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效益审计》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65635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效益审计》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管理效益审计》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管理效益审计》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管理效益审计》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管理效益审计》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效益审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效益审计》PPT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理+效益”审计,“管理+效益”审计,全面推进效益审计,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效益审计方法体系 全面推进效益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效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审计署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管理+效益”审计,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基本实现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为主的全面转型与发展,促进内部审计事业逐步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加大内部审计准则、管理与效益审计、计算机审计以及职业道德的教育工作力度,大力推广内部审计先进经验,倡导开展管理和效益审计。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2、2006年至2010年工作规划,“管理+效益”审计,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适应形势,加快转型。首先要切实转变审计理念。内部审计是强化管理的促进者、提高效能 的推动者、价值增值的促导者。现代内部审计从本质上讲是部门单位、企业事业组织的“免疫系统”,根本目的是提供组织自身的“免疫力”,保证其安全健康,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管理+效益”审计,其次要明确职责定位。内部审计必须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己任,积极探索以“风险为导向、控制为主线、治理为核心、发展为目标”的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积极探索以“事前审计为基础、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保障”的审计模式。再次要始终突出重点。,“管理+效益”

3、审计,三是探索创新,提升水平。完善“从分析风险入手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程序,以财务会计和业务运行、管理流程为审计路径,以检查和改善内部控制有效性为审计核心,以监督和评价财务表现、业务成果和内控能力为审计成果,以管理信息化和计算机技术为审计支撑”的内部审计模式。刘家义审计长在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研讨会上讲话,“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的定位应该是“管理十效益”。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是一个组织的永恒主题。作为控制系统的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要以事前、事中审计为主,要以体现自身特色为主。李金华审计长在亚洲内部审计大会开幕式上致辞,“管理+效益”审计,审计署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思想

4、将从审计监督转变到更多地帮助企业纠正问题,促进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上来。促进企业改进和规范内部管理和控制,将成为今后企业审计的重点内容。李金华审计长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内部审计“双先”表彰会讲话,“管理+效益”审计,一定要把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切实转变到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上来。内部审计的监督着眼点要放在促进部门和单位加强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上,内部审计不能照搬照抄国家审计,要有自己特有的目标、手段、方法和标准,要在管理水平和效益上做文章,要审出成果,审出效益,真正做到“有为”。李金华审计长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内部审计“双

5、先”表彰会讲话,“管理+效益”审计,仅仅开展以查错防弊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收支审计,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重点应该放在经济增长的质量上,注重管理和效益,为管理层当好参谋和顾问。内部审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效益和管理,最后落实到提高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李金华审计长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五届二次理事会讲话,“管理+效益”审计,一、审计与管理二、新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三、中国石油开展管理效益审计的状况四、管理效益审计五、管理效益审计工作思路,“管理+效益”审计,一、审计与管理(一)管理简史1.1900年以前管理学科的状况 2.1911年泰罗(勒)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纪元 科学管理原理 标

6、准操作法 工作定额 原理标准化原理计件工资制 科学管理之父,“管理+效益”审计,3.1916年法约尔创建现代管理理论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经营管理的理论和内涵 经营的六个方面是:1)技术方面与生产有关的活动。2)商业方面与购销有关的活动。3)财务方面与资金供应及其有效使用有关的活动。4)安全方面与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有关的活动。5)会计方面反映所有领域与经营、财务和经济效益有关的活动。6)管理方面反映所有领域与管理有关的活动。,“管理+效益”审计,管理过程细分为五个要素:1)计划工作。2)组织工作。3)指挥工作 4)协调工作。5)控制工作。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管理+效益”审计,泰罗的科学管理原

7、理,特别是法约尔的管理理论,为建设现代内部审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为管理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管理+效益”审计,4.1932年罗斯管理审计问世 管理审计就是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以外的活动进行的审计,即对非财务活动所作的审计,或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的审计。罗斯的理论为审计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开发出第二种审计类型(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奠定了基础。,“管理+效益”审计,(二)管理理论与审计发展的关系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必然会受到它的影响,并与其同步发展。,“管理+效益”审计,审计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00年以前。既无管理学,也无审计学 第二阶段是19001920

8、年。通过互相牵制以达到揭露会计记录和财产保管中的错弊为目的的审计。第三阶段是19201930年。对财务活动和会计活动进行审计 第四阶段是 19301950年。为经营审计。第五阶段:19501960年。管理审计,“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是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跟随管理和审计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们互相配合,互为补充,组成完整的企业管理体系。,“管理+效益”审计,(三)科学管理理论帮助内部审计树立起为管理服务的主导思想194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成立内部审计管理之必需 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迅速扩大,但未来内部审计的主要服务对象依然是管理。,“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定义 内部审计是建立在

9、审查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并为管理提供服务,是一种衡量、评价其他控制有效性的管理控制。1971年,“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要为管理服务的思想 1.为维护组织的正常运作服务。2.为组织增加价值服务。3.为组织加强控制、防范风险、完成职责服务。4.为改进组织的经营管理服务。5.为加强和改进公司治理出谋划策。6.为管理成员有效履行职责服务。,“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是因受托责任关系的发生而发生,因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也就是说,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主导了内部审计功能的变迁,内部审计发展史也就是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史。,“管理+效益”审计,受托责任的发展经过了四个阶段:纯粹保管时期;

10、传统保管时期;资产有效利用时期;全过程时期。,“管理+效益”审计,最初,内部审计作为内部经营职能,主要集中在防止欺诈和现金损失,很快,内部审计范围扩展到了所有财务事项的验证,随后,随着受托责任关系由财务领域扩展到经营管理领域,内部审计重点逐步从“为管理而审计”发展到“对管理进行审计”。内部审计从单纯为确保受托财务责任有效履行服务,逐步发展到为确保各种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服务。,“管理+效益”审计,二、新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从世纪年代末至年代初,主要以开展财务合规性审计为主。维护国家财经纪律,促进治理整顿,保障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是企业领导人的主要受托责任。,“管理+效益”审计,第

11、二阶段,从世纪年代初至年代末,内部审计在坚持以财务合规性审计为主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了效益审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已成为企业领导人的重要受托责任。,“管理+效益”审计,第三阶段,从世纪初起至今,由财务审计为主逐步向以管理效益审计为主转变。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越来越成为企业董事会、管理层有效履行受托责任的重心。,“管理+效益”审计,审计作为受托责任系统中一种重要控制机制,已经成为公司治理各相关方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极具价值的资源,成为了组织增值的促导者。,“管理+效益”审计,推进内部审计由财务审计为主逐步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为主转变,既是我国

12、内部审计发展的结果,更是受托责任关系发展变化的体现。,“管理+效益”审计,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通过的内部审计新定义 与“管理效益”相一致。,“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要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向管理效益审计进军,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无论从内部审计理论发展过程分析,还是从内部审计实践进程来确认,以经营审计、管理审计为核心的内部审计是典型的效益审计,,“管理+效益”审计,三、中国石油开展管理效益审计的状况三个延伸,

13、即审计内容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延伸;审计重点由查错堵漏向内部控制审计延伸;审计评价由会计要素评价向经营性现金流评价延伸。摘自陈维忠在2006年集团公司审计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工作要强化控制和监督,逐步向绩效性和风险性审计转变。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向控制审计、管理效益审计和企业经营风险审计转变。摘自蒋洁明总经理在2007年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管理+效益”审计,要积极有效地推进内部控制、管理效益和企业经营风险审计,促进审计工作上新水平。摘自王福成副总经理在2007年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管理+效益”审计,推动审计工作向更高的层次上,向增加企

14、业的价值、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这方面来转变,为实现这个转变起促进作用,这是集团公司审计工作很重要的职责。周吉平副总经理听取集团公司审计部工作汇报时的讲话,“管理+效益”审计,把握好“管理效益”的内部审计定位,切实履行审计监督服务职能,逐步建立与“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和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相适应的内部审计体系,保证集团公司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在坚持行之有效的常规审计的同时,推进内部控制审计和管理效益审计。摘自孙先锋在2007年集团公司审计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管理+效益”审计,管理效益审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和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也是今后企业内审的发展方向。管理效益审

15、计可以促进决策的科学性、调整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变革经营方式。通过不断探索,把握好“管理效益”的内部审计定位,真正实现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服务职能。摘自孙先锋在2007年集团公司审计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管理+效益”审计,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理论方法,加强对管理效益审计、企业经营风险审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推动管理效益审计和企业经营风险审计在集团公司的逐步开展。各级审计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实践,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并开展管理效益审计。摘自孙先锋在2006年集团公司审计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管理+效益”审计,四、管理效益审计管理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执行

16、的,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客观评价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效益状况和潜力,确定其经济管理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管理+效益”审计,(一)经济性审计、效果性审计、效率性审计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二)管理效益审计的特点(三)管理效益审计目标(四)效益审计内容(五)管理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六)效益审计的程序、方法和审计报告,“管理+效益”审计,(一)经济性审计、效果性审计、效率性审计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经济性是指组织经营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及其他成果时所耗费的资源最

17、少。经济性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组织经营活动的经济性进行审查与评价的活动。经济性审计是管理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性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查与评价组织经营活动中资源的取得、使用及管理是否节约及合理,协助管理层改善管理,节约资源,增加组织价值。,“管理+效益”审计,效果性是指组织从事经营活动时实际取得成果与预期取得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效果性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组织经营活动的效果性进行审查与评价的活动。效果性审计是管理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效果性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审查与评价组织经营活动既定目标实现的程度,以协助组织管理层改善经营水平,提高经营活动的效果。,“管理+效益”审计,效率性是指组

18、织经营活动过程中投入资源与产出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效率性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组织经营活动的效率性进行审查与评价的活动。效率性审计是管理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效率性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审查和评价组织经营活动的投入、产出关系,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经营活动效率。,“管理+效益”审计,(二)管理效益审计的特点 一是非常直接地体现了内部审计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的目的;二是将企业的内在需求与内部审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三是将内部审计的两大功能监督和服务融为一体,将审计与被审计这对矛盾有机的统一起来;四是审计对象广泛、涉及面广;五是审计目的明确,管理效益审计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建设性;六是管理效

19、益审计的方法具有多样性。除常规审计方法外,还包括一些现代经济管理技术。,“管理+效益”审计,(三)管理效益审计目标组织内部审计中开展管理效益审计的目的是,发现和揭示影响组织管理效益的问题,帮助组织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提出管理和改进措施,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管理+效益”审计,首先要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时要考虑其重要性、时效性、可行性和增值性(如审计成果可利用程度,被审计单位可改进空间),“管理+效益”审计,1.管理效益审计目标隐含着管理效益审计的四个要素。标准 后果 原因 建议标准衡量后果,后果说明原因,原因得出结论,依据结论提出建议。2.管理效益审计目标应建立在合规性审计

20、的基础上。3.管理效益审计目标是总目标与分目标的统一体,“管理+效益”审计,实现效益审计目标的方法与途径1.以项目为载体。2.以管理为切入点。从管理入手、以管理为切入点是开展效益审计的内在要求。3.以成本、效益为主线。4.以“三E”为核心。5.以揭示损失浪费为重点。,“管理+效益”审计,管理效益审计职能 监督 评价 鉴证监督职能是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职能;评价职能是经济效益审计的核心职能;鉴证职能:经济效益审计也要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财务报表以及其他经济活动的资料,鉴定其是否合法、真实、公允。,“管理+效益”审计,(四)效益审计内容效益审计内容(按审计对象分)管理系统的经济效益审计主要经营

21、活动经济效益审计,“管理+效益”审计,管理系统的经济效益审计包括(1)企业经营目标、计划执行情况的效益审计;(2)经营决策的经济效益审计;(3)组织效能的审计;(4)内部控制制度审计;(5)经济合同审计;(6)人力资源管理效益审计;(7)资本运营效益审计。,“管理+效益”审计,主要经营活动经济效益审计包括(1)物资采购的经济效益审计;(2)生产过程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审计;(3)产品销售的审计;(4)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5)资产运用经济效益审计。,“管理+效益”审计,效益审计内容(按经济效益构成要素分)经济性审计效果性审计效率性审计,“管理+效益”审计,经济性审计(1)资金的取得和使用是否节

22、约;(2)人力资源的取得及配置是否恰当;(3)物资财产的取得及消耗是否节约;(4)资源取得和配置在时间消耗上的适当性;(5)资源取得的机会成本;,“管理+效益”审计,(6)资源的取得、使用和管理是否合理,是否遵循有关法律、法规;(7)组织是否建立了健全的管理控制系统,以评价、报告和监督特定业务或项目的经济性;(8)管理层提供的有关经济性方面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9)其他有关事项。,“管理+效益”审计,效果性审计(1)组织经营活动的目标是否适当、相关及可行;(2)组织经营活动达到既定目标或实现预期经济和社会效果等情况;(3)组织为实现既定目标所采取的程序和方法的合法、合理性,以及对有关政策、计

23、划、预算、程序、合同等的遵循情况;,“管理+效益”审计,(4)分析组织经营活动未能及时达到既定目标的原因;(5)分析组织无法按原定计划开展相应项目、业务或者中途停止项目、业务的原因;(6)组织是否建立了健全的管理控制系统,以评价、报告和监督特定项目或业务的效果性;(7)管理层提供的有关效果性方面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8)其他有关事项。,“管理+效益”审计,效率性审计(1)组织采购、销售等商业活动的效率;(2)组织研发、生产等技术活动的效率;(3)组织筹资、投资等财务活动的效率;(4)组织为确保财产、信息及人员的安全以及对风险的管理所采取措施的效率;,“管理+效益”审计,(5)组织计划、控制等

24、管理活动的效率;(6)为提高上述经营活动效率所采取的措施是否遵循有关法律、法规;(7)管理层提供的有关效率性方面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8)其他有关事项。,“管理+效益”审计,(五)管理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管理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是理性的人对被审计事项的理想预期或认识,或者说是一种规范化的模式。它说明的是组织或活动“应该怎样”。,“管理+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是审计人员进行评价,判断被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没有评价标准,就没有审计的意见或结论。评价标准是连接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的纽带。根据目标,审计人员在效益审计中确定了评价标准;根据目标和标准,审计人员确定了收集数据和进行评价的具体方法。

25、没有评价的标准,就无从设计和选择审计的方法。评价标准是审计机组织(人员)、被审计单位之间沟通的桥梁和基础,“管理+效益”审计,经济性审计主要评价标准(1)定量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计划、预算、定额、目标值、评价标准值等。(2)定性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的规章制度;职业组织推荐的最佳实务等。,“管理+效益”审计,效果性审计主要评价标准(1)项目或业务的设计要求或计划应达到的水平;(2)项目或业务对完成时间的要求;(3)其他组织的相同或类似项目及业务已达到的最佳状态;(4)国家已制定的最高标准或已达到的最佳水平;(5)国际上已达到的最高水平;(6)社会

26、有关各方对该项目或业务的社会经济效果的满意程度。,“管理+效益”审计,效率性审计主要评价标准(1)组织经营活动效率的设计水平或计划水平;(2)组织经营活动效率的历史同期最高水平;(3)职业组织推荐的最佳实务标准;(4)组织经营活动效率的国家标准水平;(5)组织经营活动效率的国际标准水平;(6)某国家或地区各该项效率指标的先进水平;(7)国内同行业同类组织各该项效率指标的先进水平。,“管理+效益”审计,(六)效益审计的程序、方法和审计报告程序一般包括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报告阶段、后续审计阶段等五个阶段。,“管理+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除了沿用传统财务审计的审计查证法等

27、各种方法外,还要大量使用审计分析法审计评价法,“管理+效益”审计,对经济性审计,除了运用常规的审计方法以外,还可以运用数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标杆法等。对效果性审计,除了运用常规的审计方法外,还可以运用调查法、问题解析法、专题讨论会等方法。审计人员在进行效率性审计时,除了运用常规的审计方法外,还可以运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等方法,在对影响组织经营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进一步提高经营活动效率的建议。,“管理+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报告一般包括被审计事项的背景、审计实施情况、审计评价意见或结论、审计发现的情况、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处理处罚意见、建议等内容。,“管理+效

28、益”审计,审计报告的类型对特定业务或项目分别进行专门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审计,应当分别出具专项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审计报告;对特定业务或项目同时进行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审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两项或三项审计内容相结合出具管理审计报告;对企业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时涉及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审查和评价,可以一并纳入常规审计报告。,“管理+效益”审计,审计报告的内容经济效益审计报告的正文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2)开展经济性审计的立项依据;(3)开展经济性审计的目的;(4)经营活动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意见或结论;(5)审计中发现的

29、主要问题,以及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6)建议。,“管理+效益”审计,经济性审计报告的正文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2)开展经济性审计的立项依据;(3)开展经济性审计的目的;(4)经营活动经济性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意见或结论;(5)经济性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在资源的取得、使用和管理中的损失、浪费等事实,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6)对进一步优化组织资源管理、节约资源使用所提出的建议。,“管理+效益”审计,效果性审计报告的正文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被审计经营活动特定项目或业务的基本情况;(2)开展效果性审计的立项依据;(3)开展效果性审

30、计的目的;(4)经营活动效果性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意见或结论;(5)效果性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审计发现的事实、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6)对特定项目或业务经营管理的改善和效果的提高所提出的建议。,“管理+效益”审计,效率性审计报告的正文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组织经营活动与效率性审计有关的基本情况;(2)开展效率性审计的立项依据;(3)开展效率性审计的目的;(4)经营活动效率性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意见或结论;(5)效率性审计中发现的经营活动无效率或低效率的问题,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6)对优化业务流程、改进经营管理和提高效率所提出的建议。,“管理+效益”审计,审计报告的传递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及时将审计报告提交给管理层,并在必要时实施后续审计,持续追踪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以促进企业经营活动投入资源的节约、促进管理层持续改善和提高经营活动的效果、促进管理层改善业务流程和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管理+效益”审计,五、管理效益审计工作思路(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二)跟踪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的前沿,掌握先进的、主流的理论知识,拥有经济效益审计的最佳实务(三)制定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办法、规范或指南,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