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12338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9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故事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成语故事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成语故事 》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成语故事 》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成语故事 》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语故事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故事 》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语故事,自相矛盾,什么样的词语称为成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敲门砖”、“莫须有”、“铁公鸡”等;“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等,自读要求,圈出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思考:三则成语故事分别讲了什么?,戳穿 腮帮 僧人 唬人矛盾 楚国 买卖 锐利 墙壁 逼真 神韵腾空 张口结舌 自相矛盾 画龙点睛 惊叹不已,矛,盾,“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先誉其盾之坚,曰:“万物皆莫能陷之也。”俄而又誉其矛之利,曰:“吾矛之利,万物莫不陷也。”市人诘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

2、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鬻(y):卖。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利:锋利。以:用。弗:不。应:回答。,“自相矛盾”的故事讲了什么?,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夸口:,说大话,因理屈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张口结舌:,滥竽充数,“滥”原义指江河水满了,泛滥,此处引申为“不好、不合格”的意思;“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充数”就是凑数的意思。,细读感悟,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

3、一样的傣禄?,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吹 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说一说,“滥竽充数”的意思,这个成语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画龙点睛,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点睛”的结果怎样?

4、,()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的?所以人们觉得怎样?,(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人们觉得奇怪、可惜),()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应游客的一再要求),()“点睛”的结果怎样?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惊叹不已),()读这则故事时节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真的腾空而去,会说些什么呢?,完成填空: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两条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游客们惊叹不已,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他们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说说“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意思。,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