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片《异化的情感》观后感.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53953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警示教育片《异化的情感》观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警示教育片《异化的情感》观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警示教育片《异化的情感》观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警示教育片《异化的情感》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警示教育片《异化的情感》观后感.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警示教育片异化的情感观后感我非常痛苦,非常后悔。”“我不该去攀比,不该去追求不该追求的东西。”近日,支部组织观看了由湖北省武汉市纪委监委组织拍摄制作的警示教育片异化的情感,片中五名违纪违法领导干部面对镜头发出深刻忏悔,使我收获了一块深刻的警示教育课。“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三不腐”,即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其是一个有机整体,唯有把握好“三不腐”内在联系,做到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才能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融于一体,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叠加效应。创新方法,需要用好典型案例“活教材”,只有用“身边人”唤醒“梦中人”,

2、加强思想教育,让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涵养廉洁文化,增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自觉,才能更好从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增强免疫力。“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以清廉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为契机,把查办的典型案例“活教材”转化为“治未病”的教育资源,常态化采取制发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通报、汇编警示教育读本、拍摄警示教育片、制作微视频微电影、展播廉洁公益广告、举办廉洁主题书画展等形式,为党员干部定制“警示教育套餐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就可能在金钱、美色等各种糖衣炮弹面前“巍然不动”,不“马失前蹄”,把“不敢腐”转化为内心自觉的“

3、不想腐”。打好教育转化“组合拳”,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综合性治理效果,切实使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形成常态化机制,时刻绷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之弦。这就要将警示教育作为经常性纪律教育的重要内容,嵌入公务员培训、干部谈话、案件查办、庭审现场等场景中,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重点内容,融入日常、做在经常,“破”“立”结合,“动”“静”结合,着眼于“抓深”,让警示案例真正入脑入心,以实现1+1+13的叠加效果。以典型“活教材”为镜,把握好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用好反面典型的教材,就是要善于从他人的教训中吸取经验,深入查找执行

4、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思想上警醒起来,在行为上自觉起来。当然,如果方式方法只限于案件通报曝光、发放警示读本、参观教育基地这“老三样”,模式套路化、内容更新不及时,党员干部必然会思想疲沓。为此,依照形势变化、问题的翻新,在新形势、新问题上寻求教育形式、内容上的创新,在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上求突破,就能增强警示教育震慑力。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如果说,正面典型的作用,是为党员领导干部做示范、树标杆、明导向,那么,反面典型的作用,就是要让党员领导干部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警示教育看似简单,但做深做实尤为不易。只要持之以恒、深入剖析、不断创新,就能真正做到在思想上警醒起来,在行为上自觉起来、以儆效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