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智能施工装备集成平台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轻型智能施工装备集成平台技术标准.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DB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TxxxXXXXX-20xx轻型智能施工装备集成平台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forintegratedplatformoflightintelligentconstructionequipment(征求意见稿)202X-XX-XX 实施202X-XX-XX发布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1总贝I12术语33基本规定94材料115设计125.1 一般规定125.2 整体设计145.3 系统设计156制作207安装与验收247.1 安装247.2 验收268运行与维护298.1 一般规定298.2 正常作业状态298.3 顶升作
2、业状态308.4 维护319拆卸3210安全与绿色施工3410.1安全规定34附录A轻型智能施工装备集成平台制作质量检验表36附录B轻型智能施工装备集成平台安装验收表39附录C集成平台顶升检查表44本标准用词说明47引用标准名录48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33 BasicRequirements94 Materials115 Design125.1 Generalrequirements125.2 Overalldesign145.3 DesigningSystems156 Manufacture207 Installationandaccepta
3、nce247.1 Install247.2 acceptancecheck268 Operationandmaintenance298.1 Generalrequirements298.2 Normaloperationcondition298.3 Jackingoperationstatus308.4 Maintain319 Dismantle3210 Safeandgreenconstruction3410.1 Safetyrequirement34AppendixALightintelligentconstructionequipmentintegrationplatformtomake
4、qualityacceptancetable36AppendixBLightintelligentconstructionequipmentintegratedplatforminstallationacceptancetable39AppendixCLightintelligentconstructionequipmentintegratedplatformjackingchecklist44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cird471.istofQuotedStandards481总则1.0.1为在建筑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
5、、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标准。【条文说明】轻型智能施工装备集成平台利用设备集成、附墙支座、空间可变框架等方式提高了施工效率、改善了施工作业环境,其主要特点是:将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施工升降机、布料机、模板、临水临电等生产设备设施(以上统称为集成装备)集成于集成平台上,集成装备随集成平台同步顶升,大幅提高施工效率。采用低位支承的理念和附墙支座支承的创新技术,将支承点放置在新浇筑混凝土楼层以下,混凝土龄期长,强度高,承载力大,集成平台顶升不受新浇筑的混凝土龄期限制,施工速度快。采用空间钢框架作为集成平台受力骨架,抗风能力强,一般可抵抗14级大风;空间钢框架形状可变,可适应墙体内收、外扩或倾斜等情
6、况。集成平台立面跨越58个标准层,可同时提供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的作业面,各工序同步、流水施工,高效作业。平面、立面均采用全封闭安全防护,确保施工作业安全。鉴于以上特点,集成平台施工技术迅速发展,已在国内多个高层建筑中得到应用。已有的集成平台由各施工单位和专业厂家共同设计,专业厂家生产。然而,各施工单位在集成平台的设计、制作、安装及施工管理上存在差异,为规范集成平台的设计、制作、安装、验收、运行、维护、拆卸,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所使用的轻型智能施工装备集成平台的设计、制作、安装、验收、运行、维护及拆卸。【条文说明
7、】本标准仅针对集成平台的设计、制作、安装、验收、运行、维护及拆卸编写,有关钢结构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一般技术问题应参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1.0.3轻型智能施工装备集成平台的设计、制作、安装、验收、运行、维护及拆卸,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根据标准编写及标准间关系的有关规定,本规范总则中应反映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的作用。2术语2.0.1轻型智能施工装备集成平台Lightintelligentconstructionequipmentintegrationplatform采用附墙支座及空间全钢框架结构作为受力骨架的用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的轻型智能化施工装备
8、集成平台系统,其包括支承系统、钢平台系统、动力及智能控制系统、模板系统、挂架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监测系统、集成装备及集成设施,简称集成平台。集成平台具有集成液压自动布料机、自动开合雨棚、自动喷淋等智能功能。【条文说明】集成平台包括支承系统、钢平台系统、动力及控制系统、挂架系统、监测系统,集成装备施工升降机、布料机等施工装备,模板、操作架、临水临电等施工设施。支承系统附着在混凝土结构上,钢平台系统立在支承系统上,挂架系统依附于钢平台系统,当新浇筑的混凝土脱模,且上层钢筋绑扎完毕后,动力及控制系统带动集成装备整体上升一层,反复循环作业,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控集成平台运行状态。如图2.0.1所示:图2.
9、0.1集成平台体系示意图I-支撑系统;2-钢平台系统;3-动力及控制系统;4-挂架系统;5-吊挂模板;6-混凝土液压布料机;A-顶部平台堆载层;B-贝雷架桁架层;C-钢筋绑扎作业层;D-模板作业层;E-混凝土养护层;E、F、G-附墙支座受力层2.0.2支承系统supportingsystem位于集成平台下部,承担集成平台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混凝土的承力部件,包括多个支承点,每个支承点包括附墙支座、C型套架等。【条文说明】支承系统组成如图2.0.27所示:5-下换步换向盒;6-液压油缸;7-上换步换向盒集成平台运行按照其荷载条件及支承状态可分为作业、顶升和提升三个阶段(图2.0.2-2)o不同
10、的阶段支承系统的传力方式也不同,在作业时,附墙支座受力,集成平台荷载通过导就立柱传递至附墙支座。在顶升时,集成平台荷载通过换向盒传递至顶升油缸,再由顶升油缸及C型套架传递至附墙支座。在提升时,由换向盒及导轨立柱传递至附墙支座。D(1)施工作业(2)油缸顶升(3)油缸回收图2.0.2-2支承系统传力路径2.0.3钢平台系统steelframesystem钢平台系统由上、下弦杆和腹杆以及上弦杆顶面铺设的花纹钢板组成,是用以承载模板、挂架及集成装备的空间桁架结构。【条文说明】钢平台系统为各类设备设施的载体,在整个集成平台体系中起到中枢与纽带的作用。2.0.4动力及智能控制系统Powerandinte
11、lligentcontrolsystem为集成平台沿主体结构整体顶升或提升提供动力的装置,包括动力油缸、传动与控制组件、液压泵站。2.0.5挂架系统scaffoldingsystem附着在钢平台系统上,是外立面施工的操作架和防护架,包括挑梁、滑轮、吊杆、立面防护网、翻板、楼梯、走道板、兜底防护等。【条文说明】挂架系统可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操作面、交通通道和安全防护。2.0.6监测系统monitoringsystem用于对集成平台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量测和监测的装置及配套的远程控制系统。【条文说明】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集成平台的运行状态,确保集成平台安全运行。2.0.7附墙支座Attachedwall
12、support将集成平台荷载传递给混凝土墙柱的传力部件,包括支座底板、附墙挂爪和挂爪销轴。2.0.8固定件fixedmember固定附墙支座的部件,固定件与附墙支座分别布置在主体结构墙体两侧,通过对拉杆件进行连接。2.0.9C型套架TypeCsleeve将集成平台荷载传递至附墙支座的传力支架,包括换向盒连接板和复位挂靴。2.0.10爪靴clawshoring承力件上的传力部件,通过与支承架上的挂爪相互咬合进行传力。2.0.11导轨立柱Guiderailcolumn钢平台和附墙支座之间的承力结构。2.0.12换向盒Reversingbox用以调整导轨立柱与顶升油缸的传力方向,可自由翻转。2.0.
13、13顶升油缸jackingcylinder带动集成平台沿主体结构爬升的液压油缸。2.0.14传动与控制组件driveandcontrolcomponent将液压泵站的动力传递至顶升油缸,控制动力及控制系统运行并监测运行状态的组合部件。2.0.15集成装备及集成设施integratedequipment装配于集成平台上的施工设备及设施,主要包括布料机、消防水箱、可开合雨棚、自动喷淋等。2.0.16正常作业状态Normaloperatingcondition集成平台固定于建筑物上,利用集成平台进行施工的状态。【条文说明】监控顶升油缸是否按输入指令正常工作的组合部件,主要包括安装于顶升油缸上的压力传
14、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用于控制油缸行程的电磁阀组以及中央控制台。2.0.17顶升作业状态JaCkingoperationstatus集成平台本身向上顶升的状态。2.0.18停工状态Downtimecondition因客观因素导致建筑停止施工的状态,此时集成平台静止固定于建筑上。2.0.19运行与维护OPeratiOnandmaintenance集成平台的顶升作业和正常作业的过程,并定期对集成平台进行维护保养。3基本规定3.0.1集成平台应包括支承系统、钢平台系统、动力及智能控制系统、模板系统、挂架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监测系统、集成装备及集成设施。3.0.2集成平台的支承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能够
15、承受正常运行与维护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2C型套架的形状、尺寸应满足支承立柱和顶升油缸的连接及传力要求。3.0.3集成平台的钢平台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钢平台系统局部调整时,其他部分应仍能保持原有的形状和承载力;2当单个支点发生液压油缸损坏、液压油泄露等液压油缸失效、无法承载的情况时,钢平台系统不应有过大的变形、不可修复的损坏或发生倾覆;3杆件布置位置应能满足挂架、模板的悬挂需求和集成设备设施的安置需求。3.0.4集成平台的动力及控制系统发生失效或故障时,不应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和对集成平台带来不可逆的损坏。3.0.5集成平台的挂架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设计、安装、运行、拆除时均应考虑
16、正、负风压对挂架的作用;2在正常使用时,不应产生影响施工人员操作的变形、晃动;3挂架和已施工的水平结构之间应具有应急逃生通道。3.0.6集成平台的监测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备监测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展示和超限预警等功能;2宜具备对动力及智能控制系统运行数据的采集、展示等功能。3.0.7集成平台运行应包括正常作业状态、顶升作业状态及因客观因素导致的停工状态三个阶段。3.0.8集成平台运行的风速允许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正常施工状态的风速允许值不应大于20ms;2顶升状态的风速允许值不应大于12ms;3提升状态的风速允许值不应大于12ms;【条文说明】特规定:当集成平台所处位置风速超过20
17、ms时,集成平台应停止施工;当集成平台所处位置风速超过12ms时,集成平台应停止顶升或提升。关于停工状态的允许风速是指集成平台在不采取额外稳固措施的情况下所能抵抗的最大风速,当风速大于此允许值时,应根据计算结果对集成平台采取稳固性措施。但对于特殊工程,比如超高建筑或者基本风速较大的沿海地区建筑,以上允许风速应按当地实际风速选取。3.0.9集成平台制作前,应编制设计与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3.0.10集成平台应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3.0.11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集成平台的结构、用途或将集成平台周转使用。4材料4.0.1钢材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低
18、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建筑结构用钢板GB/T19879的有关规定。4.0.2铝合金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GB/T3880的有关规定。4.0.3焊接承重结构所用钢材有Z向性能要求时,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的有关规定。4.0.4支承系统中的附墙挂爪、挂爪销轴宜采用42CrMo钢,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有关规定。4.0.5钢材焊接用焊条或焊丝的型号和性能应与母材的力学性能相适应,其熔覆金属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设计规定,且不应低于相应母材标准的下限值。4.0.6集成平台涂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19、钢结构防护涂装通用技术条件GB28699和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2部分:涂装JB/T5000.12的有关规定。4.0.7液压油清洁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GB/T14039的有关规定。5.1 一般规定5.1.1 轻型智能施工装备集成平台设计包括工艺设计和系统设计,并应包括下列内容:5.1.2 设计;5.1.3 设计,包括结构选型、构件布置;5.1.4 及作用效应分析;5.1.5 结构及集成平台结构极限状态验算;5.1.6 工图设计,包括支乘系统、钢平台系统、挂架系统、动力及智能控制系统、监测监控系统设计、集成功能系统设计等;5.1.7 制作、运输、安装、防火、防雷
20、等要求;5.1.8 编制。5.1.9 轻型智能施工装备集成平台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有关规定。5.1.10 型智能施工装备集成平结构应进行正常作业状态、顶升作业状态以及停工状态等三种工况状态下的集成平台结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结构计算的作用组合应符合表5.1.3的规定:表5.L3集成平台整体结构计算的作用组合状态作用组合强度计算、稳定性计算刚度计算正常作业状态1.35Sgk+0.7*1.5(Mk+Sui+Sck+Sfk)+0.6*1.5S1.3Sc+l.5(M+Su+Sc+S)+0.6*1.5S1.3Sc+0.7*1.5(MSu+Sc+Sre)+1.5Sw
21、iSc+S端顶升作业状态1.15*1.35S11+l.15*0.7*1.5(Mk+S+Sck+Sfi+Sik)0.6*1.5S111.15*1.3Sgk+1.15*1.5(M+Sut+S+Snc+Su)+0.6*1.5S*1.15*1.3Sc+l.15*0.7*1.5(M+S+S+S1S)+l.5SSgi+Sqk停工状态1.35Sgk+0.7*1.5(MSj+Sc+S11i)+0.6*1.5S1.3Sgk+1.5(M+Sui+Sc+Sni)+0.6*1.5Sw1.3Sc0.7*1.5(MSjScSre)1.5SwS+S注:1、Sai为永久荷载标准值,包括支承系统自重标准值、钢平台系统自重标准值
22、、挂架系统自重标准值及其他各项固有设备设施自重标准值:2、S为可变荷载标准值,包括施工机具荷载标准值扎、材料堆积荷载标准值鼠、钢平台施工人员荷载标准值Ck、挂架施工人员荷载标准值R、风荷载标准值及、不同步顶升产生的附加荷载标准值5。【条文说明】集成平台结构应采用适当的分析模型进行正常施工状态、顶升施工状态及停工状态下的作用效应分析;对结构整体分析中不能获得准确、合理结果的结构部位,尚应进行详细的局部效应分析。5.1.11 成平台荷载类型与荷载取值应按表5.1.4取用:表5.1.4荷载类型及荷载取值序号荷载类型荷载取值1永久荷载各项固有设备设施自重根据实际情况取值2可变荷载附属设施根据实际情况取
23、值3液压布料机荷载根据实际情况取值4物料堆载荷载4KNm75施工人员荷载核实确认1.3KNm26挂架内施工荷载3KNm7风荷载根据本标准5.L6条规定执行8雪荷载根据本标准5.L7条规定执行【条文说明】根据各工程特点的不同,集成平台功能分区及附属设备实施布置有所差异,集成平台荷载应根据实际设备设施布设情况取值。挂架内人群机具主要指施工过程中架体内施工人员、常用施工机具以及模板堆放布设情况。5.1.12 荷载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风荷载标准值,可按下式进行计算:根据结构特点,按围护结构计算:3k=%zslz3式中:3人一风荷载标准值(KNm1);4gz一高度Z处的阵
24、风系数;虫一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出一风压高度变化系数;0基本风压(KN/m2)O5.1.13 荷载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雪荷载标准值,可按下式进行计算:Sk=UrSo式中:Sk一雪荷载标准值(KN11f)仪一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以一屋面积雪分部系数So基本血压5.1.14 成平台结构设计宜考虑地震作用,地震作用计算与构件截面抗震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5.2 整体设计5.2.1 轻型智能施工装备集成平台设计时宜考虑应用地区风荷载、雪荷载及地震荷载,并对结构采取加强措施。5.2.2 集成平台设计时,应考虑建筑主体结构形式,包括
25、建筑平面形式及立面装饰线条等对结构布置的影响。【条文说明】支点设计时应考虑建筑主体结构外墙混凝土线条的影响,支点选取位置应避开装饰线条。523集成平台平面布置应预留物料吊运、混凝土浇筑及施工人员通行等通道。5.2.4 同一栋楼的不同单元之间应考虑集成平台错层施工时单元间的安全防护设计。5.2.5 集成平台设计应综合考虑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塔吊等的位置,预留施工升降机运行通道及卸料平台通道。架体与塔吊之间的人员通行通道宜布置在平台顶部。5.2.6 集成平台顶部应进行防雷、照明、消防、应急逃生通道等设计。527钢平台主要受力结构宜采用“321”型标准贝雷片,组合贝雷架桁架整体结构容许变形值,应按
26、表5.2.7采用:表527构件变形容许值构件类别容许值()钢平台中间跨挠度11/200钢平台边跨挠度12/150钢平台顶部水平位移钢平台顶部水平位移l1250注:1当集成平台顶部水平位移超过L/250时,应进行二阶P-弹性分析,具体分析2 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有关规定;3 1.为支承立柱形心间的距离;4 1.为支承立柱形心至钢平台最外边缘的水平距离;5 1.在正常施工阶段为支承立柱高度,在顶升施工阶段为下支承架顶面至钢平台底面高度。【条文说明】为了有效地保护集成平台,防雷接闪器应随施工进展始终设置在最高点,确保不断升高的集成平台始终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接闪
27、器的保护范围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计算确定,邻近的防雷装置的接闪器对周围物体有一定的保护范围,当集成平台整体在邻近防雷装置接闪器保护范围内,可不安装临时接闪器。5.3系统设计5.3.1 轻型智能施工装备集成平台系统设计包括支承系统、钢平台系统、挂架系统、动力及控制系统、监测监控系统、集成功能系统等;5.3.2 支承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点宜布置在非连梁区域、无劲性结构、竖向连续的混凝土构件上;2支点布置宜避开结构降板区域及角柱位置;【条文说明】支点布置应避开降板区域,如卫生间、厨房等。角柱位置钢筋较多,对附墙支座螺栓孔预留预埋存在一定影响,宜避开。3各个支点位置
28、的附墙支座间距必须相等,且必须设置在同一垂直面内;【条文说明】集成平台设计各支点的附墙支座应保证上下间距相同,各层附墙支座标高宜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各附墙支座受力均匀,架体水平度满足要求。4支承立柱梯挡间距必须采取等间距设置;1.1.1 、套架及支承立柱之间必须设置防倾覆及防坠装置;6附墙支座螺栓孔宜采用在模板上预留方式,模板预留孔宜采用机械冲孔,精度应满足表5.3.2的有关要求:表5.3.2附墙支座螺栓孔采用模板预留精度要求序号项目数值(mm)精度要求(mm)1左右孔中心距21022上排孔与下排孔中心距45013螺栓孔直径50+0.2504爬锥孔直径45+0.2505.3.3钢平台系统设计应符
29、合下列规定:1桁架布置宜避开楼层内短肢剪力墙;【条文说明】桁架布置宜避开楼层内短支剪力墙,桁架距离施工层2.2m-3,桁架设计较低时对钢筋绑扎施工存在一定影响。2外侧桁架宜沿着建筑外墙连续布置,桁架内边缘距离外墙边缘水平距离宜为O.2m-0.4m;【条文说明】外防护挂架采取吊挂式设计,架体吊挂在贝雷架桁架下部,钢平台桁架宜沿着结构外墙布置,保证挂架距离结构墙边缘距离为O.2m-0.4m3钢平台临边应设置封闭防护围挡,围挡高度不宜低于1.8m;【条文说明】钢平台临边应设置防止人员攀爬的封闭式围挡,高度不应低于1.8m。4钢平台人行通道两边应设置防护栏杆和踢脚板,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踢脚板
30、高度不宜低于O.2m;5桁架在支点位置应布置I型连接支承架,不同桁架交接位置应布置Z型连接支承架,并应根据结构受力结果分析对结构采取加强措施;【条文说明】支点位置桁架应布置I型连接架,不同桁架交接位置应布置Z型连接架,分散集中力,扩大桁架受力范围。6桁架宜对称布置;7控制机房宜放置在桁架下弦杆上,机房顶面高出桁架上弦杆高度不宜大于1.2m;【条文说明】控制机房安装位置宜位于桁架下弦,防止塔吊调运物料时与机房发生碰撞事件。8钢平台桁架悬挑段宜小于3m,桁架跨度宜小于15m;9由单根桁架组合的双根桁架间距宜为O.75m-0.85m;5.3.4 挂架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外防护挂架挂架宜下挂于桁架
31、下弦杆,并应沿着建筑外墙连续布置,架体内立面距离墙体间距宜为O.2m-0.4m;【条文说明】挂架应沿着结构外墙布设,与墙体之间间距不宜过小,以免影响模板退模,但也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工人操作。2因建筑外立面形式变化,挂架布置时向外凸或向内凹时,可以采取悬挑的形式布设架体,架体悬挑端长度应小于1.6m,悬挑梁安装位置的钢平台桁架必须采用双根桁架设计;【条文说明】当桁架无法沿着结构外墙布置,应设计悬挑梁,挂架吊挂在悬挑梁下,通过增设悬挑梁的方式实现架体沿着主体结构外墙布置。3外侧架体可覆盖建筑结构4-8个结构层,架体高度严禁超过24m;4模板施工层下层走道板及挂架底层走道板与建筑主体之间应设置硬质可
32、开合防护翻板,翻板应斜靠墙体,倾斜角度宜为45-60;5挂架内部走道板步距,考虑施工需求,高度宜为2m-2.5m,架体宽度宜为O.7m-lm;6各层走道板间应设置竖向交通楼梯,楼梯宽度宜为0.7r1m;【条文说明】挂架层高不宜过小,以免影响通行,但也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工人操作;挂架宽度不宜过宽,否则会增加挂架自重。7挂架外立面与外附式施工升降机接驳部位开口应满足施工电梯到达n-3层要求(此处n层为施工作业层);8挂架与塔吊附着臂冲突部位防护网及走道板应设置为可翻转式,附着臂宜位于走道板中部;9电梯井内挂架宜设置三层走道板,架体覆盖至施工层标高以下1m,架体中部应设置竖向通行爬梯;IO电梯井内挂
33、架离墙间距宜为0.2H).4m,架体底层走道板周边应设置封闭翻板,翻板应斜靠墙体,倾斜角度宜为45-60;11支点位置不可设置走道板,支点两侧走道板之间应采取拉结加固措施;12外侧架体吊杆应采取分段连接方式,段数宜为3-7段,每段长度不宜大于6mO13挂架外侧防护应采用网状设计,孔隙率不应低于50%。【条文说明】挂架架体吊杆应采取分段连接方式,杆件较长不易安装。通常情况下,建筑一层及二层存在外凸的结构板,对挂架的安装存在一定影响,吊杆采取分段连接方式,可提高架体安装时应对结构变化的能力。5.3.5 动力及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动力及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液压传统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
34、要求GB/T3766及其他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2动力系统应装备活塞杆自锁装置和异常情况报警装置,在出现突然断电、任意两个油缸之间的行程偏差大于设计要求或油管破裂等异常情况时顶升油缸活塞杆应自动锁定,并发出报警信号;3油缸最大可伸出行程不宜大于1m;4液压泵站设计应设置独立滤油回路,滤油回路过滤精度不应低于动力回路油液清洁度要求;【条文说明】动力系统中的多种阀件为精密部件,对液压油的油品清洁度要求较高,较大直径的杂质会影响阀件的运行。5传力与控制组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D应具备同步伸缩、单支伸缩两种运行模式;2)同步伸缩模式下,油缸伸出运行速度不大于10mms,回收速度不大于20mms,任意两个
35、顶升油缸活塞杆的监测位移差值宜小于5mm,超过8mm时顶升油缸应自动停止并报警;3)单支伸缩模式下,顶升油缸伸出速度不宜大于15mms,缩回速度不宜大于25mms,且任意两个顶升油缸的活塞杆位移差值应小于20mm,超过该限值时顶升油缸应自动停止并报警;【条文说明】集成平台顶升时要求各支点油缸同步支撑,不同步顶升会加剧结构内力的不均匀分布,局部受力急剧增大,危及结构安全,所以对顶升油缸的同步性要求较高。尤其是集成了液压布料机及其他重量较大的附属施工设备的情况下,不同步顶升会导致部分支承点反力急剧增大,造成单个支点超出设计承载力,危及结构及施工人员安全。6顶升油缸底部油管出口处应设置独立的机械球阀
36、;【条文说明】在顶升油缸底部设置机械球阀的目的是在爆管、漏油或电磁阀件异常等情况下,手动关闭机械球阀,避免顶升油缸活塞杆下滑。7油缸压力控制应考虑各支点荷载的不均匀性,以顶升开始前初始压力为基准,顶升过程中压力出现急剧变化0.3MPa以上,持续时间超过0.5s应紧急制动并报警;【条文说明】集成平台在顶升过程中,悬挂模板与主体结构墙体及钢平台桁架与竖向墙体钢筋等可能存在刚蹭情况,导致某个支点位置压力急剧变化,在设计时应保证油缸压力机具变化超过限制时紧急制动并报警。8各支点液压泵站宜位于支点顶部桁架内,液压管线长度应满足架体提升高度要求;5.3.6 监测监控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系统的设计
37、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监测技术规范JGJ/T302的有关规定;2监测内容应包括支点间高差监测、支承系统水平及垂直度监测、液压系统监测等主要受力构件监测,并可进行视频监控、风速风向监测,各项监测应满足下列要求:1)支点间高差监测宜设置在接高柱顶部;2)支承系统垂直度传感器应布置在接高柱顶部;3)视频监控宜设置在钢平台顶部四角及各支点油缸周边,方便观察人员动向油缸运行状态等;4)风速风向监测装置宜布置在钢平台空旷无遮挡位置;【条文说明】水平度监测是指通过测量钢平台各点的相对标高获取钢平台的整体变形及倾角。3监测监控系统信号应接入控制室,并应具有预警功能,当监测值超过设计值时,
38、监测系统应自动发出报警信号;5.3.7 集成功能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喷淋养护系统宜安装于桁架下部,面向混凝土楼面,并可覆盖混凝土结构;2风机安装位置宜位于钢平台桁架内部,面向施工作业面;3集成液压布料机设计时,可根据建筑面积布置一台或多台布料机,浇筑面积应覆盖建筑结构,必须对布料机所在位置架体进行加强处理,保证架体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4集成光伏照明系统安装位置宜位于控制机房上部开阔部位;5集成雨棚时,宜采用可自动开合的雨棚,雨棚应布置在钢平台顶部,宜覆盖整个结构施工层。雨棚设计时,应考虑排水方向,可根据需求进行雨水收集再利用。6可集成移动式物料吊挂运输装置7可根据现场需求集成其他的施工装
39、备,轻型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在集成其他附属施工装备时,均应通过结构计算,保证集成平台结构设计满足设计要求。6制作6.0.1钢构件的制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的有关规定。铝构件的制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76的有关规定。6.0.2轻型智能施工装备集成平台各系统均应在工厂加工制作,并进行液压系统调试,构件质量检验,同时可在工厂进行钢平台的预拼装。【条文说明】为保证多个挂爪和多个爪靴同时咬合传力,出厂前应进行预装配,检验他们的配合度。6.0.3支承系统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承系统构件均采用E5016
40、焊条或JY50-6焊丝进行连续焊缝焊接,无特殊要求的角焊缝,其高度分别为两连接件中最薄者厚度的0.8倍(单面焊)和0.4倍(双面焊);构件焊前应预热,预热温度不低于150;2附墙支座主要焊缝为全熔透焊接,焊接完成后,应按照现行标准锻钢件无损探伤JB/5000.15的有关规定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检验结果要求I级合格,且要求耳板间距偏差应控制在1mm;3支承系统各构件焊接完成后,应消减焊接残余应力,且要求端面刨平顶紧,焊缝长度为满焊;4构件非加工外表面进行涂装,涂层表面均匀,颜色一致,不允许有漏涂、脱落、粘物、脏物等缺陷,涂膜总厚度70-80Um0各零件加工表面涂防锈油,颜色按设计要求选取;【条文
41、说明】支承系统制作时,各构件焊接量较大,应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改善构件的力学性能,减少变形量。6.0.4支承系统制作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除应符合表6.0.4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制作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中表A.0.1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表6.0.4支承系统制作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nun)检验方法1承力件长度、宽度、高度1.0用钢尺、游标卡尺检查2承力件平面0.5用钢尺、塞尺检查3承力件与固定件上的对拉杆孔位置1.0用钢尺、游标卡尺检查4爪靴竖向间距2.0用钢尺、游标卡尺检查5顶升油缸上托盘平面度0.5用钢尺、
42、塞尺检查6.0.5立柱焊接直线度允许偏差为1.5/1000;6.0.6钢平台桁架制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的有关规定,制作后应全数检查,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中表.0.2的规定。6.0.7钢构件涂装前应对构件表面进行除锈处理,钢构件采用喷砂除锈方法,除锈等级为Sa2级。除锈前后应仔细消除油垢、毛刺、药皮、飞溅物及氧化铁皮等;【条文说明】附墙支座施工过程中人工翻转不易,在挂爪加工完成后,应对焊缝进行处理,去除毛刺毛边,挂爪应可自由灵活翻转。6.0.8液压系统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液压控制系统加工完成后,应按表6.0.8T相关规定进行厂内质量检验及试验,且应
43、符合液压缸试验方法GB/T15622标准的相关要求,制作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中表.0.3的规定。表6.0.8-1液压系统制作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序号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1液压泵站工作稳定、压力正常开机检查2各类阀件动作灵敏、可轮、稳定观察动作3顶升油缸外观无瑕疵、往复动作无渗漏外观检查,接入试验高压油,做往复动作不少于10次4液压控制台电器仪表配制齐全,液压配件密封可靠、压力正常开机检查2管线、管路的配制、检验、清洗、油漆等均应在厂内完成;3多缸联动运行调试应在工厂内进行;4在无负荷情况下,液压缸往复运动10次,不得出现外部漏油及爬行、抖动等不正常现象。最低动作压力试验:不加负荷,液压从零
44、增到活塞杆平稳移动时的最低启动压力,其值应不大于0.5MPa;5工作压力V25MPa的,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工作压力25MPa的,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达到试验压力后,保压IOmin,外部不应有渗漏、永久变形或损坏;6在额定工作压力下,保压30min,不允许出现外部漏油现象,有杆腔和无杆腔应分别进行;在额定工作压力下,保压IOmin,检测油缸内泄漏量应满足表6.0.8-2所述要求。表6.0.8-2不同缸径油缸卸油要求油缸内径(mm)90100110125140160180200220250漏油量(mlmin)0.300.400.450.550.751.001.251.551
45、.902.50油缸内径(mm)280320360400450560630710820900漏油量(mlmin)3.104.005.106.508.0012.3015.6019.8026.4031.806.0.9挂架系统构件加工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除符合表6.0.9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或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76的有关规定,制作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中表A.0.4的规定。检查数量:每种类型抽查不少于10%,且每种类型不少于10件。表6.0.9挂架主要材料规格及允许偏差表构件名称材料名称材料规格(mm)允许偏差(mm)边长/直径壁厚厚度平台顶外防护立杆404040.500.35/横杆、竖杆、斜杆方管20201.5+0.500.15/网片冲孔钢板0.6/底座L4040.500.30/10厚加强板10/0.55平台顶内防护横杆40X40X30.500.30/竖杆404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