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石油沥青》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1779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性石油沥青》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改性石油沥青》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改性石油沥青》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改性石油沥青》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改性石油沥青》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性石油沥青》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性石油沥青》PPT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改性石油沥青3.1 矿物填料改性沥青 在沥青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矿物填充料,可以提高沥青的粘性和耐热性,减小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同时也减少了沥青的耗用量,主要适用于生产沥青胶。()常用矿物填料 矿物填料有粉状和纤维状两种,常用的有滑石粉、石灰石粉、硅藻土、石棉绒和云母粉等。,()矿物填充料改性机理由于沥青对矿物填充料的润湿和吸附作用,沥青可以单分子状态排列在矿物颗粒(或纤维)表面,形成结合力牢固的沥青薄膜,称之为“结构沥青”。结构沥青具有较高的粘性和耐热性等,但是矿物填充料的掺入量要适当,一般掺量为时,可以形成恰当的结构沥青膜层。3.2 树脂改性沥青用树脂改性石油沥青,可以改善沥青的耐寒性、耐热性

2、、粘结性和不透气性。在生产卷材、密封材料和防水涂料等产品时均需应用。常用的树脂有:古马隆树脂,聚乙烯,聚丙烯,酚醛树脂及天然松香等。,3.3 橡胶改性沥青()氯丁橡胶改性沥青石油沥青中掺入氯丁橡胶后,可使其气密性、低温柔性、耐化学腐蚀性、耐光、耐臭氧性、耐候性和耐燃性等得到大大改善。氯丁橡胶掺入的方法有溶剂法和水乳法。溶剂法是先将氯丁橡胶溶于一定的溶剂(如甲苯)中形成溶液,然后掺入液态沥青中并混合均匀即可。水乳法是将橡胶和石油沥青分别制成乳液,然后混合均匀即可使用。,(2)丁基橡胶改性沥青丁基橡胶沥青的配制方法与氯丁橡胶沥青类似。()热塑性丁苯橡胶(SBS)改性沥青SBS热塑性橡胶兼有橡胶和塑

3、料的特性,常温下具有橡胶的弹性,在高温下又能像塑料那样熔融流动,成为可塑的材料。所以采用橡胶改性沥青,其耐高、低温性能均有较明显提高。()再生橡胶改性沥青再生橡胶掺入石油沥青中,同样可大大提高石油沥青的气密性,低温柔性,耐光、热和臭氧性,以及耐候性,且价格低廉。,第二节 沥青基防水材料1.沥青防水卷材凡用原纸或玻璃布、石棉布、棉麻织品等胎料浸渍石油沥青(或焦油沥青)制成的卷状材料,称为浸渍卷材(有胎卷材)。将石棉、橡胶粉等掺入沥青材料中,经碾压制成的卷状材料称为辊压卷材(无胎卷材)。这两种卷材通称沥青防水卷材。1.1 普通原纸胎基油毡和油纸采用低软化点沥青浸渍原纸所制成的无涂盖层的纸胎防水卷材

4、叫油纸,当再用高软化点沥青涂盖油纸的两面,并撒布隔离材料后,则称为油毡。按原纸1m2的质量克数,油毡分为200、350和500三种标号,油纸分为200和350两种标号。,1.2 新型有胎沥青防水卷材新型有胎沥青防水卷材主要有麻布油毡、石棉布油毡、玻璃纤维布油毡、合成纤维布油毡等。这些油毡的制法与纸胎油毡相同,但抗拉强度、耐久性等都比纸胎油毡好得多,适用于防水性、耐久性和防腐性要求较高的工程。SBS改性沥青柔性油毡是近年来生产的一种弹性体沥青防水卷材,它以聚酯纤维无纺布为胎体,以橡胶改性沥青为面层,以塑料薄膜为隔离层,油毡表面带有砂粒。它的耐撕裂强度比玻璃纤维胎油毡大1517倍,耐刺穿性大151

5、9倍,可用氯丁粘合剂进行冷粘贴施工,也可用汽油喷灯进行热熔施工,是目前性能最佳的油毡之一。,2.沥青基防水涂料2.1 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是沥青以微粒(粒径m左右)分散在有乳化剂的水中而成的乳胶体。配制时,首先在水中加入少量乳化剂,再将沥青热熔后缓缓倒入,同时高速搅拌,使沥青分散成微小颗粒,均匀分布在溶有乳化剂的水中。由于乳化剂分子一端强烈吸附在沥青微小颗粒表面,另一端则与水分子很好地结合,产生有益的桥梁作用,使乳液获得稳定。,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工程中所用的阴离子乳化剂有钠皂或肥皂、洗衣粉等。阳离子乳化剂有双甲基十八烷溴胺和三甲基十六烷溴胺等。非离子乳化剂有聚乙烯醇,平平加(烷基苯酚环氧乙

6、烷缩合物)等。矿物胶体乳化剂有石灰膏及膨润土等。乳化沥青涂刷于基材表面,或与砂、石材料拌和成型后,其中水分逐渐散失,沥青微粒靠拢而将乳化剂薄膜挤破,从而相互团聚而粘结,这个过程称乳化沥青成膜。乳化沥青可涂刷或喷涂在材料表面作为防潮或防水层,也可粘贴玻璃纤维毡片(或布)作屋面防水层,或用于拌制冷用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2.2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及水性沥青基薄质防水涂料 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是以沥青为基料,加入改性材料橡胶和稀释剂及其他助剂等而制成的粘稠液体。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特点是耐水性强。由于橡胶的加入改善了沥青涂膜的性质,故在水的长期作用下,涂膜不脱落,不起皮,抗渗性好,抗裂性优异,有较好的弹性和

7、延伸性,尤其是低温下的抗裂性能更好,故适用于基层易开裂的屋面防水层。又因其耐化学腐蚀性好,故也可作木材、金属管道等的防腐涂层。以化学乳化剂配制的乳化沥青为基料,掺入氯丁胶乳或再生橡胶等形成的防水涂料,称为水性沥青基薄质防水涂料。,3.沥青胶与冷底子油3.1沥青胶沥青胶又称沥青玛瑅脂,它是在熔(溶)化的沥青中加入粉状或纤维状的填充料经均匀混合而成。填充料粉状的如滑石粉、石灰石粉、白云石粉等,纤维状的如石棉屑、木纤维等。沥青胶的常用配合比为沥青70%90%,矿粉1030。如采用的沥青粘性较低,矿粉可多掺一些。一般矿粉越多,沥青胶的耐热性越好,粘结力越大,但柔韧性降低,施工流动性也变差。,沥青胶有热

8、用和冷用的两种,一般工地施工是热用。配制热用沥青胶时,先将矿粉加热到100110,然后慢慢地加入已熔化的沥青中,继续加热并搅拌均匀即成。热用沥青胶用于粘结和涂抹石油沥青油毡。冷用时需加入稀释剂将其稀释后于常温下施工应用,它可以涂刷成均匀的薄层。,3.2冷底子油冷底子油是用汽油、煤油、柴油、工业苯等有机溶剂与沥青材料溶合制得的沥青涂料。它的粘度小,能渗入到混凝土、砂浆、木材等材料的毛细孔隙中,待溶剂挥发后,便与基材牢固结合,使基面具有一定的憎水性,为粘结同类防水材料创造了有利条件。因它多在常温下用作防水工程的打底材料,故名冷底子油。冷底子油常随配随用,通常是采用3040的30号或10号石油沥青,

9、与60%70%的有机溶剂(多用汽油)配制而成。,4.建筑防水沥青嵌缝油膏建筑防水沥青嵌缝油膏是以石油沥青为基料,再加入改性材料废橡胶粉和硫化鱼油、稀释剂(松焦油、松节重油和机油)及填充料(石棉纺和滑石粉)等,经混拌制成膏状物,为最早使用的冷用嵌缝材料。沥青嵌缝油膏的主要特点是炎夏不易流淌,寒冬不易脆裂,粘结力较强,延伸性、塑性和耐候性均较好,因此广泛用于一般屋面板和墙板的接缝处,也可用作各种构筑物的伸缩缝、沉降缝等的嵌填密封材料。,第三节 沥青混合料1.沥青混合料的定义沥青混合料是将石子、砂(0.15mm)和矿粉(0.15mm)经人工合理选择级配组成的矿质混合料与适量的沥青材料经拌和所组成的混

10、合物。将沥青混合料经摊铺后碾压成型,即成为各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路面。沥青混合料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砾)石混合料两类,一般经碾压密实后前者的剩余空隙率不大于10称为沥青混凝土,后者的剩余空隙率大于10的称为沥青碎(砾)石混合料。,2.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沥青混合料是由沥青、粗细集料和矿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拌和而成的多组分材料。由沥青混合料修筑的路面,有两种不同的强度理论。表面理论认为,沥青混合料是由粗、细集料和矿粉,大小不同粒径组成密实矿质混合料的骨架,利用沥青胶结料的粘聚力,在加热状态下施工,使沥青包裹在矿料的表面,经过压实固结后,将松散的矿质颗粒胶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胶浆理论

11、认为,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具有空间网络状结构的多级分散体系。它是以粗集料为分散相,沥青砂浆为分散介质的粗分散系;沥青砂浆又以细浆料为分散相,沥青胶结物为分散介质的细分散系;而沥青胶结物又以矿粉为分散相,沥青为分散介质的微分散系。两种理论的主要区别是,表面理论重点突出矿质骨料的骨架作用,强度的关键首先是矿质骨料的强度和密实度;而胶浆理论则突出沥青胶结构在混合料中的作用,以及沥青与填充料之间的关系,这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的影响尤为重要。,沥青混合料按矿质骨架的结构状况,可将其组成结构分为下述三个类型:(1)悬浮密实结构。当采用连续密级配的沥青混合料时,材料从大到小连续存在,由于粗集料的

12、数量较小而细集料的数量较多,粗集料被细集料挤开,而以悬浮状态存在于细集料之间。这种结构的沥青混合料密实度及强度较高,而稳定性较差。一般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都采用这种连续级配型的结构。,(2)骨架空隙结构。当采用连续密级配的沥青混合料时,粗集料较多,彼此紧密相接,细集料的数量较少,形成较多空隙。这种结构的沥青混合料,骨料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起重要作用,因此这种沥青混合料受沥青材料性质的变化影响较小,因而热稳定性较好,但沥青与矿料粘结力小、空隙率大、耐久性差。()骨架密实结构。采用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综合以上两种结构之长,既有一定数量的粗骨料形成骨架,又根据粗集料空隙的多少加入细集料,形成较高的密

13、实度。这种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强度和稳定性都较好,是较理想的结构类型。,3.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1)高温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是指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承受多次重复荷载作用而不发生过大的累积塑性变形的能力。沥青混合料路面在车轮作用下受到垂直力和水平力的综合作用,能抵抗高温而不产生车辙和波浪等破坏现象的为高温稳定性符合要求。在国内外的沥青混凝土技术规范中,多数采用高温强度与稳定性作为主要技术指标。,我国国家标准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法作为高温稳定性的测试评定方法。马歇尔试验法是将选定级配组成的矿质混合科,加入适量的沥青,在规定条件下拌制成均匀混合料,击实成直径101.6mm,

14、高63.5mm的圆柱形试件,按规定条件保温,然后把试件迅速卧放在弧形加荷头内,以50.5mmmin的速度加压。当试件达到破坏时的最大荷载即为稳定度(kN),此时对应的压缩变形量称为流值(0.1mm)。除测定稳定度和流值外,还要测定沥青混合料的密度、空隙率和饱和度,用这五个指标共同控制混合料的技术性质。(2)低温抗裂性沥青混合料为弹性一粘性一塑性材料,其物理性质随温度而有很大变化。沥青混合料在低温下抵抗断裂破坏的能力,称为低温抗裂性能。,(3)耐久性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是指其在修筑成路面后,在车辆荷载和大气因素(如阳光、空气和雨水等)的长期作用下,仍能基本保持原有性能的能力。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与组

15、成材料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在大气因素下,沥青的化学组成会产生转化,油分减少,沥青质增加,使沥青的塑性逐渐消失而脆性增加,路面使用品质下降,产生龟裂破坏,通常称为“老化”。路面老化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路面材料抵抗自然因素作用的能力,常用气候稳定性来表示。一般采用马歇尔试验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饱和度和残留稳定度等指标,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4)抗滑性 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和车辆行驶速度的加快,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面的抗滑能力与沥青混合料的粗糙度、级配组成、沥青用量和矿质集料的微表面性质等因素有关。面层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具有棱角的碎石,通常采用玄武岩。采取适

16、当增大集料粒径,适当减少一些沥青用量及严格控制沥青的含蜡量等措施,均可提高路面的抗滑性。,(5)施工和易性影响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的因素很多,如当地气温、施工条件以及混合料性质等。单纯从混合料材料性质而言,影响施工难易性的首先是混合料的级配情况。此外,当沥青用量过少,或矿粉用量过多时,混合料容易产生疏松,不易压实;反之,如沥青用量过多,或矿粉质量不好,则容易使混合料粘结成块,不易摊铺。间断级配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就较差。,4.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1)沥青材料不同型号的沥青材料,具有不同的技术指标,适用于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路面,在选择沥青材料的时候,要考虑到气候条件、交通量、施工方法等

17、情况。寒冷地区宜选用稠度较小,延度较大的沥青,以免冬季裂缝;较热地区选用稠度较大,软化点高的沥青,以免夏季泛油、发软。一般路面的上层宜用较稠的沥青,下层和联结层宜用较稀的沥青。,(2)粗集料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要求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一般选用高强、碱性的岩石轧制成接近于立方体、表面粗糙、具有棱角的颗粒。沥青混合料对粗集料的级配不单独提出要求,只要求它与细集料、矿粉组成的矿质混合料能符合相应的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每种混合料按空隙率分为I型(空隙率为)和 II型(空隙率为610)两种。一种粗集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可用两种以上、不同级配的粗集料掺合使用。,(3)

18、细集料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可根据当地条件及混合料级配要求选用天然砂或人工砂,在缺少砂的地区,也可用石屑代替。细集料同样应洁净、粘土含量不大于。(4)矿粉矿粉是由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憎水性岩石磨制而成的,也可以利用工业粉末、废料、粉煤灰等代替,但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其中粉煤灰的用量不宜超过填料总量的50,粉煤灰的烧失量应小于12,塑性指数应小于。矿粉表观密度应不小于2.50g/cm3,粗度通过0.075mm筛孔的应大于75,亲水系数(矿粉在水中体积与在煤油中的体积之比)应小于,矿粉应干燥、不含泥土杂质和石块,含水量应不大于。,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粗集料、

19、细集料、矿粉和沥青材料相互配合的最佳组成比例,使之既能满足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如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平整度等)又符合经济的原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如下(1)选择矿质混合料配合比例 确定沥青混合料所用公路等级、路面类型,哪一结构层以及具体要求,选择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并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推荐的级配作为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级配;测定矿料的密度、吸水率、筛分情况和沥青的密度;采用图解法或数解法求出已知级配的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之间的比例关系。,(2)确定沥青最佳用量 采用马歇尔试验法来确定沥青最佳用量,按所设计的矿料配合比配制五组矿质混合料,每组按规范推荐的沥青用量范围加入适量沥青,并

20、按0.5%的间隔递增,拌合均匀制成马歇尔试件,进行试验,测出试件的密实度、稳定度和流值等,并确定出最佳沥青用量。#,例7-1 某建筑工程屋面防水,需用软化点为75的石油沥青,但 工地仅有软化点为95和25的两种石油沥青,问应如何掺配?解掺配时较软石油沥青(软化点为25)用量为:较硬石油沥青(软化点为95)用量为:Q2=100%-Q1=71.4%以估算的掺配比例和其邻近的比例(10)进行试配(混合熬制均匀),测定掺配后沥青的软化点,然后绘制“掺配比一软化点”关系曲线,即可从曲线上确定出所要求的掺配比例。,例7-2 某工地需要使用软化点为 85的石油沥青5,现有10号石油沥青3.5,30号石油沥青

21、1 和60乙石油沥青。试通过计算确定出三种牌号沥青各需用多少吨?解由表10-3知10号石油沥青的软化点为 9530号石油沥青的软化点为 70由表10-2知60乙石油沥青的软化点为 50,(1)10号石油沥青和30号石油沥青掺配:30号石油沥青掺量为:10号石油沥青掺量为Q2=100%-Q1=100%40%=60%设掺配 1 30号石油沥青,需x1 t 10号石油沥青,60%x=40%1x=0.67 t则用30号石油沥青1 和10号石油沥青0.67,可配制1.67t软化点为 85的石油沥青。尚需要用10号石油沥青和60号乙石油沥青配制 51.67=3.33t软化点为 85的石油沥青.,(2)10

22、号石油沥青和60号乙石油沥青掺配60号乙石油沥青掺量为10号石油沥青掺量为Q2=100%-Q1=100%22.2%=77.8%则配制3.33t软化点为 85的石油沥青,60乙石油沥青需要量为:3.33t22.2%=0.74t10号石油沥青需要量为:3.33t77.8%=2.59t10号石油沥青合计需要量为:0.67+2.59=3.26t故配制5t软化点为 85的石油沥青,需10号石油沥青3.26 t,30号石油沥青1t,60乙石油沥青0.74t。,由于10号石油沥青的软化点为 95,30号石油沥青的软化点为 70,60乙石油沥青的软化点为 50,故配制软化点为 85的石油沥青,只能采取10号石

23、油沥青与30号石油沥青掺配和10号石油沥青与60乙石油沥青掺配两种方式。#,例7-3试述石油沥青的三大组分及其特性。石油沥青的组分与其性质有何关系?解石油沥青的三大组分及其特性如下:(1)油分。油分为淡黄色至红褐色的油状液体,是沥青中分子量最小和密度最小的组分,密度介于0.71.0cm3之间。在170较长时间加热,油分可以挥发。油分能溶于石油醚、二硫化碳、三氯甲烷、苯、四氧化碳和丙酮等有机溶剂中,但不溶于酒精。油分的多少决定了沥青的流动性。()树脂(沥青脂胶)。沥青脂胶为黄色至黑褐色粘稠状物质(半固体),分子量比油分大(6001000),密度为1.01.1gcm3。沥青脂胶中绝大部分属于中性树

24、脂。中性树脂含量增加,石油沥青的延度和粘结力等品质愈好。()地沥青质(沥青质)。地沥青质为深褐色至黑色固态无定形物质(固体粉末),分子量比树脂更大(1000以上),密度大于1 gcm3,不溶于酒精、正戊烷,但溶于三氯甲烷和二硫化碳,染色力强,对光的敏感性强,感光后就不能溶解。地沥青质是决定石油沥青温度敏感性、粘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沥青的组分与其性质的关系为:油分赋予沥青以流动性。沥青脂胶使石油沥青具有良好的塑性和粘结性。地沥青质含量愈多,则软化点愈高,粘性愈大,即愈硬脆。评注 石油沥青的组成元素主要是碳(8288%)、氢(811%),其次是硫(6%)、氧(1.5%)、氮()等和微量的金属元素

25、。但沥青的化学成分极为复杂,将其分离为纯粹的化合物单体,目前还有一定困难,而且沥青的元素组成与其物理性质的关系不甚密切,因此通常采用组分分离法将沥青分离为化学性质相近而且与技术性质有一定联系的几个组,即沥青的化学组分。例10-2 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是什么?各用什么指标表示?解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有:(1)粘滞性 石油沥青的粘滞性又称粘性。粘滞性应以绝对粘度表示,但因其测定方法较复杂,故工程中常用相对粘度(条件粘度)来表示粘滞性,对使用粘稠(半固体或固体)的石油沥青用针入度表示,对液体石油沥青则用粘滞度表示。()塑性塑性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不破坏,除去外力后,仍能保持变形后的形

26、状的性质。石油沥青的塑性用延度表示。延度愈大,塑性愈好。()温度敏感性 温度敏感性是指石油沥青的粘滞性和塑性随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能。由于沥青是一种高分子非晶态热塑性物质,故没有一定的熔点。温度敏感性以软化点指标表示。由于沥青材料从固态至液态有一定的变态间隔,故规定以其中某一状态作为从固态转变到粘流态的起点,相应的温度则称为沥青的软化点。另外,沥青的脆点是反映温度敏感性的另一个指标,它是指沥青从高弹态转到玻璃态过程中的某一规定状态的相应温度,该指标主要反映沥青的低温变形能力。()大气稳定性石油沥青在热、阳光、氧气和潮湿等大气因素的长期综合作用下抵抗老化的性能,称为大气稳定性,也是沥青材料的耐久性

27、。石油沥青的大气稳定性以加热蒸发损失百分率和加热前后针入度比来评定。评注 粘稠石油沥青的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25)条件下,以规定质量(100)的标准针,在规定时间(s)内贯入试样中的深度来表示,单位以1/10mm计。延度测定是把沥青制成“”字形标准试件,置于延度仪内25水中,以 5cmmin的速度拉伸,用拉断时的伸长度来表示,单位用cm计。沥青软化点一般采用环与球法测定。它是把沥青试样装入规定尺寸(直径15.88mm,高mm)的铜环内,试样上放置一标准钢球(直径9.53mm,质量3.5),浸入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升温(min,当沥青软化下垂至规定距离(25.4mm)时的温度即为其软化点,以

28、摄氏度()计。例10-3 怎样划分石油沥青的牌号?牌号大小与沥青主要技术性质之间的关系怎样?解 石油沥青按针入度指标来划分牌号,牌号数字约为针入度的平均值。常用的建筑石油沥青和道路石油沥青的牌号与主要性质之间的关系是:牌号愈高,其粘性愈小(针入度越大),塑性愈大(即延度越大),温度稳定性愈低(即软化点愈低)。评注严格地讲,石油沥青的牌号是按沥青的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指标来划分的。例10-4 石油沥青的老化与组分有何关系?沥青老化过程中性质发生哪些变化?沥青老化对工程有何影响?解在石油沥青的老化过程中,在温度、空气、阳光和水的综合作用下,沥青中各组分会发生不断递变,低分子化合物将逐步转变成高分子

29、物质,即油分和树脂逐渐减少,而沥青质逐渐增多。在石油沥青的老化过程中,随着时间的进展,由于树脂向地沥青质转变的速度更快,使低分子量组成减少,地沥青质微粒表面膜层减薄,沥青的流动性和塑性将逐渐减小,硬脆性逐渐增大,直至脆裂,致使沥青防水层开裂破坏,或造成路面使用品质下降,产生龟裂破坏,对工程产生不良影响。评注 沥青经若干年后,性质变得脆硬、易于开裂的现象称为“老化”。沥青抗老化能力称为大气稳定性。例10-5 某工地运来两种外观相似的沥青,已知其中有一种是煤沥青,为了不造成错用,请用两种以上方法进行鉴别?解煤沥青与石油沥青可用以下方法进行鉴别:()测定密度。大于1.1者为煤沥青;()燃烧试验。烟气

30、呈黄色,并有刺激性嗅味者为煤沥青;()敲击块状沥青,呈脆性(韧性差)、音清脆者为煤沥青。有弹性、音哑者为石油沥青;()用汽油或煤油溶解沥青,将溶液滴于滤纸上,呈内黑外棕色明显两圈斑点者为煤沥青,呈棕色均匀散开斑点者为石油沥青。评注与石油沥青比较,煤沥青的塑性差、温度敏感性大、大气稳定性差,但其粘性大,煤沥青有嗅味,挥发物有毒,施工时要注意。例10-8试述采用矿物填充料对沥青进行改性的机理。解 由于沥青对矿物填充料的润湿和吸附作用,沥青与矿粉发生交互作用,沥青在矿粉表面产生化学组分的重新排列,在矿粉表面形成一层扩散溶剂化膜,在此膜厚度以内的沥青称为“结构沥青”。如果矿粉颗粒之间接触处是由结构沥青

31、膜所联结,这样促成沥青具有更高的粘度和更大的扩散溶化膜的接触面积,因而使沥青可以获得更大的粘聚力。评注 结构沥青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矿料与沥青的交互作用,而引起沥青化学组分在矿料表面的重分布。沥青可以单分子状态排列在矿物颗粒(或纤维)表面,形成结合力牢固的沥青薄膜,称之为“结构沥青”。结构沥青具有较高的粘性和耐热性。例10-9 乳化沥青和冷底子油的不同点是什么?解乳化沥青是沥青以微粒(粒径m左右)分散在有乳化剂的水中而成的乳胶体。配制时,首先在水中加入少量乳化剂,再将沥青热熔后缓缓倒入,同时高速搅拌,使沥青分散成微小颗粒,均匀分布在溶有乳化剂的水中。由于乳化剂分子一端强烈吸附在沥青微小颗粒表面,另

32、一端则与水分子很好地结合,产生有益的桥梁作用,使乳液获得稳定。冷底子油是用汽油、煤油、柴油、工业苯等有机溶剂与沥青材料溶合制得的沥青溶液。评注 沥青溶液虽然塑性良好,施工方便,但因使用很多的有机溶剂,使用后又完全挥发,因而不大经济。例10-10 沥青胶是如何配制的?论述其特性和用途。解沥青胶是在熔(溶)化的沥青中加入粉状或纤维状的填充料经均匀混合而成。填充料粉状的如滑石粉、石灰石粉、白云石粉等,纤维状的如石棉屑、木纤维等。沥青胶的常用配合比为沥青70%90%,矿粉1030。沥青胶有热用和冷用的两种,一般工地施工是热用。配制热用沥青胶时,先将矿粉加热到100110,然后慢慢地加入已熔化的沥青中,

33、继续加热并搅拌均匀即成。沥青胶的特性主要有:(1)耐热度:用毫米厚的沥青胶粘合两张沥青油纸,于不低于规定温度条件下,在(或度角)的坡度上停放小时,沥青胶不应流淌,油纸不应滑动。(2)柔韧性:涂在沥青油纸上的毫米厚的沥青胶层,在18士 时,围绕规定直径的圆棒,以秒钟的均衡速度弯曲成半周,沥青胶不应有裂纹(3)粘结力:将两张用沥青胶粘贴在一起的沥青油纸揭开时,若被撕开的面积超过粘贴面积的时,则认为粘结力不合格,否则即为合格。热用沥青胶用于粘结和涂抹石油沥青油毡。冷用时需加入稀释剂将其稀释后于常温下施工应用,它可以涂刷成均匀的薄层。评注 热沥青胶的标号主要以耐热度来决定,但耐热度与选用的沥青软化点的

34、温度有关,软化点的温度越高则沥青胶的耐热度也越高,在一般情况下软比点的温度要比耐热度高1012。对沥青胶的质量要求,应使其具有相当的耐热度、韧性和粘结力。例10-11 何谓沥青混合料?试述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理论。解沥青混合料是将沥青、石子、砂和矿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拌和所组成的混合物。有两种不同的沥青混合料强度理论:表面理论认为,沥青混合料是由粗、细集料和矿粉,大小不同粒径组成密实矿质混合料的骨架,利用沥青胶结料的粘聚力,在加热状态下施工,使沥青包裹在矿料的表面,经过压实固结后,将松散的矿质颗粒胶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胶浆理论认为,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具有空间网络状结构的多级分散体系。它是以粗集料为分

35、散相,沥青砂浆为分散介质的粗分散系;沥青砂浆又以细浆料为分散相,沥青胶结物为分散介质的细分散系;而沥青胶结物又以矿粉为分散相,沥青为分散介质的微分散系。评注 两种理论的主要区别是,表面理论重点突出矿质骨料的骨架作用,产生强度的关键首先是矿质骨料的强度和密实度;而胶浆理论则突出沥青胶结构在混合料中的作用,以及沥青与填充料之间的关系,这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的影响尤为重要。例10-12 简述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性质。解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性质主要有:(1)高温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是指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承受多次重复荷载作用而不发生过大的累积塑性变形的能力。沥青混合料路面在车

36、轮作用下受到垂直力和水平力的综合作用,能抵抗高温而不产生车辙和波浪等破坏现象的为高温稳定性符合要求。(2)低温抗裂性沥青混合料为弹性一粘性一塑性材料,其物理性质随温度而有很大变化。沥青混合料在低温下抵抗断裂破坏的能力,称为低温抗裂性能。(3)耐久性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是指其在修筑成路面后,在车辆荷载和大气因素(如阳光、空气和雨水等)的长期作用下,仍能基本保持原有性能的能力。(4)抗滑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能力与沥青混合料的粗糙度、级配组成、沥青用量和矿质集料的微表面性质等因素有关。面层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具有棱角的碎石,通常采用玄武岩。采取适当增大集料粒径,适当减少一些沥青用量及严格控制沥青的含蜡量等措施,均可提高路面的抗滑性。(5)施工和易性影响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的因素很多,如当地气温、施工条件以及混合料性质等。单纯从混合料材料性质而言,影响施工难易性的因素有混合料的级配、沥青用量的多少,矿粉用量等。评注 沥青混合料在路面中,承受汽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同时还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为保证安全、舒适、快速、耐久等要求,沥青混合料需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三、习题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