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平面》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0129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6.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屋顶平面》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屋顶平面》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屋顶平面》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屋顶平面》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屋顶平面》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屋顶平面》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屋顶平面》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8章屋顶平面,前面几章已经完成了从地下到地上二层的所有墙体、门窗和楼板等到建筑主体构件,本章将给建筑各层创建各种双坡和多坡屋顶,完成最后的建筑主体设计。Revit Architecture的屋顶功能非常强大,可以轻松创建各种双坡、多坡、老虎窗屋顶、拉伸屋顶等,同时可以根据工程做法设置屋顶构造层。,课程概要,本章将通过创建别墅各层的双坡、多坡屋顶,详细介绍拉伸屋顶、迹线屋顶的创建各编辑方法,并学习设置平面视图。另外在本别墅案例中,所有屋顶的屋面皆为中式风格的筒瓦屋面。而Revit Architecture软件本身并没有直接创建筒瓦屋面的功能命令,需要借助“族”和屋顶的“玻璃斜窗”功能组合而成。

2、本章将详细讲解筒瓦屋面的创建方法和技巧。,课程概要,课程目标,通过通过本章学习,您将掌握:l拉伸屋顶的创建和编辑方法l迹线屋顶的创建方法l“连接屋顶”与“附着墙”的方法l屋顶平面“视图范围”的设置方法l局部“平面区域”的“视图范围”设置方法l中式风格筒瓦屋面的设计方法,8.1拉伸屋顶:二层双坡屋顶,创建屋顶有“拉伸屋顶”和“迹线屋顶”两种常用方法:“迹线屋顶”用来创建各种坡屋顶和平屋顶;对“迹线屋顶”命令无法创建的异形屋顶,则可以用“拉伸屋顶”命令创建。,创建拉伸屋顶,本节以首层左侧凸出部分墙体的双坡屋顶为例,详细讲解“拉伸屋顶”命令的使用方法。l打开光盘“练习文件第7章别墅_07_完成.rv

3、t”文件,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平面”项下的“2F”,打开二层平面视图。l在二层平面视图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视图属性”命令,打开“视图属性”对话框,如图所示设置参数“基线”为“1F”。,创建拉伸屋顶,【注意】基线:在当前平面视图下显示其他平面视图为底图。Revit可以将任意平面视图设置为当前视图的底图。设置为基线的底图显示为灰色,以区别当前视图构件。基线对于理解不同楼层的构件关系非常有用。通常,在导出或打印视图前要关闭基线。,创建拉伸屋顶,l单击设计栏“基本”-“参照平面”命令,如图在F轴和E轴向外800mm处各绘制一根参照平面,在1轴向左500mm处绘制一根参照平面。l单击设计栏“基本”-

4、“屋顶”-“拉伸屋顶”命令或“建模”-“屋顶”-“拉伸屋顶”命令,如图所示系统会弹出“工作平面”对话框提示设置工作平面。,创建拉伸屋顶,l在“工作平面”对话框中选择“拾取一个平面”,单击“确定”关闭对话框。移动光标单击拾取刚绘制的垂直参照平面,打开“进入视图”对话框,如图所示。l在上面的列表中单击选择“立面-西”,单击“确定”关闭对话框进入“西立面”视图。,创建拉伸屋顶,l在“西立面”视图中间墙体两侧可以看到两根竖向的参照平面,这是刚才在2F视图中绘制的两根水平参照平面在西立面的投影,用来创建屋顶时精确定位。l单击设计栏“线”命令,按如图所示尺寸绘制拉伸屋顶截面形状线。,创建拉伸屋顶,l在设计

5、栏中单击“属性”按钮,打开“图元属性”对话框,从“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青灰色琉璃筒瓦”,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l单击“完成屋顶”命令创建拉伸屋顶,结果如图所示,保存文件。,修改屋顶,在三维视图中观察上节创建的拉伸屋顶,可以看到屋顶长度过长,延伸到了二层屋内,同时屋顶下面没有山墙。下面将逐一完善这些细节。l连接屋顶:打开三维视图,在工具栏中单击“连接/取消连接屋顶”命令。先单击拾取延伸到二层屋内的屋顶边缘线,如图所示;再单击拾取左侧二层外墙墙面,如图所示,即可自动调整屋顶长度使其端面和二层外墙墙面对齐。最后结果如图所示。,修改屋顶,【注意】使用“连接/取消连接屋顶”命令可以将屋顶连接到其

6、他屋顶或墙,或者在以前已连接的情况下取消它们的连接。如果已绘制屋顶和墙,并希望通过添加更小的屋顶以创建老虎窗或遮阳篷来修改设计,则此命令非常有用。,修改屋顶,l附着墙:按住Ctrl键连续单击选择屋顶下面的三面墙,选项栏单击“附着”命令,再在选项栏中选择“顶部”,然后选择屋顶为被附着的目标,则墙体自动将其顶部附着到屋顶下面,如图所示。这样在墙体和屋顶之间创建了关联关系。,修改屋顶,l创建屋脊:单击设计栏“结构”-“梁”命令,从类型选择器下拉列表中选择梁类型为“屋脊-屋脊线”,勾选“三维捕捉”,在三维视图3D中捕捉屋脊线两个端点创建屋脊。,修改屋顶,l连接屋顶和屋脊:单击工具栏“选择连接几何图形”

7、命令,先选择要连接的第一个几何图形屋顶,再选择要与第一个几何图形连接的第二个几何图形屋脊,系统自动将二者连接在一起,如图所示。按Esc键结束连接命令。l保存文件,继续下面的练习。,8.2迹线屋顶,前面讲了“拉伸屋顶”,下面讲解最常用的“迹线屋顶”命令。“迹线屋顶”是通过指定屋顶边界轮廓迹线的方式来创建屋顶。屋顶坡度由屋顶边界轮廓迹线的“坡度”参数决定。,二层多坡屋顶,下面使用“迹线屋顶”命令创建项目北侧二层的多坡屋顶。l接上节练习,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平面”项下的“2F”,打开二层平面视图。l单击设计栏“基本”-“屋顶”-“迹线屋顶”命令或“建模”-“屋顶”-“迹线屋顶”命令,进入绘制屋顶

8、轮廓迹线草图模式。l设计栏选择“线”命令,如图所示绘制屋顶轮廓迹线,轮廓线沿相应轴网往外偏移800mm。,二层多坡屋顶,【注意】如果将屋顶线设置为坡度定义线,符号就会出现在其上方。可以选择坡度定义线,编辑兰色坡度参数值,来设置坡度。如果尚未定义任何坡度定义线,则屋顶是平的。常规的单坡、双坡、四坡、多坡屋顶,都可以使用该方法快速创建。,二层多坡屋顶,l单击“屋顶属性”命令,在屋顶“图元属性”对话框中从屋顶“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青灰色琉璃筒瓦”。l修改屋顶坡度:在屋顶“图元属性”对话框中设置“坡度”参数为22,如图所示,单击“确定”后所有屋顶迹线的坡度值自动调整为22。【注意】可以选择坡一个屋顶

9、迹线,单击修改其兰色坡度参数值设置其坡度,如图。,二层多坡屋顶,l按住Ctrl键连续单击选择最上面、最下面和右侧最短的那条水平迹线,以及下方左右两条垂直迹线,选项栏取消勾选“定义坡度”选项,取消这些边的坡度,如图所示。l单击“完成屋顶”命令创建了二层多坡屋顶。l同前所述选择屋顶下的墙体,选项栏选择“附着”命令,拾取刚创建的屋顶,将墙体附着到屋顶下。,二层多坡屋顶,l同前所述单击设计栏“结构”-“梁”命令,从类型选择器下拉列表中选择梁类型为“屋脊-屋脊线”,勾选“三维捕捉”,在三维视图3D中捕捉屋脊两个端占创建屋脊,如图8.2.1-5所示。保存文件。,三层多坡屋顶,三层多坡屋顶的创建方法同二层屋

10、顶,本节只做简要说明,不再详述。l接上节练习,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平面”项下的“3F”,打开三层平面视图。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视图属性”命令,进入视图“图元属性”对话框,设置参数“基线”为“2F”,单击“确定”。,三层多坡屋顶,l单击设计栏“基本”-“屋顶”-“迹线屋顶”命令或“建模”-“屋顶”-“拉伸”屋顶命令,进入绘制屋顶迹线草图模式。l设计栏选择“线”命令,如图在相应的轴线向外偏移800mm,绘制出屋顶的轮廓。l单击“屋顶属性”命令,设置屋顶的“坡度”参数为22度。,三层多坡屋顶,l单击设计栏“基本”-“参照平面”命令,如图所示,绘制两条参照平面和中间两条水平迹线平齐,并和左右最外侧的

11、两条垂直迹线相交。l单击工具栏“拆分”命令,移动光标到参照平面和左右最外侧的两条垂直迹线交点位置分别单击鼠标左键,将两条垂直迹线拆分成上下两段。拆分位置如图。,三层多坡屋顶,l按住Ctrl键单击选择最左侧迹线拆分后的上半段和最右侧迹线拆分后的下半段,选项栏取消勾选“定义坡度”选项,取消坡度。l完成后的屋顶迹线轮廓如图所示。单击“完成屋顶”命令创建三层多坡屋顶。,三层多坡屋顶,l选择三层墙体,用“附着”命令将墙顶部附着到屋顶下面。用“梁”命令捕捉三条屋脊线创建屋脊,完成后的结果如图8.2.2-4所示。保存文件。,8.3平面区域与视图范围,视图范围,从8.2节完成后的三层屋顶平面可以看出,现在的屋

12、顶平面是屋顶的剖切平面,没有显示全部的屋顶,因为默认的平面视图是从标高以上1200mm位置剖切得到的。如要显示完整的屋顶平面,需要设置平面视图的“视图范围”。,视图范围,每个平面视图都具有“视图范围”视图属性,该属性也称为“可见范围”。视图范围是用于控制视图中对象可见性和外观的一组水平平面。这些水平平面包括:顶裁剪平面、剖切面、底裁剪平面和视图深度。,视图范围,顾名思义,顶裁剪平面和底裁剪平面表示视图范围的最顶端和最底端部分。剖切面是确定视图中某些图元可视剖切高度的平面。以上三个平面定义了视图范围的主要范围。视图深度是主要范围之外的附加平面。可以设置视图深度的标高,以显示位于底裁剪平面下面的图

13、元。默认情况下,该标高与底裁剪平面重合,可以将其设置为位于底裁剪平面之下的标高。,视图范围,图显示了从立面视图角度所看到的视图范围几个平面间的关系。图是根据图设置剖切面的顶楼平面视图。,平面区域,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局部区域的视图范围和整体平面视图不同,需要单独设置,以满足特殊出图要求。使用“平面区域”命令,在需要设置不同视图范围的位置绘制封闭轮廓,并设置“视图范围”参数,即可将局部区域视图范围设置为和整体平面视图不同。【注意】平面区域轮廓必须是封闭轮廓,不同的平面区域可以有重合边,但不能相互重叠。,设置二层屋顶平面区域,打开2F楼层平面视图,看到如图8.3.3-1所示的屋顶被截断涂黑。因为Re

14、vit的楼层平面图默认是在标高往上1200mm剖切生成的平面,所以屋顶是被截断涂黑的。要显示完整的屋顶,需要给屋顶部分创建平面区域。l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平面”项下的“2F”,打开二层平面视图。,设置二层屋顶平面区域,l单击设计栏“视图”-“平面区域“命令,进入绘制轮廓草图模式。l单击设计栏“线”命令,在左侧双坡屋顶周围绘制矩形轮廓,其右侧边线和屋顶右侧边线重合,如图8.3.3-2所示。l单击“面域属性”命令,打开“图元属性”对话框,单击参数“视图范围”后面的“编辑”按钮,打开“视图范围”对话框。,设置二层屋顶平面区域,l如图8.3.3-3所示,设置“剖切面”参数的“偏移”值为2000,单

15、击“确定”两次关闭所有对话框。l单击设计栏“完成绘制”命令,给左侧双坡屋顶区域设置了不同的视图范围,平面视中显示了完整的双坡屋顶,结果如图8.3.3-4所示。,设置二层屋顶平面区域,l同样方法,在二层北侧的多坡屋顶创建平面区域,按图所示设置其“视图范围”参数。完成后屋顶显示如图。保存文件。,设置三层屋顶平面视图范围,打开3F屋顶层平面视图,看到如图8.3.4-1所示的屋顶被截断涂黑。因为屋顶层平面视图没有墙体等其他构件,因此可以调整整个平面视图的“视图范围”,来显示整个屋顶。l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平面”项下的“3F”,打开三层平面视图,如图8.3.4-1。,设置三层屋顶平面视图范围,l在视

16、图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视图属性”命令,打开“图元属性”对话框,设置“基线”参数为“无”,关闭灰色显示的底图,如图8.3.4-2。l如图8.3.4-3单击参数“视图范围”右边的“编辑”按钮,打开“视图范围”对话框。,设置三层屋顶平面视图范围,l如图8.3.4-4所示,设置“顶”为“无限制”,“剖切面”的“偏移”值为3000,单击“确定”两次关闭所有对话框,完成屋顶层平面视图范围设置。l完成后的三层屋顶平面如图所示。保存文件。,8.4屋面筒瓦,屋面筒瓦的创建是本项目案例的特殊之处,涉及Revit Architecture的一引起高级应用技巧。您完成了前面屋顶的创建后,也可以先跳过此节,直接进入下一

17、章“室内外构件”的学习。本案例坡屋面上具有中式风格的筒瓦作为一种屋面上的特殊构件,具有数量多,排列有规则的特点。本节将使用具有幕墙功能的“玻璃斜窗”的设置及编辑功能来实现筒瓦的设计。,设置竖梃,筒瓦的模型将利用“玻璃斜窗”的竖梃来创建。屋面瓦分为底瓦和顶瓦,要分别设置两种对应的竖梃,步骤如下:单击菜单“文件”-“从库中载入”-“载入族”命令,打开“载入族”对话框。定位到光盘中两种竖梃轮廓族:“筒瓦竖梃(顶瓦).rfa”、“筒瓦竖梃(底瓦).rfa”。轮廓族的样式见图8.4.1-1。,设置竖梃,按住Ctrl键,单击选择上述两个族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将个两个族载入到项目中。【注意】轮廓族均设置了

18、参数,用于调整瓦的规格,图8.4.1-1中的参数为本案例中实际应用的参数。,设置竖梃,单击菜单“设置”-“材质”命令,打开“材质”对话框,从下面的材质列表中选择“抛光不锈钢”,然后单击左下角的“复制”图标,打开“复制Revit材质”对话框,输入新的材质名“蓝瓦”,如图8.4.1-2,单击“确定”创建了新的材质。,设置竖梃,按照图8.4.1-3所示设置“蓝瓦”材质的“渲染外观”:设置“陶瓷属性”参数“类型”为“陶瓷”,颜色为“单一颜色”(RGB值为:117-130-164),“修饰”为“缎光”。完成后单击“确定”关闭对话框。在“项目浏览器”中,展开“族”项下的“幕墙竖梃”-“圆形竖梃”,选择“2

19、5mm半径”类型,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命令打开“图元属性”对话框。,设置竖梃,单击“复制”,输入“底瓦”为新的类型名称,单击“确定”。单击“编辑/新建”打开“类型属性”对话框,按图8.4.1-4所示设置竖梃类型参数。同样方法复制新类型“顶瓦”,按图8.4.1-5所示设置竖梃类型参数。,设置竖梃,同样方法,在“项目浏览器”中选择“族”-“幕墙竖梃”-“矩形竖梃”下的“30mm正方形”类型,并复制一个名为“挂瓦条”的新类型,按图8.4.1-6所示设置竖梃类型参数。至此载入了两个轮廓族,并新建了3种竖梃类型。保存文件。,复制屋顶为玻璃斜窗,(1)新建“玻璃斜窗”新类型首先为即将应用的“玻璃斜窗”

20、建立新类型。和前述方法一样,在“项目浏览器”,选择“族”-“屋顶”-“玻璃斜窗”-“玻璃斜窗”,复制一个名为“筒瓦”的新玻璃斜窗类型。按照图所示设置新类型的类型属性参数。,复制屋顶为玻璃斜窗,(2)复制二层双坡屋顶为玻璃斜窗打开“西”立面视图,选中二层的双坡屋顶,单击菜单“编辑”-“复制到剪贴板”命令。再单击菜单“编辑”-“对齐粘贴”-“相同位置”命令,原位复制一个屋顶副本。,复制屋顶为玻璃斜窗,(2)复制二层双坡屋顶为玻璃斜窗在不进行其它任何操作,复制的屋顶依然处于选择状态的情况下,单击“类型选择器”后面的“属性”按钮打开屋顶的“图元属性”对话框,将“族”切换为“系统族:玻璃斜窗”,“类型”

21、选择“筒瓦”,取消勾选“房间边界”选项,修改参数“标高偏移”值为“290”,“网格1样式”中“对正”参数设置为“中心”,“偏移”值设为“50”,如图所示。,复制屋顶为玻璃斜窗,(2)复制二层双坡屋顶为玻璃斜窗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在原来的坡屋顶上方创建了如图中的玻璃斜窗。,复制屋顶为玻璃斜窗,(3)复制二层多坡屋顶为玻璃斜窗为了在复制中副本不发生变化,首先进入“2F”楼层平面,选中二层多坡屋顶,单击“选项栏”中的“编辑”按钮使“设计栏”进入“绘制”状态,删除对迹线屋面草图线所标注的尺寸标注,然后单击“完成屋顶”命令完成编辑。,复制屋顶为玻璃斜窗,(3)复制二层多坡屋顶为玻璃斜窗使用和前述相同

22、的方法,复制一个屋顶副本到相同位置,并按照图所示编辑其“图元属性”参数。选中编辑后的“玻璃斜窗”,单击图中的一个屋面坡中央的“配置轴网布局”标记进入配置状态。,复制屋顶为玻璃斜窗,(3)复制二层多坡屋顶为玻璃斜窗将鼠标箭头放到“设置幕墙网格1的原点”所对应的蓝色文字上,如图所示,单击鼠标进入输入状态。输入原点偏移值为“50”如图所示,按Enter键确认。同样方法设置该屋面坡右侧的屋面坡的原点偏移值也为“50”,完成对多坡屋面的复制。,复制屋顶为玻璃斜窗,(3)复制二层多坡屋顶为玻璃斜窗【注意】对于这种有斜交边的多坡屋面,要使最终的瓦的排布在两个坡相交的部位能保持顶瓦与底瓦分别对齐,必需单独对每

23、个屋面坡进行网格原点偏移的设置,而不是在“图元属性”对话框中通过设置参数“网格1样式-偏移”的值来统一设置,对二层的多坡屋面仅设置了3个屋面坡中的2个。对于三层多坡屋面更多的屋面坡,必需仔细观察原始状态,统筹考虑设置那些屋面坡的原点偏移,及偏移的值。读者应在这方面多做练习,掌握其中的规律。,复制屋顶为玻璃斜窗,(4)复制三层层多坡屋顶为玻璃斜窗进入“3F”楼层平面,使用同样的方法将三层的多坡屋面复制一个副本到相同位置,并编辑其“图元属性”参数(修改的参数同图)。,复制屋顶为玻璃斜窗,(4)复制三层层多坡屋顶为玻璃斜窗经过观察和分析,将编辑6个屋面坡中的屋脊为垂直的4个屋面坡的轴网布局中“幕墙网

24、格1的原点”偏移值:左上的屋面坡的偏移值见图;右上的屋面坡的偏移值见图;左下的屋面坡的偏移值见图;右下的屋面坡的偏移值见图。至此完成对三层多坡屋面的复制。,编辑玻璃斜窗为筒瓦,下面通过自动与手动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添加屋面瓦工作,为了尽量减少手动操作的工作量,减少大模型量对计算机运算的时间,请严格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操作。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屋顶”-“玻璃斜窗”-“筒瓦”的名称打开其“类型属性”对话框,按照图修改其中的参数,单击“确定”后得到图中的外观效果。,编辑玻璃斜窗为筒瓦,【注意】在确定后,系统会跳出如图中的警告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以忽略警告,完成对图元的设置。从“项目浏览器”中重

25、新进入“屋顶”-“玻璃斜窗”-“筒瓦”的“类型属性”对话框,将“网格1竖梃-内部类型”参数重新设置为“无”。确定后,系统会跳出警告对话框,如图。这时请不要选择“删除竖梃”,而是直接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属性修改。,编辑玻璃斜窗为筒瓦,【注意】如果选择了“删除竖梃”选项,则“玻璃斜窗”上所有已经生成的“顶瓦”模型都会被删除。选择“确定”的作用是保留了所有已经生成的“顶瓦”模型,但取消了所有模型实例的属性被锁定为“顶瓦”,便于下面的操作可以更快捷的进行。但在没有进行上一步的操作之前,选中每一块“顶瓦”坚挺的实例时,都会在其边上出现“锁定”的标记,如果要标记对应的实例,必需单击“锁定”标记使之变为 状

26、态。对于数量众多的实例,逐一解锁将会造成很大的工作量,按照上一步的操作则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编辑玻璃斜窗为筒瓦,进入“2F”楼层平面视图,选中二层双坡屋面玻璃斜窗靠左侧的第二列的两条“顶瓦”的实例,并在“类型选择器”中将其修改为“底瓦”,如图。,编辑玻璃斜窗为筒瓦,单击“工具栏”-“匹配类型”工具按钮,拾取第一条“底瓦”的实例,并在“选项栏”中选择“多个”选项,然后按住键盘的“Ctrl”键,逐一选择所有需要修改为“底瓦”的“顶瓦”实例(隔一个选一个)。单击选项栏“完成”按钮,将其余实例也改为“底瓦”,如图。图为完成后的二层双坡屋面筒瓦的三维视图。,编辑玻璃斜窗为筒瓦,【注意】选择需要修改的实

27、例将是建立筒瓦模型的所有操作中工作量最大的步骤,请仔细有耐心的逐一选择。对于三层多坡屋顶,在进行本步骤的操作中,可以先选择一部分实例,完成之后再重复操作,以免中间误操作丢失了已经操作的大量选择。,编辑玻璃斜窗为筒瓦,同样方法,修改二层多坡屋面玻璃斜窗中“顶瓦”竖梃中大约一半的实例为“底瓦”类型,得到图中的效果。进入“3F”楼层平面视图,同样方法,修改三层多坡屋面玻璃斜窗中“顶瓦”竖梃中大约一半的实例为“底瓦”类型,得到图中的效果。,编辑玻璃斜窗为筒瓦,从“项目浏览器”中再次进入“屋顶”-“玻璃斜窗”-“筒瓦”的“类型属性”对话框,按照图设定其中的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当出现警告对话框时,同样

28、点击“确定”按钮以忽略警告完成设置。最终的设计结果如图中的筒瓦模型。,编辑玻璃斜窗为筒瓦,【注意】在设置“网格2样式”中的参数时,“间距”值为“300”为挂瓦的间距,也是瓦的长度。,编辑玻璃斜窗为筒瓦,由于筒瓦的模型量很大,对视图显示速度的影响较大,为了在以后的学习中,计算机能够流畅运行,可以建立一个包含了“底瓦”和“顶瓦”竖梃类型的过滤器,在各视图中隐藏瓦模型。过滤器的应用参见小节。至此本案屋顶部分都已经绘制完成,保存文件。完成后的结果请参考光盘“练习文件第8章别墅_08_完成.rvt”文件。,8.5章节小结,本章学习了屋顶的各种绘制方法和视图范围控制,以及中式建筑中筒瓦的制作。从下章开始我们将完善这个模型,添加室内外其余的构件。,本章结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