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与视图》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1948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与视图》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数据库与视图》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数据库与视图》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数据库与视图》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数据库与视图》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库与视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与视图》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纲要求:1、数据库与视图的概念2、数据库操作 1)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库文件的浏览;2)数据库中表的添加与移出;3、视图:建立、应用,视图设计器。,第六章 数据库与视图,数据库是一个容器文件,包含表、表间关系、视图、连接以及存储过程等。数据库的创建也分为两步:1、创建数据库 2、添加、创建各类包含对象:表(添加或创建)表间永久关系(创建)视图(本地视图、远程视图)连接(远程视图使用)存储过程(数据库的初始化、完整性控制、一致性 控制等。),要点1 数据库及其建立(掌握)P1,要点1 数据库及其建立(掌握)P2,1、数据库的创建 1)鼠标操作使用数据库设计器 项目管理器中:“数据”选项卡“新建

2、”按钮“新建数据库”按钮“文件”菜单或工具栏上“新建”按钮“新建”“数据库”文件类型“新建文件”由此进入数据库设计器界面。,要点1 数据库及其建立(掌握)P3,1、数据库的创建 2)命令方式直接创建格式:CREATE DATABASE 创建 数据库 此时,该数据库将创建并自动打开;工具栏上出现库名。但数据库设计器并未打开,需要用修改数据库的方法打开示例:创建数据库 D:test学生管理.DBC(1)菜单操作(项目管理器中、菜单上)(2)命令:CREA DATA D:test学生管理.DBC,要点1 数据库及其建立(掌握)P4,2、修改数据库菜单操作:打开某项目文件,进入项目管理器“数据”选项卡

3、 选中数据库“修改”按钮进入数据库设计器命令方式:格式:MODIFY DATABASE 修改 数据库 注意:本命令可以在数据库已经打开或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使用。示例:修改数据库 D:test学生管理.DBC,要点1 数据库及其建立(掌握)P5,3、使用数据库 数据库的使用包括打开、关闭、删除数据库。1)打开数据库 菜单操作:(1)“文件”菜单“打开”或 工具栏上“打开”按钮 文件类型选“数据库”选择数据库文件“确定”按钮(2)项目管理器:打开项目“数据”选项卡 选中数据库展开“”号或按右侧“打开”按 钮,工具栏上出现相应数据库名。,要点1 数据库及其建立(掌握)P6,1)打开数据库命令方式:

4、格式1:OPEN DATABASE 或 OPEN DATABASE?打开 数据库 将出现打开对话框,用鼠标选择打开的数据库文件。格式2:OPEN DATABASE 打开 数据库 直接打开指定的数据库文件。格式3:OPEN DATABASE EXCLUSIVE|SHARED NOUPDATE VALIDATE 独占|共享 只读打开,合法性检查,要点1 数据库及其建立(掌握)P7,2)关闭数据库菜单方式:在项目管理器中:“数据”选项卡选中数据库 按右侧“关闭”按钮,工具栏上相应数据库名消失。命令方式:格式1:CLOSE DATA 关闭当前数据库格式2:CLOSE DATA ALL 关闭所有数据库格

5、式3:CLOSE ALL 关闭所有打开的文件示例:,打开、关闭数据库D:test学生管理.DBC,要点1 数据库及其建立 P8,3)删除数据库(了解)菜单方式:在项目管理器中:“数据”选项卡选中数据库按右侧“移去”按钮,有两种选择:“从项目中移去”、“从磁盘上删除”。命令方式:数据库必须首先关闭!格式1:DELE DATA 或 DELE DATA?打开对话框,鼠标选择要删除的数据库格式2:DELE DATA DELETETABLE 删除指定的数据库文件,一并删除包含的表文件。示例:删除数据库 D:test学生管理.DBC,要点2 数据库对表的管理 P1,数据库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数据库表。与自由表

6、相比,数据库表具有以下特性:1)可以使用长表名、长字段名;2)可以为字段指定标题和添加注释;3)可以指定字段默认值和输入掩码;4)可以规定字段级规则和记录级规则;5)支持主关键字、参照完整性和表间永久关系;6)支持INSERT、UPDATE、DELETE触发器;可以新建数据库表,可以将已有自由表加入库而成为数据库表。,要点2 数据库对表的管理 P2,数据库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数据库表,可以新建,可以将已有自由表加入库而成为数据库表。1、创建新数据库表 方法1:进入数据库设计器(打开或修改库)设计器中右键菜单“新建表”方法2:进入数据库设计器新增“数据库”菜单“新建表”示例:新建表:表1.DBF,要

7、点2 数据库对表的管理 P3,2、添加自由表为数据库表 方法1:进入数据库设计器(打开或修改库)设计器中右键菜单“添加表”方法2:进入数据库设计器新增“数据库”菜单“添加表”注意:一个表只能属于一个数据库,不能将其它数据库表添加到当前数据库。示例:添加表:学籍管理相关表。,要点2 数据库对表的管理 P4,3、删除(移去)数据库表 方法1:进入数据库设计器(打开或修改库)选中表 右键菜单“删除表”方法2:进入数据库设计器新增“数据库”菜单 选中表“移去表”此时,将出现对话框,两种选择:移去:仅从数据库中移出,变成自由表;删除:不仅从数据库移出,而且从磁盘上物理删除。示例:移去表。,要点2 数据库

8、对表的管理 P5,4、数据库表 结构修改与记录浏览 方法1:进入数据库设计器(打开或修改库)选中表 右键菜单“修改”或“浏览”方法2:进入数据库设计器新增“数据库”菜单 选中表“修改”或“浏览”方法3:进入数据库设计器选中表命令窗口中输入命令:MODI STRU 修改当前数据库表结构 BROWSE 浏览当前数据库表记录 示例:修改、浏览表。,要点3 数据库表数据完整性设置 P1,数据库表具有以下特性:1)可以使用长表名、长字段名;2)可以为字段指定标题和添加注释;3)可以指定字段默认值和输入掩码;4)可以规定字段级规则和记录级规则;5)支持主关键字、参照完整性和表间永久关系;6)支持INSER

9、T、UPDATE、DELETE触发器;这些特性,是存储在数据库(*.DBC)中的信息决定的。可以像打开普通表一样打开数据库文件查看它。该文件被称为数据字典。例1:学生表中插入长字段例2:USE D:test学生管理.DBC 查看表、字段信息,要点3 数据库表数据完整性设置 P2,1、设置字段属性 1)设置字段标题、输入掩码与显示格式数据库表设计器的字段卡片中设置,方法:(1)打开数据库设计器选中表右键菜单中“修改”,进入数据库表设计器。(2)表设计器的“字段”卡片中,选定某字段在下方“显示栏”中设置。字段标题:用于在浏览窗口或表单设计时显示该字段的标识名。示例:给学号字段设置字段标题并浏览。,

10、要点3 数据库表数据完整性设置 P3,1)设置字段标题、输入掩码与显示格式格式(显示格式,又称输出掩码):用于在浏览窗口或表单中该字段值的显示样式。示例:学号字段输出格式“!9999999”,浏览。输入掩码:用于规定该字段在用编辑、浏览窗口或表单中进行输入的格式。对应于字段的每一位,应指明一个输入掩码。,要点3 数据库表数据完整性设置 P4,常用掩码及其意义,要点3 数据库表数据完整性设置 P5,1)设置字段标题、输入掩码与显示格式示例:为学号字段指定输入掩码:A9999999。表示只允许输入8位,第一位必须是字母,后7位必须是数字。2)设置字段注释 字段注释的作用是备忘,输入方式:字段卡片上

11、右下方“字段注释栏目”示例:为学号字段输入字段注释:“S02表示02级本科,4、5位为系别编号,后3位为学生顺序号。”,要点3 数据库表数据完整性设置 P6,3)设置字段有效性 规定该字段输入值的合法性,包括:规则、信息、默认值三项。规则:(字段有效性规则)一个逻辑表达式、函数或过程,可以用规则框右边的表达式生成器生成。信息:当规则返回逻辑假(.F.)时,显示的信息。默认值:若大多数记录取相同值(如性别),则可以指定该字段默认值为该相同值。示例:对学号字段 字段有效性规则:LEN(ALLTRIM(学号)=8 信息:学号应不低于8位!。对性别字段:默认值:男,要点3 数据库表数据完整性设置 P7

12、,2 设置记录规则 用于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段的输入值的合法性,包括:记录规则、触发器两类。1)记录规则 在数据库表的表设计器中,“表”卡片左下方“记录有效性”中有两栏:规则:一个逻辑表达式,应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段,可以通过右侧按钮进入表达式生成器生成。信息:当规则栏表达式返回逻辑假(.F.)时显示的内容。示例:对学生表,设置记录有效性规则如下:记录规则:LEN(ALLTRIM(学号)=8 AND“男女”$性别 信息:“学号应不低于8位,性别只能为 男或女。,要点3 数据库表数据完整性设置 P8,2)触发器 触发器用于在插入、更新、删除记录时,运行一个逻辑表达式或存储过程来检测合法性,其结果

13、返回逻辑值。在字段规则、记录规则、SQL的主键约束和触发器中,触发器是最后执行的。在数据库表的表设计器中,“表”卡片右下方“触发器”中有三栏,对应三种触发器:插入触发器:检测插入是否合法更新触发器:检测更新是否合法删除触发器:检测删除是否合法,要点3 数据库表数据完整性设置 P10,3、设置永久关系 VFP的表间关系有两种:自由表之间建立关联形成的临时关系,数据库表间建立的永久关系。后者一直存在,直至被删除或表被移出数据库为止。数据库表间永久关系可以表现在:1)查询设计器、视图设计器中,自动作为默认连接条件。2)表单、报表设计时,在数据环境设计器中的默认连接。3)用于存储参照完整性信息。,要点

14、3 数据库表数据完整性设置 P11,3、设置永久关系 永久关系也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三种。主表(父表):主索引或候选索引。从表(子表):主索引或候选索引 一对一关系 普通索引 一对多关系 在数据库设计器中,建立表的永久关系,该关系用连线表示,可以编辑修改,可以删除。示例1:拆分学生表为学生情况.DBF和入校情况.DBF,建立一对一的永久关系。示例2:建立学生表和选课表之间一对多的永久关系。编辑、删除以上关系。,要点3 数据库表数据完整性设置 P12,4、设置参照完整性 1)关于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 数据库系统运行中,必须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一致,完整性控制就是要保证这一点。完整性规则包括

15、: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1)实体完整性:用于标识和区分各个实体的主关键字不能取空值(如学号不能为空),以保证实体的完整、有效;(2)域完整性:属性(字段)值必须取在合法的范围内,如性别;(3)参照完整性:一个实体的信息分散存储在几张表中,根据关键字的值相互参照,此时,一个关系中属性的取值要参照其它关系,,要点3 数据库表数据完整性设置 P13,4、设置参照完整性 例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班级)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课程(课程号,课程名,课时)选课表中:学号是被参照关系“学生”的主关键字,课程号是被参照关系“课程”的主关键字,它们称为选课关系的外关键字。参照完整性规则:关

16、系的外关键字必须取被参照关系中主关键字的值,或取空值。本例中,选课中的学号,必须取学生表中已有学号,课程号必须取课程表中已有的课程号。,要点3 数据库表数据完整性设置 P14,4、设置参照完整性 2)设置完整性规则 VFP的数据库中,通过建立更新规则、插入规则、删除规则,来检查当更新、插入、删除发生时,参照关系是否正确。步骤1:建立表间永久关系;步骤2:打开数据库设计器“数据库”菜单“清理数据库”步骤3:数据库设计器“数据库”菜单或右键菜单“编辑参照完整性”,要点3 数据库表数据完整性设置 P15,VFP的参照完整性规则包括:1、更新规则:更新主表中记录时,子表中相参照的记录;级联:用新关键字

17、更新主表中相关记录;如学号更新 限制:若子表中有相关记录存在,则禁止主表更新;忽略:管它呢,随便。2、插入规则:在子表中插入一个新记录时,主表中相应的记录;限制:若父表中无相关主关键字,则禁止子表插入;忽略:管它呢,随便。3、删除规则:删除主表中记录时,子表中相参照的记录;级联:当主表中记录删除时;子表中相关记录全部删除;限制:若子表中有相关记录存在,则禁止主表删除;忽略:管它呢,随便。,要点4 视图 P1,1、视图的概念:视图是一个虚拟表,是VFP中用于查询数据的一种方法。视图中的数据可以来源于几个数据库表(称为基表),甚至来源于另一个视图。可以通过指定的字段和条件对基表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查看

18、,又可以在视图上修改数据,并将修改后的数据反馈回基表。视图本身不存储数据,而是只存储视图的定义,(在数据库的.DBC文件中),运行视图时,根据视图定义从基表中提取数据。2、视图分类:本地视图:基于本地表的视图 远程视图:通过连接(CONNECTION)从远程数据源获取数据的视图,此时,应首先建立连接。,要点4 视图 P2,本地视图,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远程视图,连接,要

19、点4 视图 P3,3、创建本地视图:本地视图基于本地表或本地视图,视图的创建可以用视图向导或视图设计器进行。Step 1:打开数据库;Step 2:进入视图设计器或向导,如下:菜单方式:1)“文件”菜单或工具栏新建选择“视图”“新建文件”或“向导”2)“数据库”菜单“新建本地视图”3)数据库设计器右键菜单“新建本地视图”命令方式:CREATE VIEW 命令窗口,要点4 视图 P4,Step 3:使用视图设计器:1)选择查询输出字段或表达式;2)*建立数据表之间的联接 3)指定数据筛选 4)设置排序依据和分组依据 5)设置更新条件 下面,以建立“学生选课成绩”视图为例说明之。,学生表,基表,选

20、课表,课程表,学号,课程号,一对多,多对一,学号,姓名,课程名,成绩,课时,视图,要点4 视图 P5,Step 1:打开数据库“学籍管理”:Step 2:进入视图设计器;Step 3:在视图设计器中:1)选择查询输出字段:选课.学号,学生.姓名,课程.课程名,选课.成绩,课程.课时 2)*建立数据表之间的联接,基表1(学生),基表2(选课),学号,01,06,50,60,内联接结果集,右联接结果集,全连接结果集,左联接结果集,要点4 视图 P6,Step 3:在视图设计器中:(续)联接类型:Inner Join(内部连接):完全满足联接条件的记录(常用);Right Outer Join(右连

21、接):右侧表中所有记录和左表中匹配的记录;Left Outer Join(左连接):左侧表中所有记录和右表中匹配的记录;Full Join(全连接):两个表中所有记录(一般不用);3)指定数据筛选 学生.性别=女 4)设置排序依据和分组依据 排序依据:选课.学号,要点4 视图 P7,Step 3:在视图设计器中:(续)5)设置更新条件(1)选择可以更新的表 选择 选课 表(2)设置关键字和可更新字段-钥匙符:关键字段,使视图中修改字段与基表中原始记录相匹配;此处为“学号”字段.-铅笔符:可以更新的字段,此处选“成绩”;视图修改可以返回基表的条件是:(a)至少有一个关键字段;(b)选中“发送SQ

22、L更新”;,要点4 视图 P8,4、视图的运行与使用 1)运行“运行查询”查看查询结果;数据更新 修改某学生成绩;2)浏览 数据工作期中打开视图。或:USE 命令打开视图,进行浏览。3)其它(后续章节内容)用SQL操作视图;表单、报表设计中以视图作为数据源。,要点4 视图 P9,5、远程视图基于远程/异种数据源的视图 示例:基于Excel 数据表的远程视图。1)生成一张Excel表,Sheet1中存放“学号、姓名、性别”2)打开数据库打开“学籍管理”,进入数据库设计器。3)创建连接“数据库”菜单或右键快捷菜单“连接”;“新建”连接 选择数据源为“Excel Files”;“验证连接”选择已经建立的Excel 表。存储连接 给连接起名、保存在数据库中。,要点4 视图 P10,4)创建基于连接的远程视图“数据库”菜单或右键快捷菜单“新建远程视图”;“新建视图”选择此前建立的Excel 连接;选择Excel 工作薄 选择已经建立的Excel 表。打开表 在打开表界面中,选中“包含系统表”,添加SHEET1。5)在视图设计器中:(1)“字段卡片”选取字段,定义字段属性;(2)“更新条件”设置关键字、可更新字段;选取:“发送SQL更新”。6)应用:右键快捷菜单中运行查询、查看SQ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