音乐,像在水中学习游泳一样,而离开了宝宝亲自参与的音乐活动的音乐学习必将是枯燥乏味和没有效果的,所以奥尔夫乐器演奏时给予宝宝亲自参与音乐活动及发展创造性的理想方法之一。(1)节奏训练:刚开始的节奏练习通常容易赶拍子,所以包括全身心性的大动作(如走路)和朗诵都要反反复复交替进行,无论朗诵、声势还是做节奏练习时,都要把音量、速度(可晚一点进入)及声部进出(在声势和节奏乐中已带有音色变化意味)这些内容加进去,特别要多练轻声,这是训练节奏感最好的方法。,(2)打击
7、乐器为节奏朗诵、歌曲、声势伴奏正像声势可以为节奏朗诵、童谣、儿歌、歌曲伴奏一样,打击乐也可以通过固定节奏型来担任伴奏,在这里有两个原则:第一:采用多声部固定节奏型是入门教学最佳的途径,就是一个节奏型无限的重复,这样可以分出精力去关照与别人的合作,没有任何心理压力与技术负担,这是奥尔夫原本性音乐中“适于开端”的观念。第二:是编配原则,注意声部的交错互补,而不是填的满满的大齐奏,其中的一个声部哪怕全曲只需敲一下,在节奏感的训练效果上,也一点不亚于从头敲到尾,甚至可能更加困难!(3)即兴创作,奥尔夫音乐教具介绍,1.奥尔夫乐器是以节奏性为主的简易乐器,绝大多数是为配合课程的音乐,以敲击节拍的方式为其
8、伴奏。2.由于节奏性乐器占大多数,教师应引导孩子在合适的时候变换乐器,从而体验不同的节奏,以及乐器的音色。3.以下的乐器均适合2-6岁的学前音乐课程及活动,尤其是2-6岁的奥尔夫音乐课程的必备学具。4.在教学中可作为教师的教具,也可作为学生的学具。可按照相关的内容,使用同一种,或混合使用。,一、皮革打击乐手鼓 铃鼓操作:用手指敲击鼓面。操作:敲击鼓面或摇晃鼓身。备注:摇晃铃鼓时也可作为散 响类乐器特点及用途:较强的共鸣声,音量较大、较低沉、浑厚,适用做低音声部,在强拍上给人以稳定感。从而培养孩子稳定的节奏感,二、木质打击乐器节奏棒 操作:互相击打。响板 操作:1.大拇指和食 指分别摁住响板身上
9、的凹 处,使其发出声响。2.左手手心向上伸开,将响板放 于手心处,右手敲击响板上方。,单响筒 双响筒操作:用木棒敲击圆筒 操作:用木棒敲击圆筒左 右各二分之一处,蛙鸣筒(也称作刮胡、鱼蛙)操作:1.用木棒刮奏圆筒身上波纹处 2.用木棒敲击筒身。备注:刮奏不要运用过多,要 配合情景使用。如:下 雨了 小青蛙也高兴的唱起歌来。特点及用途:声音清脆、明亮、短促无延绵音、颗粒型强,在教学中敲打节奏较为复杂、速度较快一些的节奏型。常担任旋律声部,演奏起来清新干净,可巩固孩子对节奏的控制能力,三、金属打击乐器操作:用铁棒敲击铁身 特点及用途:延绵音较长、声音明亮、穿透性强,不宜用在强拍,不适宜演奏音符多而
10、速度快的节奏型。帮助孩子感受与木制乐器音质的不同。,四、散响类打击乐器手摇铃 沙锤操作:双手握住手柄同时或 操作:双手握住手柄,同 分别摇晃 时或分别摇晃特点及用途:声音细碎,在打节奏时难以控制,所以不宜用在较快和复杂的节奏型。帮助孩子感受散响类乐器的特点,五、音条金属类铝板琴 操作:用琴槌敲击琴键特点及用途:声音清脆明亮,富有诗意和儿童气息。不宜演奏快速的音乐。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音高感。,游戏表演,目的:1、通过情景游戏让宝宝加深对儿歌与旋律的记忆。2、同时给宝宝增添愉悦感。例如小乌龟游戏玩法:教师可以给每位宝宝发一套小乌龟服饰和小书包,不要告诉宝宝里面有食物,请宝宝学小乌龟的样子,爬行或
11、滚动,并钻过设置的障碍物,带领宝宝一起用游戏的方式回忆歌词的内容。,教师授课原则,(一)良好的观察者 教师在课堂中,要一直处于一个观察者的角色,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不仅要能细致的观察每一位宝宝在游戏过程中行为的具体表现,还要通过宝宝的面部表情来更深一步的了解其心理感受,教师只有做到良好的观察,才能为宝宝提供真实而有意义的教学,满足宝宝的需要。(二)积极的引导者 教师要积极引导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流畅进行,同事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引导宝宝的行为表现,首要条件是“尊重宝宝,宝宝第一”,当宝宝正在创造性的表现时,请教师要尊重宝宝,进一步激发他的创想并跟随他一起表现,让宝宝感受到教师对他的认可,当宝宝安静甚至无动于衷时,请教师仍要尊重宝宝,这是更需要积极的引导,让他从模仿教师或者其他的宝宝开始,最终而达到自己的创造性表演,让宝宝感受到教师的鼓励和自己的成功,教师只有做到积极的引导,而不是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才能不断的为宝宝提供一块块儿没有耕作过的田地,让宝宝根据自己的创想去播种,真正根据实践去感受经验所带来的快乐与兴奋。(三)适当的评估者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对每一位宝宝观察所得到的了解,给予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要具体而有针对性,所以要在每一个环节过后,即宝宝具体的行为表现后,做一个评价,首要的是要肯定宝宝的行为,然后在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