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54625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鸭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断、预防和控制措施。本标准适用于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预防和控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40454家禽孵化良好生产规范NY/T3233鸭坦布苏病毒病诊断技术NY/T1167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T5030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病死及病

2、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鸭坦布苏病毒病(ducktambusuviraldisease):由坦布苏病毒(tambusuvirus)感染引起的鸭生长迟缓、富热、食欲不振、蛋鸭产蛋下降甚至死亡的传染病。4诊断4. 1流行病学各个季节均可发生,潜伏期35天,不同日龄鸭均可感染,主要危害蛋鸭和种鸭,发病鸭群的感染率高达100%,病死率为1%15%不等。5. 2临床症状发病产蛋鸭表现为采食量和产蛋量急剧下降,并伴有体温升高,鸭群发病后12周内,采食量下降30%以上,产蛋率由80%以上下降至10%30%甚至10

3、%以下,严重者停止产蛋。病鸭发热,精神欠佳,草绿色下痢,站立不稳,双腿瘫痪、向后或侧面伸展。雏鸭感染后生长发育迟缓,后备产蛋鸭开产推迟或产蛋不整齐。4. 3病理变化病变主要见于卵巢,表现为卵巢发育不良,卵泡变性、变形甚至破裂,卵泡膜充血、出血,输卵管萎缩,部分病例可见卵黄性腹膜炎。4.4实验室检测4. 4.1病毒分离5. 4.1.1病料的处理采集发病鸭或死后数小时内鸭的卵巢、心血、肝脏或脑组织,将所采集的病变组织器官在研钵中剪切成小块,无菌条件下研磨至乳状再加少量灭菌PBS稀释,分装入冻存管,反复冻融3次,3000rmin离心5min,收集上清液,用0.22Unl的一次性漉器过滤除菌后得到接种

4、的样品。6. 4.1.2样品接种采用DFT细胞或SPF鸡胚(或鸭胚)进行病毒分离,操作方法和结果判定应参照NY/T3233中的方法执行。免疫荧光检测免疫荧光检测的方法和结果判定参照NY/T3233中的方法执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RT-PCR)检测7. 4.3.1病毒RNA的提取和反转录CDNA的合成参照商品化试剂盒说明书执行。8. 4.3.2PCR方法和结果判定参照NY/T3233中的方法执行。9. 4.3.3如采用商品化鸭坦布苏病毒RT-PCR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应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方法进行操作和结果判定。4.5结果判定4.5.1符合4.1、4.2和4.3的,临床诊断为疑似感染。4.5

5、.2符合4.1、4.2和4.3,且符合4.4.1或4.4.2时,判定被检鸭存在坦布苏病毒感染。5疫情处理当疫病呈爆发性流行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进行处理。6预防6.1引种管理国内异地引入种鸭及其精液、种蛋时,应取得原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合格证明。到达引入地后,种鸭必须隔离饲养7天以上,并由引入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混群饲养。6.2孵化管理6.2.1种蛋入孵前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或使用其他高效低毒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剂应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6. 2.2种蛋孵化与出雏的管理应符合GB/T40454的要求。6.3 饲养管理6. 3.1饲料应符合GB13078的要

6、求,饮水水质应符合NY5027的要求。7. 3.2加强雏鸭的养殖管理,做好育雏舍的保温工作,尽可能减少鸭群应激,环境应符合NY/T1167的要求。8. 3.3鸭场应采取分批次生产,不同日龄的鸭群不能混群饲养。控制人员、车辆和物资出入,严格执行场区清洁的消毒程序,鸭场卫生管理标准应符合NY/T1167的要求。粪便和垫料等污染物的处理应符合GB/T36195的规定。6.4 免疫接种6. 4.1鸭坦布苏病毒病的商品化疫苗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鸭场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其中一种,或采用活疫苗+灭活疫苗混合免疫程序进行疫苗免疫。7. 4.2鸭坦布苏病毒活疫苗宜采用的免疫程序为:在雏鸭57日龄采用肌肉注

7、射免疫1羽份,间隔2周再免疫一次;产蛋鸭在开产前12周再免疫一次。8. 4.3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宜采用的免疫程序为:7日龄首次免疫,颈部皮下注射0.5mL,间隔2周肌肉注射1mL:产蛋鸭在开产前1015天肌肉注射1mLo6.5 血清抗体水平监测6.5.1检测方法6.5.1.1ELlSA方法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体的操作和结果判定参照NY/T3233中的方法执行。如采用商品化鸭坦布苏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应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方法进行操作和结果判定。6.5.1.2血凝抑制(HI)方法HI方法检测血清抗体的操作和结果判定应参照NY/T3233中的方法执行。6. 5.2监测方案可在

8、第二次免疫或开产前免疫结束2周以后采集鸭群血清,进行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在蛋鸭产蛋期宜每3个月监测一次鸭群抗体水平;如发现抗体水平未达到防疫要求,可适时进行疫苗补免。7控制6.1 消毒管理发生本病后,要隔离病鸭,对鸭舍、环境、用具等严格消毒处理,参照NY/T1167中的规定执行。6.2 治疗措施该病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在发生该病时可投喂一些抗病毒中草药(如板蓝根、黄连、金银花及黄黄等),为了防止继发感染细菌,应在治疗过程中辅助添加广谱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应符合NY/T5030的规定。7. 3无害化处理对病死鸭和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规定;对粪便及其他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应按照GB/T36195中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