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12542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PPT 页数:155 大小:8.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中药药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中药药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中药药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中药药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药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理学.ppt(1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药药理学,第一章 绪论,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机体包括人体、动物体和病原体。中药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材。中药药效学:研究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中药药动学: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其特点。学科任务: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指导中药临床应用;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阶段:初期(20世纪2040年代,以陈克复等对中药麻黄碱的发现开始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中期(5080年代,以丹参、川芎活血化瘀、延胡索镇痛研究为代表的广泛研究

2、阶段),近期(90年代除了继续沿着植物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中药,更突出中药复方整体研究,并进行细胞分子基因水平研究)。,中医基本理论,核心:整体观(人体、人与自然统一)、辨证论治理论:朴素唯物主义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气血津液:人体的基本元素五脏六腑经络病因,阴阳五行,阴阳:万物对立统一,相互转化和消长阳:天、日、火、男、白天、上、外阴:地、月、水、女、夜晚、下、内五行:自然界构成因素。相生相克木:生长旺盛,肝、东、春火:热、上,心、南、夏土:营养,脾、中、长夏金:催残、杀伤,肺、西、秋水:冷、下,肾、北、冬,气血津液,气:元气:先天之本、肾气宗气:后天之气,脾气、肺气营气:营

3、养之气卫气:防御之气血津:稀薄液:稠浊,心汗,肺涕、肝泪、脾涎、肾唾,五脏六腑,五脏:实体,心、肺、肝、脾、肾六腑:空腔,小肠、大肠、胆、胃、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功同脏,形同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心:主血、神志、汗,开窍于舌,华在面肝:藏血,主筋、疏泄,开窍目,华在爪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肌肉四肢,开窍口,华在唇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调通水道,合皮毛,开窍鼻肾:藏精,主生殖发育,主骨生髓,通于脑,主水,生命门火,主纳气,开窍耳,华在发,经络,十二经脉手三阴(肺太阴,心包厥阴,心少阴)手三阳(大肠阳明,三焦少阳,小肠太阳)足三阴(脾、肝、肾)足三阳(胃、胆、膀胱)奇经八脉任、

4、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病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疫疠:邪疫痰饮瘀血饮食(脾伤)劳逸失常(正气亏损)外伤、虫兽伤,治疗,治则:未病先防,扶正祛邪,治病求本,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治法: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四诊:望(气色、形态、舌象:红热、白虚失血、黄脾虚、黑寒虚、青寒痛肝病,苔痰湿)闻:声音、呼吸、气味问:现病史、症状切:脉诊八纲辩证:表里、阴阳、虚实、寒热,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包括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为中药理论的核心。四性:寒、热、温、凉。寒凉药能减轻或消除热证,具清热、凉血、泻火、清虚热、滋温里、

5、助阴功效;温热药能减轻或消除寒证,具祛寒、温里、助阳功效。第一节 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热证: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精神振奋、语言声粗、惊厥。寒证:形寒肢冷、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咯痰稀薄、精神倦怠、安静、声不高亢。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温热:病人表现为中枢兴奋症状,大鼠痛阈值和惊厥值降低,NA、DA升高,5-HT降低。如温阳药、补气药等。寒凉:病人表现为中枢抑制症状,大鼠痛阈值和惊厥值升高,NA、DA下降,5-HT增加。如清热药。,2.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温热: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偏高,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高(唾液分泌减少、心率、体温、呼吸频率、血压上升),交感

6、神经-受体-cAMP系统功能偏高、cAMP/cGMP 比值上升。寒凉:相反。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功能亢进。两者均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3.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温热: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功能增强。T3、T4、17-羟皮质类固醇、血液孕酮、皮质酮、雌二醇含量升高,兴奋下丘脑-垂体-腺体轴(肾上腺、甲状腺、性腺)。寒凉:相反。4.对基础代谢的影响温热(阴虚):基础代谢偏高、垂体-甲状腺功能亢进、细胞膜钠泵(Na+,K+-ATP)活性高。寒凉(阳虚):相反5.寒凉药的抗肿瘤及抗感染作用: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伴有发热、疼痛,属热证,用寒凉药治疗。清热解毒药、辛凉解表药为寒

7、凉药,具有抗感染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肿瘤有抑制作用。,第二节 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五味指:辛、酸、甘、苦、咸,以味道和功效分类。辛味药:460种常用中药中占183种,多数性温,主要含挥发油,其次苷类、生物碱等。入肝脾肺经。分布于芳香化湿药、开窍药、温里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和理气药中,能行能散,具健胃、化湿、开窍、行气等功效。酸味药:42种,含有机酸,涩味为鞣质、止血止泻,治疗烧伤、促进胃溃疡愈合,具有收敛性。入肝脾肺经。甘味药:172种,以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营养成分为主,入肝脾肺经。主要有消食药、补益药和养心安神药。苦味药:188种,含生物碱和苷类多功能,具清热燥湿、攻下

8、、杀菌抗炎等作用。入肝经。常为清热燥湿药和攻下药。咸味药:含碘、钾、钠、钙、镁等无机盐成分,分布在化痰药和温肾壮阳药中,入肝肾经。,第三节 中药升降沉浮理论研究现状,升降沉浮是药物性能的趋势。升浮即向上向外,沉降为向下向里。升浮药有升阳、举陷、解表、祛风、散寒、开窍、催吐、温里等功效;沉降药有潜阳、降逆、止咳、平喘、收敛、固涩、清热、泻火、渗湿、通下等功效。如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脱垂,升麻、柴胡升阳举陷的药理学基础即为兴奋子宫平滑肌。第四节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归”指药物作用的归属,即指药物作用的部位。“经”指经络及其所属脏腑。归经为药物作用选择性归属一定脏腑经络。中医认为每种病证都是脏腑或经

9、络发病的表现,因而某药能治疗某些脏腑经络的病证,就归入某经。它是药物作用所及或药物效应的定向、定位,是药物功效和药理作用的综合。吸收、分布、代谢与归经关系密切,大部分与有效成分分布的脏腑一致;与药理作用相关,如抗惊厥作用入肝经,泻下作用入大肠经,止血作用入肝经、止咳作用入肺经。归经假说有微量元素、环核苷酸、受体假说。,第五节 对中药有毒和无毒的现代认识,毒性是中药的最基本的性能之一。中药不良反应分类:急性毒性反应:中枢神经系统毒性(马钱子、川乌、附子)、心血管系统(蟾酥、夹竹桃)、呼吸系统(杏仁、桃仁)、消化系统(黄芩、黄连、大黄)、泌尿系统(斑蝥、木通)、造血系统(洋金花)长期毒性反应:长期

10、服用或重复多次服用中药或中成药所引起的毒性反应。肝肾胃肠发生率高,其次是心肌、骨髓、肺、中枢神经、内分泌腺体。葶苈、射干、芫花、淫羊藿。过敏反应:僵蚕、蜈蚣、全蝎、天花粉等致畸、致突变及致癌作用:雷公藤、槟榔、千里光、石菖蒲、广防已、关木通、马兜铃等,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药物因素品种与产地(地道药材)、采收与贮藏、炮制(消除或降低毒性、增强疗效、加强或突出某一作用)、制剂与煎煮方法、配伍与禁忌(配伍内容: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配伍理论:君、臣、佐、使,配伍原则:十八反十九畏)机体因素生理状况:体质、年龄、性别、情志、遗传病理状况:肝肾功能、免疫力肠道微生态环境:

11、菌群环境因素地理条件、气候寒暖、饮食起居、家庭条件,对机体的情志、健康及药物治疗作用都有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及研究思路,特点两重性:既有治疗作用,也有不良反应。差异性:种属和个体差异。动物与人不一致。量效关系:中药有效成分存在量效关系。粗制剂不明显。时效关系:粗制药难测定,故用血清药理。双向性:与剂量和不同化学成分相关。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一般一致,但也有差异,有些药理研究结果不能证实其功效。中药复方药理: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辨证论治:中药药理研究需与证相结合分类对比研究:归类如解表、清热、泻下等与中药功效相关的系统药理研究。中药药理作用的重新评价性研究中药毒性研究中药作用机理与

12、物质基础研究,疑难病的中药治疗,高血压龙肝泻肝汤、镇肝熄风汤、杞菊地黄丸、地黄饮子、肾气丸等。汉防已、旱芹菜、野菊花、罗布麻、钩藤、青木香、地龙、丹皮、黄芩、天麻、葛根、莱菔子、杜仲等。冠心病复方 丹参、苏合香丸、速效救心丸等。丹参、三七、红花、当归、川芎、麝香、细辛等。癌症山豆根、凤尾草、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石见穿、羊蹄根、地龙、蜈蚣、斑蝥等活血化瘀;山慈菇、夏枯草、海藻、浮海石等软坚散结;象贝、皂角刺、天南星、半夏化痰等。衰老气虚:补肺汤、七福饮、四君子汤、大补元煎,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山药等;血虚:四物汤、归脾汤、养心汤,当归、川芎、熟地等;阴虚:沙参麦冬汤、补心丹

13、、补肝汤、左归丸,沙参、麦冬、生地、枸杞等;阳虚:保元汤、理中汤、右归丸,附子、肉桂、山茱萸、干姜等。,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具发汗解表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表证。类似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其症状:恶寒(或恶风)、发热、全身酸痛、鼻塞、喷嚏、无汗或有汗、流鼻涕、咳嗽、咽喉痒痛、舌苔薄白、脉浮数。表证有寒热虚实之分,常分表寒证和表热证。解表药:辛温解表药(发散风寒药)和辛凉解表药(发散风热药)。药理主要是发汗解热、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部分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作用。1.发汗作用:促进汗腺分泌汗液,兴奋外周受体。如麻黄汤、桂枝汤。2.解热作用:扩张皮肤

14、粘膜血管,影响脑内活性物质如cAMP,PGE进而影响中枢的体温调节,通过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影响体温。如柴胡、荆芥、银翘散等。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如麻黄、桂枝等。4.镇痛、镇静作用:如细辛中枢镇痛、桂枝镇痛、桑菊饮的镇静作用。5.抗炎作用: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增强肾上腺皮质内分泌功能;清除自由基等。6.免疫调节作用:柴胡等可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辛温解表药麻黄: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含生物碱12%。大部分 为麻黄碱,含少量挥发油。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

15、水浮肿。现代应用于感冒、支气管哮喘、低血压状态、鼻塞、肾炎。药理作用:发汗:口服或注射给药均有效,作用强,起效较快,作用维持时间长。机理可能与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重吸收或兴奋汗腺受体有关。平喘: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受体,松驰平滑肌。利尿: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或影响肾小管重吸收。解热、抗炎:抑制炎症早期血管通透性和炎症后期肉芽组织形成,对抗致炎物质作用。抗病原微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镇咳祛痰。,麻黄方剂,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治风寒发汗麻杏石甘汤:麻黄、石膏、杏仁、甘草,治热咳小青龙汤:麻黄、细辛、干姜、半夏,治寒咳,桂枝: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

16、枝。含挥发油0.431.35%,主要是桂皮醛。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发汗解肌、温通心脉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奔豚。现代应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低血压症。药理作用:扩张血管促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抗病原微生物,增加冠脉和心肌血流量,镇静抗惊厥作用,利尿作用等。主要方剂: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治风寒有汗。金匮肾气丸:桂枝、附子、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治肾阳虚。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治血瘀。,辛凉解表药柴胡: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含柴胡皂苷,甾醇、挥发油等。味苦,性微

17、寒,归肝胆经。具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现代应用于发热、病毒性肝炎、咳嗽、高脂血症、流行性腮腺炎。药理作用:解热,抗病原微生物,抗炎(促进ACTH),促进免疫功能(多糖),镇静、镇痛、镇咳,保肝、利胆、降血脂,兴奋内脏平滑肌,促进合成代谢,抗辐射等。方剂: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等,治寒热往来之表证。柴胡疏肝散:陈皮、柴胡、枳壳、芍药、甘草、香附、川芎,治肝郁气滞胁痛。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治脱肛、子宫脱垂、短气等。,葛根: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含黄酮类0.0612.3%,有大豆苷、葛根素等,味甘、辛

18、,性凉,归脾、胃经。具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功效。主治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现代应用于偏头痛、突发性耳聋、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感冒、头痛、发热、麻疹初期等。药理作用:解热,降血糖、血脂,调节内脏平滑肌,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扩血管、降血压,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形成,促进记忆。常用制剂:盐酸麻黄碱片剂,柴胡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等。方剂: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生姜、甘草、芍药、大枣,治风寒表证无汗。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治湿热痢疾。,解表药主要药理作用总括表,类别 药物 发汗 解热 抗菌 抗病毒 镇痛 镇静 抗炎 抗过敏 其他作用

19、 麻黄+平喘利尿升血压兴奋中枢辛 桂枝+利尿强心扩血管 细辛+平喘祛痰强心升压温 生姜+止吐促消化液分泌 荆芥+止血抗氧化解 防风+促进免疫功能 紫苏+止咳祛痰平喘止血表 羌活+藁本+药 白芷+光敏作用 苍耳子+辛夷花+平喘降压兴奋子宫 香薷+柴胡+保肝利胆降脂 辛 葛根+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凉 薄荷+祛痰止痒保肝利胆解 桑叶+祛痰镇咳表 菊花+降压增加冠脉血流量药 牛蒡子+利尿 蔓荆子+升麻+浮萍+,清热药,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具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功效。用于热病高热、热痢、痈肿疮疡及阴虚内热所呈现的各种里热证。主要症状:高热、汗出、口干、烦躁、神昏谵语等。类似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性

20、疾病,伴全身毒血症。药理主要是抗病原体、抗细菌内毒素、抗炎、解热、对免疫功能影响、抗肿瘤和镇静、降压、保肝利胆等作用。药性属寒凉。药物分5类。药理作用:1 抗病原体:抗菌谱广,如黄连、黄芩对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均有效,苦参可抗多种皮肤癣菌,金银花可抗流感病毒等。抗菌机理为破坏菌体结构,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干扰糖代谢等。2 抗毒素:金银花、蒲公英、穿心莲可抗细菌内毒素。3 抗炎:抗急性炎症反应。4 解热:降低体温。5 对免疫系统影响:既可提高免疫功能,又可抑制异常免疫反应。6 抗肿瘤:如苦参、北豆根、紫草等。7 其他:如镇静、降压、保肝利胆等。,清热泻火药知母: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含多种甾

21、体皂苷(6%),如知母皂苷。还有黄酮类。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功效。主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现代应用于急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糖尿病、肺结构潮热或肺热咳嗽、前列腺肥大症。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抑制交感神经和受体,降血糖,改善学习记忆,保护肾上腺皮质,抗癌。方药:白虎汤:知母、石膏、粳米、甘草,治暑热。玉女煎: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治消渴。知柏地黄丸:地黄丸加知母、黄柏,治阴虚火旺。,清热凉血药牡丹皮: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主要成分有牡丹酚原苷、芍药苷。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功效。

22、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经闭痛经等。现代应用于皮肤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高血压、妇科疾病。药理作用:抗菌,抗炎,抗过敏,抑制中枢,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保肝利尿降血糖等。方药: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黄、丹皮、芍药,治温热发斑、吐血。大黄牡丹皮汤: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治肠痈初期。,清热燥湿药黄芩:唇形科草本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如黄芩苷、黄芩素。味苦,性寒,归肺胆胃大肠药。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功效。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等。现代应用于小儿呼吸道感染、急生菌痢、病毒性肝炎、其他感染。药理作用:抗病原

23、体(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抗炎,抗免疫反应,解热,保肝利胆,镇静,止血,降血脂,抗自由基,降压,抗心律失常等。方药:小柴胡汤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治肠胃湿热。黄芩炭:清热止血。,清热解毒药金银花:忍冬科木质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主要成分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具清热解毒功效。主治外感发热,疮痈疖肿,热毒泻痢。现代应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急性扁桃体炎、其它感染性疾病。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抗炎,解热,提高免疫功能,利胆等。方药:银翘散:金银花、连翘、豆豉、牛蒡子、薄荷、荆芥、桔梗、甘草、竹叶、芦根,治外感风热。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治疮、痈、

24、疖肿。,清虚热药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含倍半萜类的青蒿素等。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具清热解暑、除蒸、截疟之功效。主治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等。现代应用于疟疾、高热和皮肤真菌病、神经性皮炎。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镇痛,提高免疫功能,抗疟原虫,减慢心率降压,抗癌。常用制剂:双黄连口服液,银黄口服液,牛黄解毒片,知柏地黄丸等。方药:清瘴汤:青蒿、常山、黄连、黄芩、知母、柴胡、半夏、茯苓、陈皮、竹茹、枳实、滑石、甘草等,治疟疾。,清热药主要药理作用总括表,类别 药物 抗病原 体抗毒素 抗炎 解热 调节免疫功能 抗肿瘤 其他作用清热 知

25、母+抗交感降血糖抗溃疡泻火 石膏+药 栀子+镇静催眠镇痛保肝利胆清 黄芩+降压降血脂保肝热 黄连+降压抗心律失常抗溃疡燥 黄柏+降压、抗溃疡湿 苦参+止泻抗心律失常抗溃疡药 龙胆草+利胆保肝健胃降压清 牡丹皮+降压抗心律失常、镇静热凉 赤芍+抗血栓保肝镇静解痉血药 紫草+保肝止血降血糖抗生育 金银花+降血脂利胆抗早孕清 连翘+止吐保肝热 大青叶+抑制肠管兴奋子宫解 板蓝根+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毒 鱼腥草+药 穿心莲+抗血小板聚集保肝利胆 山豆根+抗心率失常抗溃疡,类别 药物 抗病原 体抗毒素 抗炎 解热 调节免疫功能 抗肿瘤 其他作用清 青黛+保肝热 蒲公英+保肝利胆抗溃疡解毒 野菊花+降血压药

26、 牛黄+镇静抗惊厥降压 镇咳祛痰平喘强 心利胆解痉清 青蒿+镇痛降压虚 地骨皮+降血脂降血糖兴奋子宫热 胡黄连+利胆药 银柴胡 降低胆固醇抗动 脉粥样硬化,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具泻下通便、消除积滞、通腑泻热、祛除水饮等功效。用于热结寒结便秘、肠胃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症状:高热,腹痛,谵语,神昏,烦躁,惊厥。类似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等多种急腹症。药理作用:泻下、利尿、抗病原体、抗炎、抗肿瘤。药性多苦寒或甘平。药物分3类:攻下药(大黄)、润下药(火麻仁)、峻下逐水药(牵牛子)。药理作用:1 泻下作

27、用:促进肠蠕动,有刺激性如牵牛子苷,巴豆油;有容积性如芒硝;有润滑性如火麻仁、郁李仁。2 利尿作用: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Na+-K+-ATP酶。3 抗病原体作用4抗炎作用:大黄素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释放。5 抗肿瘤作用,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拉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含蒽醌衍生物25%,以蒽醌苷和游离苷元存在。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主治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等。现代应用于便秘及各种急腹症、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感染性疾病、各种出血性疾病。药理作用:泻下,保肝利胆,胃粘膜保护,抗急性胰腺炎,利尿、改善肾功能

28、,止血、降血脂,抗病原体、抗炎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方剂: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治高热便秘黄龙汤:前方加党参、当归、生姜、大枣,治实热及气血虚。增液承气汤:前方加生地、玄参、麦冬,治热结阴伤。温脾汤:附子、大黄、人参、甘草、干姜,治冷积便秘。泻心汤:治目赤、咽痛、牙龈肿痛、衄血。,泻下药主要药理作用总括表,类别 药物 泻下 利尿 抗菌 抗病毒 抗肿瘤 抗炎 免疫调节 其他作用攻 大黄+止血抗溃疡降血 脂改善肾功能保肝利胆下 芒硝+利胆药 番泻叶+止血肌松 芦荟+降血脂愈创润 火麻仁+降压降血脂下药 郁李仁+降压 牵牛子+峻 芫花+镇咳祛痰致流产抗早孕下 大戟+逐 商陆+镇咳祛痰抗炎水

29、巴豆+药 甘遂+,祛风湿药,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功效的药物。具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止痛、强筋骨功效。用于痹证治疗。类似于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骨与关节病及软组织病。发病部位:肌肉、经络、关节症状:骨、关节、韧带、滑囊、筋膜疼痛,关节肿胀、变形、运动障碍。药分3类:祛风湿散寒药(秦艽)、祛风湿清热药(独活)和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药理作用:抗炎: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镇痛:青风藤碱、乌头碱具有中枢性镇痛作用对免疫功能抑制:血清IgG,IgA,IgM含量均下降。,秦艽: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主要成分龙胆苦苷,遇氨转

30、变为生物碱(秦艽碱甲乙丙)。味辛、苦、平,性微寒,归胃肝胆经。具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药理作用为抗炎、镇痛、抗过敏、镇静、解热、抗菌、利尿,并有升高血糖、降压、保肝、利胆作用。现代应用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肩关节周围炎、小儿急性黄疸传染性肝炎。方剂:秦艽鳖甲散:地骨皮、秦艽、柴胡、知母、当归、鳖甲、青蒿、乌梅,治阴虚骨蒸潮热。,独活:伞形科植物重叶毛当归的干燥根。主成分香豆素,有东莨菪素等,还有挥发油含-蒎烯L-柠蒙酸烯。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具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31、药理作用为抗炎、镇痛镇静、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现代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骨质疏松症、慢性支气管炎、银屑病。方剂: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甘草、桂心。治风湿痹。,五加皮: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主成分刺五加糖苷。味辛、苦,性温,归肝肾经。具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药理作用为抗炎、免疫抑制、镇静镇痛、抗镉致突变和抗应激作用,促进核酸合成和性激素样作用。现代应用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痛、小儿行迟、浮肿。常用制剂:舒筋活络丸,类风

32、关合剂等。方剂:五皮饮:五加皮、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桑白皮,利水消肿。,祛风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总括表,药物 抗炎 免疫 镇痛 其他作用秦艽+-+镇静解热抗菌升高血糖降压利尿保肝利胆独活+-+镇静抑制血小板聚集降压抗心律失常抗肿瘤威灵仙+抗心肌缺血抗菌抗疟利胆防已+-+降压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菌 抗肝纤维化抗肿瘤 豨莶草+-+扩张血管降压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抗菌抗疟木瓜+抗肿瘤抗菌五加皮+镇静抗利尿抗应激性激素样作用降血糖抗溃疡雷公藤+-+改善血液流变学杀虫抗菌抗生育抗肿瘤青风藤+镇静降压兴奋胃肠平滑肌臭梧桐+镇静降压羌活+抗过敏解热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芳香化湿药,凡是气味

33、芳香,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具疏畅气机、宣化湿浊、健脾醒胃等功效。用于湿阻中焦证、湿温、暑湿等证。药性多辛香温燥,入脾胃肺大肠经。症状: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腻等,类似急性胃肠炎、痢疾、胃肠过敏、溃疡病、消化不良等。药理作用:调整胃肠运动功能:刺激或调整胃肠运动功能(健胃驱风);对乙酰胆碱、氯化钡等引起的动物离体肠肌痉挛有解痉作用。促进消化液分泌抗溃疡:增强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抑制胃酸分泌过多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黄曲霉菌、白色念珠菌、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等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厚朴: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形厚朴的干燥树皮根皮。含木脂素类、生物碱类和挥发油。如

34、厚朴酚、木兰箭毒碱、-桉叶醇。味苦、辛,性温,归胃肺大肠经。具燥湿消积行气平喘功效。主治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药理作用为调整胃肠道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抗溃疡,肿肝,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并有中枢抑制和肌松,抑制血小板聚集、降压和松驰平滑肌作用。现代应用于细菌性痢疾、龋齿、肌强直。方剂:承气汤平胃散:苍术、厚朴、橘皮、甘草、生姜、大枣,治胃胀湿阻。,苍术: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含挥发油59%,有苍术醇等,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具燥湿健脾、祛风湿功效。主治湿阻中焦,风寒湿痹,脚膝肿痛,痿软无力,雀目夜盲。药理作用为调整胃肠运动功能,抗溃疡,保肝,抑菌等

35、。还有降低高血糖,抗缺氧,中枢抑制,抗肿瘤,促进骨骼钙化等作用。现代应用于小儿腹泻、佝偻病、预防水痘、腮腺炎、猩红热、感冒、气管炎。方剂:平胃散二妙散:苍术、黄柏,治湿热下注,足膝肿痛,痿软无力。,广霍香:唇形科植物广霍香的干燥地上部分。主含挥发油1.5%(二萜类),有广霍香醇、酮。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具芳香化湿、开胃止呕、发表解暑功效。主治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药理作用为促进胃液分泌,抗病原微生物、细胞毒活性。现代应用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肠过敏、夏日感冒等。常用制剂:霍香正气水,水换金正气散。:方剂:不换金正气散:厚朴、霍香、甘草、

36、半夏、苍术、陈皮、生姜、大枣,治腹胀、呕吐,湿阻中焦。霍香正气散:霍香、紫苏、白芷、桔梗、半夏、厚朴等,治暑湿加外感,呕恶泄泻。甘露消毒丹: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霍香等,治湿热并重。,芳香化湿药主要药理作用总括表,药物 胃肠平滑肌 消化液 抗溃疡 抗菌 抗病毒 其他作用 兴奋 抑制 分泌厚朴+中枢抑制降压抗凝抗变态反应苍术+中枢抑制保肝利尿降血糖扩血管广霍香+松驰支气管平滑肌砂仁+-+抗血小板聚集镇痛免疫抑制白豆蔻+佩兰+祛痰草豆蔻+草果+抗炎,利水渗湿药,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的药物。具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水退黄等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证、黄胆、湿疮等水湿内停所致的各种病证。症状

37、为全身水肿,小便黄染等。类似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消化系统功能低下、痰液积留等。药理作用:利尿: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抗醛固酮,增加心钠素含量等。抗病原微生物:抗细菌和真菌保肝利胆、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药味多甘淡。药物分3类:利水消肿药(茯苓)、利水通淋药(车前子)、利湿退黄药(茵陈)。,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主含茯苓聚糖(93%)另含三萜类茯苓酸等。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宁,惊悸失眠等。药理作用为利尿、免疫调节,抗肝硬化,调节胃肠功能及抗肿瘤,抗中毒性耳损害等作用。现代应用于水肿、婴幼儿腹泻、精

38、神分裂症。方剂:五苓散: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治饮停所致头眩、心悸、咳嗽。苓桂术甘汤:茯 苓、桂枝、白术、甘草,治病同上。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治脾虚体倦、食少便溏。,泽泻: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主含泽泻醇AB等。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具利小便,清湿热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药理作用有利尿、抗实验性肾结石,抗炎及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脂肪肝、抗血小板聚集、降压等作用。现代应用于高脂血症和美尼尔氏病。常用制剂:安神补气丸、茵栀黄口服液等。方剂:五苓散 春泽汤:白术、桂枝、猪苓、泽泻、茯苓、人参。可治痰饮眩晕。,利水渗湿药主要药理作

39、用总括表,类别 药物 利尿 利胆 保肝 抗病原体 其他作用利 茯苓+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脂水 猪苓+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辐射消 玉米须+降血糖肿 泽泻+降血脂降血糖抗炎药 半边莲+抗蛇毒利 车前子+降脂降压抗炎抗溃疡水 木通+抗肿瘤强心通 萹蓄+增强子宫张力止血淋 瞿麦+兴奋肠管药 石韦 止咳祛痰平喘利湿 金钱草+抗心肌缺血退黄 茵陈+降血脂降血糖降压解热抗炎药 垂盆草+抑制免疫,温里药,凡以温里祛寒为主要作用,治疗里寒证的药物。具辛散温通、散寒止痛、补火助阳等功效。用于寒邪内盛,心肾阳衰所呈现的各种里寒证。分为三种:一是寒邪入里,脾胃阳气受抑;二是心肾阳虚;三是寒入经络。症状各异,类似心功

40、能不全、胃肠道的急慢性炎症、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等。药性属辛温,入脾、胃、肝、肾经。药理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强心(正性肌力、正性频率、正性传导)、调节心率(改善房室传导,恢复正常心率)、抗心肌缺血、改善循环(扩张心脑血管,增加心脑血流量)、抗休克(对失血性、内毒素性、心原性均有效)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增强胃肠运动、促消化、利胆止吐抗溃疡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影响: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对神经系统影响:镇静、抗炎、镇痛等作用。,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主含多种生物碱,如乌头碱。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功效。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

41、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药理作用有强心,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微循环,对血压双向调节,抗休克、抗心律失常,心肌保护,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抗炎镇痛,对阴虚证恶化,使阳虚证改善。现代应用于休克、缓慢型心律失常、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腰腿痛、神经痛、偏头痛。常用制剂:参附注射液。方剂:参附汤:人参、熟附子、姜、枣,回阳固脱,治阳衰气脱。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回阳救逆,治亡阳。桂附八味丸:金匮肾气丸。治肾阳虚。附子理中汤:人参、附子、白术、干姜,治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真武汤:炮附子、白术、茯苓、芍药、生姜,治小便不利,肢利浮肿。甘草附子汤:附子、桂枝、白术、甘草,治

42、寒湿,温经止痛。,肉桂: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含挥发油12%,成分为桂皮醛、桂皮酸。味辛、甘,性大热。归脾、肾、心、肝经。具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主治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等。药理作用为强心,扩张血管、降血压,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抗溃疡,健胃驱风,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抗炎镇痛作用。现代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腰痛、面神经麻痹等。方剂:桂附八味丸桂附理中丸:附子、干姜、白术、肉桂,治腹中冷痛,便溏。阳和汤:肉桂、熟地、鹿角胶、麻黄等,治阴疽。十全大补汤:四君子汤加四物汤加黄芪、肉桂,补气血阳气。,温里药主要药理

43、作用总括表,药物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 抗血栓 抗炎 其他作用 强 扩张 抗休 健 止 镇 镇 兴奋 心 血管 克 胃 吐 静 痛 交感附子+增强免疫抗寒冷局麻干姜+镇吐抗菌增强免疫肉桂+抗菌抗缺氧吴茱萸+抗菌镇吐止泻丁香+抗菌驱虫兴奋子宫胡椒+升压全身温热感小回香+增强胃肠运动抗溃疡荜澄茄+抗过敏抗菌,理气药,凡以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消除气滞、气逆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具行气止痛,疏肝,降逆平喘等功效,用于气滞和气逆证。药性多辛温苦味芳香,入脾、胃、肝胆、肺经。气滞症状:胀、闷、痛;气逆症状:呕恶、呃逆或喘息。类似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溃疡、胆道疾病、急慢性肝炎、肠炎等

44、。病因为内脏平滑肌的运动功能紊乱。药理作用:调节胃肠运动和消化液分泌,利胆、松驰平滑肌、调节子宫平滑肌、升血压抗休克等作用。,枳实:芸香科植物酸橙及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枳壳则为其果皮。主含挥发油、黄酮类成分,如柠檬烯占挥发油85%。黄酮苷有新橙皮苷等,另含心脏兴奋药对羟福林。味苦、辛、酸,性温,归脾胃经。具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功效。用于胸肋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药理作用为调节胃肠平滑肌,抗胃溃疡,兴奋子宫平滑肌,镇痛。现代应用于休克、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方剂:承气汤枳实导滞丸:大黄、枳实、黄芩、黄连、神曲、白术、茯苓、泽泻,治湿热积滞,泻痢后重。枳术丸:枳实、白术,健脾

45、消痞,治食后痞满作胀。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薤白、桂枝,治心下痞满,气从胁下上逆。,陈皮:芸香科植物橘及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含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肌醇等,如柠檬烯、橙皮苷等,含对羟福林。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具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药理作用为调节胃肠平滑肌、助消化、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祛痰平喘,抑制子宫平滑肌。现代应用于消化不良、胆结石、支气管炎、急性乳腺炎。方剂:橘皮汤:橘皮、生姜,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哕。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防风、炒陈皮,治肝气乘脾所致腹痛泄泻。异功散:党参、白术、甘草、陈皮,治脾胃气虚、消化不良。平胃散二陈汤: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治咳嗽气逆痰多。,木香:

46、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含挥发油、木香碱、菊糖等。味辛苦,性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具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功效,用于脘腹胀痛,泄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药理作用为调节胃肠运动,抗消化性溃疡、促进胆囊收缩,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镇痛。现代应用于消化不良,支气管哮喘,痢疾。方剂:木香槟榔丸:木香、槟榔、枳壳、大黄、黄连等,治气滞湿阻下痢后重。木香顺气散:木 香、香附、青皮、枳壳、乌药、苍术等,治脘腹气滞胀痛。香砂六君子汤:木香、砂仁、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治脾胃气虚,腹胀,呕吐腹泻。,香附: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含挥发油,有香附子烯、醇等。味辛,微苦,性平,归肝脾三焦经。具行气解

47、郁,调经止痛功效。药理作用为松驰平滑肌,利胆,抑制子宫及雌激素样作用、镇痛抗炎。现代应用于月经不调和痛经,胃炎和胃肠绞痛,尿路结石。常用制剂:枳实导滞丸、木香理气丸、香附丸等。方剂:良附丸:高良姜、香附,治寒凝气滞、胃脘疼痛。柴胡疏肝散,理气药主要药理作用总括表,药物 调节胃肠 促消 利 松驰 调节子宫 升 强 其他作用 运动 化液 胆 平滑 机能 压 心 兴奋 抑制 分泌 肌 兴奋 抑制枳壳+利尿抗炎抗溃疡枳实+利尿抗炎抗溃疡陈皮+抗溃疡助消化祛痰青皮+祛痰保肝木香+抗溃疡镇痛抗菌香附+抗炎雌激素样作用乌药+止血抗菌大腹皮+荔枝核+甘松+祛痰镇静佛手+祛痰中枢抑制,消食药,凡以消食化积为主要

48、功效的药物。具消食导滞,促进消化、健脾益胃的功效。用于食滞中阻引起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大便失调,舌质淡红,脉弦滑及脾胃虚弱等证。类似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胃功能紊乱等。药多味甘性平,归脾胃二经。药理作用:助消化(含消化酶,维生素或促进胃液分泌)调节胃肠运动。,山楂: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及有机酸,如金丝桃苷、柠檬酸等。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功效。药理作用为助消化,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强心降压和调节脂质代谢作用。现代应用于消化不良、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常用制剂:山楂化滞丸,保和丸等

49、。方剂:保和丸: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治食积不化。,莱菔子: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含芥子碱、莱菔子素。具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功效。药理作用为收缩十二指肠平滑肌,镇咳祛痰平喘,抗菌。现代应用于便秘腹胀,高血压,老年性高脂血症。方剂:保和丸三子养亲汤:白芥子、苏子、莱菔子,治痰多气喘咳嗽。,消食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总括表,药名 助消化 调节胃肠运动 其他作用山楂+强心降压降血脂麦芽+催乳降血压谷芽+神曲+莱菔子+镇咳抗菌降压鸡内金+,止血药,凡能促进血液凝固,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具凉血、收敛、化瘀、温经、清热、促进血液凝固等功效。用于因寒热失调,情志内伤,气血功能紊乱或

50、外伤引起的各种出血证。药性有寒温之分,多入肝肺心脾经。药物分为4类:化瘀止血(三七)、收敛止血(白及)、凉血止血(大小蓟)、温经止血(艾叶)。药理作用:作用于局部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抵抗力促凝血因子生成作用于血小板抗纤维蛋白溶解。,三七: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主成分为三七皂苷、黄酮苷。总皂苷达812%。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功效。药理作用有止血、抗血栓、促进造血,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外周阻力,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保肝,抗肿瘤镇痛等作用。现代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眼前房出血、冠心病、脑血栓、高胆固醇血症、肝炎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