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概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23703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1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文化概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旅游文化概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旅游文化概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旅游文化概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旅游文化概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文化概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文化概论》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旅游文化概论,本章学习目标:了解旅游文化的定义和内涵。熟悉旅游文化的特征。掌握旅游文化的主要构成。了解旅游文化的学科背景。,引例,我国首家旅游文化示范地诞生 为了大力发展“中国文化之旅”,文化部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启动了“全国百家旅游文化示范地”工程,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个“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打造100个经典旅游文化品牌。2007年1月31日,此项工程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随即,由全国50多位专家组成的“中国旅游文化专家委员会”也宣告成立 泰安汉明堂是“全国百家旅游文化示范地”工程被认定的第一家。泰安汉明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经中国旅游文化专

2、家委员一致审核,最后认定汉明堂为“中国皇家旅游文化示范地”。2007年4月17日,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有关领导、中国旅游文化专家委员会专家等一行前往泰安汉明堂,举行“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授牌仪式和新闻发布会。,1.1 旅游文化的定义,旅游文化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在旅游学理论中,“旅游文化”到底指的是什么?它都包含哪些内容?长期以来,人们对此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章试图从国内外对旅游文化定义的研究结论来对“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1.1.1 旅游文化定义的发展,1)国内对于“旅游文化”定义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旅游文

3、化”概念的界定有这样几种主流观点:(1)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而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2)从广义上说,旅游文化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狭义地说,它是一门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如何立足本国本地创造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学问。(3)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4)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

4、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5)旅游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有关旅游不同形态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旅游文化是以旅游行为为核心、以旅游产品为依托、以旅游环境为背景的,系统性的场景文化。(6)旅游消费与旅游服务行为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文化、旅游环境文化共同组成了这一场景文化体系。(7)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8)旅游文化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分析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如下特征:(1)早期观点对于旅游文化的认识偏于强调旅游文化的外在物化表现,定义上比较笼统;后期观点逐渐强调旅游活动和旅游者是旅游文化的核心。(2)许多人偏好使用

5、“总和”的概念来界定这一新概念。(3)由于文化的定义至今仍存在严重分歧,导致学者们对旅游文化的认识和表达也存在很大差异,综观以上论述,基本上都是从定义和特征的角度进行研究的。,2)国外对于“旅游文化”定义的研究在西方国家,用来指称“旅游文化”的词,一般是“tourist culture”,而极少使用“tourism culture”一词,也就是说,西方对“旅游文化”概念的表述,明显地把旅游者放置在旅游文化结构框架研究之中心位置,以交际(或跨文化交际)为媒介,研究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而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突出这个概念的动态特征。他们认为,目的地国民族文化、客源国文化,以及主体和客体、媒体在旅游

6、活动过程中交际碰撞产生的文化都是旅游文化的研究范畴。,西方旅游文化研究有这样几个特点:(1)西方研究旅游的主流观点中,从社会角度把旅游作为文化现象研究的“文化派”的声音,与从经济学角度把旅游作为经济现象和经济产业来研究的“经济派”的声音不相上下,有时还更为宏大,这与国内长期偏重于旅游经济和旅游开发研究的状况明显不同;(2)一般并不笼统地对“旅游文化”进行研究,而是分别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角度进行具体研究,这往往奠定了旅游学的基础理论;(3)“文化派”研究者重点研究旅游者的量化标准,文化特征与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问题。,1.1.2 旅游文化的定义和内涵,旅游文化实际上是由客源文化、东道主

7、文化和服务文化三种文化综合而成的,这种综合过程必须在旅游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即旅游文化是在旅游活动和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旅游文化的定义: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旅游文化的定义的含义:旅游活动是旅游文化产生的前提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文化是一种融合文化,具有综合性旅游文化是一种冲突文化,具有矛盾性旅游文化因主体的背景而异,具有多样性资源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1.2 旅游文化的特征,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

8、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广义的文化,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们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但是,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1.2.1 综合性,基于旅游活动是社会环境中多种文化现象的综合反映,旅游文化的综合性可以分为旅游文化主体成分、动机的复杂性,旅游文化客体形态、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旅游文化媒体形态、分布的广泛性。主要体现:1)旅游文化主体成分、动机的复杂性2)旅游文化客体形态、价值取向的多样性3)旅游文化媒体形态、分布的广

9、泛性,1.2.2 民族性,旅游文化不仅涉及某一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还起着各民族文化间接触交流的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它的民族性是不应忽视的。主要体现:1)民族文化的独特性2)民族文化的多样性3)民族文化的涵化,1.2.3 大众性,大众性是参加旅游活动的人数之多、层次之广及其现代旅游文化特质的一种说明。其集中体现了旅游文化价值不受地域、阶层、人种限制的“超文化”意趣。大众性与旅游文化的综合性有关,客体的多重“共同美”质素刺激并满足了主体多种多样的旅游动机。主要体现:1)经济水平的提高2)社会旅游的兴起与增多3)旅游活动规范化4)现代企业管理的激励措施,1.2.4 地域性,作为文化复合体的旅游文化,

10、是众多特定地理范围空间的文化产物,不论是历史传承还是空间移动扩散,都离不开特定的地域。主要体现:1)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体现2)核心区与边缘区3)旅游文化的飘移和扩散,1.2.5 直观性,所谓直观性,是指旅游客体对象直接作用于主体的视听感知,这也是旅游所具有的新奇感人的永恒魅力之一。唯其如此,旅游主体才能切实得到了在原有空间中没有得到的新鲜感受。主要体现:1)有形的人文旅游资源2)审美文化深底蕴3)电子媒介4)旅游媒体,1.2.6 传承性,传承性是从纵向、时间角度而言,与旅游文化地域性的横向、空间角度相对应。主要体现:1)旅游文化物质层面2)旅游文化制度层面3)旅游文化观念层面,1.2.7 自

11、娱自教性,旅游文化对于它的主体旅游者来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和谐欢乐的文化,是一种满足人类的求新奇、求愉悦、求享乐本能的文化。主要体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人主体的自我实现生命价值实现过程旅游本身的新异性质,季节性,旅游文化的季节性,以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旅游主体的爱好为基础,在现代旅游中表现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客体资源的季节气候变化具有季节特色的旅游活动旅游文化媒体的应对,1.3旅游文化的构成,旅游文化学应具备系统意义,即把各种旅游文化事项纳入微观和宏观两极系统。微观系统以旅游者文化为核心,辅之以旅游地文化和旅游媒介文化。宏观系统以旅游环境文化为范畴。旅游文化学的基本框架,可以据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搭

12、建:旅游者文化、旅游地文化、旅游业文化和旅游环境文化。,1.3.1 旅游者文化,旅游者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子文化,也是旅游文化的核心文化。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会形成一套相对独特的观念和行为,或曰一种文化形态,即称之为旅游者文化。旅游者文化涵盖甚广,主要包括旅游动机文化、旅游行为文化和旅游消费文化。,1)旅游动机文化旅游动机就是促使人们离开居住地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旅游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力,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的功能,能启动旅游活动并使之朝着目标前进。旅游动机产生的文化背景主要有消费文化背景、闲暇文化背景、社会文化背景、个人文化背景等。首先,个人背景文化

13、背景是旅游动机文化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其次,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在工作性质和经济收入方面差异很大。最后,家庭人均收入人不同的人旅游者,旅游动机文化也有非常显著的不同,收入越高,旅游动机水平也越高。,2)旅游行为文化旅游行为是作为旅游文化主体的人的审美活动。这种审美活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观赏性行为;二是参与性行为。观赏性行为包括观光、游览、参观和欣赏等等。(1)旅游行为文化模式旅游行为文化模式是对旅游活动空间的描述,包括三个基本概念:节点(通常为客源地和目的地)、联结节点的路径以及沿路径移动的旅行方式。(2)跨文化旅游行为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世界旅游组织1992年提出的主题是“旅游是

14、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增进各国人民了解的途径”;2001年的主题是“旅游业为和平与文明之间的对话而服务”。从这些旅游主题可以看出,旅游已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然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常常会发生文化冲突,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3)旅游消费文化随着人们旅游消费行为的改变,世界旅游业开始迈进新的时代。追求淳朴、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旅游动机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强化,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海洋旅游、探险旅游方兴未艾,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一种潮流。,旅游地文化,旅游地文化是指一个地域(国家、城市、风景区)的地域文化背景,包括自然地理条件、社会人文背景以及文化氛围和文化脉承,是一种综合性的、地域性的

15、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三维时空组合。旅游地文化是一地之“本”、一地之“神”、一地之“韵”和一地之“格”,是一个地区旅游形象的标志。例如,美国迪斯尼乐园,正因为它紧紧扣住了美国这个爱好探险和幻想的国家文化,成为美国和美国精神的象征,也是国外游客赴美必游的景点。,1)自然旅游文化(1)对自然的审美活动是旅游文化的源头。(2)对自然的哲学思索影响和促进了旅游文化的发展。旅游文化是自然观的反映,二者关系中,自然是源,旅游文化是流。(3)对自然意识的不同导致了旅游地文化的不同。旅游地文化的形成因素有很多,但自然环境的影响(山水、气候、动植物等)是最基本的。(4)研究自然观的演变,有助

16、于探索旅游地文化的深刻内涵。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自然的审美不尽相同、各有特色,且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不断完善和修正。要深入了解旅游地文化,就必须积极探索自然观的发展脉络。,2)人文旅游文化人文旅游文化是建筑、饮食、文学艺术等旅游文化载体体现出来的静态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人文景观的灵魂。旅游文化研究大体上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方面,宏观研究大多“集中于旅游文化概念、特征、内容及其结构体系等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微观研究则对“诸如建筑、园林、宗教、民俗等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分析赋予了高度重视。,3)社会旅游文化与其他文化传播相比,社会旅游文化的交流方式的优势十分明显:首先,它是一种人群之间的

17、直接交往,而不是以文字、有形物品或者以个别人为代表的间接沟通或信息传递;其次,社会旅游文化体现着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交叉和渗透,其中不同文化主体间的沟通内容涉及甚广,几乎无所不包;再次,社会旅游文化交往是人类的和平交往,是人类文化最理想的交流方式;最后,以社会旅游文化为媒介的对外文化交流虽然离不开政府的参与,但主要是一种民间文化交流活动,这种民间活动常常能发挥正式的外交活动所不能发挥的作用。,1.3.3 旅游业文化,旅游业文化是指由各类旅游企业和旅游部门在提供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各种现象和关系。主要有旅游组织文化、旅游中介文化、旅游交通文化、旅游住宿文化和旅游网络文化。旅游业的各个组成部

18、分之间互相关联,不仅提供旅游产品,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1)旅游组织文化旅游组织文化包括旅游政府组织文化和旅游民间组织文化。2)旅游中介文化旅游中介文化主要指旅行社文化,具体包括旅游代理商文化、旅游批发商文化和旅游零售商文化。旅行中介文化对旅游者行为决策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印象;旅游者的旅游偏好;旅游者旅游效益的最大化。3)旅游交通文化旅游交通文化是指旅游者前往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包括旅途中可能访问的中间站点时所产生的文化现象。4)旅游住宿文化旅游住宿文化是指因过夜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住宿经历而产生的文化现象。5)旅游网络文化网络被誉为“第四媒体”,是旅游业

19、文化在当今世界迅速传播的重要载体。,1.3.4 旅游环境文化,旅游环境文化的三大要素:可持续旅游文化、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文化,1)可持续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比较成型的理论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可持续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文化活动不破坏资源环境为核心目标,关心的是旅游文化活动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其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可持续旅游文化关注旅游产业及其网络在区域背景下协调动作的机制,它是基于旅游业发展中产生的日益突出的环境、经济、社会问题而提出的,要求旅游发展带动区域发展,实现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最大化。,2)生态旅游文化生态旅游的

20、概念是由曾任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的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关于生态旅游定义的探讨,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概念的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被广泛接受的定义。归纳研究者的观点,大致有下面三种:第一,从旅游需求者的角度出发,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回归自然,对生态和社会赋有特殊责任的旅游活动。第二,从旅游开发和经营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第三,从旅游需求者和开发经营者的双重角度,来理解和定义生态旅游。,3)遗产旅游文化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21、17届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截至2005 年1月,全球共有788处遗产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自1985年全国人大正式批准加入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申报世界遗产的活动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响应,目前已有30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排在西班牙、意大利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中国世界遗产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遗产旅游”成为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高度和谐的有效形式之一,成为高质量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遗产旅游文化研究内容涉及遗产旅游文化的定义、遗产旅游文化的特征、遗产旅游文化的管理、遗产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文化的研究方法、

22、遗产旅游文化的开发等。其中,遗产旅游文化的开发是遗产旅游文化研究的重点。遗产旅游文化的开发应遵守原真性、完整性原则;鼓励社区参与,让当地居民受益;严格规划,逐步开发;旅游审美与遗产保护教育相结合;依法开发。开发模式上有“轮休型”开发、融合型开发、分区开发、景区与社区联动开发、动态循环开发等五种模式。这些开发模式之间并非是不相容的,可以交叉、融合使用。一种开发模式可以运用到多项世界遗产,一项世界遗产也可以使用多种开发模式。,1.4 旅游文化的支撑学科,旅游哲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旅游人类学旅游伦理学,旅游哲学,1)人生哲学(1)追求自由(2)实现人生价值(3)体验生死苦乐观(4)阐释天人观、人际观,

23、2)政治哲学 旅游主体在游览旅游客体,如帝王、伟人、英烈、名人的故居、陵墓、纪念馆,或宗教场所、纪念地、旧战场等时,每每获得有益的政治观。例如,旅游者到美国弗农山庄游览时,在参观了山庄主人华盛顿素朴的住房之后,再看那素朴的墓室:简单的栏杆后,两具并排的普通石棺,美国独立共和之父、丰功伟业无人可匹的华盛顿与夫人静静地安眠于此。游人在这普通的墓室前似乎听到主人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临终遗言:“我的遗体将以普通人的方式埋葬,无须什么隆重仪式,也不要什么墓前演说。”清风不语,绿荫无言,弗农山庄的一柸黄土胜过万言,它令游人并悟出:征服了自己的华盛顿也征服了前来瞻仰的千秋万代的地球村人。3)教育哲学(1)旅游与

24、修身(2)旅游与静思(3)旅游与审美,1.4.2 旅游文学,旅游文学,顾名思义,是指旅行这一特定行为过程中产生的文学作品,既是行为的产物 旅游文学应具备四个基本特征:记录行踪、描摹景物、探求真相、审美体验。,1)记录行踪记录行踪,是记叙这一写作要素在旅游文学这一特定范畴内的特殊表现。记叙要完整地记录时间、地点、起因、事件、结果,在旅游文学中,便具化为叙述旅游行踪。2)描摹景物旅游作为一种行为其旨趣不仅仅在于行,更重要的是在行的过程中看。欧洲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游人在驾车进入山谷中之前,可看见谷口的标语牌:“慢慢行驶,欣赏啊!”游是欣赏,游是玩物适情,作为表现旅游行为的旅游文

25、学当然应以描摹景物为重要特征。3)探求真相在旅游活动中考察事物的真相,谓之探究求真。石钟山记就是一篇考察旅游客体真相的旅游文学作品。探究求真还有另一层意思,即通过旅游活动认识或揭示生活中的某种带本质性的规律或生活的哲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便揭示了一种生活的哲理。从较平凡的角度来看,旅游文学作品的求真又可理解为力求真实,可感可信。4)审美体验旅游文学要纪行、状物、求真,但毕竟是文学而不是考察实录或学术论文。是文学就必须具备文学性,必须具备美的感染力。自然中瑰伟秀美的景观本身便具有强烈的美感,旅游文学则要以艺术的手段使这种美感更强烈,更明显,更集中,更具体,更可把握,这便是它的第四个特征:强化景观

26、的美感,引导读者正确地审美。,1.4.3 旅游美学,旅游的美学本质在于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旅游的目的在于求取某种和谐,当然,三美皆具则是最好不过的了。,1.4.4 旅游人类学,1)西方旅游人类学(1)从目的地社会出发进行的研究(2)从游客角度出发的研究(3)从客源地视角出发的研究2)中国旅游人类学(1)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成果被翻译、介绍、引进到中国(2)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探讨中国旅游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1.4.5 旅游伦理学,1)旅游伦理学定义旅游伦理学是指人们在旅游活动与旅游业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通过旅游活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意识和行为,指导、约束人们的旅游及与旅游相关的实践。,2)旅游伦理学内容(1)旅游伦理主体旅游伦理主体包括旅游者和旅游利益相关者。(2)旅游伦理的基本问题旅游伦理的基本问题是指旅游利益和旅游道德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