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石阿公路延长线九乡至宜良二级公路.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17899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8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石阿公路延长线九乡至宜良二级公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九石阿公路延长线九乡至宜良二级公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九石阿公路延长线九乡至宜良二级公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九石阿公路延长线九乡至宜良二级公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九石阿公路延长线九乡至宜良二级公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石阿公路延长线九乡至宜良二级公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石阿公路延长线九乡至宜良二级公路.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九石阿公路延长线九乡至宜良二级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九石阿公路延长线九乡至宜良二级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建设单位:宜良县宜九二级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二00九年十二月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任务由来11.2项目基本情况12评价区环境现状42.1环境现状42.2环境保护目标53工程分析83.1施工前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83.2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83.3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104环境影响分析124.1施工期环境影响124.2运营期环境影响155环境保护措施175.1设计期环保措施175.2施工期环保措施205.3营运期环保措施246公众参与及调查结果277评价结论281建设项目概

2、况1.1任务由来九乡至宜良现有公路长42km,为六十年代初建,九十年代改建,基本达到三级公路标准,沥青路面,通行能力约2000辆/日,路基宽7.07.5m,路面宽6.5m,计算行车速度30km/h,最大纵坡8%。自九十年代以来,宜良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交通量迅速增长,据调查,该路段19902000年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达17.7%,局部路段达21.6%。2000年全路平均交通量达2320辆/日(中型车),宜良至古城段达5587辆/日(中型车),原有公路人车混合交通干扰,行车速度慢,交通事故多,道路等级结构低,通行能力小,处于超负荷运行,与整个公路网不相协调,严重制约了九乡旅游景点的开发,影响了九

3、乡、石林等景点所产生的群体规模优势,急需尽快改造。本项目工程建设与国道主干线G40昆明至石林段二级公路和昆明至石林高速公路连接,向西通往昆明市区和云南省西部、西南部,向东南与现有高等级公路联网,达贵州、广西和国家级口岸河口。本段公路北与九乡石林泸西二级公路相接,改建宜良至九乡公路是形成宜良至石林间环形高等级公路网的需要。同时,本工程也是云南省省委、省政府规划建设旅游大省、经济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通滇东南喀斯特岩溶地貌的黄金旅游重要通道,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条重点经济干线,也是加快宜良工业园区建设,实现富民强县的关键基础设施项目,对发展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4、。受宜良县宜九二级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委托,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及云南腾飞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负责完成九石阿公路延长线九乡至宜良二级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交通部2003第5号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宜良县宜九二级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于2009年10月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2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九石阿公路延长线九乡至宜良二级公路。建设单位:宜良县宜九二级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建设性质:改扩建。建设地点:云南省昆明

5、市宜良县境内,线路经过宜良县九乡乡、耿家营乡、北古城镇、匡远镇共4个乡镇。总投资:47440.9760万元。建设内容及规模:九石阿公路延长线九乡至宜良二级公路工程按二级标准进行建设,设计时速为60km/h,交通量9157(小客车)辆/昼夜,桥涵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级,路基宽12.0m,最大纵坡6%,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全线共设桥梁4座,涵洞109道,线路平面交叉22处。推荐方案建设里程总长34.92km。建设时间:2010年1月2011年6月 。技术指标与工程情况如表1-1和表1-2。表1-1 拟建公路主要技术指标表名 称单 位指 标备 注公路技术等级级二级山岭区设计年限年15设计年末交通量辆

6、/昼夜9157已折合成标准小客车计算行车速度Km/h60路基宽m12行车道宽m23.5路面类型沥青砼面层路肩加固类型同路面类型加固路肩大中桥设计洪水频率1/100小桥涵及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50设计车辆荷载公路-II级桥面宽m与路基同宽地震设防烈度度0. 3g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250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125平曲线加宽类类加宽最大纵坡%6最大合成纵坡%8一般地区最大超高%8一般地区表1-2 项目工程数量统计表序号项 目单 位工 程 数 量备 注1路基土石方数量万m3220.93自然方1)土方万m3134.722)石方万m380.653)路基填方及利用万m3165.322砌石圬工m330264

7、0.41)挡土墙m3211509.42)护面墙m3456643)急流槽m38984)边沟m3445693坡面防护工程m24473401)拱形骨架护坡m21437502)喷锚护坡m21313803)网格植草护坡m22722104沥青混凝土路面km34.925桥梁涵洞1)设计车辆荷载公路级2)桥面宽m/座123)大桥m/座700/24)中桥m/座120/25)涵洞道1096路线交叉处22平面交叉7拆迁建筑物m295601)砖混房m225102)砖瓦房m227503)土瓦房m243008拆迁电力、电讯线1)电力线杆/km21/3.52)电讯线杆/km17/1.49永久占地hm2116.70包括原有老

8、路2评价区环境现状2.1环境现状2.1.1环境空气根据宜良县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评价区为环境空气质量属二类区。为了解公路沿线空气现状,根据项目的特点,按照以点代线的原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环境空气现状监测,于公路沿线的大薛营村、德马铺子布设2个点为现状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所监测的2个点连续五天监测的 NO2、TSP、PM10三项指标均能够达到二级标准,满足当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区功能要求。两个监测点的空气环境质量较好。2.1.2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贾龙河主河道各项水质指标均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獐子坝河各项水质指标均能满足GB3838

9、-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水质较好。贾龙河支流受上游沿岸鸭子养殖和农村面源的影响,NH3-N和TP均超标,超标率100%,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21倍和1.51倍,其余指标均能够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 2.1.3声环境据现场踏勘结果, 沿线村庄分散,环境噪声敏感点均为居民村庄。环境噪声声源主要为生活噪声。九乡集镇可达到2类标准,左营昼间和夜间均超标;江头村昼间和夜间噪声值均超过1类标准;陈家渡在监测期间夜间超标,昼间达标。大薛营、小村、站马地、新发村4个村子昼夜均可达1类标准,德马铺子和大山街昼夜均可达4a类标准。超标原因主要是当地居民生活噪声影响。2.

10、1.4生态环境1、植物植被评价区次生性植被及人工植被在评价范围内所占比重较大。拟改扩建公路评价范围内出现的自然植被可划分为3个植被型、5个植被亚型和6个群系。森林植被有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暖性针叶林。评价区共有维管植物928种,它们分属于155科,535属(其中自然分布的有476属);蕨类植物共有16科19属25种;裸子植物共有5科10属11种;被子植物共有134科506属892种;无国家和省级保护的野生珍稀植物。植物区系上,评价区域的植物区系是东亚植物区系的一部分,区系成分中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相当,具有鲜明的亚热带性质,具有热带植物植物区系和亚热带、温带植物区系交汇的特点。2、动物野外调查表明

11、大部分物种的个体数量不多,仅有常见的小型鸟类,如文鸟类(Lonchura sp.)等种类的个体数量尚丰富。野外调查记录的几乎全为常见种类和小型物种,由于评价区植被简单和人类活动频繁,整体上说陆栖脊椎动物不仅种类贫乏,且个体数量不多;兽类中以小型兽类(尤其是啮齿类)为主,两栖爬行类和鸟类均主要为常见物种。除鸟类外的其他类群未发现保护种类。仅有5种鸟类被国家列为II级重点保护动物,且这些动物在影响区出现主要是因为其活动范围大,并未发现这些动物在评价区范围内筑巢繁殖。陆栖脊椎动物各类群均缺乏狭域分布的特有种类。2.1.5水土流失现状拟建公路位于昆明市宜良县,根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

12、(水利部,2006年2号)及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云南省云政发【2007】165号),宜良县属国家级重点治理区,省级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根据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要求,水土流失防治执行建设类一级标准。拟建公路区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通过计算为1336.63/km2.a,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区域水土流失判定为轻度。2.2环境保护目标2.2.1空气环境、声环境保护目标关心点名称、与项目相对方位、距离和居民人数见表21。表21大气环境关心点方位、距离和受影响人数表序号中心桩号关心点关心点特征第一排房屋与路红线距离(m)高差保护目标1K0+160九乡集镇(细么村)98户4

13、02余人,临路左侧第一排约20户,临路右侧第一排约22户,第一排建筑层高以2层、3层为主左、右均为50道路红线外50m以外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道路红线外50m以内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2K0+520铺子50户160余人,临路左侧第一排约7户,临路右侧第一排约8户,第一排建筑层高以1层、2层为主左、右均为503K2+780大山街42户107余人,临路第一排约12户,第一排建筑层高以1层为主右5-0.54K8+080大德马62户230余人,公路临路第一排约6户,第一排

14、建筑层高以1层为主左5-45k8+450德马铺子37户150余人,临路第一排约9户,第一排建筑层高以为1层为主左1016K14+040新发村58户226余人,临路第一排约8户,第一排建筑层高以1层为主右100.57K17+220站马地67户241余人,临路第一排约24户,第一排建筑层高以1层为主左90-58K20+350小村106户333余人,临路第一排约4户,第一排建筑层高以1层为主左529K28+560大薛营140户450余人,临路第一排约15户,第一排建筑层高以1层为主右140-110K29+450小薛营120余户500余人,临路第一排约8户,第一排建筑层高以1层为主左40011K30+

15、800陈家渡115户490余人,公路左侧临路第一排约13户、公路右侧临路第一排约7户。,第一排建筑层高以1层为主左5、右50.512K32+260左营46户170余人,临路第一排约13户,第一排建筑层高以1层为主右30-0.513K32+560马家营60户250余人,临路第一排约4户,第一排建筑层高以1层为主左50.514K34+790江头村80户310余人,临路第一排约10户,第一排建筑层高以2层为主右502.2.2水环境保护目标表2-2 拟建公路水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桩号保护目标与公路关系影响长度(km)保护级别1K7+240K7+440放羊桥水库公路沿放羊桥水库左岸布设,距离1m,高差

16、8m0.2GB389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2K21+930獐子坝河跨越/3K31+395贾龙河支流跨越/GB389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4K33+635贾龙河主河道跨越/2.2.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表2-3 拟建公路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保护目标位置保护内容九乡风景名胜区K0+000K3+000植被及动植物全线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严禁砍伐未经批准砍伐的树木,不许猎捕任何动物水土保持全线控制水土流失“三场”生态环境涉及区域防止产生地质灾害,控制水土流失,与规划相协调公路沿线面山全线禁止在面山取弃土,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不破坏沿线视线景观,防止产生地质灾害,控

17、制水土流失农田、旱地等匡远镇、北古城镇、耿家营乡、九乡乡均有分布。尽量减少占地,符合土地法、基本农田保护法2.2.4风险评价环境保护目标风险评价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上述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及离公路很近的村落,详见表2-1和2-2。73工程分析3.1施工前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1)工程占地本工程建设占地总面积125.20hm2,其中永久占地116.70hm2,临时占地8.50hm2。项目占用土地类型包括水田、梯坪地、坡耕地、灌木林地、有林地、宅基地、公路用地(老路)、荒草地、裸地、经济林地等,给当地的社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2)拆迁、安置根据本公路的工可资料,因公路建设占地将拆迁少量居民房屋

18、、电力设施和通讯设,拆迁、安置也将会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3.2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公路建设施工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施工场地的清理、路基修筑、桥涵施工、取弃土石方、施工机械运作、爆破、路面铺设、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排放等。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有非污染生态影响及污染影响两方面。1、非污染因素(1)施工场地清理施工场地清理将清除原有地被物,使森林植被、农田、动物栖息地等减少,对生态环境及景观产生不利影响。(2)工程对植被及动植物种类的影响施工对植被及动植物种类的影响主要为项目施工期间,将破坏施工区域内的现有地表植被和土壤,并对施工区域内的植物种类造成破坏。土地的占用及施

19、工人员的活动,将影响区域内的野生动物。但因项目所处区域为人为活动较频繁的区域,区内的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少。(3)水土流失的影响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开挖土石方,土石方的堆放占地将破坏地表植被;且在堆放过程中,若不加强管理,产生的水土流失将影响周围的植被。(4)景观影响项目在建设期间,建筑物的拆迁、施工垃圾的堆存等均会对沿线景色造成一定影响。2、污染因素(1)噪声和振动工程在施工期的噪声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运行中产生的机械噪声,主要噪声源为机动车辆行驶、砂石料加工、混凝土拌和、开挖。振动主要产生于爆破过程。公路施工过程中将有大量的施工机械进入施工场地,施工机械运作的随机性,导致了噪声

20、的随机性、无规律性,为无组织不连续排放。工程施工中常用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推土机、摊铺机、冲击式钻进机、搅拌机及运输车辆等均是噪声的产生源。这些机械运行时的声级值在75105 dB(A)之间,将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振动主要来源于爆破、桥梁等施工的打桩等。因沿线村落较多,线路距部分村落较近,振动对沿线村落产生一定影响。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如表3-1所示,主要建筑机械施工噪声源强见表3-2。表3 -1 建设期主要噪声源建设阶段噪声源场地平整铲土机、挖掘机、卡车、爆破建筑施工搅拌机、振捣机、电锯路面施工压路机、摊铺机搅拌机表3-2 建筑施工机械噪声声级 单位:LA

21、eq dB名称距离声源10米dB距离声源30米dB噪声声级范围平均噪声级噪声声级范围平均噪声级推土机75-888167-7972平地机82-888473-7875压路机78-838067-7270摊铺机78-828170-7572挖掘机80-968471-8775装卸机68-747159-6562搅拌机74-877965-8870振捣机75-888166-9772吊车76-847867-7569(2)粉尘、烟气及机械废气粉尘主要产生于路基施工过程中。施工时运输、爆破、装卸、拌和、路基填料、路面铺设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飘散到周围的大气中,筑路材料堆放、运输时由于风速增大也会引起扬尘污染。在风

22、高物燥的情况下,施工场地扬尘的浓度往往超标510倍左右,对空气环境造成影响。根据类似的施工现场汽车运输引起的扬尘现场监测结果,运输车辆下风向50m处TSP浓度为11.625mg/m3;下风向100m处TSP浓度为9.694mg/m3,下风向150m处TSP浓度为5.093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日均值。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将使用爆破手段,爆破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也将对环境空气产生影响。根据经验数据和类比资料,爆破起尘量约为总采量的0.002%;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NO2、CO等。烟气主要产生于路面铺设过程中。项目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的熬制、搅拌、铺洒过程中会产生沥青烟气烃类

23、和苯并芘等有毒有害物质。不同的沥青拌和设备,所产生的烟气对环境的影响不一样。根据其他公路沥青拌和站的沥青烟监测结果,一般沥青拌和设备产生的沥青烟排放浓度范围在12.5-17.0mg/m3。在下风向30m处达0.05mg/Nm3。根据类似工程实际调查资料,在旱季施工场地的粉尘浓度可达到20mg/m3,拌和站下风向50m处,TSP浓度为8.9mg/m3;下风向100m处,TSP的浓度为1.65mg/m3,下风向150m处,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日均值。(3)废水项目的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中产生的工程废水和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修建基础设施时地基的开挖产生的基坑水

24、,建筑时的砂石料冲洗、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等施工过程、材料堆放中的降雨冲刷,桥梁施工时的污泥水,其中砂石料冲洗和混凝土拌合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较大,较集中,一般为无组织排放。生活污水产生量与工程合同段施工人员数量有关。(4)固体废弃物本工程共产生永久弃渣51.48万m3,全部堆放于工程规划的4座弃渣场内。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使用垃圾收集容器收集,定期清运至填埋场填埋。3.3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公路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同时也存在交通运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的污染影响有以下几点:(1)交通噪声公路改建后车流量增大,昼间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构成等间距排列的不连续线声源,夜间由于

25、车流量较小,公路上的车流为等间距排列的点声源,为无组织连续排放,昼间排放量大于夜间。交通噪声将对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车辆尾气汽车作为公路上流动的线污染源,行驶过程中尾气排放的污染物有NOx、CO等混合的有毒有害废气,行驶的汽车与路面的接触也会引起二次扬尘。这些废气属无组织连续排放,昼间排放量大于夜间排放量。(3)有毒有害物质泄露非正常情况下有毒有害物质泄露将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产生影响。(4)路基边坡崩滑非正常情况下公路路基边坡崩滑,可能阻塞公路,造成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水环境产生影响。(5)路面径流污染由于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滴漏油物质,轮胎与地面摩擦会产生橡胶颗粒,汽车

26、尾气也可能产生颗粒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在路面形成不同程度的积聚,在大雨时受到冲刷形成路面径流对水体水质造成污染,主要污染因子有SS、COD、总Pb、总Zn等。(6)社会环境影响分析公路投入运营后,对沿线居民的影响以正面有利为主,改善交通条件,方便了居民生活,使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对拆迁户和征地户,公路建设方将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进行安置或补偿,基本不会影响当地居民的安定团结。4环境影响分析4.1施工期环境影响4.1.1声环境影响施工期噪声相对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虽然是短暂的,但机械噪声不同于车辆噪声,由于功率、声频、源强均较大,所以常使人感到刺耳,施工过程如不加以重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会产生

27、严重的扰民噪声,影响沿线人们的正常生活环境,产生不良后果。根据预测,单机施工机械噪声昼间最大在距源30m以外可符合标准限值;夜间最大在300m以外可符合标准限值。昼间多种施工机械同时作业噪声在距源60m可符合标准限值;夜间在350m以外可符合标准限值。拟改扩建公路评价范围内分布着14个居民点环境保护目标,公路昼间、夜间施工将对上述居民点的正常生活、休息造成影响,特别是夜间影响更为严重。因此施工期间需要重点考虑距离公路中心线距离60m以内的居民点的施工期噪声污染影响及防护管理措施。施工爆破瞬间噪声值较高,易影响当地村民的生活、休息,应安排于白昼进行,禁止夜间爆破,并在爆破前告知当地村民,将爆破噪

28、声及振动影响降低到最低。从本项目的施工特点看,施工噪声影响主要产生于昼间,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主要是施工机械噪声,不具累加性,只要施工停歇或结束,这类影响即消失。4.1.2大气环境影响本公路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取土、弃土、平整、清理路基、铺装路面、施工材料的运输、加工、堆放,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等工程行为都将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其主要污染物为TSP、沥青烟等。公路施工中,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将造成扬尘污染。这种扬尘产生的量与天气条件有很大的关系,风向、风速、降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天气十分干燥及大风条件下,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居民影响较大,特别是下风向的居民影响更为严重。在施工中要加

29、强管理,粉状散装建材要封闭运输、封闭存放、旱季施工时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这样,施工扬尘可以达到GB16297-96空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要求。施工期产生的扬尘污染是短暂的,将随着公路的竣工而结束。施工车辆在未铺装路面运行产生的扬尘较严重。据有关资料分析,未铺装路面泥土粉尘粒径分布为小于5m的约占8%,530m约占24%,大于30m的约占68%。另外,在施工中,材料的运输也将给沿线环境空气造成扬尘污染。施工期车辆运输扬尘在施工沿线地区所造成的污染较重,影响范围远比前几种情况大;所以,有必要杜绝建材的散装运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沥青烟产生于沥青敖制工艺和搅拌过程,沥青的敖制应选择适当的场地,位

30、于居民地下风向,距居民点的距离应大于300m,尽量使用先进设备,以避免对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造成不利影响。施工机械运行中排放的废气主要为CO、NOx,其影响范围小,仅限于施工场地对施工人员的影响。作为短期行为的筑路施工污染,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施工期所带来的污染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其影响完全可降至最低。筑路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均为无组织不连续排放,对周围环境会产生短期影响,其影响范围较小,一般只在公路沿线附近,程度较轻。一旦施工停工,影响将消失。4.1.3废水环境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只要落实施工环保措施,尤其注意河流及桥梁区域废水治理,加强施工管理,防止水土流失,施工期生活废水、含油废水、桥梁施

31、工的泥沙妥善处理,不会对河流水体造成明显影响,并随着施工的结束而逐渐消除。4.1.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本工程共产生永久弃渣51.48万m3,全部堆放于工程规划的4座弃渣场内。项目弃渣禁止随意沿路堆放或沿河堆放,弃渣及时送渣场堆存,弃渣可得到合理处置,弃渣场、表土堆场及施工场地等临时占地在使用结束后复耕、复垦,对环境影响小。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使用垃圾收集设施收集定期运至县城垃圾填埋场填埋,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4.1.5社会环境影响施工期社会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工程征地和工程拆迁对交通的影响和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公路施工期间,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振动,旱季施工引起的粉尘,施工废弃物等污染周围环

32、境,施工运输干扰当地交通,大量施工人员的进驻等等,将对沿线居民特别是距公路较近的居民点的正常生活、生产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短暂的,随施工期结束而结束。但另一方面,该项目是纵贯宜良四个乡镇,且九乡乡和耿家营乡是苗族、彝族、回族少数民族聚集地,项目的实施直接影响着周边的少数民族。因此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便沿线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来讲,促进各民族团结,该项目的建设也是势在必行。拟建公路建设需要的劳动力资源,主要从当地招用,可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大量施工人员的进驻还可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同时,公路的修建将消耗大量的石料、钢筋、木材、水泥、汽油等

33、,可拉动内需,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公路建成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将促进区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及高效利用,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施工期,在村落公路旁施工对两侧居民的交往影响较大,施工单位应设置临时通道,解决两侧居民的交往,营运期,公路不封闭,设置22处平交路段,不会影响两侧居民过往;同时拟建公路在设计中考虑部分路段脱离老路新建,原有部分老路予以保留,当地居民仍可通过原有公路通行,对两侧居民交往影响不大。拟建公路全线工程共永久征用耕地56.29hm2。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公路的修建势必造成沿线地区土地减少,加剧人地矛盾紧张的负面影响。为此,根据

34、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业主需与宜良县人民政府协调并制定九石阿公路延长线九乡至宜良二级公路工程征地、拆迁补偿办法,成立征地、拆迁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沿线的征地、拆迁工作,对征用的土地实行补偿制度。补偿标准依据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参照云南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补偿实施办法、公路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及以往重点公路建设征地拆迁的经验,并结合拟建公路沿线实际情况制定。对于基本农田,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非农业建设批准占用耕地的,必须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

35、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同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补充划入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使宜良县基本农田的数量保持不变。本评价要求拟建公路所征用土地纳入宜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进行了统一规划,并根据宜良县的实际情况对因公路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给予补偿。修建公路时,受影响的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应结合当地耕地情况,进行统一调整调配,使被征用地的群众生产生活尽可能地少受影响,使拟建公路沿线地区土地减少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4.1.6生态影响项目建设将对评价区内不同的植被类型有一定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整体而言,主要

36、影响的是人工植被和次生的稀树灌木草丛,不会造成任何一种植被类型在评价区内消失,也不会导致重大的生物多样性流失;项目建设对评价区内植物种类和植物区系组成的影响有限,不会导致物种灭绝。动物方面,公路沿线分布植物物种也多数为常见物种,不涉及珍稀濒危及国家和云南省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公路建设将使动物的栖息和活动场所缩小,迫使原栖息在受影响区域的动物迁往其他生境适宜的地区,随着工程建设的结束,生态环境的逐渐恢复,野生动物又会回迁,使得物种和种群数量得以恢复。 4.2运营期环境影响4.2.1声环境影响拟建公路交通噪声在公路红线50米以内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昼间70dB,

37、夜间55dB),公路红线50米以外的农村区域满足执行1类标准(昼间55dB,夜间45dB)。九乡集镇执行红线35米以内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昼间70dB,夜间55dB),公路红线35米以外的执行2类标准(昼间60dB,夜间50dB)。叠加背景噪声后部分敏感点噪声超标,超标主要原因为敏感点距离红线太近,二是中远期交通量增加较快,应采取措施减缓其影响。4.2.2大气环境影响建设项目所经地区的大气环境分析表明,项目路段所在地平均风速较大,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各特征年(营运期)汽车尾气排放扩散浓度经模式预测,各预测年的CO、NO2预测最大浓度值均低于(GB3095199

38、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限值,尾气排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在营运期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对关心点的影响很小,所有敏感点均没有超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限值。4.2.3水环境影响运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线路建设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和路面径流水对水体水质的影响。营运期由于桥梁、涵洞等通道的设置,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保持原有水体功能的需要,基本上对水资源利用没有影响。路面径流对水体水质的污染,属于非点源污染控制的范畴,国家也没有具体的技术经济政策。以沥青混凝土为主的路面,属不透水区域,有产、汇流快等特点,降雨径流不经自然生态系统的净化很快进入水体,特别是初期雨水具有较

39、高的污染性。路面降雨径流污染物SS和COD具有较高的污染强度。由于路段均跨过河段,应优化桥梁边沟设计,将桥面污水引入桥梁两端的沉淀池处理后方能排放。同时可通过加强运输管理、保持路面清洁等措施加以减缓。4.2.4固体废弃物影响运营期本公路不设置收费站和服务区,因此无固体废弃物产生,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4.2.5社会环境影响公路建成营运,不仅改善了交通条件,使当地居民出行更加便利,同时还带动沿线相关行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沿线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将促进医疗卫生、通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原有公路等级低,桥涵设计荷载低,路

40、基路面质量差,通行能力低。改扩建该公路后,提高了行车速度,降低了运输成本,加快了交通流量,保证了公路畅通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沿线乡镇交通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极大促进昆明市及宜良县路网的完善,充分发挥公路网络的规模效益。5环境保护措施5.1设计期环保措施5.1.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基本农田环境保护措施根据交通部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护制度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2004164号文,在公路建设中进一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公路设计中应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创新设计理念,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水平,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减少占用耕地。工程设计要合理选用具

41、体技术指标,尤其是路线平、纵、横设计,在满足交通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中、低值。要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做深入、细致的研究,结合用地情况和占用农田情况进行多方案论证、比选,确定合理的线位方案;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方案,要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地、废弃地、劣质地;要重视环境保护,不破坏原有自然生态,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认真勘察、仔细计算,合理调配土石方,在经济运距内充分利用移挖作填,严格控制土石方工程量。合理设置取、弃土场,并尽量不占用农田,将取弃土和改地、造田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采用符合技术标准的工业废料、建筑废渣填筑路基,减少取土

42、用地。在满足设计标准要求的情况下,公路布线应尽量顺应地形的起伏变化,充分利用地形,并优化纵面设计,收缩边坡,减低填方高度,减少占用良田(特别是基本农田)。并应减少对地表自然植被的破坏。(2)恢复生态及节约耕地措施本工程本项目不设取土场、采石场。规划的4个弃渣场中,没有占用基本农田,没有设置在环境敏感区范围内,渣场下游没有村庄,选址基本合理;三场采取复耕措施后可以恢复较大数量的土地资源,应在使用前做好表层土剥离和保存,待取弃土作业完毕后进行生态恢复。5.1.2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公路在下阶段设计中应尽量避开大型居民区,尽量少占农田,合理设置通道,减少公路分隔对居民生活的影响。5.1.3水环境影响

43、减缓措施桥涵布设在设置桥涵时考虑桥涵位置及孔径,以利洪水的渲泄和渍涝的排除。桥位在符合路线走向和路线设计规范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河流顺直、岸线稳定,地质条件好的河段。农田灌溉设施项目的建设将破坏既有的部分水利设计,在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将对这些被破坏的水利设施进行恢复和补偿。对于与路线相交的农田排灌沟渠等水利设施,根据地形条件分别设涵、倒虹吸、渡槽或采取改沟、改渠等措施予以恢复,以确保农灌沟渠原有功能,保证沿线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基排水路基排水应汇集至排水边沟集中排放,排放口应设沉淀、过滤池,同时在距进水口0.5m处设挡板,使路基排水经沉砂、过滤后排放。5.1.4景观影响减缓措施施工图设计阶

44、段设计时应注意使公路的线形连续均顺、圆滑,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对大型桥梁、收费站等的造型与色彩等赋予美观、新颖的景观设计,美化道路景观,使拟建公路与沿线的自然景观相协调,提高行车的舒适性,给道路使用者美观、协调的感觉。5.1.5危险品运输事故污染风险减缓措施由于本项目建成后,将移交交通部门管理,因此,为防止意外发生,或万一意外发生事故得到及时处理,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道路移交时建设单位应向道路管理部门明确以下措施:(1)风险预防方面制定风险应急预案。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道路管理部门应做好危险品运输车辆上路前检查、途中运输监控。危险品运输车辆上路前,应检查直接从事运输的人员是否持有主管部门核准的道路危险品货物运输操作证等有关证件,检查是否满足运输危险品的车辆严禁搭乘无关人员的规定;车辆和装备应符合规定的标志和标志灯的规定;车辆、容器、装卸机及工具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查对核实托运人填写的托运单和提供的有关资料文件;危险品运输车辆是否按要求安装GPS卫星监控系统等。应对运输车辆实时全程监控、专人压运,同时通知应急预案小组作好应急准备。司乘人员应注意严禁吸烟,停车时不准靠近明火和高温场所,驾驶员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在运输途中必须集中精力,要注意观察路标,尤其是在转弯和上下桥时更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规定的行车时间和路线,中途不得随意停车等。(2)事故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