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与人格》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0462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与人格》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幸福与人格》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幸福与人格》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幸福与人格》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幸福与人格》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幸福与人格》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与人格》PPT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7/14,人格心理学,1,第十章 幸福与人格,2023/7/14,人格心理学,2,幸福与人格,叔本华说:人的幸福来自于三个方面,其一是身体健康带来的幸福,其二是名利带来的幸福,其三是人格带来的幸福。这个分析极为精辟。但他认为,只有来自人格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2023/7/14,人格心理学,3,关于幸福心理的问题,你幸福吗?幸福水平可以测量吗?为什么有的人幸福,有的人不幸福?如何才能获得幸福?2002年若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关于“财富的极大化与幸福的极大化”的看法,2023/7/14,人格心理学,4,内容提要,第一节 幸福心理研究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第三节

2、关于幸福心理的理论探索第四节 幸福心理的研究方法与我们的研究,2023/7/14,人格心理学,5,第一节 幸福心理研究的产生与发展,一、幸福心理的哲学探讨二、幸福心理的科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三个发展阶段,2023/7/14,人格心理学,6,一、幸福心理的哲学探讨,(一)中国三大幸福观1、儒家2、道家3、佛家,(二)西方三大幸福观1、感性主义2、理性主义3、基督教神学,2023/7/14,人格心理学,7,1、儒家幸福观,儒家提倡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向内修身养性,形成仁、义、礼、智良好的道德品质。向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求取功名,行中庸之道,不走极端,处理好人际关系等,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

3、生。,2023/7/14,人格心理学,8,2、道家的幸福观,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崇尚返归自然,逃避尘世,过原始质朴和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2023/7/14,人格心理学,9,3、佛家幸福观,苦、集、灭、道四圣谛,2023/7/14,人格心理学,10,1、西方感性主义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主要源泉是感性而不是理性,认为人的幸福就在于人的感性生活,在于感性欲望的满足与快乐,而这些满足与快乐本身就是道德的。,2023/7/14,人格心理学,11,感性主义的幸福观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只停留于肯定此时此地肉体的快乐,把人的自然欲望的满足、肉体的快乐看作是最高的善。一种是在肯定感性幸福的同时,强

4、调精神幸福的价值高于自然欲望满足的价值,强调长远的快乐,为了长远的幸福有时可以放弃暂时的快乐。,2023/7/14,人格心理学,12,边沁提出了计算和评价人幸福的7种量度。(1)强度,即感受苦与乐的强度大小。(2)持续性,即感受苦与乐的时间长短。(3)确实程度,即感受到的苦与乐是否确实及确实的程度。(4)远近程度,即感受到苦与乐是在过去将来,还是在现在。(5)继生性,即感受苦与乐之后随之产生同类感受的机会有多大。(6)纯粹性,即苦或乐的感受是否引起相反的感受。(7)范围,受苦乐影响的人数有多少。边沁认为,根据这七条标准,人们可以计算出最持久、最确实、最切近、最广泛、最纯粹和最合算的快乐,从而去

5、追求这种最高的快乐、最大的幸福。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最大幸福的原则。,2023/7/14,人格心理学,13,2、西方理性主义的幸福观,理性主义强调理性作用,贬低感性与情感的作用,主张抑制欲望,而追求道德的完善或精神上的幸福。,2023/7/14,人格心理学,14,理性主义的幸福观有两种:,一种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和谐说一种是以犬儒学派和斯多葛学派为代表的禁欲主义。,2023/7/14,人格心理学,15,柏拉图的幸福公式,幸福=蜜泉+清凉剂柏拉图认为单纯的感性生活不能获得幸福,而单纯的理性生活也不能得到幸福。因此,善的生活应该是一种混合的生活,是一种理性与感性、快乐与智慧混合的生活,

6、是“蜜泉”加“清凉剂”的生活。,2023/7/14,人格心理学,16,3、基督教神学的幸福观,只有对上帝的沉思、崇拜,才能返归天国,获得真正的幸福。因而,在神学家看来,尘世生活不过趋向上帝天国的旅途,德行是达到幸福的手段。因此,只有在修道院中摆脱尘世的诱惑和纷扰,达到圣洁状态,才最能获得幸福。,2023/7/14,人格心理学,17,二、幸福心理的科学研究,中西方古代和近代幸福进行研究的方法基本是采用哲学思辨的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以心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幸福进行研究,还是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这种的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孕育阶段开创阶段成长阶段。,2023/7/14,人格心理学,

7、18,(一)孕育阶段,这个阶段大致从心理学诞生之初至20世纪50年代初。缺乏专门的和系统的幸福心理研究。在心理学诞生不久,出现了学派林立的局面。,2023/7/14,人格心理学,19,(二)开创阶段,这个阶段大致是20世纪的50年代至60年代。幸福心理学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五、六十年代生活质量研究运动和积极心理学运动的推动。,2023/7/14,人格心理学,20,积极心理学运动,幸福心理学的形成还与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密切联系。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们更多地关注人心理和行为的消极面,极少有研究关注人心理和行为的积极方面,如健康心理、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等等。,2023/7/14,人格心理学,21,(三)发展

8、阶段,上世纪70年代至今,幸福心理研究处于迅速发展阶段。1984年迪勒尔发现不到20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就超过了700项。早期的研究重点在于证明外部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但更多研究发现外在的和客观的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相当小。,2023/7/14,人格心理学,22,幸福感研究进展,迪勒尔(1999)发现幸福心理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出现了有关幸福感的大量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2、幸福感的研究方法与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不仅编制了不少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幸福感测量量表,而且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化,不仅有相关研究,也有实验研究,不仅有个案研究,而且有大样本的研究。,2023/7/14,人格心理学

9、,23,3、对幸福感的研究不仅仅是对幸福感的人口学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研究,而且出现了对幸福感产生心理机制的理论假设与实验检验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4,在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出现了不少说明幸福感产生机制的理论,如气质论、社会比较论、期望理论、目标理论、适应与应对理论等等。,2023/7/14,人格心理学,24,第二节 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一、幸福感的结构二、幸福感的稳定性三、大三人格特质与幸福感的关系四、大五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五、自尊与幸福感六、乐观认知倾向与幸福感七、自我控制点与幸福感,2023/7/14,人格心理学,25,一、幸福感的结构幸福不是物质欲望得到满足的自然性

10、、即时性的快感。幸福是人之为人意义实现所给予主体的精神性愉悦。,2023/7/14,人格心理学,26,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要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因而SWB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是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2023/7/14,人格心理学,27,幸福心理的结构,2023/7/14,人格心理学,28,主观幸福感的特点:,(1)主观性,以评价者自定的标准而非他人标准来评估;(2)稳定性,主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3)整体性,是综合

11、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2023/7/14,人格心理学,29,二、幸福感的稳定性,2023/7/14,人格心理学,30,快乐与幸福,A快乐含义:需要,esp.欲望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状态特点:在强烈欲望得到满足时产生 可以由物质性的或生理性的需要或欲望引起B快乐与幸福的关系联系:快乐属于幸福的范畴,幸福包含快乐,2023/7/14,人格心理学,31,区别,快乐,幸福,2023/7/14,人格心理学,32,柏拉图的幸福公式,幸福=蜜泉+清凉剂,2023/7/14,人格心理学,33,三、大三人格特质与幸福感,2023/7/14,人格心理学,34,四、大五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20

12、23/7/14,人格心理学,35,五、自尊与幸福感,许多研究表明自尊同幸福感相关,维霍温发现这一相关系数达到05或更高。不少学者都强调自尊与幸福感的关系。沙利文 认为,当自尊下降时,幸福感会消失。,2023/7/14,人格心理学,36,六、自我控制点与幸福感,大量研究表明,自我控制感是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格罗伯(1996)等对14个国家的3844名青少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控制期望”与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35。,2023/7/14,人格心理学,37,塞里格曼的习得无助理论,习得无助理论最初是由动物习性学家M.Seligman提出的,并由阿布拉姆森(L.Y.Abra

13、mson)加以发展的。(1967-1975)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2023/7/14,人格心理学,38,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的幸福公式:,HS+C+V(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如果你希望自己更加幸福,应该做到:1.生活富有一些。2.拥有美满婚姻。3.丰富你的社交生活,多与朋友在一起。4.具有信仰。,2023/7/14,人格心理学,39,第三节 幸福心理的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二、环境强化理论三、需要层次理论四、适应理论五、个体人格与情景一致性理论六、认知模式论七、社会比较论八

14、、目标模式九、社交技能与社会支持,2023/7/14,人格心理学,40,一、精神分析论,为什么人们对幽默会发笑和快乐?人们不会知道幸福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也意识不到寻求幸福行为的真正原因。,2023/7/14,人格心理学,41,二、环境强化论,有钱就有幸福吗?行为主义者认为幸福是环境刺激的产物,快乐是由环境的奖励(或强化)刺激产生的,而痛苦是来自环境的威胁和惩罚所导致的。在社会中一般人之所以为了幸福去努力工作或不偷盗,是由于人们社会环境的作用而成。社会环境不断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奖励和惩罚,这样就诱导人们去做可以获得奖励的行为,而避免做会受到惩罚的行为。,2023/7/14,人格心理学,42,三、需

15、要层次论,幸福是有吃有穿,爱情,还是成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就是人生幸福的层次论。它揭示了人对幸福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在连温饱也无法满足的人看来,安全、爱情、自尊和荣誉等等都是次要的,他的快乐与幸福首先就在于解决温饱问题。,2023/7/14,人格心理学,43,四、适应理论,为什么通常我们不会因呼吸到空气而快乐?积极的或消极的生活事件会导致人们不同的感受,但是,适应过程使人趋于平静。每个人都有一个稳定的幸福感的基线水平。个体人格特质(内外向)不同,其生活事件不同;情绪易感性理论(1981),认为个体差异主要是由两个基本的脑动力系统的差异造成的:行为激活系统对奖励信号敏感;行为抑制系统对惩罚信

16、号敏感。,2023/7/14,人格心理学,44,英国心理学家推算出的“幸福”组成公式,Felicidad(幸福指数)=P(5 E)(3N)P代表人的性格人生观以及他的适应能力和耐力;E则指人的健康及他的财富和友谊的稳定程度;N的含义就是人的自我评价 对生活抱有的期望值性情和他的欲望。,2023/7/14,人格心理学,45,五、人格情景一致性理论,为什么有的人喜欢独自看书思考,有的人喜欢活动和交友?,2023/7/14,人格心理学,46,五、人格情景一致性理论,只有当人们的人格与情境相适应时个体才会体验到高水平的幸福感。例如外倾者在社会情境中更幸福,如果外倾者住在修道院或尼姑庵,那么他们将比内倾

17、者更不幸福。,2023/7/14,人格心理学,47,六、认知模式论,为什么不管天晴还是下雨老公公都开心,老婆婆都不开心?,2023/7/14,人格心理学,48,乐观者与抑郁者的认知模式,人们在信息输入、加工和储存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幸福感水平。,2023/7/14,人格心理学,49,七、社会比较论,概念:把自己的能力、感觉、境况、观点等与他人相比较,这个过程就叫做社会比较。一般情况:向下比较是自我增强的,向上比较是自我威胁的,因而导致不同的感受。,2023/7/14,人格心理学,50,八、目标模式,许多有关SWB的心理学理论本质都属于目标理论。,2023/7/14,人格心理学,51,经济学家保

18、罗萨缪尔森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幸福感类似于满足感,它实际上是现实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期望状态的一种比较,两者的落差越大,则幸福感越差。,2023/7/14,人格心理学,52,生活目标和有价值的活动提升幸福感的途径:,(1)通过有价值和有挑战的活动,使个体获得能量和目标,并且远离悲伤。(2)使每天的生活变得有规律和有意义。(3)帮助个体应对每天生活中的问题和不幸,使他们能不断地重新开始。(4)巩固个体的社会关系,并且引导他们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2023/7/14,人格心理学,53,九、社交技能与社会支持,大量的研究表明外向者较高的幸福感部分是因为与朋友的社会交往带来快乐,外

19、向者更懂得享受,因为他们具备出众的社交技能。,2023/7/14,人格心理学,54,思考:,某员工现在的年薪是10万元,公司准备给他加薪到11万元,这多出的1万元是每年以不定期的奖金形式发放,还是直接把工资涨到11万元呢?,2023/7/14,人格心理学,55,展望,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乞丐因得到一个硬币而感到幸福无比,百万富翁虽然腰缠万贯,但他未必感到幸福。因此,对主观幸福感的深入研究是了解个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依据,也是调节个人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段。,2023/7/14,人格心理学,56,今后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进一步探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其他因素。(2)探讨不同人群的主观幸福感,进一步考察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有何异同。(3)加强跨文化研究,东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4)研究方法的创新,近年来国内外运用较多的研究方法是自我报告法,除此之外,国外一些学者也在尝试着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2023/7/14,人格心理学,57,思考题:你认为幸福与人格有什么关系?你幸福吗?幸福水平可以测量吗?为什么有的人幸福,有的人不幸福?如何才能获得幸福?2002年若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关于“财富的极大化与幸福的极大化”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