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网络规划》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64301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网络规划》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移动网络规划》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移动网络规划》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移动网络规划》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移动网络规划》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网络规划》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网络规划》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移动网络规划,电子工业出版社,移动网络规划,移动网络规划是指根据网络建设的整体要求,设计无线网络目标,以及为实现该目标确定基站的位置和配置。无线网络规划的总目标是以合理的投资构建符合近期和远期业务发展需求并达到一定服务等级的移动通信网络。无线网络规划目标具体体现在覆盖、容量、质量和成本4个方面。,移动网络规划,1覆盖,移动网络规划,2容量,移动网络规划,3业务质量,4成本目标,在保证满足覆盖、容量和质量目标的基础上,降低建设成本,节约开支是网络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设定合理的成本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实现该目标,需要建设单位、网络设计人员和工程实施人员共同努力。,1 TD-SCDMA规划流程,规划

2、流程示意图,1 TD-SCDMA规划流程,1.1 规划目标定义及需求分析阶段,1业务预测数据,(1)预测用户数(2)用户比例(3)业务模型,2规划设计目标,1 TD-SCDMA规划流程,1.2 传播模型校正阶段,传播模型校正指通过CW(连续波)测试方法获得一个能够准确反映当地无线传播特性和环境的传播模型,以提供给预规划和详细规划使用,进行准确的场强预测,合理估算网络规模。,Path_Loss=K1+K2log10(d)+K3(Hmeff)+K4log10(Hmeff)+K5log10(Heff)+K6log10(Heff)log10(d)+K7(Diffraction_Loss)+Clutte

3、r_Loss,1 TD-SCDMA规划流程,1.3 预规划阶段,预规划的内容设计人员将根据在规划目标定义及需求分析阶段和传播模型校正阶段所获取的各种数据,从覆盖角度进行链路预算和覆盖范围、需要的基站数目的计算,从容量角度进行规模预算,计算需要2.1.4 站址初选和勘察阶段的基站数目和信道板数量,然后综合覆盖和容量的分析结果,得到满足覆盖和容量需求的基站数量、业务覆盖范围和基站间距。,1 TD-SCDMA规划流程,1.4 站址初选和勘察阶段,根据预规划阶段所确定的网络规模和站间距在目标区域内进行选址,站址筛选应当从覆盖和容量要求、站点周围环境、无线环境、现有站址资源状况、智能天线风阻、多系统共站

4、干扰情况等角度进行,之后需要利用规划工具对初选站址进行验证,保证这些站址能够满足规划容量和覆盖目标要求,最后网络规划工程师要与建设单位以及相关工程设计单位一起,根据站点布局图进行站址勘察,并再次利用规划工具对上述站点进行选择和确认,最终完成站址选择。,1 TD-SCDMA规划流程,1.5 详细规划阶段,详细规划是结合预规划确定的站址和站址勘察结果,将详细的话务分布信息、传播模型信息、无线链路参数、设备参数和网络工程参数输入到专用的TD-SCDMA网络规划工具中,利用“蒙特卡罗”静态仿真方法,进行网络仿真以及无线网络的详细规划。根据网络仿真结果判断是否满足在定义的网络规划目标,如不满足,还需要通

5、过调整站址、网络无线资源参数、网络工程参数等手段重新仿真,直到达到网络的设计目标。其规划结果将作为无线网络的建设依据。然后结合传输网、核心网等其他部分的规划,最终给出施工图设计方案。,2 业务模型及链路预算,2.1 用户及业务预测,1用户预测,目前常用的用户预测方法有:移动平均数模型(一次移动平均、二次移动平均等);加权移动平均;指数平滑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组合预测。,2 业务模型及链路预算,2业务预测,(1)3G业务分类,2 业务模型及链路预算,(2)CS域业务建模,2 业务模型及链路预算,(3)PS业务模型,2 业务模型及链路预算,PS域参考指标,2 业务模型及链路预算,2.2 链路预算,

6、1TD-SCDMA链路预算的特点,(1)TD-SCDMA系统由于引入了TDD模式、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及接力切换等关键技术,其覆盖有其特殊性,表现出与WCDMA等系统特有的覆盖与容量相互制约的呼吸效应所不同的特点,在TD-SCDMA系统中二者相关性较弱;(2)干扰余量相对比较小,尤其是上行,这是因为TD-SCDMA系统使用了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等抗干扰技术,较大程度地减少了系统内的干扰;,2 业务模型及链路预算,(3)各种业务的解调门限Eb/No与WCDMA不同,各种业务扩频增益计算方法与WCDMA不同,导致接收机灵敏度与WCDMA有较大不同;且由于各厂商设备性能数据尚未公开,造成业界概念模糊,无

7、法形成统一认识,本节所引Eb/No数值为规范所得,而实际设备性能亦未可知,对于智能天线增益也存在同样之特点;(4)其他链路预算参数(穿透损耗、阴影衰落余量等)与WCDMA并无差异;(5)链路预算分为上行和下行,下行链路预算非常复杂,从无线电波传输的角度来看,一般基站的发射功率远大于手机的发射功率,因而小区的有效覆盖半径一般都取决于上行链路的最大允许路径损耗,所以一般通过计算上行链路来确定小区覆盖半径。,2 业务模型及链路预算,2上行链路预算,最大允许空间路径损耗移动台发射功率(dBm)移动台天线增益(dB)人体损耗(dB)馈缆损耗(dB)基站接收天线增益(dBi)软切换增益(dB)建筑物或车体

8、穿透损耗(dB)慢衰落余量(dB)功控余量(dB)干扰余量(dB)基站接收灵敏度(dBm),2 业务模型及链路预算,仿真环境,2 业务模型及链路预算,续表,3 系统容量估算,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将对等效爱尔兰法、Post Erlang-B法、坎贝尔方法等方法在TD-SCDMA网络的应用做一介绍,能对TD-SCDMA混合业务的容量估算有所了解。首先介绍容量估算经常提及的等效爱尔兰方法。,3 系统容量估算,Erlang B公式(也叫阻塞呼叫清除公式):,Erlang C的公式:,3 系统容量估算,3.1 等效爱尔兰方法,等效爱尔兰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业务所消耗的资源大小,将一种业务等效成另

9、外一种业务,并计算等效后的业务的总话务量,然后计算满足此话务量所需的信道数。,3 系统容量估算,3.2 Post Erlang-B方法,1根据预测,确定规划区域内CS业务话务量和PS数据业务流量;2对PS数据业务,根据吞吐量,将其转化为等效爱尔兰;3确定站型和时隙配比;4计算单小区单业务的信道数目;5根据爱尔兰B或者爱尔兰C公式确定单小区所能支持的爱尔兰数;6计算Node B需求个数。,3 系统容量估算,3.3 坎贝尔方法,坎贝尔信道的公式如下:,坎贝尔业务总量的计算公式为:,3 系统容量估算,利用坎贝尔法估算容量的过程如下:,1确定目标规划区域各种业务的话务量;2根据各种业务占用的BRU资源

10、,确定各种业务相对基本业务信道的业务资源强度ai;3计算混合业务均值a;4计算混合业务方差v;5计算坎贝尔信道c;6计算规划区域内总的坎贝尔信道业务总量C;7通过载波数、时隙分配方式,确定单小区(或者单基站)可提供的基本业务信道数(一般采用话音业务作为基本业务;8用规划区域内总的坎贝尔信道业务总量除以单小区可提供的坎贝尔业务量就可以得到所需小区数。,3 系统容量估算,3.4 随机背包(SK,Stochastic Knapsack)算法,1随机背包算法假设,2随机背包算法原理,3 系统容量估算,3SK方程,3 系统容量估算,业务组合情况,3 系统容量估算,3.5 各种算法比较,1算法比较,3 系

11、统容量估算,2容量估算典型任务,4 站点规划和站址选择,4.1 TD-SCDMA站点勘测内容与勘测流程,4 站点规划和站址选择,1站点勘测准备工作,4 站点规划和站址选择,2站点勘测准备协调会,勘测及配合人员落实车辆、工具准备制定勘测计划,确定勘测路线传输、电源的初步方案等电磁背景情况,必要时进行电磁背景干扰测试,4 站点规划和站址选择,3站点勘测工具,GPS采集站点的经纬度、海拔高度信息(必配设备)指南针采集站点各服务扇区的方向(必配设备)测距仪测量覆盖区域或障碍物的距离或高度皮尺用以必要的测量(选配)望远镜增加可视范围,观测周围环境的细节部分(选配设备)数码相机拍摄中心基站四周的地理环境,

12、用以备案和进一步的选择判断(必配设备)扫频仪确认所用频段是否存在其他干扰信号(选配设备),4 站点规划和站址选择,2.4.2 站点选取原则,(1)业务量和业务分布要求。,(2)覆盖要求。,4 站点规划和站址选择,(3)网络结构要求。,(4)无线传播环境要求。,(5)有效利用已有物业。,(6)站址安全性要求。,4 站点规划和站址选择,4.3 站点勘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站点周围不应有高大障碍物的阻挡,即使有阻挡,阻挡夹角(站点与阻挡障碍物两侧连线的夹角)也应不大于20度。宏蜂窝(R=13km)基站宜选高于建筑物平均高度但低于最高建筑物的楼宇,具体高度需要根据覆盖距离和环境确定。微蜂窝基站则宜选

13、低于建筑物平均高度且四周建筑物屏蔽较好的楼宇。在市区楼群中选址时,应避免天线指向附近的高大建筑物或即将建设的高大建筑物。在勘测郊区或乡镇站点时,需要对站址周围是否有受到遮挡的大话务量地区进行调查核实。,4 站点规划和站址选择,避免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站或其他干扰源附近设站。不要在高山上、树林中设站(广覆盖除外)。如在树林中设站,应保证天线高于树顶。不要在孤立的高楼上设站(限密集城区和一般城区,高出周围建筑物20m以上者)。避免天线主瓣正对着街道走向。避免天线主瓣与楼群走向一致,应保证至少有30左右的夹角。扇区方向不要对着水面(湖泊,河流)。同一个基站的几个扇区的天线高度差别不能太大。避免选择国家安全部门办公大楼作为站点。某些楼顶虽然高度不满足要求,但如果有足够的位置架设天馈线,进行增高处理,也可选择。在选择站址时要考虑是否有可用的传输资源,尽量避免跨公路、河流引传输。,4 站点规划和站址选择,4.4 详细勘测内容,1经纬度信息和楼高信息的采集,2天线安装平台位置信息和共站址的天线系统数据采集,3站址周围传播环境的勘测,4 站点规划和站址选择,4.5 TD-SCDMA智能天线性能参数及选择方法,1天线增益,2智能天线选择,4 站点规划和站址选择,4.6 与其他系统隔离情况,1系统隔离度,4 站点规划和站址选择,2 根据设计要求对现场进行站址勘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