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66150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分裂症》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精神分裂症》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精神分裂症》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精神分裂症》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精神分裂症》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分裂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分裂症》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精神分裂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赵靖平,授课提纲,概 述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智能尚好,有的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多数患者对疾病缺乏自知力,概 述,历史演变克雷丕林(Kraepelin,1896,德国)早发性痴呆(dementia praecox)发生于成年早期 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类型最后结局是发展为人格衰退 Bleuler(1911,瑞士)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知、情、意

2、的不协调,是人格分裂的表现4A症状:association disorder(联想障碍)affective blunting(apathy)情感迟钝 ambivalence(矛盾观念)autism(内向性),概 述,授课提纲,概 述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发病年龄一般在1545岁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为%左右(0.5%1.6%)年患病率为0.26%0.45中国四省市的流调报道月患病率 0.8%(0.7%1.1%,2009)估算我国目前有700万800万精神分裂症患者占精神残疾人数的70,是导致精神残疾的最主要疾病,流行病学,授课提纲,概 述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确切病因仍不清楚是一种脑结构与脑功能存在异常改变的疾病可能与以下病因有关遗传易感性生长发育期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神经生化病理假说神经发育假说神经影像学异常,病因和发病机制,家系与双生子研究与患者血源关系越近,患病的风险度越高一级亲属中约10%的发病危险性双亲患病的子女发病危险性50%同卵双生子一个患病,另一个50%的发病危险性,遗传因素,病因和发病机制,分子遗传学研究,多基因复杂性遗传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素质应激模式(stress-diathesis model):认为个体具有易患素质,当受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时就有可能患病心理、社会因素可以

4、诱发分裂症,但尚未发现能决定是否发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分裂人格:患者病前性格具有特征:主动性差、依赖性强、胆小、犹豫、孤僻、敏感、内倾、害羞、思维缺乏逻辑性、好幻想等,病因和发病机制,神经生化病理假说多巴胺(DA)假说60年代提出,精神分裂症与中枢DA功能亢进有关修正的DA假说阳性症状可能与DA功能亢进有关中枢兴奋药物如多巴胺(DA)受体激动剂苯丙胺产生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可以使病情恶化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均与阻断多巴胺受体关尸检发现,多巴胺受体密度在尾状核、杏仁核以及边缘系统等脑区明显增高 阴性症状可能与脑结构异常及DA功能低下有关,病因和发病机制,神经生化病理假说DA的中枢通道黑质-纹状体

5、(80%DA):和运动有关中脑-边缘系统:阳性症状,(犒赏)中脑-皮层:阴性症状和认知缺陷等有关结节-漏斗:泌(催)乳素分泌,病因和发病机制,神经生化病理假说精神分裂症与兴奋性氨基酸 PCP是谷氨酸的非竞争性拮抗剂,可产生类似分裂症的症状PCP主要作用部位是与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PCP引起DA释放增加,而皮质纹状体谷氨酸通道则抑制CA的释放动物试验表明,PCP所致的精神症状是由于DA的释放引起DA与谷氨酸系统不平衡假说DA系统功能强于谷氨酸系统功能,丘脑信息过滤作用减少,导致阳性症状反之导致阴性症状,病因和发病机制,神经生化病理假说5-HT假说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

6、平等对中枢DA受体有拮抗作用,还对5-HT2A受体有很强的拮抗作用5-HT2A受体可能与情感、行为控制及调节DA释放有关拮抗5-HT2A受体激活中脑皮质DA通路,改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减少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病因和发病机制,在胚胎早期影响大脑发育,导致脑出现形态和功能改变,增加个体患病易感性,Arch Gen Psychiat 1991;Am J Psychiat 1998;Biol Psychiat 1999;N Engl J Med 2003;Mol Psychiat 2005,证据:母孕期因素、病前神经体征及适应不良、认知功能障碍、脑成像、病理、生化,神经发育假说,病因和发病机制,神经发育

7、异常的某些证据进展性的脑结构损害(灰质减少,白质纤维排列紊乱)进展性的认知损害细胞结构异常不伴有胶质细胞增生儿童期就有认知和社会功能损害神经系统软体征过多的冬季出生和产科并发症,病因和发病机制,神经影像学异常大脑皮层灰质的缺失杏仁核、海马、额叶,颞叶体积的减少脑室容积增大,Barkataki I,Kumari B,Das M et al.Behav Brain Res 2006(169):239247Harrison P.Brain 1999 122:593624Lieberman J.Biol Psychiatry.1999;46:729739Lieberman J.Biol Psychia

8、try 2001;49:487499Deakin J,J Psychiatr Res 1997;31:277295,病因和发病机制,经MRI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脑部结构的异常,MRI(VBM)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部颞叶(包括杏仁核和海马)的体积减少,Honea R,Crow TJ,Passingham D,et al.Regional deficits in brain volume in schizophrenia:a meta-analysis of voxel-based morphometry studies.Am J Psychiatry.2005 Dec;162(12):2233

9、-45.,病因和发病机制,授课提纲,概 述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前驱期症状急性期或恶化期症状 慢性期症状,临床表现,前驱期症状心境变化:抑郁、焦虑、激越、情绪不稳等认知改变:奇怪或含糊观念,学习工作退化感知觉改变(对自身或外界)行为改变:如退缩,兴趣改变、猜疑、角色功能退化等生理功能改变:睡眠、食欲、精力、动机 绝大部分患者从出现轻度异常到症状明朗化常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临床表现,急性期或恶化期症状感知觉障碍幻觉: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均可出现,幻听最常见幻视较常见,幻嗅、幻味和幻触不常见内脏幻觉如大脑烧灼感,血管的冲动感或骨髓切割感

10、等感知综合障碍:较常见,临床表现,急性期或恶化期症状思维障碍(核心症状)思维内容障碍:最主要的表现是妄想思维形式障碍:包括思维散漫、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词的杂拌、语词新作、模仿语言、重复语言、刻板言语、内向性思维和缄默症等思维过程障碍:思维阻滞(中断)、思维贫乏、抽象概括能力下降、持续语言、思维云集、逻辑倒错性思维、音连意连、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病理性赘述等,临床表现,急性期或恶化期症状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协调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患者对情绪刺激的反应过度或不适当,或表现情感倒错抑郁症状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25%左右此外患者尚可出现迷惑、惊恐、孤独感,矛盾情绪有的患者表现出一种幻想性

11、的狂喜,宗教性的极乐状态,或对灵魂出窍和宇宙将要毁灭的焦虑,临床表现,急性期或恶化期症状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减退甚至缺乏,意志活动增强(偏执型)意向倒错: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或伤害自己的身体违拗、被动服从木僵、腊样屈曲,紧张性兴奋激越和冲动控制能力减退,社交敏感性降低自杀:约50%有自杀企图,约10%15%最终死于自杀怪异行为:如扮鬼脸、幼稚愚蠢的行为,傻笑、脱衣、脱裤,临床表现,急性期或恶化期症状智能、自知力意识清晰一般没有记忆和明显的智能障碍有认知功能减退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自知力损害,临床表现,慢性期症状以阴性症状为主可残留一些阳性症状社会功能受损,临床表现,5个症状维度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缺

12、陷情感症状攻击症状,临床表现,临床分型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根据患者的主要临床相可分成若干类型不同的类型除临床表现不同外,在起病形式,病程经过均有所不同不同亚型也许还有病因学的不同临床分型对估计预后和治疗反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单纯型青春型 紧张型偏执型 其他类型,临床表现,I型和II型精神分裂症I型综合征特点以阳性症状为主对神经阻滞剂反应较好常无智力缺如,亦无神经系统软体征病理机制可能是D2功能增加II型综合征特点以阴性症状为主对神经阻滞剂反应不佳有时存在智力减退和某些神经系统软体征病理机制可能为脑结构异常,DA功能低下,临床表现,授课提纲,概 述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

13、预防,根据症状诊断标准(ICD-10),诊断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与抑郁性木僵鉴别两者的情感障碍有本质的不同抑郁患者的情感不是淡漠,与周围仍有情感上的交流紧张型患者表情淡漠,不语不动,或伴有违拗和紧张性兴奋,诊断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与躁狂鉴别躁狂患者情感活跃、生动,有一定感染力,“协调”性兴奋躁狂患者常主动接触别人分裂症患者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分裂症患者虽然行为动作多,但情绪并不高涨甚至呆板淡漠,不主动接触别人分裂症动作单调而杂乱,有时怪异,与环境刺激不协调有分裂症的其他症状如思维破裂,幻觉妄想等,诊断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反应性精神障碍分裂症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日益脱离现实,不愿暴露内心

14、体验和求治反应性障碍常主动陈述病情,以求得同情和支持反应性障碍的症状常反应心因内容,逻辑推理接近常理,情感反应鲜明强烈反应性障碍患者较少有分裂症的“典型”症状,如有,持续时间亦短暂反应性障碍患者常能配合医生的诊治,与周围接触较好,诊断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偏执性精神病妄想结构严密系统,有一定现实基础病前常有性格缺陷思维有条理和逻辑行为与情感反应与妄想观念相一致无智能和人格衰退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妄想内容常离奇、荒谬、有泛化,结构松散而不系统常伴有幻觉随着病程的进展,常有精神或人格衰退,诊断和鉴别诊断,授课提纲,概 述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治疗史反映了人类对精神分裂症

15、认识的进步中世纪的驱魔疗法本世纪初期的心理分析治疗1918年发明发热疗法1920S的白质切除术1933年电休克治疗1937年胰岛素休克疗法1952年CPZ的问世1960S氯氮平的出现1990S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时代,治疗和预防,控制危险性减少自杀生存状况,1950年前没有专门的药物,降低阳性症状去机构化(禁闭),五十年代以来传统抗精神病药问世,使阳性症状降到最小减少复发,19601990优化经典药物治疗方案,开发长效剂型,1990年开始非经典药物时代,降低不良反应,控制阴性症状延长稳定期改善偏见和疾病耻感,90年代末以来优化非经典药物,新剂型,新分子,改善认知;促进社会功能回归社会生活,伴随着

16、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措施的发展,缓解阳性症状敌意,攻击肌注用药到口服用药的顺利转换减轻共病抑郁/躁狂症状,精神分裂症的全病程治疗,行为控制(急性症状),6个月,缓解阴性症状改善情绪和抑郁症状改善认知功能预防自杀,预防复发重整作用生活质量,714天,12月,18个月,8周,13天,有效地控制急性期症状,长期治疗,预防复发,治疗与预防,精神障碍药物治疗发展概况,30s 40s 50s 60s 70s 80s 90s,ECT,氯丙嗪,氟哌啶醇 氟奋乃静甲硫哒嗪洛沙平奋乃静,典型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维思通 奥氮平 思瑞康,Ziprasidone,治疗与预防,常用抗精神病药的类别传统抗精

17、神病药(第一代,DA拮抗为主)吩噻嗪类:氯丙嗪(C.P.Z.)、奋乃静、三氟拉嗪等硫杂蒽类:泰尔登(chlorprothixene)丁酰苯类:氟哌啶醇haloperidolSubstituted benzamide:舒必利sulpiride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第二代,DA与5-HT拮抗或多受体拮抗)氯氮平(clozapine)利培酮(risperidone)奥氮平(olanzapine)奎硫平(quetiapine),治疗与预防,药物治疗的原则策略急性期,抗精神病药物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用药前,临床医生应仔细评估患者需要治疗的靶病状特征选药的原则:有效性,安全性、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和效价比等因素,

18、治疗与预防,药物治疗的原则策略 给患者与家属的治疗指导药物早期的不良反应(如头晕、口干等)治疗起效与显效出现的时间(起效缓慢的情况)最早改善的症状常见的不良反应可能的严重不良反应服药的持续时间,治疗与预防,药物治疗的原则策略足量足疗程原则合适剂量治疗的最短显效时间要46周,如无效方可换药剂量相当于氯丙嗪(CPZ)400mg700mg/d折算首发患者剂量宜偏小,按CPZ300mg 500mg/d折算逐渐加量,治疗与预防,药物治疗的原则策略单一用药原则一般主张单一用药对某些难治的患者可合用其它不同种类的药物个体化用药原则最低有效剂量(最大疗效,最少的副作用)不要过份追求控制症状而超大剂量用药,治疗

19、与预防,药物治疗的原则策略维持治疗方案急性症状控制后,维持治疗至少2年以上有效维持剂量减量方法:每六周减少10%,直到找到最低有效维持量复发患者宜长期维持治疗,治疗与预防,药物治疗的原则策略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主要作用于脑内D2受体,为D2受体阻断剂临床上治疗幻觉、妄想、思维障碍、行为紊乱、兴奋、激越、紧张症候群具有明显疗效对阴性症状及伴发抑郁症状的疗效不确切常用药物与剂量氯丙嗪为300 mg 600mg/d奋乃静为30mg60mg/d氟哌啶醇为8mg40mg/d舒必利为300 mg 1200mg/d五氟利多为20 mg 60 mg/氟奋乃静癸酸酯为25 mg50 mg/23w氟哌啶醇癸酸酯为5

20、0 mg200 mg/2w哌普嗪棕榈酸酯为50 mg100 mg/24w,治疗与预防,药物治疗的原则策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高的5-羟色胺2A型(5-HT2A)受体的阻断作用,即多巴胺(DA)受体与5-HT受体的联合拮抗剂对阳性症状疗效较好,而且对阴性症状、认知症状和情感症状有效,EPS明显减少常用药物与剂量如下SDAs:如利培酮(2mg 8mg/d)、齐拉西酮(80mg 160mg/d)MARTAs:如氯氮平(300mg600mg/d)、奥氮平(10mg30mg/d)、喹硫平(300mg800mg/d)选择性D2/D受体拮抗剂:如氨磺必利(200mg800mg/d)

21、D2、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如阿立哌唑(15mg30mg/d),治疗与预防,药物治疗的原则策略不良反应与处理锥体外系症状(EPS)急性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动眼危象、角弓反张静坐不能:不宁腿、伴明显焦虑、想死类帕金森综合征: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迟发性运动障碍(TD):不自主运动、舞蹈样动作等较少引起EPS的药物:氯氮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与预防,不良反应与处理血泌乳素升高:泌乳,月经紊乱,男性乳房女性化(氯氮平、奎硫平、奥氮平较少引起)肾上素阻断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反射性心悸,抑制射精(奋乃静和氟哌啶醇较少引起)抗胆碱能作用:口干,尿潴留,便秘,加重青光眼(除氯氮平外,其它药物较少引起),治疗与预防,药物治疗的原则策略ECT治疗有明显的情感症状和紧张症症状难治性患者拒绝药物治疗ECT治疗次数一般不应超过12次,治疗与预防,心理社会干预行为治疗(社会技能训练)基于学习理论,运用各种方式训练患者的各种技能,如行为动作、人际关系、竞争能力、生活技能等将某些复杂的问题进行分类,然后再训练各种技巧来完成这一行为或解决这一问题本法对减少精神病理症状和再住院无明显疗效,但能使患者获得某些有目的的技能,能改进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治疗与预防,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