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寓言故事》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67890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寓言故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经济寓言故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经济寓言故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经济寓言故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经济寓言故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寓言故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寓言故事》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个岛上,有很多农民,农民们都靠种粮为生.,有一名叫诸葛先生的农民无意中发明了制造木马的技术。,这种木马好像现在的汽车一样,到哪里去方便又快捷,也不用自己走路了。,诸葛先生见需求旺盛,于是声明价高者得,这个价自然是拿粮食来换,看谁愿意用最高的粮食数量来换去一辆木马,100公斤、200公斤价格翻跟斗的往上涨。,他雇佣了几个农民,制造木马的力气活都交给他们,但自己掌握住其中几乎不费力气的关键技术。被雇佣的几位农民也乐得其所,因为现在一年诸葛先生付给自己的500公斤粮食作为工资,所花费的劳动比自己去生产500公斤粮食付出的劳动要少。,农民群体虽有粮食剩余生产能力,但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够拥有木马,打工者

2、虽说比种地好点,但要想要拥有一辆木马基本上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诸葛先生有木马生产能力,也时常概叹经济不景气,想多生产点木马,农民们却没有购买力,他们手里只有诸葛先生不屑一顾的粮食。,粮食和木马生产能力都过剩,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拥有木马的局面就这么持续了多年,直到后来村南一名叫黄道婆的女子打破了这种平衡。,黄道婆聪慧,自己学会做衣服,并热心教会村民如何采集原料、纺纱织布和裁剪。村民学会之后,用衣服来交换木马。,农民的劳动量增加(种植粮食,采棉、纺纱、织布等)。在保证自己穿衣和吃饭后的剩余相对减少,能够支付的东西变少,木马的价格下降。诸葛先生增加工资。在售卖价格萎缩的条件下,必须靠增加产量才能即保证自

3、己利润不至于下降。,村里的农民掌握了一种驯养叫猪的动物的技术,但猪要消耗一些粮食,也要投入一定的劳动。,农民中一些生产效率较低的那些人,再怎么勤劳已经不能同时满足粮食吃饱衣服穿暖以及猪肉吃好,更谈不上有木马可乘,只能凭着自己对这几种消费品的偏好来进行取舍和兼顾了。但是一小部分生产效率较高的农民,既能同时满足粮、肉、衣服的需求,同时还有一定的剩余可能用来购买木马。,诸葛一动心思,又鼓捣出一个能够自动耕地的家伙-铁牛,可以节约耕地时间的一半以上。农民们生产效率提高了,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东西来换取诸葛先生的铁牛木马,人称“鼓上骚”的时迁 有勇有谋的秦始皇,岛上社会太平,家家户户都安稳的过起了日子。但是

4、,村民中有铁牛和没有铁牛的农户差别很大。铁牛的价格不是一般的贵,农民们几年不吃不喝都很难换来一辆。农民现在有了明显的贫富悬殊。始皇手下的商鞅大臣组织经济研讨会,讨论怎样扩大税源,怎样使大家都有铁牛来耕地?,这时,“钱掌柜”发表了意见,提议最好整出个叫“金钱”的东西,要让这东西什么都能买到,什么时候都能用上。同时,拿这东西当做一般等价物。一句话,要让农民特别是诸葛先生喜爱上它,那就什么都好办了。,很快,农民们就尝到了使用货币的好处。正如钱掌柜所预料的那样,诸葛先生生产木马铁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诸葛先生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定价,结果,价格下降了,但赚的钱比过去多多了。尽管此时卖价比成本要高的多,诸葛先生也不会继续降价了,再降价卖,虽然卖一个产品还是赚钱,但总利润还不如不卖这一个。,牛二,原是诸葛先生雇佣的一个铁牛工人。,牛二清楚诸葛先生铁牛的成本很低,他把铁牛的核心技术攻克,办厂生产铁牛。但诸葛和他打起了价格战。由于牛二的生产规模小,入不敷出,最终破产了。牛二的厂子一垮掉,铁牛的价格不久又回到了原来的那样。,小组成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