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概》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1835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4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理论概》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学理论概》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学理论概》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学理论概》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学理论概》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理论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理论概》PPT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讲 教学理论概述(上),吴东方,学习内容,一、教学的涵义 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的任务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原则,一、教学的涵义,(一)教学的词源学分析(汉语)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了“教”与“学”二字。这两个字连接为一体,成为“教学”,最早出现于书商书兑命:“斅学半”(xiao,同教)。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里的“教学相长”实际上是“教学半”的引申。,一、教学的涵义,学记开宗明义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里的“教学”几乎是“教育”的同义词。据考察,真正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教学”一词,出

2、现在宋朝欧阳修的文献中,他在为胡瑗先生作墓表时曾这样写道:“先生之徒最盛,其在湖州学,弟子来去常数百人,各以其经传相传授,其教学之法最备,行之数年,东南之土,莫不以仁义礼乐为学。”这里的“教学之法”中的“教学”与我们今天的涵义已经非常接近了。,一、教学的涵义,(一)教学的词源学分析(英语)“教”由两个词“teaching”和“instruction”表示“学”的英文为“learning”尽管“teaching”和“learning”在形式上并未成为一个词,但由于二者是同一词源派生出来的,所以在英文中经常会见到二者的合唱形式“teaching-learning”,一、教学的涵义,(二)国内外关于

3、教学本质的研究行为主义教学本质在于控制的“强化学说”认知主义教学本质是探究和发现的理论人本主义教学本质是教师和学生交往的理论教学本质的控制信息观实用主义教学本质是活动的理论教学本质的“亚研究说”国内关于教学本质的研究也离不开上述理论,一、教学的涵义,教学,就是在特定条件下,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共同组成的统一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系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陶冶品德与情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活动。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

4、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教学和教育、智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和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是教育实施的一个基本途径。教学和智育是交叉的关系。当代对教学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转变趋势: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发展转变;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是实施课程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中心学校的性质决定了教学在整个学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以教学工作为主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要求 教学是普通中小学校的中心工作,三

5、、教学的任务,中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和技巧 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及个性特征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三、教学的任务,中小学教学的任务呈现多元化趋势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除了语言言语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的智力之外,还有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他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四、教学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的中心与基础

6、应该是师生的互动和交往。师生的互动和交往基本上揭示了教学过程的本质所在。,四、教学过程,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环境。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受教育者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认识对象;教学策略是把教师、学生与教材联系起来中介和桥梁;学习环境是教与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必须条件。这些要素之间又分别组成了三对基本矛盾:教师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其中学生和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特点 教

7、学过程的互动性 教学过程学生认识的间接性 教学过程的发展性 教学过程的教育性,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规律 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 掌握知识和思想教育相统一规律,四、教学过程,教师教的程序 备课(怎样备课?如何写教案?)上课(怎样才能上好课?)课外辅导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人们观察、处理教学问题,进行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依据:教学规律、教育目的和任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和认识水平、好的教学经验等等,五、教学原则,作用:确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8、按照马克思主义的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教学问题;自觉遵循教学规律组织教学活动,正确解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理论与实际问题;保证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顺利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原则又是检查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尺。,五、教学原则,我国中小学应遵循的基本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启发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科学性和教育性统一的原则 巩固性原则,五、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启发性原则: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开发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学生直接感知教材,丰富感性经验,获得生动表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活动,把生活的直观和抽象的思维结合起来,掌握知识的本质,形成科学要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