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咽管瘤诊疗常规.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50024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咽管瘤诊疗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颅咽管瘤诊疗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颅咽管瘤诊疗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颅咽管瘤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咽管瘤诊疗常规.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颅咽管瘤诊疗常规【概述】颅咽管瘤是多发生在鞍区的良性肿瘤,常累及垂体柄,漏斗和乳头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高峰为5-7岁儿童,是儿童最常见的鞍区肿瘤。颅咽管瘤大部分位于鞍上,其中又多数突出第三脑室,极少数局限于鞍内。肿瘤可呈囊性、实性和伴有钙化。【诊断】1、临床表现(1)下丘脑及垂体症状:肿瘤侵犯或压迫视丘下部及垂体,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可出现尿崩、嗜睡、肥胖、成人闭经或性功能障碍、儿童第二性征发育不良。(2)颅内压增高症状:造成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向上生长侵入第三脑室,梗阻室间孔。颅高压在儿童除表现为头痛、呕吐外,还可出现头围增大、颅缝分离等。(3)视力视野障碍:肿瘤位于鞍上,可压迫视神

2、经、视交叉甚至视束,直接影响视力视野,也可由肿瘤阻塞室间孔,造成脑积水,高颅压造成视乳头水肿而视力下降。2、辅助检查(1)头颅X线平片:鞍上有钙化斑(儿童90%,成人40%)o同时在儿童还可见颅缝分离,脑回压迹增多等。(2) CT:鞍上占位病变,可为囊性或为实性。多有钙化灶且有特征性的环状钙化表现O(3) MRI:鞍上占位病变。肿瘤影像清晰,实体肿瘤表现为长Tl和长T2;囊性表现取决于囊内成分,液化坏死和蛋白增高为稍长Tl和长T2,液化胆固醇为短Tl长T2。(4)血内分泌检查:血GH、LH、FSH、ACTH.PRL等异常。【鉴别诊断】(1)第三脑室前部胶质瘤:高颅压表现较典型,但无内分泌症状;

3、无钙化;MRl有助诊断。(2)生殖细胞瘤:尿崩症表现突出,但可伴有性早熟;肿瘤也无钙化。(3)垂体瘤:垂体腺瘤儿童少见,一般无高颅压表现,无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鞍区无钙化。(4)该部位肿瘤还需与脑膜瘤,鞍区动脉瘤等鉴别。【治疗及预后】手术适应征、禁忌症:1、手术方法(1)经蝶窦入路:适于鞍内颅咽管瘤。(2)经额下入路:适用于鞍上一视交叉前一脑室外生长的肿瘤。(3)翼点入路:鞍上并向三脑室内生长的肿瘤。该入路要点是充分显露视交叉前间隙,视交叉一颈内动脉间隙和颈内动脉外侧间隙,利用这三个间隙切除肿瘤(4)终板入路:三脑室前部的肿瘤(5)经胱版体或经额叶皮质-侧脑室入路:对于三脑室内肿瘤,由肺胀体进

4、入,分开两层透明隔进入,可直接暴露肿瘤,在儿童尤为可取。(6)联合入路:上述二种以上的入路。2、术后合并症及防治:(1)下丘脑损伤导致尿崩症和电解质紊乱:术后记24小时出入量,轻度尿崩可服双氢克尿睡,较重者可用垂体后叶素,症状持续较久的可用长效尿崩停等。术后当天查血电解质,调整水盐摄入量。如出现体温失调,特别是高热,应行物理降温或低温治疗。(2)如术后出现继发脑积水,可行分流术。(3)化学性脑膜炎:术中避免囊液流入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给激素治疗,多次腰穿充分引流炎性脑脊液。(4)癫痫发作:手术当日不能口服时,应静脉或肌注抗癫痫药,能口服时改口服抗癫痫药。(5)手术未能全切的肿瘤应放疗。【疗效标准】肿瘤全切除,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