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01546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教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岳阳楼记教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岳阳楼记教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岳阳楼记教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岳阳楼记教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教学》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滕王阁诗 王勃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序 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鹳雀楼,天下四大名楼,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学习目标,1、在理解难解字词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2、学习作者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3、体会古

2、人那种旷达的胸襟,学习他们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选自范文正公集,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始建于唐代,主楼三层,高19.72米。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四方,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岳阳楼,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您注意到了吗?,谪守()属予()浩浩汤汤()怒号()冥冥()汀兰()樯倾楫摧(),zh,zh,shng,ho,mng,tng,qing j,快速默读全文,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利用课文脚注或工具书正音、正义、正形。,初步感知文章脉络完成以下学习步骤:,1、划出你难以理解的句子;2、

3、找出课文中总体描绘岳阳楼盛景的语句,体会岳阳楼之大观;3、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因天气不同有何不同“览物之情”?作者又有怎样的“览物之情”?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分组诵读全文,1、注意课文中部分语句的正确停顿;,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属予作文以记之3、前人之述备矣4、若夫霪雨霏霏5、感激而悲者矣6、则有心旷神怡7、或异二者之为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9、处庙堂之高则忧其君10、先天下之忧而忧11、后天下之乐而乐,2、以简洁语言概括各段落内容;,1、第1段:重修岳阳楼及作记的原因;2、第2段:总写岳阳楼之大观,引出下文的议论;3、第3段:描写岳阳楼之哀景及悲情;4、第4段:描写岳阳楼之乐景及喜

4、情;5、第5段:抒发作者的博大胸襟和政治抱负;6、第6段:交代作记时间。,3、思考:据上述提示,全文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过程: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明确。,/,/,/,/,/,/,/,/,/,/,/,/,/,/,第一部分学习(阅读):,字词谪守:越:明年:通:和:具:乃:旧制:属:予:作文:,课文翻译:,贬官或流放;到,到了;第二年通畅,顺利;和乐,和谐;通“俱”,都,全;于是,就;原有的规模;通“嘱”,嘱咐,吩咐;代词:我;古今异义:文章;写文章。,对照(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5、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在上面,(并)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自译(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第一部分学习(理解):,思考1: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什么?,思考2: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有哪些具体措施?,思考4: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原因是什么?,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嘱予作文以记之。,表面原因:滕子京嘱予作文以记之。根本原因: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政治上的遭遇与政绩形成鲜明对比,为自己和好友滕子京叫屈、鸣不

6、平。这也是他写此文的目的自勉自慰、劝慰激励友人。,第一部分小结:叙事:简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情况和重修岳阳楼的经过、方式,写明自己做记的原因。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却又交代全面。,思考3:滕子京既然被“谪守巴陵郡”却还能做到“政通人和”,他哪些方面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可联系学习与生活),虽然他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但仍能一心为民,任劳任怨,勤政爱民,造福一方。,第二部分学习(阅读):,1、字词:夫:胜状:衔:浩浩汤汤:横:涯:晖:则:大观:备:然则:极:迁客骚人:会:览:得:若夫:霪雨霏霏:开:阴:号:排空:曜:潜: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啸:斯:去:忧谗畏讥:萧然:极:,那;盛景,美丽景色 含

7、 水势汹涌壮阔纵横,宽阔 边际阳光 就是 壮观景象 全面,详尽 既然这样 达到 降职远调的官员和失意的诗人 浏览,观赏怎能 至于,又如,引起议论或描述 连绵不断的细雨纷纷洒落放晴 阴冷、阴凉号叫 冲向天空光芒 隐没通行 桅杆倒下,船桨折断 靠近傍晚,天色昏暗呼啸 这,这座离开 担心人家说自己坏 话,担心人家讽刺自己 凄凉冷落 极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8、极而悲者矣。,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清晨,湖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昏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些就是岳阳楼的壮丽的景象。前人已经描述得很详尽了。然而,(此地)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湘,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恕吼着,浑浊的浪翻腾到空中;日月星辰的光辉消失了,山岳也隐藏在阴霾之中;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歪斜,船桨折断;(特别是)在傍晚时分,湖上一片昏黑,(只听到)老虎的长声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

9、来,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2、课文翻译:,自译(原文)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倾;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蓝,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对照(译文)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来临),湖面平静,天光和水色交相辉映,碧绿的湖水一望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落下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的芷草和小洲上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绿。有时湖上烟雾完全消散,

10、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儿的影子犹如一块璧,静静的沉浸在水底,渔夫的歌声也响起来了,一唱一合,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来,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不理,(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第二部分学习(理解):,思考1:文章有几处写到岳阳楼的景色?在文中把它们找出来。第二段中那句话引出下文的抒情?,思考2:迁客骚人的揽物之情各是什么?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思考3:仔细阅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在写景时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哪些词语突出了景物的气势,试举例分析。?,第二段总写,第三四段分写,阴冷凄凉之景和春和景明之景色。,面

11、对阴冷凄凉之景,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面对春和景明之景。则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心异景异,情景相生。关键在览物之心。,特点:气象盛大、变化万千。衔、吞:形象地写出了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思考4:第三、四自然段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阴冷和晴明两幅画面,一暗一明,形成鲜明的对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为了和这类人的悲喜之情与下文“古仁人之心”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看看谁说的最有道理,思考讨论(二)

12、思考5:写岳阳楼远眺之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思考6:所述登楼者是什么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先从空间写了浩瀚的湖面,再从时间上写湖上变化万千的壮丽之景。,“去国怀乡”的迁客,多愁善感的“骚人”很多均流连于此地。这种人容易触景生情,自然有“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之感,一个“异”字,为下文打下伏笔。,第二部分小结:描写景物。赞美景,更说迁客骚人“览物之情”不同。不同的原因:决定于个人的追求和胸襟。,第三部分学习(阅读):,1、字词:嗟夫:尝 求:古仁人:或:为:何哉:以:居:远:然则:耶:先:后:乎:噫:微:归:,哎呀,感叹语气词 曾经探求,研究 古时品德高 尚的人也许,或许 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13、因为处在 偏僻既然这样,那么 反问语气词,呢 在之前 在之 后啊,语气词 哎呀,语气词少 归附,2、课文翻译:,自译(原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悲,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对照(译文)唉!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因环境顺心而高兴,也不因个人失意而悲伤;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这样看来,进朝廷做官也担忧,退处江湖也

14、担忧。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在概他们一定会说“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吧!啊!除了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思考1、第5小节中作者认为应当有什么样的悲喜观?,作者借用虚拟的“古仁人”,表明了对两种悲喜观的不同态度。肯定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际上是否定、批评了迁客骚人的悲喜观。,第三部分学习(理解):,思考2、请您说说对“微斯人,吾谁与归?”的理解。,这句话,既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又含蓄地表达对友人勉励之情。,第三部分小结:议论:借探求古仁人之心,展示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阔胸襟和“向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表达了自己虽遭

15、贬谪却始终心系国事,心怀黎民的理想报复。既劝慰勉励自己,也劝慰勉励友人(滕子京及所有和自己一样的人。),自读课文 再次体会,根据提示,从表达方式上说说您的看法。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重修岳阳楼 时间 背景 作“记”缘由,巴陵胜状 空间横无际涯 时间气象万千,迁客骚人不同的悲喜之情,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全文小结: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 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

16、,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精要练习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增其旧制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微斯人,吾谁与归?制:规模曜:光辉;潜:隐没微:没有2.把下列句子译文成现代汉语。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答:_那他们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精要练习3,3、阅读理解。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要练习4,4、写出出自本文的五个成语。答:_、_、_、_、_。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气象万千、一碧万顷、心旷神怡5.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谈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对我们的借鉴意义。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