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责任竞合》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3947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1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事责任竞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民事责任竞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民事责任竞合》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民事责任竞合》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民事责任竞合》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事责任竞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事责任竞合》PPT课件.ppt(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7.1民事责任的竞合,一、民事责任竞合概述(一)民事责任竞合的概念和成立条件民事责任竞合,是指行为人实施某一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符合多种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从而在民法上导致多种责任形式并存和相互冲突。其构成要件如下:1、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不法行为 2、同一不法行为同时满足两个以上的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如同一不法行为既违反了侵权法,又违反了合同法或者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定,则产生责任之竞合。3、数个民事责任之间相互冲突 数个民事责任相互冲突,是指数个责任之间不能相互吸收或者同时并存,行为人只能承担其中之一。不能相互吸收,是指一种民事责任不能为另一种民事责任所涵盖。不能同时并存,是指行为人不能同时承担数个

2、民事责任。民事责任竞合和民事责任聚合有所区别,后者是指行为人同时承担数个民事责任方式。,37.1民事责任的竞合,(二)民事责任竞合的法律效果 关于民事责任竞合的处理存在三种做法:禁止竞合制度、允许竞合和选择请求权制度、有限制地选择诉讼制度。民事责任竞合的法律效果是导致双重请求权的存在,并允许受害人选择行使,但不能同时实现。否则,加害人承担双重责任,受害人获得双重赔偿。合同法第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合同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对于责任竞合的条件应当有所限制。第一,因不法行为造成受害人人身和精神损害的,当事人之

3、间存在合同关系,也应按侵权责任处理。第二,当事人之间存在某种合同关系,不法行为仅造成财产损失的,按违约责任处理对受害人更为有利。第三,如果法律特别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应当减轻当事人的注意义务和责任时,应依法律的特别规定确定责任,防止当事人滥用责任竞合制度。,37.2 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1、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1)归责原则不同。侵权责任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一般归责原则。违约责任以严格责任原则为一般原则。(2)举证责任不同。过错责任实行“谁主张谁举证。严格责任原则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即由违约人证明其违 约行为存在免责事由。(3)违反义务不同。侵权行为违反的是不得侵害他人财产或者人身的法定义务。

4、违约行为违反的是合同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义务。(4)诉讼时效不同。(5)构成要件和免责事由不同。侵权责任以损害事实为构成要件,无损害即无责任;违约责任不以实际损害为条件。违约责任具有任意性。,37.2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6)责任方式不同。侵权责任以赔偿损失为主。违约责任以支付违约金为主,在适用损害赔偿时,当事人可以约定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7)责任范围不同。侵权责任的范围包括财产损失、人身伤害和精神损害。而违约责任仅以财产损失为限,且适用可预见规则以限定赔偿范围。(8)第三人的责任不同。“对自己行为负责”决定了行为人仅对自己实施的侵权行为负责。合同相对性规则决定了债务人对第三人行为引起的违

5、约承担违约责任,然后向第三人追偿。(9)诉讼管辖不同。合同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上述区别说明适用侵权责任或者违约责任将对纠纷的管辖、加害人的责任方式、范围、免责事由以及受害人的权利保护产生直接影响。这也正是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竞合产生的意义及被广泛讨论的原因所在。,37.3关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竞合的学说,1、法条竞合说。认为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违反了不同的法律规范,当同一行为具备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构成要件时,适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仅发生合同上的请求权,而不能享有侵权行为请求权。2、请求权竞合说。认为同一行为符合

6、两种责任构成要件,受害人同时享有侵权行为请求权和合同上的请求权,并可择一行使或者同时行使。3、请求权规范竞合说。认为同一行为符合两种责任构成要件,只能产生一项基于侵权关系和合同关系请求权,而非两项独立的请求权。,37.3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竞合的具体情形,1、违约性侵权行为。即合同当事人的违约行为致他人合同利益以外的利益损害,符合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如买卖合同交付的标的物质量不合格(违约行为)致他人人身或者财产损害(侵权行为)。2、侵权性违约行为。即行为人实施的侵权行为致他人合同利益损害的,符合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如保管人无权处分保管物,而将保管物出卖给第三人。无权处分致寄存人受有损失构成侵权行

7、为;同时构成违反保管义务的违约行为。,37.4侵权责任与不当得利返还责任的竞合,(二)侵权责任与不当得利返还责任的竞合 1、侵权责任与不当得利返还责任的区别(1)构成要件不同。侵权责任以损害事实为条件,而不考虑侵害人是否直接受益及受益多寡。不当得利不仅要求致人损害,而且以加害人直接受益为条件。在加害人侵害他人权利造成损害较大而受益较少,或者造成损害较小而受益较多的情形下,允许责任竞合有利于对受害人的保护。(2)责任方式不同。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有多种责任方式。承担不当得利的返还责任的方式具有单一性,即返还财产。(3)举证责任不同。侵权责任以过错为一般构成要件,受害人对加害人的过错负举证责任。不当

8、得利返还责任不以过错为要件,受害人只需证明加害人获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37.4侵权责任与不当得利返还责任的竞合,侵权责任与不当得利返还责任竞合的构成要件:1、加害人因过错实施侵权行为致人损害。这是侵权责任和不当得利返还责任竞合产生的前提条件。2、是取得不当利益。即加害人因侵权行为获得利益。获得利益包括财产的增加和应当减少的未减少。主要有如下三种:1)无权有偿处分 2)非法出租。但承租人在租赁期间擅自转租获得利益不构成不当得利。3)非法使用并收益。,37.5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指为使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恢复到未受损害或者合同得到履行的状态,加害人所应当为或者不为的一定的行为。

9、根据民法通则第134条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如下十种:(一)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侵害人终止其正在进行或者延续的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它主要适用于正在进行或者延续的侵权行为。(二)排除妨碍排除妨碍,是指侵害人排除由其行为引起的妨碍他人权利正常行使和利益实现的客观事实状态。排除妨碍针对的是必须实际存在或者将来必然会出现妨碍。(三)消除危险消除危险,是指侵害人消除由其行为或者物件引起的现实存在的某种有可能对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紧急事实状态。(四)返还财产返还财产,是指侵害人将其非法占有或者获得的财产移转给所有人或者权利人。包括三种情形:一是不当得利返还。二是依民事行为所作的给付。三

10、是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的返还。,37.5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五)恢复原状 狭义的恢复原状,是指使受害人的财产恢复到受侵害之前的状态。适用此种责任形式的条件有二:一是可能性。二是必要性。恢复不符合经济合理原则,则适用折价赔偿或者损害赔偿等责任形式。(六)修理、重作、更换 修理、重作和更换主要是违反合同质量条款的民事责任形式。(七)赔偿损失 是最基本、适用范围最广泛的责任形式,可以适用于违约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和侵权责任。(八)支付违约金 是指一方违约时依法律规定或者合同当事人约定,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消除影响,是指加害人在其不良影响所及范围内消除对受害人不利后果的

11、民事责任。恢复名誉,是指加害人在其侵害后果所及范围内使受害人的名誉恢复到未曾受损害的状态。消除影响是侵害人格权如隐私权、肖像权的民事责任;恢复名誉则专属于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十)赔礼道歉 赔礼道歉,是指加害人以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向受害人承认过错、表示歉意。它主要适用于侵害人格权的侵权行为。,37.6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的适用,适用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应当注意以下问题:(一)、单独适用和合并适用 如果加害人承担一种民事责任方式尚不足以补偿受害人的所受损失的,则同时适用多种责任方式,直至受害人的损失得到完全补偿。如侵害名誉权时,仅适用停止侵害尚不足以保护受害人的名誉,则可适用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方式。(二)、根据适用条件确定适用顺序 根据民事责任方式的适用条件确定是否适用和适用顺序,有利于充分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如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对于正在进行的污染环境的不法侵害,必须首先适用停止侵害责任形式,否则不能防止损害的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