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基础》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65872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16.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篆刻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篆刻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篆刻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篆刻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篆刻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篆刻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篆刻基础》PPT课件.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篆刻概论,第三节 篆刻刀法,第四节 篆刻技法,第八讲 篆刻基础,主要内容,第二节 篆刻用具,一 印章的艺术价值 刻印章,又名治印,因为自古治印多用篆字,故又称篆刻学。是我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它和我国的书法、绘画,雕刻等一样,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印章的制作过程就是书法、绘画、雕刻三结合的艺术,而书法是根本的,起着主要作用的。刻印工具主要依靠一刀一石。尽管印面仅方寸左右,但要求很高,要表现出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势,又含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具备刀法生动的雕刻特征。它和我国其他民族传统艺术一样,是我们祖先几千年来的文化艺术结晶。,第一节 篆 刻 概 论,二、印章的用途:1、印章应和书法、

2、国画风格协调,如大写意笔墨粗壮的画,应盖用比较苍厚古抽的印章。工笔画宜盖用比较秀丽柔挺的印章。半工笔半写意的画宜盖用苍秀兼备的印章。2、作品盖名章应盖在姓名下面或后面适当靠近的位置。一幅作品要盖数印时,应第一方是姓名印,次别号印,再次斋馆印(书画家住室名)或闲文印(如诗句,成语并包括图案印等),作品下角可盖较大的闲文印,名叫“押脚章”;画题上首可盖用长方形或圆形等其他形的闲文印章,名叫“引首章”。3、盖用印章的大小一般地应和款字大小相等,比款字略小者也可,但不可比款字大,以免显得画面呆板。,一、印章材料与选择(一)石印 篆刻家用的印章质料一般都喜用石章,因为乳石印章柔细易刻,并能刻出碑帖书法自

3、然的韵味。1、青田石 青田石是篆刻较好的用石,优点是脆柔细腻而无砂钉等杂质,刻时可以得心应手,不会遭到意想不到的进裂,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县,好青田石为半透明体,故名灯光冻石”,通体晶莹细润,好象美玉一般。市上常有新青田石章出售,多为淡青绿色,其他如粉绿,酱紫,绿灰等,价值低廉,用这种石章最为合适。,第二节 篆刻的用具,篆刻工具讲解,2、寿山石 产于福建寿山县芙蓉峰下,山下田地里黄色半透明体的冻石最好,名“田黄”,为寿山石中珍品。黄,白,红,紫各色都有。是篆刻石章的上好材料,但价格较贵。3、昌化石 产于浙江昌化县深山中;石色斑斓多为五花色,常见的还有白,灰,红,紫等色。最好的红石鲜得象血色一般,

4、故名“鸡血石”,是昌化石中的“珍品”。有的昌化石往往杂有铁质砂钉,而且石质一般都比青田石“干燥”和“涩”些。,一、印章材料与选择(续),4、巴林石(叶蜡石)产于内蒙,巴林石隶属叶腊石,石质细润,通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巴林鸡血石、巴林福黄石、巴林冻石、巴林彩石、巴林图案石五大类。巴林鸡血石。是巴林石中的极品,其石质地温润坚实,石上斑斑血迹聚散有致,红光照人,犹如红霞映月,锦上添花。新近开采大块鸡血石,其色彩对比强烈,光彩可人,分外夺目。有人称巴林极品石是集“寿山田黄”之尊,溶“昌化鸡血石”之艳,蕴“青田封门青”之雅的印坛奇葩,其评价正可为巴林石之写照

5、。,一、印章材料与选择(续),篆刻基础,青田石-篆刻常用石章,以色彩艳丽的牛角冻大红袍石为材料,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为主题,巧运俏色,追求意境,创作出一组四件多姿多彩的薄意雕刻作品,荣登“十大宝物之列。,寿山石-篆刻常用石章,寿山石-篆刻常用石章,昌化石-篆刻常用石章,昌化石-篆刻常用石章,5、其他石材 叶腊石与赤峰石 近年来发现在内蒙古产有叶腊石和赤峰石,石质很好,与寿山石类似。也是刻印的好石料。(二)其他印章材料 如象牙、金,银,铜,铝,牛角,竹根,黄杨木等都可渤印,不过要先学石章为基础,再刻上述印章。(三)印章材料的选择 初学刻印,一般以石质印材为主,较容易掌握刀法。选石章要选择

6、裂纹少,印面石质光滑滋润为佳。,巴林石-篆刻常用石章,巴林石-篆刻常用石章,(二)其他印章材料 如象牙、金,银,铜,牛角,竹、树根,黄杨木等都可,不过要先学石章为基础,再刻上述印章。(三)印章材料的选择 选印石主要从质地、色彩、体量三方面入手。质地以细、冻、实、纯为上。“细”即质地细腻,手感特别光滑,外观上有油腻感。“冻”即透明度好,山口一带的灯光冻,蓝花青田,封门青等都是天生丽质,淡雅纯净的印石珍品。“实”指结实而少裂纹。“纯”即质地纯净少杂质。,二、刻刀 刻刀是篆刻家很重要的用具。初学者一般可备大小两种便可够用。刻刀和书法家的笔一样,根据写大字用大笔,写小字用小笔的要求,来决定刻印时用刀的

7、大小。,三、字书篆刻字典(一)篆书 常用的有说文解字、缪篆分韵汉印分韵选续汉印分韵汉印文字类纂等。学者能买到汉印文字类纂一书,查缪篆即够用的了。(二)籀书 研究籀书的书籍也很多,常用的有说文古籀补说文古籀补补说文古籀三补古玺文字征金文编古籀汇编等等。如果能买到古籀汇编一部,因此书文字较多,查籀书即可基本够用。另外可参考殷周青铜器的铭文,古玺、印谱等。,四、印床 刻石章一般不用印床。但刊制较大而带纽的印章不便于用手掌握时,可用印床将石章固定住,便于刻制。,五、毛笔、墨汁 篆印用的笔用普通小楷的毛笔即可。北京一得阁墨汁,上海的曹素功,中华墨汁、中国书画墨汁质量良好,宜书画,摹写印稿最佳。六、写印稿

8、纸、拓印纸 写印稿纸,墨浓纸均可。拓印纸用薄宣纸等。,七、印规 盖印用印规可以便盖的印不歪不偏,而且还可以重盖。,八、印泥 印泥以厚亮细腻、色彩鲜明苍老者为上品。有朱砂等效种。齐白石称紫红砂制印泥为最好。全国以杭州西泠印社及漳州出产的印泥最负盛名。印泥只要细腻色鲜不渗油者即可应用。用印泥要经常拌搅,使印油和印色均匀,冬天怕冻,勿放在过冷的地方。九、其他工具 常用的用具还有砂纸板(粗、细砂纸)、磨石、小镜子、牙刷等。,1、石材2、刻刀3、字典4、印泥,小结:篆刻的最基本工具和材料,一、书画印章的三种形式:1、朱文:白底红字。一般是笔划少的用朱文要圆润挺拔,忌瘦枯无肉。,第三节 篆刻的刀法,2、白

9、文:红底白字 如汉印式,横竖划要在方整中带有圆意,笔划转角处要圆中带有方意(但不得有棱角)。要粗壮豪爽,忌虚弱臃肿。,3、朱白文相间:一般是笔划少的用朱文,笔划多的用白文,要匀称自然,忌牵强刺目。,二、篆刻的刀法(一)执刀方法 执刀法是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握定刀柄,用先名指顶在刀后,用小指顶在无名指后,和执笔相同。(二)刀法种类 1、冲刀法:一般地用刀法是冲刀法,方法是指实掌虚,五指和腕一齐用力,将刀刃的一角着石,刀柄向外斜,从外向内,将刀角插入石内,用力自上向下刻。2、切刀法:倘若石章较硬难刻时,可使用刀角起伏的方法用力切刻。古人所谓“切刀法可能就是此法。总之,篆刻用刀要多刻多练日久生巧,用

10、刀的转折,顿挫、轻重,快慢等,以刻出书法及篆刻艺术的韵味。,篆刻执刀方法,篆刻刀法简介,一、印材的选择二、印章的打磨三、内容和字体四、印稿的翻制五、刀法的使用六、铲底和修改七、敲边和钤印,第四节 篆刻的技法(篆刻的程序),一、印材的选择 初学者常选青田、巴林、昌化和寿山等石。二、印章的打磨 将石章底磨平,是篆刻重要准备工作之一。可购置粗细砂纸(砂布更好)各一张,将砂纸用浆糊贴在木板上,一面贴细砂纸,一面贴粗砂纸制成砂纸板,可使石章面磨得平按,并增加砂纸的使用价值。先用粗砂纸将印底磨平(如果磨巨印或较硬的石章难磨时,可先用铁锉锉平)。三、内容和字体 1、内容:主要有姓、名、字号等名章;词句和诗文

11、等(闲章用)。2、字体:一般选择小篆、缪篆和籀书(大篆)体。,四、印稿的翻制 1、水印印稿法 2、直接反字法 3、白文划线法,直接反字印稿的制作,水印印稿的制作,篆刻的技法(篆刻的程序),水印印稿法,五、刀法的使用(一)“单刀”法:刻很细的白文,需要用冲刀法一刀刻成一划,名叫“单刀”。不要用两刀,基本上不加修整。如用单刀法刻巨印,或刻较粗一些笔划的急就章,可用 叠刀法。用同样的两单刀,平行,重叠刻成一根完整的笔划。(二)双刀”法:除刻很细白文用单刀外,其他印章全用“双刀”,方法和单刀刻法相同。“双刀需要在一刀刻完一划宽度的一半后,将石章词转过来再刻另外的一半,笔划两端再顺便刻两短刀(共为四刀)

12、顿挫整补,使刻成的笔划“起”和“住”的两端,笔势圆润,不成“燕尾”样子。,单刀刻白文讲解,双刀刻朱文讲解,示范1:刻白文印章 刻较粗的白文用“双刀法”刻。要注意将刀角竖贴印字笔划的内边,用力刻。一刀刻完一根笔划宽度的一半后,形成的现象是笔划的边沿较光整自然,刻完双刀后,便刻成一根圆润的笔划了。而且不致使这一根笔划全成锯齿破裂的样子。白文形成的现象是,笔划完全刻去,划内凹空。示范2:刻朱文印章 无论刻粗或细的朱文,一般也都用双刀”刀法刻成。较细的朱文可用横冲刀法,刻法是用刀角紧贴印宇笔划的外边用力刻,一刀刻完一根笔划外边宽度空白的一半后,再将印章调转,用同样方法刻完另外一半。,刻白文印章讲解,刻

13、朱文印章讲解,五、刀法的使用,六、修改和破残七、敲边和钤印,修改和敲边讲解,敲边和钤印讲解,篆刻的技法(篆刻的程序),篆刻作品欣赏,印钮刻法讲解,1、写上本人的名字 并把你的名字写成篆刻印稿(反写)上交。2、书法习作结课作业(第九周前交)创作一幅硬笔(或毛笔)书法作品写一篇书法习作课后感想(要求:手写,200字以上),本课堂及结课作业,祝你成功,Thank you for your time,第一节 作品基本格式,第三节 书法创作浅谈,第九讲 书法创作与欣赏,主要内容,第二节 章法基本原则,一、书法作品的基本格式:中堂:中堂还有大、小中堂和竖式、横式不同。条幅:也称立轴、屏条。有单幅,四条、六

14、条、八条屏等。对联:又称楹联。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还有长联。横幅:一般自右向左书写。还有匾额这种横幅形式。斗方:是一种其长度和宽度一样的正方形。有大、小斗方。手卷:手卷携带方便,可拿在手上或放在桌上欣赏。长卷:也是横幅的,长比宽大得多,故又称长卷。可折叠。册页:指尺寸较小、比较方正的作品。扇面:有圆形或椭圆形,称为团扇;另一种是折扇。,第一节 作品基本格式,书法鉴赏,示范讲解,一、章法基本要求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通常由正文、落款、印章三部分构成,章法则包含这三方面的内容。章法是指整幅作品的谋篇布局和位置经营,它体现书法作品的整体效果。章法,包括章节、体势、承转、熔裁等。把章法引进到书法中,

15、主要是指对于整幅作品中有关布置安排,以及行与行、字与字之间的映带、呼应、承接等关系的处理方法.,书法鉴赏与习作,第二节 章法基本原则,示范讲解,二、落款注意事项 书法落款,就是书法作者的签名。落款也称款识、题款,对整幅作品起衬托、补充等作用。落款是否恰当,也影响作品艺术效果。首先,落款签名的位置和布局。其次,落款字数的多少及签名之外的内容。第三,落款的书体。第四,落款字体的大小。,书法鉴赏与习作,(一)双款(上、下款)1、上款:一般内容和格式为:姓名+称呼+谦词,如:晓华书友惠存 永明贤弟雅属正文出处:作品的正文有诗词、文句、格言、警句等,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题目,在题款时应这样写:王勃滕王阁

16、序 句 杜甫诗 客至,章法与创作,2、下款 时间+地点+姓名(号字)+谦词(1)时间:公历:二四年二月 农历:乙丑年初春一月:正月、孟春、初春、开岁、芳岁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四月:孟夏、槐月、麦月、麦秋、清和月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天中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溽暑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月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冬,书法鉴赏与习作,春:初春、早春、阳春夏:初夏、中夏、盛夏秋;初秋

17、、金秋、中秋冬:初冬、寒冬、暮冬 如:甲子年桂月上浣 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2)地点:(3)署名:(4)谦词:写给长者、专家的作品在姓名之后可加上书奉,奉书,敬书,恭录等谦词。所书作品内容是伟人,领袖名句或名作,在姓名之后可加敬录、敬书等谦词。下款的完整题法应是:如:“乙丑年杏月下浣於古风堂陈敬书”。如:乙亥年仲夏于XX斋陈XX敬书。,书法鉴赏与习作,六种落款签名方法:一是“连名带姓法”,二是“略姓签名法”,三是“字号代名法”,四是“时间加姓名法”,五是“名号连贯法”,六是“籍贯加年龄法”。一、连名带姓法:是书法作品的作者,在落款签名时,把自己的姓和名一起签署到作品上去的

18、一种方法。这种连名带姓的落款法,一般多用在比较庄重的作品如碑铭刻石等上面。,书法鉴赏与习作,二、“略姓签名法”是创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略去个人姓氏,只签名字的一种落款方法。略姓留名,在正式文件或其他重要场合,当然不允许,但由于书画作品不同于正式文件,所以有时略姓留名,反而使人感到亲切;使欣赏者有贴近感。,书法鉴赏与习作,三、“字号代名法”是说落款时不连姓带名,也不略姓留名,而只签上本人的字号。我国古代,姓名之外,还有字号。书画家在书画作品上签署字号,其作用意义,等同于签署自己的姓名。,书法鉴赏与习作,四、“时间加姓名法”是指作者在落款时,把书写的时间,连同个人的姓名,一起签署在作品上的落款方法

19、。,书法鉴赏与习作,五、“名号连贯法”是指把个人的姓名,连同字号,一起签署在作品上的落款方法。譬如明朝张瑞图写后赤壁赋,落款为:“天启丁卯果亭山人图书。”“图”就是张瑞图,“果亭山人”是张瑞图的号。还有赵之谦书写的梅花庵诗,也用此法。六、“籍贯加年龄法”是作者在落款时,连同籍贯,甚至官爵、年份、年龄都一起加以签署的一种方法。如吴昌硕有副“水不求深鱼自乐”的石鼓文对联,落款为“七十八叟吴昌硕”。还有任颐“不俗即仙骨,多情即佛心”对联,落款为“山阴任颐”,都属此类。总之,书法落款,应当按照布局需要,然后再结合各种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书法鉴赏与习作,按照传统习惯,一件书法作品从创作到落款,还不能算正

20、式完成,只有在加盖印章之后,才算正式完成。(一)印章 印或印章,古人又叫印信或图章。印章的所刻内容:有姓名印、字号印、斋室印、肖形印、吉语印、闲章等;印章的形制:有方形印、长方印、圆印、椭圆印、连珠印、不规则印等;印章的文字:有缪篆印、小篆印、隶书印、楷书印等;印文所刻方式:有朱文印、白文印等;印章的质地:有金印、银印、铜印、玉印、石印、瓦印、木印等。,四、用印一般常识,书法鉴赏与习作,印章也对正文起衬托等作用。黑白之间点缀一两块红色,可活跃整幅作品的气氛。印章有时还可弥补正文和落款的空缺。印章大致可分为引首章、腰章、押角章、名号章四引首章:盖在作品右上角的正文起首处。形状以长方形、椭圆形为宜

21、;1引首章(随形章、闲章):这是印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型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大方形章。说它是闲章,真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与正文混然一体,人家结婚你赠横幅“美意延年”,盖引首章“苦中乐”就文不对章了。,书法鉴赏与习作,引首章还包括如下几个内容:(1)年号章:甲子、乙丑、丙寅、一九八五年等。(2)月号章:荷月、谷雨、盛夏等。(3)斋号章;墨人居、瑞德草堂、积字阁。(4)雅趣章:这类引首章的内容非常广泛,如;乐而康,苦中乐,天地心,墨趣,神功,写我心,墨乐,勤奋,苦功,治学,酒中仙,清趣,师古不泥,勤笔补拙,心画,师法,精勤,书德,百寿,福寿,百通而后,墨香,梦

22、笔生花,观远,江山如画,悟法。2、腰章:盖在作品右边的腰间位置。长的字幅右上方只盖一方引首章显得中间空余太多,可加盖腰章。腰章的形状比较随便,内容比较广泛,多为格言警句。,书法鉴赏与习作,3、压角章:盖在作品的右下角。形状多为方形,内容与腰章相同。引首章、腰章、压角章在一幅作品中可用,也可不用,要根据章法看情况而定,故称闲章。引首章和腰章的形状比较随意,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成章,故又称随形章。4名章:盖在作者署名的下面或旁边。形状多为正方形,内容主要是姓名、字号,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的名章最好不盖两个朱文或白文章,要盖两方印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之间隔一个章的空位

23、,两章大小不宜悬殊。名号章是必用的,至少要一方,它表示凭信。,书法鉴赏与习作,使用印章须注意三点:大小要适宜;多少要合理;位置要恰当。钤印是书法作品章法完成的最后一道程序,决不可掉以轻心。印章用得好,能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效果;用得不当,则会影响和破坏作品章法的完整性。书法作品的幅式和款识是多种多样的。同学们只要留心多看古今书法家的作品,并将一些新颖的章法与款识记下来,反复临写,到创作时便得心应手了。,书法鉴赏与习作,一幅较为成功的书法作品,笔法和字的结构是主要的。在行、草书中,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显得尤为重要。行、草书变化多端,丰富奇彩,意到笔随。一幅得意之作,更是书写者苦心经营的结果

24、。创作时要做到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各尽意态,气运流动,起伏随势,笔毫捻转,巧布虚阵,寓情寄意。,书法鉴赏与习作,第四节 书法创作浅谈,一、书法创作总体要求1、正文纸定字2、通篇和布局3、格式要适当4、首字要管领5、字字有意别6、行气与统摄7、落款与印章,章法与创作,二、书法创作四要点1、继承与创新2、有创作激情3、选择合适的内容4、内容与风格协调统一,书法鉴赏与习作,三、创作实例 书法创作作品有中堂、对联、条幅、横幅、斗方、横匾、手卷、扇面等多种幅式。这些幅式中有少字数,又有一首诗(五言、七言绝句律诗)或一首词(卜算子、沁园春等)不同字数的内容。怎样安排,怎样题款,怎样盖章

25、,这些都是创作时要考虑的。有的书法爱好者单个字已经写的不错了,临帖也有一定基础了,然而,一接触书法创作便束手无策了。还有一种情况,评选书法作品时,正文书写的水平还可以,一看题款,简直很草率,印章也不考究,落选了。这些都必须认真对待。,书法鉴赏与习作,示范讲解,创作要点:一、字形大小错落 一幅行书作品里,单字的大小、宽窄所占面积悬殊。各字间上下左右相互照应、避互让,敛放得宜、错落有致,统看全篇却和谐统一。二、行气有轻有重 在行书作品中,通常由笔之肥瘦、墨之枯润导致的轻和重,相互调配,从而在整幅作品中不失平衡。三、左右挥洒放纵 行书向左右挥洒的撇捺,不仅充分展现字的神采,且在行间错落穿插,协调统一

26、,整体感强,因而“左右挥洒”成为行书布局章法的较常用的方式。四、牵丝萦带 在行书中牵丝不仅使单字的笔画加强联系,字与字间也常用,使整幅作品或断或连气脉贯通。五、避免雷同 雷同指在一幅作品中同一字重复出现却无变化,或在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写出的撇捺相同,横竖长度相等,萦带相似等等。如能避免这些现象,说明作者已具备灵活处理字形的能力,其章法、布局就会在完整和谐的基础上增添新颖善变的灵气,显出艺术才能的富有。,(二)硬笔书法欣赏标准,(三)书法作品鉴赏评析,五、书法作品的鉴赏,主 要 内 容,(一)书法作品欣赏标准,书法欣赏是欣赏者接触书法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现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说:“世人公认中国

27、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的确,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可使人流连忘返,百看不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美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要欣赏书法,必须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书法欣赏,不但能给人以心理上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而且对学书者来说,欣赏书法作品还是开扩眼界,学习借鉴前人书法艺术的重要手段。欣赏也是创作的重要因素,多欣赏,可以提高对书法艺术美的感受能力,丰富内心世界,使人更富于想象,从而提高欣赏者的创造力。,书法鉴赏与习作,书法欣赏是件难事,因为它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审美标准。它

28、有一个相对的审美标准。这个相对的审美标准是品评衡量一幅作品成败得失的尺子。古人评书法有这样的话:“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书法作为一种艺术,重在有神采,而要表现出神采,必须有“功”和“性”的结合。“功”即功力、技巧,即指按照一定的法度对点画线条、间架结构、章法布局等的驾驭和把握。“性”即性情、风格,是指其中寄托的意趣、情操、学识、修养和感情。由上可知,功力、技巧和个性、风格,是我们欣赏书法的基本标准。,书法鉴赏与习作,一、书法作品欣赏标准,1、知款式(1)属于何种书体格式,(2)风格属于哪一家,哪个流派。2、明气韵(1)从章法上看;(2)从笔法上看;(3)从字形上看;(4)从

29、整体上看。,二、怎样欣赏书法作品,书法鉴赏与习作,二、书法欣赏的主要标准:(一)章法布白的整体美(二)点画笔法的线条美(三)结字结构的造形美(四)整体风格的个性美,书法鉴赏与习作,第一、渊源有识。第二、笔力遒劲。第三、形体异趣。,书法鉴赏与习作,硬笔书法欣赏标准,一、毛笔书法作品鉴赏评析二、硬笔书法作品鉴赏评析,书法鉴赏与习作,第四节 书法作品鉴赏评析,独字写小中堂,注意构图题款的位置,印章不宜低子“寿”字。,两个字横式小中堂写行书,基本上等量分配,左侧穷款,印章不能低于“知春”二字的下水平线,右上题时间款不高于“知”字。,多字数的横幅左侧可空全幅的四分之一位置,题上下款钤章,右上引首章不高于

30、第一字。行楷书字在同一行中的类似笔法,应巧妙地有所变异。,三个字的横幅,一般所占位置是等量分配。款识印章和引首章不超出全幅字上下水平线。这幅作品是硬毫笔创作的。书体加入了魏碑笔法,如:“静”字左旁长横的起笔,“而”字的左竖和方折笔;“康”字的最后一个点是借用隶法。,这幅字的创作,强调了蘸墨的次数,一幅作品尤其行草书,不能一个字蘸一次墨,那样容易失去贯气的效果。这幅作品蘸墨的顺序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蘸墨顺序也不能程序化,全是个个字或全是三个字,那样会成呆板的重轻关系。,七言行书对联是用狼毫笔创作的。上款首字“瑞”题在“如”右侧上一些,下款首字

31、“辛”题在“到”左侧下一些。上联“秋”、“瘦”两个字都有捺,要注意区别。,十五言书长联两行,上联第一行十个字,第二行五个字,余下部分题款。下联同上联。也可以第一行九个字,第二行六个字;还可以第一行十二个字,第二行三个字。上联由右向左,下联由左向右。,满江红九十三个字书行书四条屏,每条写两行,第二行留三个字空位不写满,第四条余下部分题款钤章,第一条右上黔引首章。书写之前先计算一下,每条大约多少字,四条的章法不宜跳动太大。,楷书作品格式,楷书作品格式,硬笔楷书作品,楷书作品格式,硬笔书法作品欣赏,硬笔书法作品欣赏,硬笔书法作品欣赏,楷书作品格式,楷书作品格式,硬笔书法作品欣赏,祝你成功,Thank you for your time,书法习作,书法习作结课作业1、创作两幅硬笔(或毛笔)书法作品2、完成时间:于考试前交上,书法习作,书法习作结课考试安排1、考试时间:第周(周四下午2:003:50)2、考场安排:11阶:12阶:14阶:,书法习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