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工程》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5478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2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化学工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电化学工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电化学工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电化学工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电化学工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化学工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化学工程》PPT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电化学工程,1、电化学工程中的质量因数2、电化学工程中的传质过程3、电化学工程中的热传递与热衡算4、电极表面的电位及电流分布5、析气效应6、电化学工程中的优化,五、三维电极的电流分布,三维电极工作时,电极反应不只发生在其表面,而且要深入电极内部,由于其内部结构复杂及传质困难,从电极表面向内部的电流分布,成为影响其工作特性的关键问题。描述三维电极工作及电流分布的模型:细孔模型、相似模型和宏观均匀模型 宏观均匀模型:将三维电极视为内部各相均匀重叠的连续整体,总电流为两相电流之和。,三维电极示意图,导电基底,多孔层,电解液,溶液流向,x=0,x=b,宏观均匀模型:,宏观均匀模型:,总电流:,

2、恒电流:当反应器由三维电极表面(xb)向内部推进到导电骨架时(x0),is不断减小,im不断增大,即电荷逐渐由液相传质变为固相传质,并有,三维电极内部一点,0 xb处,有以下关系存在:i*为传质电流(A/m3),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的摩尔数。是三维电极内部某点固相与液相电位差的函数,即,宏观均匀模型:,描述三维电极电流分布的无因次数组,电极表面:电极内部:Wa增大后,三维电极内部的电流分布更为均匀。,Wa,Wa取不同值时三维电极内的二次电流分布 1:Wa0.01;2:Wa0.1;3:Wa1;4:Wa10,Wa=2Wa,三维电极内二次电流分布1:Wa0.01;2:Wa0.1;3:Wa1,(1

3、)减小b值,即使三维电极厚度减小。(2)增大电化学极化。(3)提高固相和液相的电导率。,三维电极内部电流分布均匀的措施:,五、三维电极的电流分布,三维电极内部两相电导率的相对大小对反应区分布的影响:s*远大于m*时,电极反应将主要发生在电极内部接近导电骨架的区间处(x0);s*远小于 m*时,电极反应主要发生在接近溶液的一端(xb)。,五、三维电极的电流分布,当三维电极内部传质的缓慢成为速度控制步骤时,三维电极的工作电流对其电流分布影响较大。采用渗透深度或反应深度来描述这一现象,它反映了三维电极的利用率。(1)当工作电流小,即电流密度较低时,渗透深度较大;(2)当工作电流较大,即电流密度较高时

4、,渗透深度则较小。,五、三维电极的电流分布(工作电流对渗透深度的影响:),考虑工作条件,使其厚度小于或接近于渗透深度,以提高利用率。对于固定床和流化床电化学反应器,三维电极的电流分布与电解液的流向和床层厚度有密切关系。,五、三维电极的电流分布,三维电极厚度的设计:,阴极为三维电极的两种电极结构:,(a):电流方向与液流方向平行(b):电流方向与液流方向垂直,电解液流,多孔阴极溃电板,三维阴极,电流方向,多孔隔板,多孔阳极,电解液流方向,三维阴极,阴极溃电板,电流方向,床体基板,阳极液流,阳极液流,阳极,电流方向与液流方向垂直:可通过改变床层高度较方便地改变电极反应的转化率;理想的工作状态:在床

5、层的全部厚度内,使电流密度都接近极限扩散电流密度。x0至xb处三维电极各处的过电位都在极化曲线的id平阶区,此时可以获得最大的转化率和电流效率。,五、三维电极的电流分布,三维固定床电极的电位及电流分布(a)(b)薄的床层,(c)(d)厚的床层,m-s 太小,1,x:由隔板算起的指向溃电极的距离h:床层总的厚度ix:在点x处的电流密度i:平均电流密度,当床层厚度小时,电极内部欧姆压降较小,m 缓缓降低(近似为线性),s由于溶液欧姆压降变化而提高,愈接近导电骨架,m一 s愈小,同时电流密度也相应减小。当固定床厚度较大时,m一 s更快地减小,达到一定程度后,反应速度急剧下降至可忽略,这时对应的三维电

6、极“反应深度”称为“有效的床层厚度”。,固定床电极内部的电位和电流分布随床层厚度的变化:,溃电电极,隔膜,隔膜,溃电电极,E,m,s,m,(a),(c),(b),(d),0,0,0,0,x/h,x/h,x/h,x/h,1,1,1,失活区,ix/i,ix/i,1,s,E,三维流化床电极的电位及电流分布(a)(b)薄的床层,(c)(d)厚的床层,流态化过程中床层膨胀,电解液流速增加可强化传质,但颗粒之间及颗粒与溃电电极之间的电接触却变差。床层较薄时,电流较均匀床层较厚时,床层膨胀较大,可能产生失活区,使反应电流明显降低。,当极限扩散电流对应的电位区间不太大时,采用流化床电极可能获得较高的电流效率。

7、,对于给定的电流密度,流化床电极比固定床电极需要更高的工作电压。采用流化床电极时应注意控制其工作条件及电流密度的分布,以免出现失活区,导致比电极面极及时空产率下降。,为了获得较理想的比电极面积和时空产率,对于固定床电极,所设计的床层厚度不应大于有效床层深度。,五、三维电极的电流分布,为了获得较理想的比电极面积和时空产率,对于固定床电极,所设计的床层厚度不应大于有效床层深度。,25 析气效应,一、前言二、电解析气的物理过程三、电解析气对溶液电导率的影响四、析气电极的电流分布五、析气对传递过程的影响,一、前言,析气对电极过程的进行及电化学反应器的工作性能影响较大,在电化学工程中称为“析气效应”,成

8、为电化学工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电化学反应器中的电解析气,主要包括阴极析氢和阳极析氧、析氯。,析气效应:,(1)在电极与电解液界面上:由于气泡的生长和附着,形成所谓“气泡帘”,使电极活性面积减小,又使电极表面电位和电流密度的微观分布不均匀。(2)在体相:由于电解气泡的分散,使电解液成为气液混合体系,真实电导率下降,溶液的欧姆压降和电化学反应器工作电压升高,增大了能耗。而电极之间的气泡不均匀分布,则是电极表面电流宏观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3)气泡在电极表面的生成、长大、脱离及上升运动,引起电解液的自然对流,可强化电化学反应中的传递过程(传质及传热)。甚至在某些电解工程中(如电解合成氯酸盐的电槽

9、)可直接利用“气升”实现电解液的循环运动。,析气效应:,二、电解析气的物理过程,电解析气的物理过程:生成、长大、脱离生成:新相的生成,电极和电解液界面上产生新的一相:气体(气相)长大:溶解气体向气液界面的传递以及气泡内部压力的增大使气泡膨胀。脱离:升力大于附着力。与电极表面状态、电化学参数有关,也与电解液的流速等条件有关。,气泡长大过程的三种聚并方式:,(1)电极表面细小气泡的聚并。(2)以中等气泡为中心,在其生长过程中兼并周围的细小气泡。(3)滑移聚并,即大气泡在电极表面上升滑移时兼并中、小气泡不断长大。,二、电解析气的物理过程,(1)电解析出的气泡大小不一,气泡的尺寸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但

10、仍表现一定规律性。如:在碱性介质中,电解析出的氢气泡大部分直径小于5.8m,细小均匀;但氧气泡则大都具有中等尺寸,即直径为3040m的占60。,由激光衍射法研究不同条件下电解析出的H2、O2、Cl2气泡的大小及分布,主要结果如下:,二、电解析气的物理过程,(2)电流密度对电解气泡的影响各不相同。(a)对于较少发生聚并的气泡,气泡大小很少受电流密度影响。如:碱性介质中析出的H2气泡。(b)对于易发生聚并的气泡,气泡大小随电流密度提高而增大。如:碱性介质中析出的O2气泡及氯化钠溶液中析出的氯气泡。,二、电解析气的物理过程,(3)电解液的组成及浓度 如:H2气泡在碱性介质中气泡较小,酸性介质中却较大

11、;O2气泡在碱性介质中气泡较大,酸性介质中却较小。(4)电极结构和电化学反应器的结构 如:水平电极析出的气泡较垂直电极更小,网状电极析出的气泡则较平板电极小。,二、电解析气的物理过程,三、电解析气对溶液电导率的影响,电解析气后,溶液有效电导率下降,溶液欧姆压降增大。充气率对电导率影响的关系式:,Maxwell公式:,Bruggeman公式:,Prager公式:,电解液的充气率:,不同公式计算的/0 值如下表所示:,三、电解析气对溶液电导率的影响,实际电化学反应器:难以确定充气率,因此难以计算充气对电解液电导率的影响。充气率与电导率关系的复杂性:(1)充气率本身不是均匀和稳定的,要确定反应器的局

12、部充气率和总的平均充气率的关系并非易事。(2)电解气泡的大小对于关系有影响,气泡愈小,对的影响愈大。,三、电解析气对溶液电导率的影响,四、析气电极的电流分布,电化学反应器中由于电解析气产生的电流分布不均匀性,不仅影响电极活性表面的充分利用及电极寿命,更波及电化学反应器的性能,如使槽电压和直流电耗增大。析气电极表面的电流分布可区分为两类:宏观电流分布:电解气泡在电极之间不均匀分布微观电流分布:气泡在电极表面附着产生,(1)一次电流分布的不均匀性不是由几何因素引起,起因于体相(气液混合系)电导率的不均匀性。(2)二次电流分布受电极表面气泡帘的影响,使电化学极化有更大的变化。(3)与电解液的流量、流

13、速、流场分布有密切关系。(4)电化学反应器和电极的结构、电极间的距离对析气电极表面的电流分布有更大的影响。,四、析气电极的电流分布(特点),五、析气对传递过程的影响,在电解析气及其它流体动力学条件下id和的变化,传质系数、扩散层厚度与析气速度间的经验关系式:,五、析气对传递过程的影响,析气速率,渗透模型:析气加速传质是由于气泡脱离电极表面后,体相溶液进入并补充这一空间产生的结果。一般用于易发生聚并的气体,如O2。流体动力模型:气体的上升运动是强化传质的主要原因。主要适用于不发生聚并的气体,如H2。微观对流模型:气泡生长时的膨胀引起对流,因而强化了传质。,五、析气对传递过程的影响,26 电化学工

14、程中的优化,电化学工程中的优化:设计的优化、操作的优化。即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和过程的优化在系统给定的条件下,确定最优的工作参数。过程的优化首先应对以下三个问题有所考虑及给予正确处理:,(1)优化的目标:关系到研究的目的及在定量处理时选择合理的目标函数。(2)可能调节的参数:抓住一主导参数,相应调节其它参数,实现过程的优化。(3)过程优化与反应器优化的关系:当通过过程的优化不可能实现优化目标时,须求助于反应器的优化(即设计优化)。,26 电化学工程中的优化,电流密度为调优的过程参数,最低的生产成本为优化目标。设某一电解过程的总成本为C总,则CE:用于电能消耗的成本;CI:用于反应器等固定投资的成本

15、;CS:其它成本(包括电解液的输送、搅拌等)。,26 电化学工程中的优化,26 电化学工程中的优化,每平方米电极的生产成本:,26 电化学工程中的优化,不考虑电解之外的其它成本消耗:,若令A=a/t,A:单位生产时间、单位电极面积的固定投资,则上式为:该式与Ibl 公式一致,也与我国氯碱工业中有的文献计算经济电流密度的公式近似。即,26 电化学工程中的优化,按阳极面积折算的成本,投资比例系数,电解槽的特性参数(槽压梯度),参考文献,1 Pletcher,D.Industrial Electrochemistry,1990.2Ibl,N.Comprehensive Treatise of Electrochemistry,1983,(6).3Newman,J.Electrochemistry Systems,1973.4 沈曼丽.电工技术学报,1987,1:54.5 陈延禧等.化工学报,1983,5.6陈延禧等.铅蓄电池技术,19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