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能农业区位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31564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能农业区位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杜能农业区位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杜能农业区位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杜能农业区位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杜能农业区位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能农业区位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能农业区位论》PPT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一、背景与目的,1.背景:1.1杜能于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农业区位理论的思想,奠定了农业区位论的基础。1.2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2.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二、理论概要,1.理论前提:杜能对于其假定的“孤立国”,给定了以下六个前提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且收成相同;(4)距城市80km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6

2、)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此外,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二、理论概要,2.产生的问题:(1)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2)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二、理论概要,3.研究方法:“孤立化的方法”:排除其它要素的干扰,而只探讨一个要素的作用。即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二、理论概要,4.形成机制:地租公式:R PQ-CQ-KtQ(P-C-Kt)QR: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Q:农产品的生产总量(等同于销售总量)K:生产地距城市(市场)的

3、距离t:农产品的运费率,二、理论概要,4.结论:(1)在“杜能条件下”,同一产品的地租只与Kt(运费)有关;(2)运费不能无限制增加,否则要改变经营方式(R不能为负)。,5.地租曲线: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结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由此,形成了经典的杜能圈层式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二、理论概要,6.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1)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距离城市最近,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决定。(2)第二圈林业圈。生产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由于重量和

4、体积均较大,从经济性角度考虑必须在城市近处种植。(3)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和饲料作物的轮作为主要特色。其中耕地的50%种植谷物。(4)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七区轮作,总有一区为休闲地。全部耕地的43为谷物种植面积。(5)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距城市最远的、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将农家近处的每一块地分为三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休闲,三区轮作,即为三圃式轮作制度。耕地中仅有24为谷物种植面积。(6)第六圈畜牧业圈。此圈是杜能圈的最外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

5、等供应城市市场。据杜能计算本圈层位于距城市5180km处。,三、应用研究,宏观尺度上-以乔纳森的欧洲农业分区研究为代表,三、应用研究,中观尺度上-以上海市郊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情况研究为代表,三、应用研究,微观尺度上-以纳瓦佛等人在非洲卢旺达丘陵地带农村聚落的研究为代表,四、意义,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1)杜能农业区位论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2)两个原理:第一是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只存在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第二是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

6、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3)杜能农业区位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四、意义,2.经济学上的意义:(1)杜能农业区位论对经济区位研究而言,其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最具重要意义。(2)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不仅仅用此原理可说明农业土地利用,对于其它土地利用仍然有效,是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五、局限性,1.孤立国条件下的杜能圈,是一种完全均质条件下的理论模式。在现实中基本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条件。2.修正后杜能模式考察了河流、其它小城市、谷物价格和土质对“孤立国”土地利用的影响。3.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性经营。这种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4.经营者的主观意识。5.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6.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可通航河流和其它小城市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谷价与土质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辛克莱尔提出“逆杜能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