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电阻说》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4711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6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电阻说》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测量电阻说》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测量电阻说》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测量电阻说》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测量电阻说》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电阻说》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电阻说》PPT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阻的测量说课稿,电阻的测量说课稿 一、说教材二、说教学目标三、说教法学法四、说教学流程五、说达标检测六、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 电阻的测量是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七章第三节内容。从编者的编写意图来看,电阻的测量安排在欧姆定律之后,是欧姆定律的应用,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正确、安全的使用电路元件,是对电路元件使用方法的巩固,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从整个初中电学体系看,本节内容是继规律型实验,如: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探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电阻的关系之后的第一个测量型实验,是后续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高中学习伏安法测电阻的基础,因此本节

2、是初中电学的重点,是高中物理知识下移的良好载体,处于电学实验的核心位置,是中考热点。,2、学情分析及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实验表格等,并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已经有了探究的经历,有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但考虑到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少,学生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1)不能很好的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表格(2)实验操作中,出现一些电路故障不能迅速排除。(3)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存在的困难,我将整个教学分为三个板块,一是探究前的准备,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步骤。二学生自主探究。三是对实验

3、数据的分析处理。三个环节是层层递进的。实验探究,一般可以分为七个环节,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为突出重点,将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三个环节作为重中之重。为加深理解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要求学生一半做测量小灯泡电阻、另一半做测量定值电阻,通过对比加深理解。,二、说教学目标,(1)知道测电阻的原理,会同时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2)理解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电阻有不同的特性。(3)在测量过程中,体验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的重要性,让学生逐步养成安全操作的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依据:按照物理课程标准 课标1.doc。本节的中心任务是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教材中并未对是否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提

4、出要求。由于物质种类不同,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明显,学生对此难以理解。为降低难度,让学生充分体验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我大胆的将测量灯泡电阻融入到本节课中,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数据形成切身体会。恰当的使用行为动词,让学生明确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方面应达到的要求。课标2.doc,教学重点:自行设计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完成伏安法测电阻。重点设置依据:经历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过程,为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做好铺垫。课标3.doc,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正确理解影响小灯泡电阻的因素。依据: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灯丝的电阻变化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

5、析,寻找规律,是本节的难点课标4.doc,三、说教法学法,说教法 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谈话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探究前的准备,要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仪器选择、电路图、表格、注意问题等,采用启发引导、谈话讨论、师生互动的教法。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探究。第三个环节是数据处理。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引导“适度”而不“过度”,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贯彻到底。,说学法 1、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学会合作。2、分析归纳法:通过对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数据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四、说教学流程,1、探究准备 向学生出示2.5V的小灯泡和定值电阻。问:两个都标

6、有2.5V的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亮度不同,你认为两个小灯泡的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得出电阻不同)如何借助其它器材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呢?引入本节课的课题。这样设计的目的,让学生知道我们本节课的任务就是测量导体的电阻。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本实验原理、电路图、实验步骤等,这是真正掌握本节课知识,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这个环节我计划用10分钟时间。,实验原理的确定:让学生回忆欧姆定律,由导出公式联系实验的原理。实验仪器的选择:教师提问:(1)测量电压和电流需要什么仪器?(2)为确保电路元件不被烧坏,应选择什么仪器?(引出变阻器限流式作用)只测量一组数据可以吗?进而让学生思考如何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7、?(引出变阻器分压式作用)。变阻器的限流式和分压式的作用在高二物理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是重点内容,近几年物理中考试题中,经常有高中知识下移现象,同时也为了实现初中和高中知识的衔接,本节教学中,引导得出变阻器的两个作用将作为重点。,电路图的确定:通过所选仪器的作用,引导学生设计出本实验的电路图。实验步骤的确定: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实验是如何进行的。提问学生,然后让其他组的学生补充,最后教师总结。实验表格的确定:表格设计要注意三个问题:明确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计算的物理量有哪些?为提高实验结论的普遍性,还应该注意什么?在学生展示了自己设计的表格后,教师指出,对于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我们很容

8、易观察出灯泡的亮度,可以把亮度加上。为下面数据处理做铺垫。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明确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连接电路应注意什么?,2、探究实验 在学生开始实验前,把前面师生共同总结的实验注意事项、步骤、观察的现象等,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这样做主要是让学生有明确的实验目的,条理实验顺序。接着分配任务一半学生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另一半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提示电压应该拉开距离,第一次取2.5V,第二次取2V,第三次取1V。电压由高到低,保证灯泡的正常使用。虽然在实验前做了准备,但考虑到学生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少,这一环节我计划用15分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学生在连接电

9、路中出现的问题,不要急于给学生回答,先让学生自己思考。,3、数据处理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不易突破。我计划用10分钟时间。我设计了以下一组问题:(1)让学生先算出自己小组的电阻值,并且上去展示。(2)三次测量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阻值变化大吗?(3)灯丝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都不变,那么为什么电阻却变化很大?(4)灯丝电阻的变化与电压、电流的变化有什么联系吗?(5)小灯泡的亮度是怎样变化的?电阻的变化与亮度之间有什么联系?(6)亮度增大时,灯丝的温度如何变化?(7)当灯丝温度升高时,电阻会如何变化?,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对数据的分析,是探究实验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因此在此处浓墨重彩的

10、处理。而这一点又是学生难于接受和掌握的,因此把难点分散,把问题分解为一个个的小问题,具有层次性,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激烈的碰撞中,从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还要看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看能否顺利的出现知识的迁移,进而作合适的引导。学生能否在小灯泡的阻值与亮度之间建立联系,是这个环节的关键。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对电阻的理解达到一个全面的认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灯泡与定值电阻受温度影响阻值变化不同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五、说达标检测,附 检测题设计:1、在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为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实验结论的普遍性更高

11、,同学们认为应该测量三组电压值和电流值,然后计算出电阻值,最后计算电阻的平均值,你认为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目的:由于时间有限,实验探究的七个环节不能在一节课中做全做足,教学中没有让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评估,在此设计一个评估题目的就是弥补这一不足。,2、我们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连接电路时,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亮了;(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很亮,且调节变阻器划片不起作用;(3)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很暗,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很小,且怎样移动滑片,电流表的示数都不变。你能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吗?请写下类。目的:电路故障是各类考查的高频题型,也是学生感到颇为棘手的一类题,考虑到刚刚做完实验,学生对相关的现象印象深刻,趁热打铁,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环节约用10分钟。,六、说板书设计,原理:R=U/I 电路图:表格设计:,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