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网技术基础》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67363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网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组网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组网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组网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组网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网技术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网技术基础》PPT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移动通信,第 3 章组网技术基础,内 容 介 绍,3.1 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3.2移动通信环境下的干扰3.3区域覆盖和信道配置3.4 同频干扰对系统容量的影响3.5 多信道共用技术3.6 网络结构3.7 信令3.8 系统的移动性管理,3.5 多信道共用技术,多信道共用:在网内的的大量用户共享若干个无线信道,其原理是利用信道被占用的间断性,使许多用户能够合理地选择信道,以提高信道利用率。19世纪末由丹麦数学家爱尔兰提出。现在用他的名字作为话务量强度的单位。,共用的基本概念 按需分配(1)当用户提出服务要求时,系统为其分配信道;(2)当用户不需要服务时,信道被释放。,3.5 多信道共用技术,多信

2、道共用方式相对于独立信道方式而言,可以明显地提高信道利用率。例如,一个无线小区内n个信道,对用户分别指定一个信道,不同信道内的用户不能互换信道,这就是独立信道方式。当某一个信道被某一个用户占用时,则在他通话结束前,属于该信道的其他用户都处于阻塞状态,无法通话。但是,与此同时,一些其他信道却处于空闲状态,而又得不到运用。这样一来,就造成有些信道在紧张排队,而另一些信道却处于空闲状态,从而导致信道得不到充分利用。,3.5 多信道共用技术,如果采用多信道共用方式,即在一个无线小区内的n个信道,为该小区所有用户共用,则当k(kn)个信道被占用时,其他需要通话的用户可以选择剩下的任一空闲信道通话。因为任

3、何一个移动用户选取空闲信道和占用信道的时间都是随机的,所以所有信道同时被占用的概率远小于单个信道被占用的概率,因此,多信道共用明显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3.5 多信道共用技术,在同样多的用户和信道情况下,多信道共用的结果使用户通话的阻塞概率明显下降。当然,在同样多的信道和阻塞概率下,多信道共用可使用户数目明显增加;但也不是无止境的,否则将使阻塞概率增加而影响通信质量。那么,在保持一定通信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多信道共用技术,一个信道究竟平均分配多少用户才合理?这就是下面要讨论的话务量和呼损问题。,3.5.1 话务量与呼损,一、话务量的定义,C:每小时平均呼叫次数(包括呼叫成功和呼叫失败的次数);t

4、0:每次呼叫平均占用信道的时间。,话务量是度量通信系统业务量或繁忙程度的指标。其性质如同客流量,具有随机性,只能用统计方法获取。所谓呼叫话务量A,是指单位时间内(1h)的平均电话交换量,它可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一、话务量的定义,例:设在100个信道上,平均每小时有2100次呼叫,平均每次呼叫时间为2分钟,则这些信道上的呼叫话务量为:,如果t0以小时为单位,则话务量A的单位是爱尔兰(Erlang,占线小时,简称Erl)。如果在一个小时内不断地占有一个信道,则其呼叫话务量为1Erl。这是一个信道所能完成的最大话务量。,二、呼损率,当多个用户共用时,通常总是用户数大于信道数。因此,会出现许多用户同

5、时要求通话而信道数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这时只能先让一部分用户通话,而让另一部分用户等待,直到有空闲信道时再通话。后一部分用户虽然发出呼叫,但因无信道可用而不能通话,称为呼叫失败。在一个通信系统中,呼叫失败的概率称为呼损率,用B表示。,二、呼损率,设A为呼叫成功的话务量(简称完成话务量),C为一个小时内的总呼叫次数,C0为一个小时内呼叫成功的通话次数,则完成话务量A为:呼损率B为:式中,A-A为损失话务量。所以,呼损率的物理意义是损失话务量与呼叫话务量之比的百分数。,二、呼损率,显然,呼损率越小,成功呼叫的概率越大,用户就越满意。因此,呼损率也称为系统的服务等级(Grade of Service

6、,GOS)。例如,某系统的呼损率为10%,即说明该系统内的用户平均每呼叫100次,其中有10次因信道被占用而打不通电话。但是,对于一个通信网来说,要想使呼损率减小,只有让呼叫流入的话务量减少,即容纳的用户数少一些,这是不希望的。可见,呼损率和话务量是一对矛盾,即服务等级和信道利用率是矛盾的。,爱尔兰公式,上式就是电话工程中的Erlang公式。如已知呼损率B,则可根据上式计算出A和n的对应数量关系,见表3-5(工程上称为爱尔兰B表,P72)。,假设呼叫具有以下性质:1)每次呼叫相互独立,互不相关(呼叫具有随机性),且到达时间服从泊松分布;2)呼叫请求的到达无记忆性;用户占用信道的时间服从指数分布

7、;系统中可用信道数为n。则呼损率B可计算如下:,忙时话务量:一天中最忙的那个小时(即忙时)中每个用户的平均话务量(Aa)。一天中不同时段的话务量是有区别的,可分为忙时和非忙时。因此,在考虑通信系统的用户数和信道数时,应采用忙时平均话务量。因为只要在忙时信道够用,非忙时肯定不成问题。集中系数(K)忙时话务量与全日话务量之比;一般取7%15%。,三、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Aa),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的表达式:C:每一用户每天平均呼叫次数;T:每次呼叫平均占用信道的时间(单位为s);K:忙时集中系数,三、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Aa),三、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Aa),例如,每天平均呼叫3次,每次的呼叫平均占

8、用时间为120s,忙时集中系数为10%,则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为0.01 Erl/用户。一些移动电话通信网的统计数值表明,对于公用移动通信网,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可按0.010.03 Erl计算;对于专用移动通信网,由于业务的不同,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也不一样,一般可按0.030.06 Erl计算。当网内接有固定用户时,它的Aa高达0.12 Erl。一般而言,车载台的忙时话务量最低、手机居中、固定台最高。,3.5.2 多信道共用的容量和信道利用率,系统所能容纳的用户数M每个信道所能容纳的用户数 m,在多信道共用时,容量有两种表示法:,在一定呼损条件下,每个信道的m与信道平均话务量成正比,而与每个用户

9、忙时话务量成反比。,3.5.2 多信道共用的容量和信道利用率,多信道共用时,信道利用率是指每个信道平均完成的话务量,即,若已知B和n,则根据表3-5可得出A的值,然后根据上式可求出。,3.5.2 多信道共用的容量和信道利用率,例:某移动通信系统一个无线小区有10个信道,每天每个用户平均呼叫次数为15次,每次占用信道平均时间为80s,呼损率要求10,忙时集中系数为0.1。问该无线小区能容纳多少用户?(1)查表3-5,可得A7.551 Erlang(2)求每个用户的忙时话务量(3)求系统能容纳的用户数,3.5.2 多信道共用的容量和信道利用率,例:当呼损率为1%时,10个信道所支持的话务量与2组5

10、个信道以及10组单个信道支持的话务量一样吗?10个信道所支持的话务量为4.46 Erlangs 2组5个信道可支持的话务量为21.36=2.72 Erlangs10组单个信道可支持的100.01 0.1 Erlangs,由此可知,在相同的信道数和呼损率的条件下,多信道共用与单信道共用相比,信道利用率明显提高。多信道共用技术是提高信道利用率的一种重要手段。,3.6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3.6.1 基本网络结构3.6.22G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3.6.1 基本网络结构,移动通信的基本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基站通过传输链路和交换机相连,交换机再与固定的电信网络相连,这样就形成移动用户基站交

11、换机固定网络固定用户或移动用户等不同情况的通信链路。,3.6.1 基本网络结构,基站与交换机之间、交换机与固定网络之间可采用有线链路(如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等),也可以采用无线链路(如微波链路、毫米波链路等)。这些链路上常用的数字信号形式有两类标准:一类是北美和日本的标准系列(T-1/T-1C/T-2/T-3/T-4),可同时支持24/48/96/672/4032路数字话音;另一类是欧洲及其他大部分地区的标准系列(E-1/E-1C/E-2/E-3/E-4),可同时支持30/120/480/1920/7680路数字话音的传输。通常每个基站要同时支持50路话音呼叫,每个交换机可以支持近100个基

12、站,交换机到固定网络之间需要5000个话路的传输容量。,3.6.1 基本网络结构,在蜂窝移动通信网中,为了便于网络组织,将一个移动通信网分为若干个服务区,每个服务区又分为若干个MSC区,每个MSC区又分为若干个位置区,每个位置区由若干个基站小区组成。一个移动通信网由多少个服务区或多少个MSC区组成,取决于移动通信网所覆盖地域的用户密度和地形地貌等。多个服务区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每个MSC(包括移动电话端局和移动汇接局)要与本地的市话汇接局、本地长途电话交换中心相连。MSC之间需互连互通才可以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网络。,3.6.1 基本网络结构,3.6.1 基本网络结构,有线通信网上的两个终端每

13、次成功的通信都包括三个阶段,即呼叫建立、消息传输和释放,蜂窝移动通信网的交换技术也包括这三个过程。但是,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交换机与常规交换机的主要不同除了要完成常规交换机的所有功能外,它还负责移动性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包括越区切换、漫游、用户位置登记管理等)。原因在于以下两点:一是移动用户没有固定位置,所以在呼叫建立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用户所在位置,其次在每次通话过程中,系统还必须一直跟踪每个移动用户位置的变化;二是蜂窝系统采用了频率复用和小区覆盖技术,所以在跟踪用户移动过程中,必须会从一个无线小区越过多个无线小区,从而发生多次越区频道切换问题,以及不同网络间切换或不同系统间切换的问题。这些问题

14、也就是移动性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问题。所以说蜂窝移动通信的交换技术要比有线电话系统的交换技术复杂。,3.6.22G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在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性管理和用户鉴权及认证都包括在MSC中。在2G移动通信系统中,将移动性管理、用户鉴权及认证从MSC中分离出来,设置原籍位置寄存器(HLR)和访问位置寄存器(VLR)来进行移动性管理,典型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3.6.22G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每个移动用户必须在HLR中注册。HLR中存储的用户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用户的参数信息,例如用户类别,向用户提供的服务,用户的各种号码、识别码,以及用户的保密参数等。另一类是关于用户当前位

15、置的信息(例如移动台漫游码、VLR地址等),以及建立至移动台的呼叫路由。VLR是存储用户位置信息的动态数据库。当漫游用户进入某个MSC区域时,必须向与该MSC相关的VLR登记,并被分配一个移动用户漫游号(MSRN),在VLR中建立该用户的有关信息,其中包括移动用户识别码(MSI)、移动台漫游号(MSRN)、所在位置区的标志以及向用户提供的服务等参数,这些信息是从相应的HLR中传递过来的。MSC在处理入网和出网呼叫时需要查询VLR中的有关信息。一个VLR可以负责一个或若干个MSC区域。网络中设置认证中心(AUC)进行用户鉴权和认证。,3.6.22G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认证中心是认证移动用户的身

16、份以及产生相应认证参数的功能实体。这些参数包括随机号码RAND、期望的响应SRES(Signed Response)和密钥Kc等。认证中心对任何试图入网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只有合法用户才能接入网中并得到服务。在构成实际网络时,根据网络规模、所在地域以及其他因素,上述功能实体可有各种配置方式。通常将MSC和VLR设置在一起,而将HLR、EIR(设备标志寄存器)和AUC台设于另一个物理实体中。在某些情况下,MSC、VLR、HLR、AUC和EIR也可合设于一个物理实体中。,3.6.22G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为了适应移动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发展,3G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发生了变化。从业务角度看,在电路

17、域业务方面,3G除了提供2G的所有业务之外,还要提供2G网络难以提供的业务,如多媒体可视电话业务;在分组域业务方面,3G网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业务,如网上冲浪、视频点播、移动办公和信息娱乐等。下图给出了R99(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所制定标准的版本号)的3G网络结构示意图,其中Node B对应于2G系统的基站收发信机(BTS),RNC对应2G系统的基站控制器(BSC),RNS对应于 2G系统的基站子系统(BSS)。,3.6.22G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R99采用核心网络(CN)和无线接入网络(RAN)结构,其中核心网络是基于GSM/GPRS的核心网络,分为电路(CS)域和分组(PS)域

18、;无线接入网则引入WCDMA接入网(即UTRAN)。在无线接入部分,R99除了支持新引入的UTRAN的RNS之外,也支持GSM/GPRS的BSS。,3.6.22G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通信网络最基本的任务:建立始呼与被呼之间的连接 识别被呼用户 定位用户所在位置 建立网络到用户的路由连接 通话过程中维持连接 通话结束,拆除连接,3.8 移动性管理,在移动通信网中,建立一个呼叫连接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用户所在的位置 用户识别 用户所需提供的服务,3.8 移动性管理,下面将从这三个问题出发讨论移动性管理的过程。,3.8 移动性管理,当一个移动用户在随机接入信道上发起呼叫另一个移动用户或固定用户时,或

19、者每个固定用户呼叫移动用户时,移动通信网络就会开始一些列的操作。这些操作涉及网络的各个功能单元,包括基站、移动台、移动交换中心、各种数据库、以及网络的各个接口。这些操作将建立或释放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进行设备和用户的识别、完成无线链路、地面链路的交换和连接,最终在主叫和被叫之间建立点到点的通信链路,提供通信服务。这个过程就是呼叫接续过程。当移动用户从一个位置区漫游到另一个位置区时,同样会引起网络各个功能单元的一系列操作。这些操作将引起各种位置寄存器中移动台位置信息的登记、修改或删除,若移动台正在通话,则将引起越区转接过程。这些都是支持蜂窝系统移动性管理的过程。,位置更新与“打电话报平安”,你在

20、外面晃悠,家里希望有事的时候能够找到你,所以你最好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就给家里打电话,同样,手机到了一个新地方也要报告给基站,这就是“正常位置更新”。,3.8.1 位置更新,怎样划分“新地方”?位置区的概念:,位置区是随着蜂窝通信的发展而产生的,在模拟通信时代是没什么位置区的概念的,一个MSC包打天下。如果要寻找一台“大哥大”,那么就在该MSC下所有的基站下发寻呼消息来找该手机。问题:系统负荷大。解决:划分位置区,分片寻呼。,移动通信网 若干服务区 若干MSC区 若干位置区 若干基站小区,3.8.1 位置更新,3.8.1 位置更新,手机通过侦听广播消息得知自己所在的位置区,如果位置区发生了变化,则

21、主动联系无线网络,上报自己所在的位置。,终端主动报告位置变更,3.8.1 位置更新,无线网络收到手机发来的位置变更消息后,就把它记载在数据库中,这个数据库称为位置寄存器。无线网络收到对该手机的被叫请求后,就首先查找位置寄存器,确定手机当前所处的位置区,再将对该手机的被叫请求发送到该位置区的基站,由这些基站对手机进行寻呼。,一个位置区下面管理多个基站。,两个位置寄存器,原籍位置寄存器(HLR):负责移动台数据库管理。用户参数信息:向用户提供的服务,用户的各种号码,识别码,用户的保密参数;用户位置信息:移动漫游号码,VLR地址,呼叫路由。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存储用户位置信息的动态数据库,往往

22、和MSC合并在一个设备实体中。漫游用户必须向与漫游地点MSC相关的VLR登记。向漫游用户分配移动用户漫游号码,并通知该用户的HLR。,3.8.1 位置更新,用户资料信息很多,在其它位置区时,如果每次呼叫都要去注册地所在的HLR中把用户资料调过来,太麻烦,因此就有了VLR。用户由一个位置区进入另外一个时,从HLR中下载新的数据到VLR中,并删除前一个VLR的信息。,可以将VLR理解为HLR的本地缓存。,已经有了HLR还要VLR干什么呢?,3.8.1 位置更新,你在外面晃悠,就算地方没有变,但是隔段时间也要给家里打电话,免得家里担忧,同样,手机也要周期性向系统汇报所在位置,这叫“周期性位置”。,3

23、.8.1 位置更新,位置变更消息还有个时效性问题。有时候你手机所处的位置区并没有变更,但网络也无法找到你,比如手机没电、SIM卡被拔出;或者是手机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网络无法得知,比如进入了无信号区。因此要求手机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向网络汇报位置。,3.8.1 位置更新,手机周期性向系统汇报所在位置。逾时未报的,就把它当成了“网络不可及”,直到收到它的下一次位置更新再改变状态。特殊事件:手机没电,没信号,下电池,关机。,周期性更新(图示为30分钟后),不同MSC/VLR不同位置区的位置更新,主要信令流程:MS向MSC发送“位置更新请求”;MSC向客户的HLR发送“位置更新请求”;HLR回送“位置

24、更新接受”;MSC 对VLR中该客户的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作标记,并向MS回送“位置更新证实”;HLR通知原来的MSC删除VLR中有关该MS的客户数据。,不同MSC/VLR不同位置区的位置更新,固话用户呼叫漫游中的移动用户,若A客户为北京固定网某客户,B客户为上海数字移动某客户,B客户已漫游到广州,A客户呼叫B客户流程如下:,A客户拨打B客户,拨MSISDN(0139H0HlH2H3ABCD)号码;本地交换机根据A客户所拨号码(139)可以与GSM网的GMSC间建立链路,并将B客户号码传送给GMSC;GMSC根据H0HlH2H3ABCD,向B客户的HLR发MSISDN号码;HLR将B

25、客户MSISDN号码转换为客户识别码(IMSI),查询B客户目前所在的业务区MSC,向该区VLR发被叫的IMSI,请求VLR分配给被叫客户一个漫游号码MSRN;,VLR 把分配给被叫客户的MSRN号码回送给HLR,由HLR发送给GMSC;GMSC有了MSRN,就可以把入局呼叫接到B客户所在的MSC(北京-广州);VLR查出被叫客户的位置区识别码(LAI)之后,MSC将寻呼消息发送给位置区内所有的BTS,由这些BTS在整个位置区覆盖范围内进行广播寻呼;守候的空闲MS接收到此寻呼消息,识别出其IMSI码后,发送应答响应,并建立通信连接,通信过程中采用TMSI号码。,3.8.2 越区切换,越区切换,

26、切换,是指将一个正处于呼叫建立状态或者通话状态的MS转换到新的业务信道上的过程。,3.8.2 越区切换,越区切换与“空中接力”,足球比赛中的“空中接力”要考虑的因素是很多的,来球的方向、高度和力度等等,队员在一瞬间要根据球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式作出准确的判决。同样越区切换也是件麻烦事情,空中接力要求球不能落地,切换要求不能掉话,考虑的因素一样复杂。,3.8.2 越区切换,越区切换控制策略:1.移动台控制:选择具有可用业务信道的最佳候选基站,并发送越区切换请求。2.网络控制:网络要求所有基站都监测移动台信号,并将结果报告网络,网络确定后通知基站与移动台。3.移动台辅助控制:网络要求移动台监测所有基站

27、的信号,并将结果报告旧基站,网络根据测试结果决定何时切换及切换至哪一个基站。,3.8.2 越区切换,网络控制切换(NCHO)网络决定何时进行切换基站监听来自移动台的信号的强度和质量;网络利用多个基站对所有连接的信号强度进行监测;MSC决定何时进行切换。网络信令负荷较重,基站的资源有限,造成切换时间较长。切换时间第1代模拟系统:10s,3.8.2 越区切换,移动台辅助切换(MAHO)移动台检测周围来自基站信号的能量将测量的数据通知当前提供服务的BS。当从其它基站接收到的信号比当前服务基站的信号高出一定程度或持续一段时间时,开始进行切换。使用MAHO降低了需要的切换时间切换的检测由每个移动台完成。

28、适用于切换频繁的场合。切换时间第2代数字系统:1-2s,3.8.2 越区切换,切换过程 发起:移动台和基站都可以根据信号的强弱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切换,并准备进入切换处理。资源预留:预留分配切换所需要的资源(切换优先于呼叫请求)。执行:进行切换,移动台使用新分配的资源。完成:旧资源被释放。,越区切换的准则,(1)相对信号强度准则(准则1)在任何时候都选择具有最强接收信号的基站。缺点:在原基站的信号强度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会引发不必要的越区切换。,1 in 4,(2)具有门限规定的相对信号强度准则(准则2)仅允许移动用户在当前基站的信号低于门限,且新的基站强于本基站的信号情况下,才进行越区切换。门

29、限选择很重要,如果太高,则与准则1相同,若太低,则可能会因链路质量较差而导致通信中断。,越区切换的准则,2 in 4,(3)具有滞后余量的相对信号强度准则(准则3)仅允许移动用户在新的基站的信号强度比原基站信号强度强很多(即大于滞后余量)的情况下才进行越区切换。防止“乒乓效应”。,越区切换的准则,3 in 4,(4)具有门限规定和滞后余量的相对信号强度准则(准则4)仅允许移动用户在当前基站的信号强度低于规定门限并且新基站的信号强度高于当前基站一个给定滞后余量时进行越区切换。,越区切换的准则,4 in 4,越区切换的分类,硬切换:先切断与原有基站的联系,再接入新的基站。软切换:当彻底进入某个基站

30、的覆盖区域后,才断开与另一基站的联系。,维持旧的连接,同时建立新的连接。移动在进入新小区后仍然使用原来的信道。与硬切换不同,软切换不是物理上的变化,新的基站在同一信道上对移动台进行控制。移动台在切换过程中可以同时和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并利用新旧连接的分集合并来改善通信质量。当与新基站建立可靠连接之后再中断旧连接。,软切换,信令是与通信有关的一系列控制信号 作用:保证用户信息有效且可靠地传输。意义:决定了一个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和质量。信令分两种 用户信令:用户到网络结点间的信令。网络信令:网络结点之间的信令。,3.7 信令,3.7.1 信令定义,贝尔发明了电话,史端乔发明了交换机,电话加

31、交换机就可以组成一个通信网了,这样的网络能运作起来么?光有物理设备还不够,得发明一整套指挥系统来控制这些设备本身以及上面跑来跑去的比特流,才能完成正常的通信。通信系统的控制指令就称为信令,通信网的指挥与控制系统就是信令网。,3.7.2 信令分类,按传送的通道分:随路信令和共路信令。,所有车混着跑,有专门的信令信道,信令和话音在一个信道上传送,公车专用通道,3.7.2 信令分类,按功能分:线路信令、路由信令和管理信令。,3.7.2 信令分类,按工作区域分:用户信令和局间信令。,用户信令:用户和交换机之间的信令 交换机给用户发送铃声和忙音;用户向交换机发送的主/被叫摘挂机信令。局间信令(网络信令)

32、: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的信令 比较复杂,需要满足交换机互相对话的需求;控制呼叫接续和拆线。,7号信令是常用的网络信令 协议结构类似于OSI七层模型,3.7.3 7号信令,SS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3.7.3 7号信令,MTP:消息传输部分,TCAP: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OMAP:操作维护管理部分,3.7.3 7号信令,传递信令要有通路,就像开汽车要先有马路,定义这条路的标准就是物理层的工作,比如定义这条通路的物理、电气功能特性和链路链接方法。,道路通了,要保证信号从路的这一头完整的走到那一头,不出错不少东西不调包,这个事情由数据链路层来完成。(1)定界(2)信令单位定位(3)误差检测(4)误

33、差校正,道路这么多,那条路最近,哪条路堵了,哪条路重新通了,对这些信息的管理与调度是网络层要干的活。,3.7.3 7号信令,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哪台车装货物,怎么装,一次装多少,事务处理与应用(TCAP),包括操作、维护、管理等。,通信系统中,应用层什么内容都有,就如物流公司,寄个信,发个礼物,托运电脑,都是业务。,7号信令网的组成,信令点(SP):发出和接收信令的设备。业务交换点(SSP):移动网络中为MSC;业务控制点(SCP):移动网络中的SCP可包括一个HLR或一个VLR。信令转移点(STP):是在网络交换机和数据库之间中转SS7消息的交换机。信令链路,在SS7信令网中共有6种类型的信令链路,下图中仅给出了A链路(Access Link)和D链路(Diagonal Link)。,7号信令的网络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