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德国经济》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后德国经济》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战后德国经济,一,德 国 概 况 国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国庆日:月日(年德国重新统一日)自然地理: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东南与捷克、斯洛伐克接壤,南接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年月)。人口:万(6年底),人口密度 235人/平方公里。主要是德意志人,还有少数丹麦人、吉卜赛人和索布族人。有万外籍人,占人口总数的。通用德语。居民中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的人信奉罗马天主教。
2、首都:柏林 GDP(2004年):2.7万亿美元 人均国民总收入:30120美元,简史 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世纪逐渐形成部落。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年组成了德意志邦联,普鲁士于年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年至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同时兼并了南德诸邦,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年战败,帝国崩溃。年月建立魏玛共和国。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年月日德国战败投降。战后 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
3、分成个占领区。年月日,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月日,美、英、法控制的西占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月日,东部的苏占区相应成立了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年民主德国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月日,“柏林墙”开放。年月日,两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月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月日民主德国按照德国基本法正式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多年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二,战后初期德国经济的恢复 1,大战对德国经济的破坏 战争不仅造成830万德国人的死亡,而且使大量财产被
4、毁,住宅、学校、医院、政府建筑物和其他社会设施遭受严重破坏,昔日繁华的城市变成了满目疮痍的废墟 工业生产混乱1946年只相当于1936年的1/3,其中钢铁只相当于21,汽车制造相当于17,纺织工业相当于20 农业生产萎缩,粮食定量配给,生活必需品供应紧张 黄金储备和国外资产丧失殆尽,国外市场大为缩小 失业增加,物价飞涨,通货恶性膨胀,黑市猖獗 阿登纳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我们的经济情况日益衰落,看来几乎不可能摆脱这种悲惨的局面,看来我们注定要象英国每日邮报曾经说过的那样无疾而终、那样慢慢地、不可避免地饿死”。,2,战后初期德国经济的恢复过程 1947年下半年,德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始全面但缓慢的回
5、升 1948年下半年以后恢复速度加快。到1950年基本上完成战后初期的经济恢复过程 3,战后初期德国经济较快恢复的原因(1)美国对德政策的改变为其提供了前提条件 战争结束前美英提出的“摩根索方案(非工业化方案)”占领之初确定的“限制工业化计划”在西区拆除1546家骨干企业,将其生活降到1932年的水平,将其工业生产能力减到1938年的5055 由于美苏对峙、德国分裂并成为前哨,美对德政策由肢解、消灭其工业的严惩政策变为扶持,改善其经济状况,并试图以此作为复兴西欧的核心,因而改变其拆除计划(先减半,后于51年4月宣布永远停止拆除),实际只拆除697座,相反通过马歇尔计划对德援助20亿美元,(2)
6、货币改革是其经济较快恢复的重要条件(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1923年底流通中的现金比1913年增加7580倍,消费物价比19131914年上涨了1589.7亿倍)二战结束之初,德国再一次陷入恶性通胀,各种马克(帝国马克、列登马克和占领当局发行的马克均形同废纸,无法担当起交易媒介的作用,美国“幸运牌”香烟代替货币成为流通、交换的手段,致使黑市猖獗。在这种情况下,占领当局于1948年4月2日6月8日召集经济、法律专家举行“货币与信贷特别委员会”,制定方案,6月20日开始强制实行货币改革基本精神是冻结银行存款,以新马克代替旧马克。每个居民持有的旧马克可按1:1兑换60新马克,超过部分按10
7、:1兑换,其中一半列入自由帐户自由支取,一半进入固定帐户予以冻结(后来,冻结存款的70作废,20进入自由帐户,10被强制投资于国债)这次币制改革取消了信誉扫地、犹如废纸的旧币,使德国的货币供应量一下子减少了93(由1480亿马克减为100亿马克)。从此,黑市开始衰落,通货基本得到稳定,经济生活开始活跃,城镇气象焕然一新,昔日空荡荡的商店货架,此时突然摆上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币制改革成为战后联邦德国经济的重要分水岭,对于经济的恢复和尔后的发展都有着深远意义,(3)社会市场经济的实施为经济的恢复带来了生机 1948年6月24日,德国西区公布实施“货币改革后关于经济和价格政策的指导方针的法案”,基本上
8、取消对经济的强制控制办法,标志着西区经济从占领状态的特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市场经济,给联邦德国的经济带来了生机。与此同时还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的政策 加上西区是战前德国资本和工业生产的集中地,虽在战争中受到破坏、战后部分被拆除,但起物质基础毕竟坚实,劳动力素质较高,技术力量较强,三,50年代以后联邦德国经济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1,1951年到1966/1967年经济危机以前的高速发展阶段 2,1967/1967年经济危机到1973/1975年经济危机以前的经济平稳发展阶段 3,70年代初期以来的经济调整与缓慢发展阶段,四,促成19511966/67年间经济高速增长的
9、原因 1,大规模的资本积累和固定资本投资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物质前提(注意使投资扩大同过礼相适应,与消费保持适当比例并与科技成果的应用相结合,为管理现代化提供必要条件)2,不断加强科技,广泛采用先进科学技术 3,大量吸引和利用外资 4,注意扩大消费,使其与生产扩大基本同步增长 5,积极参加国际经济一体化集团,并以其为依托努力发展对外贸易,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6,实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国家进行必要的宏观调节,五,战后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1,社会市场经济的定义战后联邦德国的一种对经济和社会政策的总体设计,是一种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又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
10、”的经济体制。其首先提出者A.米勒-阿尔马克在发挥弗莱堡学派时指出:“社会市场经济是按市场经济规律行事,但辅之以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它的意义是将市场自由的原则同社会公平结合在一起。”实质上它是一种国家有所调节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市场力量来自行调节国民经济活动,只是在市场调节无效时才由国家进行必要的调节和干预,其目标是形成有秩序的竞争,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社会保障以及收入和财产的合理分配。社会市场经济被认为是一种理想模式,其理论基础来源于弗莱堡学派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基础是把市场上的自由与社会平衡结合起来,其最高指导思想是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的结合,
11、个人利益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协调一致,2,社会市场经济的内容(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市场经济为基础,国家在某些重要的经济部门拥有少量的国有企业(2)广泛实行自由的价格构成,国民经济的供求依靠市场竞争机制调节,但国家对价格构成进行必要的干预(3)始终将稳定币值放在经济政策的首位(4)国家对经济活动制定法规并在法规范围内积极调控经济,以满足公共需要(5)实行市场开放,通过禁止卡特尔,反垄断,控制兼并和支持中小企业维护和促进市场竞争(6)个人在经济活动中拥有较大自由,如拥有和支配财产自由、契约自由、选择职业自由、消费自由(7)各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与参加市场等方面有自主权并承担经济责任(8)运用社会政策
12、的福利和保险措施对社会下层的弱者给予一定的扶持,以达到社会平衡,3,简评 从以上内容可见,社会市场经济是既不同于国家完全不干预的自由经济,也不同于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而是介乎于二者之间的“经济人道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实质上是一种以自由竞争为基础,以社会安全为保障,国家进行适度调节和干预的市场经济”。用通俗公式表示,即:市场经济机制社会保障政府适度调节 社会市场经济是战后联邦德国一直实行的经济体制,但从总体来看,在1966/67年经济危机以前的时期,其效果更加明显,而此后则不断暴露出问题和不足,六,德国的社会保障体制(Social Security System-SSS)1,德国SSS的建立和
13、发展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障的国家1881年11月,德意志帝国即以“皇帝诏书”的形式颁布社会保障法,开各国通过法律建立社会保障之先河 战后社会保障被作为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纳入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框架 战后初期 SSS的直接目的是医治战争创伤,为国民经济恢复创造条件 1950年代70年代中期以前是德国SSS大发展时期 70年代中期以后SSS进入调整、改革阶段,表现在SSS支出增长速度趋于下降,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降低,2,德国SSS的内容,3,德国SSS的特点 1)以社会保险为主(占整个社保支出的80以上)2)社保法律法规健全 3)承保多元化,经费筹集由个人、企业、国家共同负担 4)社会保
14、险实行自治管理 4,德国SSS的作用 1)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和扩大了社会消费需求,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维持和保证了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对于培养符合现代化生产要求的劳动力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3)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社会就业 4)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进而缓和了社会矛盾,调整了劳资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5,德国SSS所带来的问题 1)社保支出过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2)加重了企业的劳动成本,既削弱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又造成结构性失业 3)过高的社会福利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惰性6,德国SSS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从70年代中期以来,联邦德国政府一直在对SSS进行
15、改革。改革的总趋势是控制社保的过快膨胀,增加个人和雇主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比例或在某些保险项目中由个人负担一部分,另外还准备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七,战后德国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 1,1967年6月8日制定的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法(简称增长法,该法的颁布标志着德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到新阶段,即进入带有凯恩斯主义色彩德总体调节的社会市场经济)所规定的政府经济政策的四项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外贸平衡、适度经济增长通常被称为“魔幻四角”2,为实现四大目标,联邦政府成立了经济发展理事会、财政理事会等机构,负责宏观经济管理。前者由联邦经济部长、联邦银行行长、各州一名代表和一些地方代表组成,由经济部长牵头,负责协调
16、参与制定经济政策各部门的行动。财政理事会由财长牵头,负责协调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开支与投资计划。此外还设有“五贤人委员会”负责对经济情况的评估、咨询,向联邦政府提出鉴定报告。,3,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其两大突出特点是(1)中央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独立于联邦政府,拥有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法定权力;(2)对经济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货币量来实现 财政政策,60年代中期以前实行所谓中性财政政策,60年代中期以后实行反周期波动政策 社会政策,体现“公平”与“安全”的思想 完整的法律与自律体系,4,德意志联邦银行的独立地位,使其成为德国货币的“守护神”。鉴于德国历史上的两次恶性通货膨胀的深刻
17、教训,所以赋予中央银行以特殊的独立地位,主要体现在:1)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不受联邦政府的指挥和干预 2)按联邦议院制定的法律组建,但不受联邦议院管辖,联邦议院无专设管理机构,无专门议题讨论该行的货币政策 3)行长、副行长及执行理事会成员由联邦政府提名、联邦总统任命,任期8年,比联邦总理的4年任期更长 4)联邦财政部不得任意向联邦银行无限透支或决定扩大货币供应量 作为中央银行的德意志联邦银行的特殊独立地位,是战后德国马克币值的相对稳定和德国赢得战后反通货膨胀“优等生”美誉的重要条件,八,两德统一与东部经济的转轨 1,两德统一过程 年原民主德国局势发生急剧变化。月日,“柏林墙”开放。年月日,
18、两德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条约,1990年7月1日该条约正式生效。同年月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月日民主德国按照德国基本法正式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 2,“联盟”的实施与东部经济转轨的开始 严格说来,东部经济的转轨始于1990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经济、货币和社会联盟条约”,因该条约的实施和联盟的建立,实际上也就是两德经济、货币和社会一步到位的统一的开始,A,经济联盟 1)全面引入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东部地区经济体制转轨的总原则和方向 2)由联邦政府通过下列措施给予大量财政资助(据有人
19、测算,统一以来的总费用已达1万多亿马克,除东部自己筹措外大部分均来自西部):主要来源是联邦财政 成立德国统一基金会,从金融市场贷款资助东部 通过联邦社会保险由西部向东部输血 通过贷款基金会向东部转让资金(如由银行接过东部的国家债务)通过托管局向东部转让资金 3)调整行政区划、机构和人员,B,货币联盟,包括两方面内容 1)用德意志马克(即西德马克)取代东德马克对东德居民、企业、机构等持有原东德马克规定不同的兑换比率,使西德马克成为唯一法定货和支付、结算和保值手段 2)按照联邦德国的银行体制改造东德银行体制 货币联盟的实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原东德经济体制的转轨起了重要作用,保证了经济联盟和货币
20、联盟的顺利实施 C,社会联盟 其核心内容是分三步在东部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转轨,把西德的社会保障体制全部移到东部的5个新州,3,统一之后的大规模私有化与社会市场经济在东部的确立,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来推进私有化:1)撤换原东德各级政府官员,形成推进私有化的领导层 2)成立联邦托管局1990年德国联邦政府所成立的具体负责对德国东部企业进行私有化工作的机构,由政府官员、工会和工商界专业人士组成。下设15个分部,其任务是负责接收和出售原东德的全部国有企业,总部负责大型企业的出售,各分部负责150名职工以下的小型企业的出售。在其于1995年1月1日被正式取消以前的56个月内,托管局总共进行了约2万家企业的
21、民营化。3)企业归还原主或折款补偿 4)解散农村合作社,将土地归还原主 5)实现住房私有化,并通过提高房租鼓励私人建房买房 到90年代中期,德国东部地区的私有化已基本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市场经济。但要彻底改造东部经济使其完全弥合与西部的差距,真正赶上西部的经济水平尚有相当路程,九,德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两德统一后,原东德公众被长期压抑的巨大消费需求被激发出来,加上西部大公司、大银行等纷纷涉足东部,投资办企业,形成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促成了所谓的“统一景气”但在各种周期的、结构的和临时性的内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德国曾在1992/93年经历过一次大的经济衰退,此后德国经济表现一直
22、不尽如人意。进入21世纪以来,德国经济更面临如下一系列困难和问题:,1,经济增长缓慢除90年代初的“统一景气”时期外,其余年份一直低于EC/EU平均经济增长率 GDP年增长率(),资料来源:European Economy,No.3/2002,2,失业居高不下,结构性的高失业已成为长期困扰德国经济的一大难题(1983年至今全德失业率一直在6以上,东部失业率更高。90年代以来,即使在经济出现高涨的年份失业率也居高不下,1998年以后更高达两位数)3,由两德统一和高福利所带来的高财政赤字,已使德国突破欧元区经济趋同的财政标准(从2002年开始德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已连续3年超过相当于GDP的3的趋同标
23、准并在2006年前无法达标,已引起欧元区其他国家的严重不满)4,企业设备老化,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同时由于对外投资不断扩大,致使部分产业空心化趋势加剧(德一方面对传统产业保护,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而高福利、高税收、高工资、短工时、长休假又使企业成本难以有效控制,使其产品国际竞争力大为削弱),德国政府的应对方案“2010年议程”针对德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从1998年10月开始上台执政的社民党斯罗德政府一直在试图改变这种局面。2003年3月,德政府提出了“2010年议程”一揽子改革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调整联邦劳动局、合并失业和社会救济金、税收改革、取消补贴、改革地方财政和
24、修订手工业者规则等,十,中国德国经济关系 中德两国贸易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两国经贸关系飞速发展。1,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建交前以间接、民间和半官方形式为主,特点是量少、不稳定,我进口多于出口 1972年10月11日中德正式建交,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双边经贸关系获得长足发展,到1978年双边贸易已超过10亿美元,是1972年的近3倍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两国经贸关系进入发展最快、最好的崭新阶段20余年双边贸易上了3个大台阶,1986年超过50亿美元,1994年超过100亿美元,2001年超过200亿美元 2,中德贸易现状2002年中国对德国出口113.8亿美元,进口164.3亿美元,逆差50亿美元.当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德国在亚洲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成为德国的10大贸易伙伴之一,3,中德经贸关系前景 发展合作的有利条件-两国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且全球战略利益相近,良好的国家关系为经贸关系发展提供保证和前提 有开展合作的良好愿望,在贸易上有巨大的互补性 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为双边合作提供了可能 不利因素-德国经济近年来发展缓慢 欧盟制定的对华限制措施对双方开展合作会带来不利影响 欧盟东扩对中德经贸关系发展至少在短期内会产生某种负面影响 两国贸易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中方逆差)有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