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科课程》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15222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专科课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护理专科课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护理专科课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护理专科课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护理专科课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专科课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专科课程》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理专科课程护理学基础复习指导,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徐 云,课程回顾(一),绪论、健康和疾病、卫生保健服务体系护士与患者护理实践中伦理和法律护理学理论评判性思维和护理临床决策整体护理与护理程序,课程回顾(二),环境入院和出院护理饮食与营养舒适休息与活动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排泄给药静脉输液与输血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临终关怀医疗护理文件记录,考核要求,考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根据网络学院学生的特点,课程以理论考核形式进行,考试内容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各占80%、15%、5%;试题的类型:选择题(20题)占40%填空题(15格)占15%简答题(4题)占20%问答题(2题)占2

2、5%,绪论,1.护理学发展史(1)护理学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2)中国护理学发展概况2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1)护理学的基本概念(2)护理学的任务和目标(3)护理实践标准3护理学的范畴4护士基本素质,健康与疾病,1.健康(1)健康和安适的概念(2)健康和安适模式(3)影响健康的因素2疾病(1)疾病的概念(2)现代疾病观的特点(3)疾病谱的变化(4)疾病行为(5)疾病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3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1)健康促进(2)疾病预防(3)健康促进的原则和策略(4)护理人员在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中的作用(5)健康教育4护士基本素质,护理学的任务和目标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 护理

3、的框架:人、健康、环境、护理 安适(wellness):是生命充满活力和完美感觉的主观感受。安适的五个方面:生理安适、社会安适、情感安适、职能安适、精神安适,第四章 护士与患者,掌握护患关系的三种模式和护患关系的建立过程完整沟通的六个基本要素及影响沟通交流有效性的因素促进有效沟通技巧(倾听)护士的基本素质熟悉病人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护患关系的概念与特征当代护士角色的功能患者角色转变及适应问题了解护理专业的概念及不同阶段的护士形象角色的概念和特征沟通的种类,第六章 护理学理论,掌握奥瑞姆理的自护理论、自护不足理论及护理系统理论;罗伊三类剌激、二个调节器、四种模式纽曼的人体基本结构系统模式及三种预防水

4、平金的达标理论柜架,三种动态相互作用系统熟悉系统的概念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患者的基本需要及满足患者需要的方式了解系统的分类及基本属性人类需要的一般规律应激的基本概念及模式,第七章 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决策,掌握1评判性思维的概念和构成2.临床护理决策的概念和步骤熟悉1发展评判性思维的基本步骤2.临床护理决策的类型3.影响临床护理决策的因素4发展临床决策能力的相应策略和关键问题了解1.评判性思维的类型与层次2.了解评判性思维的标准,临床护理决策(clinical decision-making in nursing)是护士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患者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方案作出判断的复杂过程

5、过程。护理临床决策的类型护理临床决策护理伦理决策护理管理决策,第八章 整体护理与护理程序,掌握1.护理诊断的资料收集、书写标准,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2.能用有关标准区分正确与错误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3.能根据本章所学知识,书写护理病历一份,做到格式规范、内容可靠、资料完整,符合书写要,第八章 整体护理与护理程序,熟悉1.整体护理的概念和实践特征,整体护理与传统护理的区别,整体护理与护理程序的关系。2.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护理诊断的排序原则。3.制定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的要求,书写注意事项。了解1.护理程序的发展历史、特性及对护理实践的指导意义。,第九章 环境,掌握:1.清洁、消

6、毒、灭菌的概念。常用的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方法。2.洗手技术和手的消毒,无茵技术操作原则,隔离的原则种类。熟悉:1.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诊断。2.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法的原理、适用范围、方法。3.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4.隔离区域的设置、划分及主要的隔离措施。了解:1.人的外环境中与护理专业有关的治疗性环境,医院的物理环境要求。2.医院感染的形成、类型和管理。3.医院日常清洁、消毒、灭菌工作及效果评价。,第十章 入院和出院护理,掌握:分级护理对象及护理内容;使用平车及轮椅等运送病人的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熟悉:一般病人及急诊病人入病区的初步护理,出院护理了解:入院程序,新入院患者的心理需要及满足

7、;担架搬运法,第十一章 舒适,掌握1常用卧位的适应症2保护具应用的原则3疼痛患者的护理熟悉1卧位的分类及其涵义2口腔护理的适应症及漱口溶液选择3疼痛的性质、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4护理不舒适患者的原则了解:1.舒适与不舒适的概念 2.引起不舒适的原因 3疼痛发生的机制 4皮肤、头发、晨晚间护理,第十二章 休息与活动,掌握1影响休息和睡眠的因素2促进患者休息和睡眠的护理措施。3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4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易患部位,分期5压疮的预防及治疗护理措施,第十二章 休息与活动,熟悉1住院患者的睡眠特点及常见的睡眠失调2睡眠的分期及各期特点3休息的意义及良好休息的条件4压疮发生的的易发人群5压疮的定义

8、和发生的原因。6关节活动范围练习了解1休息与活动的意义2活动受限的原因,第十三章 饮食与营养,掌握:管饲饮食的目的、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价。基本饮食及治疗饮食的适用范围、原则和用法。熟悉:医院饮食的种类及各类饮食的适用范围、原则和用法。营养的评估;病人饮食的一般护理措施要素饮食的概念、实施及注意事项了解:营养对人体的重要性;热能;营养素的种类、功能和来源试验饮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第十四章 体温和脉搏,掌握体温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体温异常病人的观察(包括发热程度、热型)及评估及体温过高和过低病人的护理措施。体温计的清洁消毒方法脉搏的测量方法及异常脉搏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温单绘制方法应用冷、热疗法的

9、禁忌。冷疗法的应用:局部冷疗法、全身冷疗法。热疗法的应用:干热疗法、湿热疗法。,第十四章 体温和脉搏,熟悉浅表动脉的解剖部位体温单的内容冷、热疗法的护理评估;冷、热疗法的作用;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了解体温的定义及体温的形成及调节正常体温、脉搏及其生理性变化脉搏的形成脉搏异常与疾病的联系,第十五、十六章 呼吸与血压,掌握:1.不同患者呼吸测量的方法和记录,各种痰标本采集的正确方法。2.鼻导管给氧的操作方法,氧浓度、氧流量的换算方法。3.血压的正常值,血压的准确测量、记录。,第十五、十六章 呼吸与血压,熟悉1影响呼吸变化的因素和各种异常呼吸的常见原因。2给氧的目的,各种给氧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和

10、适用 范围。3用氧注意的安全、氧疗副作用的观察及预防4各种影响血压的因素,造成血压测量误差的因素。了解1呼吸调节的方式及呼吸困难的分类。2血压的生理性变化。3实施各种协助患者排痰的技术。,第十七章 排泄,掌握:泌尿系统排泄功能异常、肠功能改变时病人的护理措施。熟悉:协助病人维持正常的排尿活动的护理措施。影响排便的因素,满足肠道排便需要的护理措施。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排尿的生理。大肠的运动形式、生理功能及排便反射。,第十八章 给药,掌握:给药的护理评估及口服给药的健康教育内容注射给药的原则及正确的抽吸药液方法。常用注射部位的选择和注射方法。药物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常用药物过敏试验皮

11、试液的配制。,第十八章 给药,熟悉:口服给药的程序和方法注射给药的基本概念了解: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滴入术及栓剂给药术的实施,第十九章静脉输液与输血,掌握:临床补液的原则,输液点滴速度与时间的计算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能识别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独立完成密闭式静脉输液术的护理操作,做到动作连 贯、操作规范、过程完整、效果确实独立处理输液中的常见故障,保证治疗顺利进行输血前的准备,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各种输血反应症状及护理措施正确实施间接静脉输血术的操作规程,做到严格查对、步骤完整,第十九章静脉输液与输血,熟悉:静脉输液的目的及常用部位静脉留置针的适用对象及注意事项静脉和特殊药液的输注注意点

12、一般静脉输液法和静脉留置针输液法的差异及优缺点静脉输血的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静脉输血的原则了解:输液的原理与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常用溶液的种类及其作用输液微粒和输液泵的应用血型种类及分型的依据成分输血的一般概念及特点血液制品的种类及其用途,第二十章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掌握:掌握正确判断心搏、呼吸停止的技术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和方法。掌握洗胃的目的、评估和各种药物中毒的灌洗溶液及禁忌药物,第二十章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熟悉:病情观察的方法和内容。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 评价心肺复苏的标准。常用的洗胃方法。危重病人的护理了解:1了解病情观察的意义及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2 了解抢

13、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 了解人工呼吸器的使用方法,危重病人的特点,病人衰弱、抵抗力低病情重而复杂病情变化快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治疗措施多易发生合并症,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抢救准备2.保持呼吸道通畅3.加强临床护理:眼睛、口腔、皮肤4.肢体被动锻炼5.补充营养和水分6.维持排泄功能7.保持各类导管畅通8.确保病人安全9.心理护理,第二十一章 临终关怀,掌握1濒死、死亡、临终关怀、安乐死的定义2死亡的标准3临终关怀的理念与原则4尸体的变化特点和尸体护理的目的5临终患者的护理要点熟悉1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反应。2丧亲者得心理特点及护理要点了解1临终关怀的兴起、发展、组织

14、形式2临终关怀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1、不可逆的深昏迷,对外部刺激和内部需要无感受性、无反应性2、自发呼吸停止,自主的肌肉运动消失3、脑干反射消失4、脑电波消失24小时内反复复查无改变;排除两种情况:(1)体温过低(2)服用大量中枢抑制药物,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制定死亡标准,死亡过程的分期:,濒死期(agonal stage)脑干以上深度抑制,各系统功能严重障碍,变化可逆。临床死亡期(clinical death stage)延髓极度抑制,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各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5-6分钟)的代谢活动,超过该时期,大脑变化不可逆。生物学死亡期(biological death stage)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器官代谢停止,不可逆的死亡。出现尸体现象.,第21章 医疗护理文件记录,掌握 医疗和护理文件的管理及书写要求熟悉 护理文件记录形式了解 医疗文件记录的知识背景;国内外护理书写研究现状,预祝各位考试顺利!,谢谢!,本文档支持任意编辑,下载使用,定会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