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讲述与讲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54491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讲述与讲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一节讲述与讲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一节讲述与讲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一节讲述与讲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一节讲述与讲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节讲述与讲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讲述与讲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讲述与讲授讲述与讲授基本功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技能,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向学生描述事件、论证道理、说明事物,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讲述与讲授的态度已不再是完全的排斥甚至是放弃了,这种传统的备受鞭笞的教学方法越来越被人们更加理性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恰当而适时地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更加高效地吸纳新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学内容,把握教学时机,严格控制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案例展现情形1:小学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蒙古族,今天

2、我就带大家到他们生活的地方看一看。师:(播放配有马头琴背景音乐的蒙古族相关视频,教师配以解说)勤劳用敢的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的北方,过着自由、幸福的游牧生活。自古以来,蒙古族人民以能歌善舞著称,骑马、射箭、摔跤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悠扬的马头琴、热烈的筷子舞无不显示出蒙古族人民的艺术天赋,蒙古族服饰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那优雅的长袍、精美的蒙古靴,做工精细,让人爱不释手。蒙古族人民性格豪爽、勤劳勇敢,蒙古族的小朋友更是生龙活虎、热爱家乡!(学生如醉如痴地聆听,并产生了对蒙古族的向往之情。)情形2:小学音乐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教学片段1 .学生描述国旗师:同学们都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3、吗?生:见过。师:那谁能谈谈国旗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生:国旗是红色的,是长方形的,上面有五颗金黄色的五角星。2 .学生思考什么场合升国旗、奏国歌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谁能说说在什么样的场合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同学们想一想!(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生1:每周一学校都有升旗仪式,这时就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生2: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都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生3:香港、澳门回归的时候就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生4:奥运会上中国的体育健儿夺得冠军的时候,也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生

4、5:在新闻联播中也看到升国旗、奏国歌。生6:学校开大队会的时候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在奥运会上,中国的体育健儿获得比赛的冠军时,就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奏响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其实在我们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心中(包括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每天都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因为国旗与国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尊严与荣誉的象征,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骄傲与自豪。现在老师就要和同学们共同感受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神圣与庄严!请全体同学起立!3 .聆听国歌音乐情形3:小学音乐丰收锣鼓的教学片段欣赏第一乐段。师:引子过后,乐曲进入

5、到第一乐段。(板书:A段)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请同学们边聆听边思考。你觉得第一乐段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2)表现了怎样的场景?生:表现农民伯伯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情绪欢快活泼。生:表现农民伯伯看到庄稼丰收时的喜悦心情,情绪优美抒情。师:这首乐曲的第一部分速度较快,展现了一幅热烈、欢腾,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而第二部分速度较慢,曲调优美抒情,抒发了人们劳动时的欢快心情。情形4:小学音乐走进中国民歌教学片段师:我们现在做一个知识小结。民歌是指民间歌曲,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和斗争生活中相传,不断加工而形成的。它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师:民歌有三种体裁形式(板书)。体裁特点(

6、1)小调优美抒情、委婉细腻(2)劳动号子一人领众人和,铿锵激昂、坚定有力(3)山歌高亢、嗓亮,自由、悠长案例评析情形1是描述型讲述的典型例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事实、事件、过程,在叙述讲解的基础上,加强语言感染力和渲染力度,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学内容,理解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行描述性讲述时要求语言上富有感染力,在动情的语言描述中抓住学生的心弦,引领学生体验音乐。教师在上课伊始,便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着悠扬的马头琴音乐,再加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娓娓道出了蒙古族这个伟大民族的无穷魅力和民族特征。教师的言语中充满了自豪感,学生必定会为之吸引,也必定能够充满感情地投入到音乐的课堂体验活动当中。

7、这样的讲述与视听完美结合,让听者仿佛置身其中,产生无尽的遐想,进而产生学习的主观愿望,并且也能最直接地传递教师本人对蒙古草原的深厚感情。情形2与情形1相比略有不同。面对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学生,教师清楚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虽然他们在每周一升旗的时候能有一些对国旗、国歌的感受,但对国旗的象征含义了解得并不多,学生的分析仅仅停留在现有的认知基础上,是肤浅的,于是就有了情形2中教师的一段话。与情形1教师的讲述不同,情形2中的教师设置了一连串的问题,潜移默化地将学生的思维带入自己设计好的层层深入的剖析中,并联系学生己有的经验一一对国旗的了解以及以往生活中对国旗国歌的所见所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国旗国歌

8、的认识,引领学生对国旗和国歌的意义进行深入的剖析,这里面包括对知识的联系、拓展、延伸以及纵向的深化。它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方法,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而非只是简单地创设情境,引起注意。情形3属于典型的综合型讲授的例子,即在分析讲解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主要表现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整体概括和总结,是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整体的思维过程。在这一案例中,学生通过分段欣赏,分别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特征,再通过教师的综合性讲授,对乐曲整体情绪特征进行把握,从而深入理解乐曲表达的情感,积累音乐鉴赏经验。情形4是一段归纳式讲述的例子,这种方法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经常用到。归纳式讲述是在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

9、和演绎的基础上,归纳出一般性规律的讲解方式。归纳的过程就是指讲述的内容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教师归纳了民歌的定义以及民歌中三种体裁的不同的风格特点。这是只有基于对民歌体裁音乐作品的深入体验和广泛了解才能完成的。理论提升“讲”和“听”同“教”与“学”一样,是密不可分的。教师的“讲”是基础,其他方法只是辅助的手段,而学生只有真正学会了“听”,才有可能把教师所讲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进而转化为能力。1 .讲述与讲授的现实意义讲述和讲授是课堂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普遍的教学方法,它是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讲述与讲授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信息,还为学生搭建了迅速通向知识的桥梁,与课本、学具

10、、标本、挂图、音响和网络这些课程载体相比,教师的语言更易于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教师通过自己的讲述和讲授能够创造有活力的富有情感的学习氛围,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也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能取代它们的重要原因。教师的讲述与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书本知识变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同时,也能使学生少走弯路。因此,讲述与讲授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省时和高效的特点。讲述与讲授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科书内容。由于教科书的编写受到书面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来说,其潜藏的涵义不易被发现,而教师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领会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吃透教科书,挖掘教科书。通过教师系统的讲

11、述与讲授,学生才得以领会和掌握蕴含在知识体系中的学科思想观点、思维方法和情感。讲述与讲授融入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是教师内心真善美的流露,所以,讲述与讲授不仅是知识的输出,也是教师内心世界的展现,它引领学生以真善美的标准比对人生、衡量世界,成为学生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所以,教师讲述与讲授的基本功,也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2 .讲述与讲授的教学原则讲述与讲授的的教学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讲述与讲授要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实施初期,许多教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知道该怎样上课了。原因之一在于,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的讲述与讲授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教师习惯于口若悬河似地灌输,学生成为被动

12、的接受者,一言堂的现象比较普遍。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当实现角色的转变。于是,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便错误地认为教师就应当彻底从讲台上走下来,完全放弃讲述与讲授,导致自己退而成为课堂的附属品,讲述和讲授的基本功逐渐地弱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讲述与讲授者,应当始终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中心,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把现成的知识讲给学生,并认为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就能够获得知识,而实际上,学生对任何知识的掌握都是建立在自己的独立思考之上的,教师在把知识讲解得很清楚、很明白的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同步参与,否则,学生不仅对知识本身掌握不牢固,更谈不上举一反三并加

13、以迁移应用。(2)讲述与讲授要适当。讲述与讲授时,教师往往更多关注自我,如怎么讲,怎样才能讲得全面、细致、深刻、透彻,久而久之,教师对自我要求的标准越来越高,也就越来越关注自我的“讲”,无形中从形式到内容都把自我摆在了中心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存在。不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一味地挖掘教材的深度、拓展知识的广度,不顾学生接受程度,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而加快进度这些都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3)讲述与讲授要讲究实效。讲述与讲授容易抑制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讲述与讲授的同时,应当兼顾学生的倾听与思考。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多、更快、更好地接受,而学生

14、是否能够接受,接受多少,更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去判断、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对进一步的讲述与讲授作出相应的调整。3 .讲述与讲授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1)合理选择讲述与讲授的时机。讲述与讲授通常用在课堂伊始交待学习目标、范围、要点和要求的时候,或者介绍作曲家作品、背景以及相关课外音乐知识的时候,还有在分析音乐中某些音乐要素的时候,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些时候,为了创设情境,也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述。(2)精心组织讲述与讲授的内容。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的长篇大论,势必会给学生带来思维的怠惰,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讲述与讲授的内容要集中、凝炼,中心要

15、明确,重点要突出,目的是紧扣关键,突破难点,解决疑点;同时,还要求教师语言准确、简明,条理清晰,深入浅出,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的空间。(3)适当调整语速语调,增强讲述与讲授的吸引力。教师要使自己的讲述与讲授具有感染力,不仅要注意措辞用语,还需要注意吐字发音、语速、语调以及无声语言的使用等。首先,发音吐字应准确、清晰,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教师的语调语速也要根据说话内容、环境而确定,讲述与讲授的过程中,要根据课堂学生的数量控制音量的大小强弱,要根据话语内容的重要程度控制语速的缓急,选择适当的停顿。教师的体态、动作表情的变化,也是传递信息的辅助手段,如目光交流、表情变换、手势等。这些如果

16、运用得好,那么就会增强表达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思考与拓展【思考】1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认为在教学中,讲述与讲授具有哪些作用?教师应如何运用讲述与讲授基本功?2 .结合你自己的教学观察和实践,谈谈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适时、恰当地运用讲述与讲授这一基本功的。对照本节内容反思自己教学活动中讲述与讲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还存在哪些问题。3 .请你自己设计一节应用讲述与讲授进行教学的实例,并说明应用讲述与讲授进行教学要注意哪些问题。【拓展】1 .自发组织教师演讲团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小型的辩论演讲活动,选择贴近教师生活或者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在交流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促进教师讲述与讲授能力的提高。2 .利用网络,进行配乐朗诵比赛,提升教师语言表达、传情达意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