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9221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4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心理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心理学》PPT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儿童心理学,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长兴学院 费爱莲 电 话:05726203274 邮 箱:,下一页,第五章 活动中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学习目标1理解学前儿童音乐能力(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欣赏能力)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2理解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3理解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心理特点。4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一、音乐活动中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在音乐活动中,儿童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活动,在音乐的世界里主要扮演着三种角色:音乐的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二、美术活动中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儿童美术活动包括绘画、手工、造型、美术欣赏等方面,其中儿童绘画史最有代表性的活动

2、。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涂鸦期(1-2岁);象征期(2-3岁);定型期(3-7岁)。,三、游戏中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一)游戏活动中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兴趣指引注意力集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自由性假象与真实的转换,(二)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 学前儿童游戏很多,如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看,可分为机能游戏、象征游戏、规则游戏;从活动内容来划分,可分为动作技能游戏、认知游戏、社会戏剧游戏、结构游戏等。,第六章 学前儿童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学习目标:理解个性因素(包括气质、性格、自我意识、性别化)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及其重要性。儿童心理发展到达一定的成熟阶段后,就形成一种整体的、稳定的、有特点的精神面

3、貌,这就表明个性形成了。心理学所说的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总的心理面貌。,个性这个心理特征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个性倾向性系统、自我意识系统合个性心理特征系统。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志向、世界观等要素。个性倾向性系统是构成个性的核心。自我意识系统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方面。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性格是个性最核心的特征,反映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性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一、学前儿童的气质传统的气质类型分为四种,分别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三种典型的婴儿的气质类型包括: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和启动缓慢型。,二、学前儿童的性格学前儿童的性格特征具有如下

4、特点: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好冲动。,三、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对身体的认识: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开始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意识到身体内部状态;名字与身体联系对自己行动的认识:区分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出现了最初的独立性;支配自己的动作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3岁儿童开始意识到愿意和应该的区别;4岁儿童开始出现了对自己的认识活动和语言的意识。,2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如下: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的个别性和多面性评价;

5、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内心品质的评价;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四、学前儿童的性别化1儿童的性别概念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三部分: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 2性别角色性别角色时个体关于男性或女性各自适宜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认识。性别角色的发展阶段:生物取向阶段社会取向阶段心理取向阶段。,第七章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学习目标:1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和主要观点。2学会应用有关理论分析儿童行为的特点和成因,确定有效教育内容和方法3学会分析学前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4逐步形成科学的儿童观和发展观,一、环境取向的发展理论以环境为取向的发展理论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代表。从发展历程看,行

6、为主义心理学分以华生为代表的经典行为主义和以斯金纳、班杜拉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一)华生的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这种思想可以简化为S-R(刺激-反应)这个公式,它成为了行为主义理论的标记,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观察法是华生坚持并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斯金纳认为华生所讲的行为属应答性行为,但现实生活中,有机体更多的是操作性行为,即个体主动发生的一个行为。如果该行为被强化,则其发生概率会大大增加。,(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不同于模仿,观察学习是是通过观察从他人的

7、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四)对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评析行为主义在心理学史上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流派。极大地推动了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变革,推广了心理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尤其是对儿童的学习和教养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如教育和训练的目标和标准应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不要墨守陈规,而应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坚决反对体罚儿童,应该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视家庭护理、身心教育等。,二、生物取向的发展理论以生物为取向的发展理论的代表是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三、相互作用取向的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相互作用取向的理论典型。,四、社会文化历史取向的发展理论以维果茨基为首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坚持社会文化历史的取向。他们认为儿童的心理是在社会文化历史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的。社会交往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在社会条件下,儿童通过教育,高级心理机能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我们把这一学派称为高级心理机能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