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调查》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3531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资源调查》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森林资源调查》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森林资源调查》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森林资源调查》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森林资源调查》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资源调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资源调查》PPT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森林资源调查,主要内容 一、历史沿革 二、调查类别 三、林分调查 四、存在问题 五、主要对策,一、历史沿革,国外森林调查技术发展概况1、目测阶段,19世纪以前,欧洲2、小面积每木实测阶段,19世纪初,中欧3、带状调查估测阶段,19世纪40年代,瑞典,一、历史沿革,国外森林调查技术发展概况4、开展抽样调查,建立连清体系,1930年后,北欧、北美 芬兰,1922年开始建立,最初每10年一次,后改为每5年一次 瑞典,1923年开始建立,最初每10年一次,后改为每5年一次 美国,1930年开始建立,每10年一次 奥地利,1952年开始建立,每10年一次 日本,1953年开始建立,每5年一次 德国(原东

2、德),1961年开始建立,1年一次 俄罗斯(前苏联),1969年开始建立,摆脱照片结合目测,一、历史沿革,国内森林调查技术发展概况1、20世纪50年代 1950年4月,在沈阳农学院和哈尔滨东北农学院先后举办了两期森林调查干部训练班,400人参加培训。1950年12月,我国第一支森林调查队伍成立,即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林政局林野调查队,队员107名,开展了长白山、小兴安岭林区森林调查。1951-1953年,全国各省、市先后成立林野调查队。1955年,利用航片进行林班、小班区划和林分调查,使我国的森林调查方法从方格网调查法发展到目测调查。1957年,引进、应用角规测树技术,使之成为目测调查的辅助工具

3、,减少了调查员目测调查的主观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调查质量。,一、历史沿革,国内森林调查技术发展概况2、20世纪60年代 1964年,引进并试验成功森林分层抽样技术,使我国森林调查技术由目测技术体系发展到抽样实测技术体系,完成了我国森林调查技术发展的一次重大改革。,一、历史沿革,国内森林调查技术发展概况3、20世纪70年代 1973年,在大兴安岭吉文林业局和湖南省会同县开展了以县(局)为总体的抽样调查试点,并在全国推广。1974-1976年,全国森林资源调查,1977年汇总后,取得了全国森林资源95亿立方米,森林面积12186万公顷的森林资源数据。1978-1980年,用系统抽样方法以省为总体,

4、建立了除港澳台、西藏、上海外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一、历史沿革,国内森林调查技术发展概况4、20世纪80-90年代 开展连清复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25 万个固定样地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完善提高。采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引进3S技术,主要是推广应用GPS全球定位技术。,一、历史沿革,国内森林调查技术发展概况5、21世纪第一个10年 推广应用3S技术,一、历史沿革,我省森林调查技术发展概况 1、1920年开始,植物学家和教育家胡先骕教授在我省各地调查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为查清我省森林植物资源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2、1955年,利用航片判读,结合其它调查方法,对我省森林资源进行了第一次调查,

5、取得了初步成果。3、1965年,我省引进抽样调查技术,在铜鼓县西河林区分层抽样试验。,一、历史沿革,我省森林调查技术发展概况 4、1974年5-7月,在婺源县开展了以县为总体、用1:5万地形图、以系统抽样和不成图的双重分层抽样方法进行试点。5、1974年8月-1975年9月,全省在多林县和少林县分别用系统抽样和双重分层抽样方法对全省91个县(市)开展了全面清查,即“四、五”森林资源清查,这是全省第一次在同一年时间内用同一方法完成的以县为单位的最完整、精度较高的调查。,一、历史沿革,我省森林调查技术发展概况 6、1976年开始在永新县曲江林区二类调查试点,用分层抽样、角规点抽样、目测与实测回归估

6、测、角规与实测回归估测、小班目测调查、小班角规典型调查等6种方法进行二类调查。7、1977年,建立了以省为总体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8、1978年-1982年,在全省开展了以县为单位,用抽样控制总体蓄积、用小班调查落实地块的方法进行二类调查。,一、历史沿革,我省森林调查技术发展概况 9、1983年,连清开展了群团抽样最优间距试验,1984年计算机数据处理试运行。10、1996年,连清为联合国援助森林资源监测项目江西省试点。11、1998年,在崇义县开展林业分类经营试点;1999年,完成了全省林业分类经营县级森林分类区划调查。,二、调查类别,1、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清查)2、森林资源

7、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3、森林采伐更新作业设计调查(简称三类调查)4、年度森林资源核查 5、各类专项监测和调查。各类专项监测包括野生动植物、湿地、沙化土地和森林生态效益定位监测,专项调查包括土壤、植被、立地条件、森林资源更新等调查。,二、调查类别,一类调查(连清)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为目的,以省(市、自治区)为总体,以抽样调查为基础,利用固定样地为主进行定期复查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5年为一周期进行定期实测,是全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定期、准确查清全国和各省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消长动态,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对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进

8、行综合评价。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是反映全国和各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监督检查各地森林资源消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依据。,二、调查类别,一类调查(连清)主要对象:森林资源及其生态状况,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利用与覆盖(包括地类、植被类型的面积和分布)、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数量、质量、结构与分布,森林按起源、权属、龄组、林种、树种的面积和蓄积,生长量、消耗量及其动态变化)、生态状况(包括森林健康状况与生态功能,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土地沙化、湿地类型的面积、分布及其动态变化)。总体抽样精度要求。以全省国土面积为总体,按95%可靠性指标,全省有林地面积精度

9、要求在95%以上,全省人工林面积精度要求在90%以上,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精度要求在90%以上),全省活立木总生长量精度要求在85%以上,活立木蓄积净增量作出增减方向性判断。,二、调查类别,一类调查(连清)江西省连清从一开始就是按44公里布设了0.08hm2方形样地10451 个;1996年连清,根据CPR91/151项目研究成果,经过计算抽取样点纵横坐标值能被8 整除的一套样本总体各项抽样精度均达部颁规定要求,复查样地数量改为2610 个,由于2个落在省外,所以我们最近几期都是对88公里布设的2608个地面固定样地进行复查,同时对按21公里布设的83553个遥感判读样地进行目视判读。1977年

10、建立了以省为总体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后,我省开展了1983、1988、1991、1996、2001、2006年共6次复查。2011年进行第7次连清复查。,二、调查类别,二类调查以行政县(市、区)森林经营单位为调查基本单位(包含国有林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设置固定样地和区划固定小班为主,5年为一周期进行定期实测。主要任务是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调查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

11、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二、调查类别,二类调查调查方法采取地面调查为主、地面调查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地面调查采用小班调查和固定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通过固定样地调查(复查),估算总体蓄积、计算间隔期内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并控制和平差小班蓄积;通过小班区划调查,把森林资源落实到山头地块。遥感判读作为补充调查,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辅助判读森林地类、林种和树种等重要因子,提高小班区划、调查的效率和精度。调查内容是以森林资源各类面积、蓄积现状及其动态变化为主要内容,核对调查范围内的各种境界线,并在经营管理范围

12、内进行或调整经营区划。根据以往资源调查成果的可利用程度,兼顾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森林更新、森林灾害、森林经营条件等内容。,二、调查类别,二类调查精度要求。按95%可靠性指标,系统抽样调查精度要求为:重点林业县总体蓄积量、生长量、消耗量抽样精度分别达到85%、80%、75%;一般县总体蓄积抽样精度达到80%;重点国营林场副总体蓄积抽样精度为80%以上。我省分别于1978年-1982年、1987-1989年、1993-1994年、1999年、2002-2004年、2009年开展了6期全省性的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2009年全省将完成 63855个固定样地、150万个小班(约

13、1150万宗地)的外业调查。山上部分样地、小班调查数据及代码表输入计算机,小(细)班图形矢量化即将全面推进,今年年底要公布调查结果。,二、调查类别,三类调查以某一特定范围或作业地段为基本单位,采用地面实测和抽样调查方法,根据调查目的对每个作业地段的森林资源、立地条件或更新状况等进行详查,满足基层单位安排林木采伐、更新造林等具体林业建设作业。三类调查为作业设计而进行的森林调查。如伐区调查,林分抚育,改造调查。目的是查清一个伐区内,或者一个抚育、改造林分范围内的森林资源数量、出材量、生长状况、结构规律等,据以确定采伐或抚育改造的方式,采伐强度,预估出材量以及确定更新措施、工艺设计等。三类调查是企业

14、、大户、林农经营森林,实现永续利用的手段,应在二类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规划设计要求逐年进行,使森林资源落实到具体的伐区或一定范围的作业地块上。,二、调查类别,年度森林资源核查 为确保森林资源增长量略大于或等于其消耗量,杜绝超额采伐,省、设区市林业部门按照森林资源管理要求,积极配合国家林业局加强年度森林资源核查,以地面调查为主,掌握加工企业耗材,重点考查辖区落实采伐限额和加强生态建设的情况。,二、调查类别,生态公益林监测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2001年试点的基础上,2004年已在全国大范围内推开,除了中央补助实施的面积之外,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采取扶持政策,加大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江西省于20

15、04年起全面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国家重点和省级补偿公益林共计5100万亩公益林。为了及时了解和评价公益林区域的森林生态状况和生态效益,正确反映森林对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科学评价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为政府制定和调整生态建设的方针政策、加强公益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全面开展公益林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及效益评价已成当务之急。由于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基础工作滞后,该项工作处于准备阶段。为确保森林资源增长量略大于或等于其消耗量,杜绝超额采伐,省、设区市林业部门按照森林资源管理要求,积极配合国家林业局加强年度森林资源核查,以地面调查为主,掌握加工企业耗材,重点考查辖区

16、落实采伐限额和加强生态建设的情况。,二、调查类别,湿地监测 采用点面结合、遥感与地面野外核查结合、固定监测点连续观测的方法,对湿地自然状况、生物多样性、周边社会经济状况及影响、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湿地类型面积与分布、土地利用状况、湿地管理现状、影响湿地的主要环境因子等内容进行监测,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依据,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林分调查,林分调查因子的主要项目标准地调查内容、方法及工作步骤,林分概念及调查因子,1、林分:内部结构相同且与四周相邻部分有明显区别的小块森林。2、林分测树调查因子:客观反映林分数量和质量的一些特征标志。3、林分测树调查因子的内容:林分起

17、源、林相(林层)、树种组成、林分年龄、平均直径、平均树高、林分密度、立地质量、蓄积量、材种出材量。,1、林分起源(stand origin),天然林(natural stand)由天然下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萌生所形成的森林 人工林(plantation)由人工直播(条播或穴播)、植苗、分殖或扦插条等造林方式形成的森林,1、林分起源(stand origin),林分起源的确定方法访问和考查已有的资料现地调查:可根据林分特征进行判断,如人工林有较规则的株行距,树种单纯,或者几个树种在林地上的分布具有某种明显的规律性,同时,树木年龄基本相同。天然林则相反,没有规则的株行距、林木分布也不均匀,若林分

18、内有几个树种时,树种呈团状分布,一般林木年龄差别甚大。,1、林分起源(stand origin),林分起源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不可缺少的调查因子。起源不同的林木其生长过程也不同,与萌生林相比,实生林在幼小时生长较慢,以后生长加快,寿命较长,采伐年龄一般也比萌生林大实生林可以培养贵重的木材,一般树干通直,材质较好,并且一般生活力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强。对于同一树种而起源不同的林分,不仅采取的经营措施不同,而且在营林中所使用的数表也不相同。,人工林,天然林,2、林层(或林相)(storey),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的树冠层次称作林相或林层。单层林:明显地只有一个林层的林分 复层林:具有两个或两个

19、以上明显林层的林分 在复层林中,蓄积量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林层称为主林层,其余为次林层。,2、林层(或林相)(storey),划分林层的标准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2003)中规定划分林层的标准是:(1)各林层每公顷蓄积量大于30m3;(2)相邻林层间林木平均高相差20%以上;(3)各林层平均胸径在8cm以上:(4)主林层郁闭度大于0.3,其它林层郁闭度大于0.2。这些标准是人为确定的划分林层的一般标准,同时满足这4个条件就能划分林层。,3、树种组成(species composition),树种组成 各林层、各树种蓄积量所占的比重纯林(pure stand):由一个树种组成的的林

20、分(组成系数7)。混交林(mixed stand):由两个或更多个树种组成的林分。在混交林中,常以树种组成系数表达各树种在林分中所占的数量比例。如:7杉3马,3、树种组成(species composition),组成系数树种组成系数某树种的蓄积量(或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树种组成系数通常用十分法表示,即各树种组成系数之和等于“10”。由树种名称及相应的组成系数写成组成式,就可以将林分的树种组成明确表达出来。一般采用四舍五入法(1)如果某一树种的蓄积量不足林分总蓄积的5,但大于2时,则在组成式中用“+”号表示;(2)若某一树种的蓄积少于林分总蓄积的2时,则在组成式中用“一”

21、号表示。,3、树种组成(species composition),优势树种 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如:7杉3马中的杉木主要树种(或目的树种)在一个地区既定的立地条件下,最适合经营目的的树种。主要树种有时与优势树种一致,有时不一致。当林分中主要树种与优势树种不一致时,若两者蓄积相等,则应在组成式中把主要树种写在前面。,4、林分年龄,树木自种子萌发后生长的年数为树木的年龄(age of tree)。林分年龄林分内林木的平均年龄。可用年龄、龄级或龄组来表示。年龄林分内林木的平均年龄。如:14年。龄级是对林木年龄的分级,用罗马数字表示,I,II,III。1)慢生树种以20年为一个龄级,如云

22、杉、红松等;2)生长速度中等的树种以10年为个龄级,如白桦等;3)生长较快的树种以5年为一个龄级,如杉木、杨树等;4)生长很快的树种以23年为一个龄级,如桉树等。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等,4、林分年龄,同龄林(evenaged stand)和异龄林(unevenaged stand)同龄林 林木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的林分。同龄林又分:*绝对同龄林 林木年龄完全相同的林分,如人工林;*相对同龄林 组成林分的林木年龄相差不足一个龄级的林分。异龄林 林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上的林分,如天然林,4、林分年龄,林分年龄确定方法对于绝对同龄林分,林分中任何一株林木的年龄就是该林分年

23、龄;对于相对同龄林或异龄林,通常以林木的平均年龄表示林分年龄。可采用算术平均年龄和加权平均年龄。混交异龄林,以主要树种或目的树种的年龄为主对于复层混交林,通常按林层分别树种记载年龄,而以各层优势树种的年龄作为林层的年龄。,5、平均胸径(averg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1)林分平均胸径它是反映林木粗度的基本指标,定义为:式中:林分平均断面积;N林分内林木总株数;G林分总断面积;gi和di第株林木的断面积和胸径。复层混交林,按林层分别树种计算平均胸径,而各林层并不计算林层平均胸径。,5、平均胸径(averg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24、,2)林分算术平均直径:,6、平均高(average height),它是反映林木高度平均水平的测度指标平均高分为林分平均高和优势木平均高。1)林分平均高在树高曲线上,与林分平均直径(Dg)相时应的树高,简称平均高.树高曲线(heightdiameter curve):反映树高随胸径变化的曲线 从树高曲线上根据各径阶中值查得的相应的树高值,称为径阶平均高。,6、平均高(average height),2)优势木平均高-林分中所有优势木或亚优势木高度的算术平均数,用HT表示。确定方法:在林分中每100m2或200m2选1株最高或胸径最大的树木测定其树高取平均值。优势木平均高常用于鉴定立地质量,它

25、不受抚育措施(下层抚育)的影响。,7、立地质量(site quality),在我国,常用的评定立地质量的指标有以下两种:1)地位级依据既定树种的林分条件平均高(HD)及林分年龄(A)由该树种的地位级表中查定的表示林地质量或林分生产力相对高低的等级。2)地位指数某树种林分在标准年龄(亦称基准年龄)时优势木平均高作为评定立地质量的指标。,8、林分密度(stand density),我国现行常用的林分密度指标主要有:1)株数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其单位为:株/hm2;株/亩。2)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郁闭度一般以小数表示,记载到小数点后两位。3)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

26、(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按十分小数表示,由0.1到1.0共分10级。标准林分,可理解为“某一树种在一定年龄、一定立地条件下最完善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所占有空间的林分”,P=1.0。确定方法如下:(1)调查确定林分的平均高;(2)根据林分优势树种选用标准表,并由表上查出对应调查林分平均高的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3)计算林分的疏密度。,9、林分蓄积量,林分调查的重要指标。其调查的方法:全林每木检尺、标准地(带)法、角规法、小样园法、生长过程表法、目测法等。,10 林分材种出材量,特别是成过熟林需要调查,蓄积量乘以出材率。,林分调查小结,以上介绍的10

27、个林分调查因子主要表达了森林乔木树种的特征,是划分林分、鉴定林分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性转变,森林资源的调查内容也在不断增加,如森林群落结构类型、自然度、生物多样性、森林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已纳入了调查的范畴。森林中的灌木资源、地被植物以及形成森林环境的生态因子的调查也不可忽视。,标准地调查,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全林分进行实测,而往往是在林分中,按照一定方法和要求,进行小面积的局部实测调查,根据其调查结果推算整个林分。局部调查主要有样地和标准地两种取样方法。1、标准地的定义和用途2、标准地种类3、标准地设置与测量4、标准地的调查,

28、1、标准地的定义和用途,样地的概念在林分内,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所设置的实测调查地块。根据全部样地实测调查的结果,推算林分总体,这种调查方法称作抽样调查法。标准地的概念在林分内,按照典型(代表性)选取的原则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平均水平的调查地块。标准地是整个林分的缩影。,1、标准地的定义和用途,标准地的用途 某些专业性的调查研究工作,例如编制森林调查或森林经营数表(如标准表、材种出材量表、林分收获表等)、科学研究以及研究分析比较不同营林措施效果等等;林分调查:如林分主要测树因子测定;蓄积量、生长量、材种出材量和生物量测定。,2、标准地种类,按照标准地设置目的和保留时间,标准地又可分为:临时标准

29、地(Temporary plot)用于林分调查或编制营林数表,只进行一次调查,取得调查资料后不需要保留。固定标准地(Permanent Fixed plot)适用于较长时间内进行科学研究试验,有系统地长期重复多次观测,获得定期连续性的资料。,3、标准地设置与测量,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 标准地必须对所预定的要求有充分的代表性;标准地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林分:标准地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且应离开林缘(至少应距林缘为1倍平均高的距离);标准地设在混交林中时,其树种、林木密度分布应均匀。标准地的形状 一般为正方形、矩形或园形。,3、标准地设置与测量,标准地的面积要求 单个标准地面

30、积:应依据调查目的,林分状况(如林龄及林分密度等)而定。一般要求标准地内林木株数:幼龄林:300株以上 中龄林:250株以上 近、成、过熟林:200株以上 标准地的总面积:林分调查时,设置的几块标准地面积之各应占整个林分总面积的2%-5%。,3、标准地设置与测量,标准地的境界测量罗盘仪测角,皮尺或测绳量水平距。当林地坡度大于5时,应将斜距改算为水平距离。在进行标准地境界测量时,规定相对闭合差不得超过1/200。边界应砍线或用测绳围起。标准地的四角应埋设临时简易或长期固定的标桩,便于辨认和寻找。固定标准地应设引点桩、引线和中心桩。,3、标准地设置与测量,标准地的位置及略图 标准地设置好以后,应标

31、记标准地的地点及在林分中相对的位置,并将标准地设置的大小、形状在标准地调查表。当前可用GPS定位。,0.08hm2,4、标准地的调查,每木检尺:即测定标准地内每一株树木的胸径。每木调查的主要工作是分别林层、树种、起源、年龄(或龄级)、活立木、枯立木测定每株树木的胸径、并按整化径阶记录、统计各径阶林木株数,取得林木株数按直径分布数据。,4、标准地的调查,每木检尺步骤径阶大小的确定:我国(2003)规定,林木调查起测胸径为5.0,视林分平均胸径以2或4为径阶距并采用上限排外法。一般规定:Dg12 cm时,4为一个径阶距 6Dg12 cm时,2为一个径阶距 Dg6 cm时,1为一个径阶距,每木检尺步

32、骤起测径阶:起测径阶是指每木检尺的最小径阶。我省二类调查定为6(起测胸径为5.0)。划分材质等级:*商品用材树:用材部分占全树高的40%以上;*半商品用材树:用材部分长度在2m(针叶树)或1m(阔叶树)以上,但不足全树高的40%;*薪材树:用材部分长度在2m(针叶树)或1m(阔叶树)以下。,4、标准地的调查,4、标准地的调查,每木检尺步骤检尺过程记录:用围尺测定每一株树的胸径,按实测直径或按径阶记录;注意事项由坡上方沿着等高线按“S”形路线向坡下方进行检尺;使用轮尺时必须与树干垂直;要防止重测或漏测,记录者复述,并用粉笔在测过的树干上作记号 正好位于标准地境界线上的树木,本着“北要南不要,取东

33、舍西”的原则。,4、标准地的调查,计算林分平均直径 统计各径阶株数。(Ni)查“圆面积合计表”得各径阶断面积合计,将各径阶断面积合计相加即得林分的总断面积。总断面积被该树种株数除,得到该树种单株平均断面积。根据平均断面积反查“直径圆面积表”即得该树种的平均直径。,4、标准地的调查,测树高 测高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林分条件平均高或各径阶平均高。在标准地内,随机选取2530株林木测定胸径和树高,一般每个径阶内应量测35株林木,满足正态分布,并记入测高记录表中。用图解法或数式法建立树高曲线,确定林分平均高和径阶平均高。优势木平均高:可在标准地中均匀设36个观测点,在每个点周围100平方米范围内量测一株最

34、高树的高度,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优势木平均高。,测定林分年龄人工林:查造林档案,部分针叶树可数轮枝个数。天然林:在标准地调查中,可以利用生长锥钻取木芯或伐倒木(或已往伐根)确定各树种的年龄。,4、标准地的调查,4、标准地的调查,测定郁闭度概念:林分树冠的投影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成数。如:0.5,0.8等测定方法:目测法对角线法一步一抬头郁闭度测定仪,4、标准地的调查,标准木的选取和测定标准木:林分或标准地中,具有平均材积大小的树木。选择方法:根据林分平均高、平均直径、在标准地内选取生长正常、中等饱满程度的树木(误差5%以内),进行伐倒区分求积或进行树干解析。重点了解以推算林分蓄积量。,林分调查因子

35、计算林分平均直径、平均高,年龄、树种组成、地位级(或地位指数)、疏密度(或郁闭度)、株数密度、断面积、蓄积量、出材级等因子。,4、标准地的调查,林分环境因子质量调查地形、地势:地貌、大地形、坡度、坡向、坡位、海拔等因子。幼树、灌木、活地被物及生物多样性调查:采用样方调查法。土壤调查:在标准地内通过土壤剖面调查土壤。森林健康:对林分的灾害情况(火灾、病虫害)、树冠脱叶、树叶颜色等森林健康因子进行调查。,4、标准地的调查,四、存在问题,1、资金投入不足。2、仪器设备、技术手段落后。3、调查技术人员短缺,素质亟待提高。4、森林资源档案建设滞后。5、效益不高。6、数表更新不及时。,五、主要对策,1、制定工作定额和取费标准2、采用新设备,推广新技术3、加强队伍建设和技术培训4、加强档案建设5、提高效益6、编制新数表,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