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记录书写》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15126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抢救记录书写》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抢救记录书写》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抢救记录书写》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抢救记录书写》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抢救记录书写》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抢救记录书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抢救记录书写》PPT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抢救记录书写规范,苏 建 斌,费用,一直是管理者所面临的难题.,通过检查发现医院部分病历对抢救记录规范书写存在模糊认识。在 病程记录中有许多属于抢救范畴的病人没有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正确书写抢救记录,仅将临终前的记录写成抢救记录。因此造成抢救成功率统计资料不客观、不真实。,按照卫生部医政司、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下发的关于医院使用统一的病案首页的通知第二十九条规定,抢救是指对具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平稳)病人的抢救。,一、危重患者抢救原则,一)、生命体征不平稳的危重病人可包括下列各种情况:,1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胸闷、气逼、呼吸困难、急需输氧和做气管切开等相应抢救措施的患者。2病人在治疗

2、或手术中突然血压下降、心肺功能异常或出现低血容量,电解质紊乱的休克先兆患者。3在输血或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寒颤、高热、呼吸、脉搏、血压不稳的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一)、生命体征不平稳的危重病人可包括下列各种情况:,4在化、放疗过程或其它的治疗中突然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影响到病人的心、肝、肾、肺功能的危重病人。5由于各种不同原因病人突发大出血,影响到生命体征明显改变或有失血性休克先兆患者。6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或心肌梗塞、危及到血压、脉搏、呼吸的不稳定患者。,总之,就是病人在治疗中出现生命体征改变而产生的危象,需在本科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主持下组织本科相关医务人员或其它科医生协同

3、参与抢救治疗措施的病人,都应列入抢救记录范畴。并应按抢救记录书写题头、记录起始时间、抢救措施、在场人员职称、姓名等。,二)、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 要点生命“八征”(T、P、R、BP,C、A、U、S),通过对生命“八征”的重点体格检查,来快速识别病人是否属于急危重症T、P、R、BP,C、A、U、S,血 压 BPblood pressure,生命八征(1),2,3,4,体 温 Ttemperature,呼 吸 Rrespiration,脉 搏 P pulse,皮肤粘膜skin&membrane,生命八征(2),2,3,8,神 志 Cconsciousness,尿 量 U urine,瞳 孔 Aapp

4、le of ones eye,三)、急危重症的医学专业特点,突发性、不可预测,病情难辨多变救命第一,先稳定病情再弄清病因时限紧迫,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应争分夺秒、强化时间观念,赶在“时间窗”内尽快实施目标治疗注重器官功能,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必须全身综合分析和支持治疗,1、最重要的专业思路与对策,对有生命危险的急症者,必须先“开枪”、再“瞄准”,即:判断、但暂不诊断对症、但暂不对因救命、但暂不治病 所谓先“救人”、然后再“治病”,而不遵循“治病救人”的常规!,患者病情按轻重缓急分为五类,(critical patient),(acute patient),(emergency patient)

5、,(non-emergency patient),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30分钟至1小时予急诊处理,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fatal patient),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生命垂危患者,有生命危险急症者,暂无生命危险急症者,普通急诊患者,非急诊患者,(1)先“开枪”、再“瞄准”!,A、呼吸困难(Asphyxia)端坐体位 立即开放气道 给予有效吸氧,(2)先“开枪”、再“瞄准”!,B、大出血(Bleeding)立即彻底止血 建立静脉通路 快速补液扩容,(3)先“开枪”、再“瞄准”!,C1、心悸(Cardiopalmus)

6、端坐体位 有效吸氧 建立静脉通路,(4)先“开枪”、再“瞄准”!,C2、昏迷(Coma)开放气道 有效吸氧 建立静脉通路,(5)先“开枪”、再“瞄准”!,D、濒死状态(Dying)立即呼救、仰卧位 尽快徒手心肺复苏 电击除颤+复苏药物,2、最基本的五项急救首要措施 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1)体位仰卧、侧卧或端坐位(2)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3)有效吸氧鼻导管或面罩(4)建立静脉通路应通畅可靠(5)纠正水电酸硷失衡酌情静 脉输液(多选平衡盐液和糖水),常见的水电酸硷失衡之类型:水失衡 如脱水(绝食、腹泻等原因)、血容量不足(各种休克都可引起),或者相反为水中毒(稀释性低血钠)、血容量过多(急性

7、肾功能衰竭、急性左心衰竭);电解质失衡如低/高钠血症、低/高钾血症、低血钙、低血镁等;酸硷失衡如代谢性酸/硷中毒、呼吸性酸/硷中毒、混合性酸中毒,3、广义的ABCD“万用”急救流程: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 A.判断+气道:快速判断,确定病人昏迷后开放气道 B.呼吸:给氧+人工呼吸 C.循环:心脏+血管+血液 D.评估:抢救过程中不断检查和 床旁持续监测生命八征,A,第一步 判断(贯穿)Assessment 是否昏迷?开放气道Airway open如果昏迷或者呼吸道阻塞、立即开放气道,第二步 呼 吸 Breathing有效吸氧人工呼吸,第三步 循 环Circulation 心脏(心力、心律)血管(有

8、无出血)血液(量和质),第四步 评 价Diagnoses 生命八征 心电监护 脉氧饱和度,B,C,D,万用的急诊施救措施与流程,4、狭义的ABCD急救流程:仅适用于心肺复苏A 判断+气道:徒手开放气道B 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C 循环:胸外心脏按压D 电击除颤+复苏药物(高级),5、现场急救“七大”基本技术: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人人掌握的基本功,通过长期的模拟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具体包括两大类基本操作技能,涉及到心肺复苏有3项,涉及到创伤急救有4项,它们分别是:,(1)基础生命支持(BLS):有关现场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技能共有3项技术 a.徒手心肺复苏ABC b.电击除颤D(及心电图识别)c.复苏药物

9、(及气管插管),(2)基础创伤急救(BTLS):有关创伤的现场急救基本操作技能共有 4项,称之为外伤的四大急救基本技术 d.止血 e.包扎 f.固定 g.搬运,6、各种支持疗法与高级手段:呼吸支持人工呼吸机、人工肺循环支持强心、抗休克、血管 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脑功能支持降颅压、亚低温肾功能支持人工肾、血液净化肝功能支持人工肝、保肝药物,通过对所谓生命“八征”(包括 T、P、R、BP,C、A、U、S)的重点体格检查,来快速识别病人是否属于常见急危重症的“六衰”范畴。有关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请记住最重要的思路是先“开枪”、再“瞄准”,采取最基本的五项急救首要措施,广义和狭义的ABCD急救流程,现

10、场急救“七大”基本技术,以及各种支持疗法与高级手段。,二、抢救记录书写要求,抢救记录是指病人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做的记录。内容要求及格式如下:20021218,6:40 抢救记录病情变化的时间及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抢救的结果,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称。(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抢救记录书写规范,1、当患者病情危重或出现紧急险情时,经治或值班医师应千方百计、分秒必争投入抢救工作。抢救危重病人应报告上级医师。,抢救记录书写规范,2、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在场的患者亲属姓名及关系、

11、以及记录他们对抢救工作的意愿、态度和要求。,抢救记录书写规范,3、抢救记录内容(1)出现险情的确切时间及主要征象、简要症状体征、重点体检及急做检验检查结果。(2)抢救时生命体征变化。(3)详记抢救过程,包括抢救措施及效果和其他人员参加抢救、会诊的意见。(4)记录抢救结果及终止抢救的理由。若抢救成功应记录准备进一步采取的措施及医疗护理应注意的问题。,抢救记录书写规范,4、抢救现场由科主任或年资较高的医师负责组织及指挥工作。5、由参加抢救的执业医师详细如实书写,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病情变化经过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等。,抢救记录书写规范,6、记录抢救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7、因抢救危重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

12、历的,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抢救结束时间及记录时间。,抢救记录书写规范,8、如抢救失败,患者死亡,应准确记录患者的死亡时间(年、月、日、时、分),并记录确定患者死亡的依据(如呼吸、心跳停止,心电图平线)。将死亡心电图贴在抢救记录中,并注明姓名、日期、时间。家属意见,如“同意停止抢救”或有特殊尸体护理要求等。记录患者家属及患者代理人对尸检的态度和意见。,具体示例,抢救记录中存在的问题,1、抢救记录书写概念模糊 许多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对病人出现危象,在病程记录中是否应按规范要求正确书写抢救 录概念模糊。虽然病人在治疗中是在抢救,但未写抢救记,有的写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有的写成一般 的病

13、程记录。,2 抢救记录书写不规范,部分医师在书写抢救记录中未 按规范要求记录患者病情恶化时出现危、急情况的呼吸、脉 搏、血压、意识状态等基本生命体征;有的虽有记录但也是 不完整,抢救前后一些主要的阳性体征缺乏对照和可比性。,3 缺乏法律意识,部分医师在书写抢救记录时缺乏法律 意识,未按书写规范要求,详细记录抢救起始时间、抢救失败 而死亡的具体时间和参加抢救医护人员的具体姓名、职称、甚至包括在场的亲属姓名。还有抢救措施记录不够具体,用 药剂量方法书写不详细等。如果出现医疗纠纷时就产生举证不力,处于被动地位。,4、病情记录不准确,有的专业基础理论不扎实,概念不清 不能及时准确观察和描述病情变化。如

14、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病情这样描述:“患者呈昏迷 状态”,死亡的患者这样记录“患者经抢救无效,临床死亡”,这完全是概念性错误,对“死亡”概念的三 个分期不明确。患者在心跳呼吸停止8 分钟以 内为 临床死亡期,8 分钟以后为生物学死亡期,患者在临 床死亡期应尽力抢救,进入生物学死亡期无抢救价值,方可停止抢救。,5、不能正确使用医学术语,如死亡患者心电图这样描述“心电图呈直线”,虽然让人看了一目了然,但不是医学术语,应这样描述:“心电图检查无示波。,6、抢救记录的内容不全,抢救记录的内容应包括:抢救开始和结束 的时间,患者需要实施 抢救时的病情、症状,采取的抢救措施,抢救结束时的效果以及 参加抢救的小

15、组成员名单。,7、记录时间错误,病案书写规范若干问题的说明 规定:危急病人实 施抢救后应及时书写抢救记录,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 写病案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 6小时 内据实补 记,并加以说明。医师在书写抢救记录时,把“抢救记录”写在横行线右侧,不写抢救时间,或者时间记录不到分钟因此,医师必须在抢救完成 后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有关病案资料。有的记录医师、护理时间记录不一致。,8、对突发的危重病情记录不规范,临床上有时出现病人突发病情变化(如输液反应,出现血压降低,呼吸困难,高血压危象,严重心律失常等),生命体征不平稳,甚至危及生命的现 象,但临床医生往往会有重急救、轻记录的现象

16、,在抢救病人的 同时,却忽略了开具“病危”医嘱和告知病人家属,而且不书写 抢救记录。,9、使用抢救措施及使用药物错误,如窒息使用呼吸兴奋剂,心肺复苏使用呼吸兴奋剂。肾上腺素用量、用法偏大,时间不符合要求。心跳停止的患者用升压药,而不用复苏药物。不能够及时插管和心肺复苏。,几种抢救药物的药理作用,肾上腺素,药理作用:对和受体都有激动作用。1.兴奋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2.小剂量时使收缩压中度升高,大剂量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上升。3.扩张支气管,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临床应用:1.过敏性休克:皮下或肌肉注射0.51.0mg,必要时每隔10分钟重复给药一次,或将mg加入500ml葡萄糖中

17、静滴。2.心脏骤停:静脉或心内注射0.10.2mg,必要时每隔5分钟重复一次。3.支气管哮喘:皮下注射0.20.5mg,必要时每隔20分钟小时重复一次。不良反应:心悸、头痛、血压升高、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规格:1ml:1mg,去甲肾上腺素,药理作用:主要激动受体,对受体激动作用很弱。1.兴奋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2.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冠状血管扩张),使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临床应用:1.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用于各种休克(出血性休克禁用),以提高血压。2.心脏骤停复苏后血压维持。3.上消化道出血,用本品16mg加入冷生理盐水中,予口服50ml12小时。不良反应:

18、1.静滴液体外溢可致皮肤及肢体坏死。2.速度过快过量引起室性、室上性早搏。3.用后心排出量减少。4.缺氧、电解质紊乱。5.血压升高后有心率减慢。6.个别出现皮疹、面部水肿、紫绀、头痛、高血压、呕吐、抽搐等。规格:1ml:2mg,异丙肾上腺素,药理作用:为受体激动剂。1.兴奋心脏,使心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2.扩张支气管,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3.扩张外周血管,外周阻力降低,减轻心负荷。临床应用:1.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2.治疗支气管哮喘。3.抗休克,用于心源性和感染性休克。不良反应:心悸、头痛、头昏、喉干、恶心、无力、出汗等。注意:用药后若感胸痛或有心律不齐应引起重视。规格:2 m

19、l:1mg,阿托品,药理作用: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1.解除平滑肌的痉挛,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2.抑制腺体分泌。3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4.散大瞳孔,眼压升高。5兴奋呼吸中枢。临床应用:1.缓解内脏绞痛。2.抗感染性休克。3.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不良反应:1.口干、无汗、散瞳、心动过速、便秘、尿潴留、偶有皮肤反应。2.中毒剂量时出现严重口干,伴有烧灼样感觉,吞咽困难,恶心、呕吐、怕光、面红、发热,皮疹、心动过速,血压降低或升高。3.大剂量可引起中枢兴奋症状,如;烦躁、兴奋、谵妄、幻觉、震颤等。规格:1 mg:0.5mg,利多卡因,药理作用:1.局部麻醉的作用。2.降

20、低心肌的自律性,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临床应用:1.主要用于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表面麻醉及神经传导阻滞。2.用于急性心梗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3.用于洋地黄类中毒,心脏手术等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头痛、眩晕、嗜睡、血压下降、心率变慢、甚至心脏停搏。规格:5ml:0.1g,多巴胺,药理作用:1.局部麻醉的作用。2.降低心肌的自律性,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临床应用:1.主要用于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表面麻醉及神经传导阻滞。2.用于急性心梗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3.用于洋地黄类中毒,心脏手术等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头痛、眩晕、嗜睡、血压下降、心率变慢、甚至心脏停搏。

21、规格:5ml:0.1g,尼可刹米,药理作用:1.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2.通过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临床应用:用于中枢性呼吸及循环衰竭、麻醉药及其他中枢抑制药中毒等。不良反应:大剂量可致血压升高、心悸、出汗、心率失常、震颤,肌强直,甚至惊厥。规格:1.5ml:0.375g,洛贝林,药理作用:1.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而使呼吸加快。2.对迷走神经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也同时有反射性的兴奋作用。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新生儿窒息、小儿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和一氧化碳中毒。不良反应:1.恶心,呕吐、头痛、心悸、心动过缓、血压下

22、降。2.大剂量时引起心动过速、呼吸抑制、惊厥。规格:1 ml:3mg,地塞米松,药理作用:1.抗炎、抗过敏。2.对水钠潴留和促进排钾作用。临床应用:可用于各种急性严重细菌感染,严重的过敏性疾病,风湿病,肾病综合征,严重的支气管哮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不良反应:1.引起糖尿及类柯兴综合征。2.长期服用易引起精神症状及精神病。规格:1ml:5mg。,西地兰,药理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心脏传导系统,使心搏出量和心输出量增加,改善肺循环及体循环。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及房颤、房扑等。用法:静脉注射,用5%GS稀释后缓慢注射,首剂0.40.6mg,1030分钟起效,以后每24小时

23、可再给0.20.4mg,总量11.6mg。不良反应:恶心、食欲不振、头痛、二联律等中毒现象。注意:禁与钙注射剂合用。规格:2ml:0.4mg,阿拉明,药理作用:1.直接兴奋-受体而起作用,能收缩血管,持续升高血压。2.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输出量增加。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各种休克早期,手术后或腰麻后的低血压。不良反应:1.心率失常,升压过快过猛可致急性肺水肿,心跳骤停。2.过量时表现为抽搐、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3.液体外溢致局部组织坏死、糜烂或红肿、硬结等。规格:1ml:10mg(间羟胺),硝酸甘油,药理作用:1.松弛血管平滑肌,使周围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心脏负荷减轻,心肌氧耗量减少,缓解心绞痛。2.对冠脉分支有扩张作用。临床应用:1.治疗或预防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片,分钟即可发挥作用。2.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不良反应:头痛,眩晕,心悸,低血压反应,面红,药疹等。注意:本药不要吞服。规格:1ml:5mg,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