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谱定量方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31766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极谱定量方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极谱定量方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极谱定量方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极谱定量方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极谱定量方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极谱定量方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谱定量方法》PPT课件.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伏安分析法,极谱定量分析基础,一、扩散电流方程式二、影响扩散电流的主要因素三、极谱定量分析方法四、经典直流极谱法的应用,一、扩散电流方程,在汞电极上金属离子还原后常形成汞齐:,M n+ne-+Hg M(Hg),假定滴汞电极上电解过程主要由扩散过程为主时:,i=K(c e本体c e表面),达到极限扩散电流时又有:,Id=K c 本体,扩散电流方程:diffusion current equation(尤考维奇方程:Ilkovic equation),K=607 n D1/2 m2/3 t1/6id=607n D1/2 m2/3 t1/6 c,式中:id滴汞电极上的平均极限扩散电流(mA)

2、,D溶液中分析物的扩散系数(cm2.s-1),m汞流流速(mg.s-1),t滴汞周期(s),c电极上起反应的物质的浓度(mmol.L-1),n电子转移数,讨论:(1)n,D 取决于被测物质的特性 将607nD1/2定义为扩散电流常数,用 I 表示。越大,测定越灵敏。(2)m,t 取决于毛细管特性,m2/3 t 1/6定义为毛细管特性常数,用K 表示。则:,id=I K c,二、影响扩散电流的主要因素,1.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离子淌度、离子强度、溶液粘度、介电常数、温度等。如:被测物浓度较大时,汞滴上析出的金属多,改变汞滴表面性质,对扩散电流产生影响,故极谱法适用于测量低浓度试样。室温下,温度每

3、增加1oC,扩散电流增加约1.3%,故控温精度须在0.5oC。,2.影响滴汞速度m与滴汞周期t的因素:如汞柱高度、毛细管 粗细、极大现象等。通常将m2/3t1/6称为毛细管特性常数。设汞柱高度为h,因m=kh,t=k1/h,则毛细管特性常数m2/3t1/6=kh1/2,即与h1/2成正比。因此注意,实验中汞柱高度必须一致。该条件常用于验证极谱波是否扩散波。,依据公式 id=K c 可进行定量计算。极限扩散电流 由极谱图上量出,用波高直接进行计算。,三、极谱法定量分析的方法,1.波高的测量(1)平行线法(波形良好的极谱波)通过残余电流部分和极限电流部分 作两条平行线,两线间的垂直距离 即为所求波

4、高。(2)切线法,三切线法,即作残余电流和极限电流的延伸线,这两条线与波的切线相交于O、P两点,两个交点间的垂直距离即为所求波高。,(1)直接比较法,hs=Kcs hx=Kcx,*必须保证底液组成、温度、毛细管、汞柱高度完全一致。,2.定量分析方法,(2)标准曲线法,先配制一系列标准溶液,分别作极谱图,得到极限扩散电流值h,作h c 图,得一直线,由hx得到cx。分析大量同一类的试样时,采用标准曲线法较为方便。,(3)标准加入法,当须准确分析个别试样时,常采用标准加入法。,合并消去K,可得:,试样,试样+标样,例1:某含有铜离子的水样10.0 mL,在极谱仪上测定得扩散电流12.3 A。取此水

5、样5.0 mL,加入0.l0 mL1.0010-3 mol.L-1铜离子,得扩散电流为28.2 A,求水样中铜离子的浓度。,12.3=Kc 28.5=K(5c+1.0010-30.1)/5.1得c=1.4910-5 mol.L-1。,课本P187,13.,解:根据公式:得 Cx=3.3010-3mol.L-1W=Cx 0.250 118.3/3.000=0.0325,例2:称取3.000 g 锡矿试样,经酸溶解后将溶液转移至25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取此试样溶液25.0mL进行极谱分析,然后加入5.00mL含Pb2+为 4.2310-3moL/L的溶液进行极谱分析,测得Cu2+对Pb 2+的波高之比为1.65.已知溶液中Cu2+对Pb 2+的扩散电流常数比值为0.88,求锡矿中铜的质量分数。,解:,四、经典直流极谱法的应用,无机分析方面:特别适合于金属、合金、矿物及化学试剂中微量杂质的测定,如金属锌中的微量Cu、Pb、Cd、Pb、Cd;钢铁中的微量Cu、Ni、Co、Mn、Cr;铝镁合金中的微量Cu、Pb、Cd、Zn、Mn;矿石中的微量Cu、Pb、Cd、Zn、W、Mo、V、Se、Te等的测定。有机分析方面:醛类、酮类、糖类、醌类、硝基、亚硝基类、偶氮类。在药物和生物化学方面:维生素、抗生素、生物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