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经典》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70877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9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癌经典》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肝癌经典》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肝癌经典》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肝癌经典》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肝癌经典》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癌经典》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癌经典》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原发性肝癌,前言,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流行最高的十种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发病26万例,其中42.5%发生在中国,并有上升趋势。,概念,1.原发性肝癌:是指自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肿瘤有别于继发性肝癌 2.继发性肝癌:肿瘤经其他部位转移到肝脏就被称为继发性肝癌,也称转移性肝癌,病因、病机,病毒性肝炎:肝癌患者中约有1/3有慢性肝炎史肝癌高发区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低发肝癌患者血清HBV标志物阳性率达90%免疫组化法示肝癌细胞中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存在HBVDNA(乙肝病毒定量的检查)序列可整合到宿主肝细胞的DNA中HCV(丙肝病毒)与肝癌发病密切相关 肝炎病毒是促癌因素之一,病

2、因、病机,肝硬化 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占5090%;肝癌合并肝硬化的类型大结节性 肝硬化发展为肝癌20左右 恶变的原因:坏死增生不典型性增 生肝细胞癌,病因、病机,黄曲霉毒素 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有强烈致癌作用 动物实验化学物质:苯并芘、六氯芘、氯仿、亚 硝胺类、偶氮芥类、酒精、有机氯农药寄生虫:肝吸虫病胆管细胞癌 多种因素协同作用,肝炎病毒为主,病理,大体形态分类 发病率 癌肿 临床意义块状型 最多 10cm,单/多个 肝破裂结节型 较多5cm 右叶多见 肝硬化弥漫型 少小、弥漫分布 肝衰竭小肝癌单结节3cm 预后好,病理,2.细胞分型 肝细胞型:占90%,由肝细胞发展而来 胆管细胞型:少见

3、,由胆管上皮细胞发 展而来 混合型:更少见,癌细胞呈过渡形态,转移途径,1血行转移 肝内转移:最早、最常见,门脉癌栓 次之肾上腺、脾2淋巴转移:肝门淋巴结,胰、脾、主动 脉旁、锁骨上3种植转移:少见,腹膜、横膈、盆腔,临床表现,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就诊 时多为中晚期 1.消化系统表现 肝区疼痛主要症状 性质:持续性胀痛或钝痛 机制:肿瘤增长快,肝包膜受牵拉 疼痛的有无、早晚及程度:与肿瘤生长速 度和所在部位有关,临床表现,肝肿大:为重要基本体征 特点:进行性肿大 典型体征:质硬、凹凸不平、有结节或 巨块、边缘不整、有压痛。血管杂音:肝癌动脉血管丰富而纡曲,粗动脉 突然变细;巨大癌肿压迫

4、肝动脉或腹主动脉 肝肋下不大非典型体征 早期;癌肿位于膈面,临床表现,黄疸晚期征象 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 机制:肝细胞大面积损害 癌肿压迫或侵犯肝门胆道 癌组织堵塞胆道肝硬化征象:脾大、腹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 腹水特点:增长快、血性,2.全身表现,发热:低热肿瘤代谢旺盛;肿瘤坏 死产物吸收 高热并发胆道感染乏力,进行性消瘦,恶病质伴癌综合征:自发性低血糖 高红细胞血症 高脂血症 高钙血症,3.转移灶表现:肺:常见,可有咳嗽、咯血。胸膜:可有胸水和呼吸困难。骨:可有局部压痛或神经压迫状。颅内:可有神经定位体征,颅内高压 的表现,分期 期:(亚临床期)无明显症状和 体征。期: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

5、但无 期表现 期:有黄疸、腹水、远处转移或 恶液质之一者。,分型单纯型:无肝硬化表现,肝功能基本正 常硬化型:有肝硬化临床和或化验表现。炎症型:持续性癌性高热或转氨酶成倍 升高伴或不伴肝硬化。,并发症,1肝性脑病2上消化道出血3肝癌结节破裂出血4继发感染,辅助检查,一、甲胎蛋白(AFP)1临床意义:诊断原发性肝癌特异性强,阳性率 70-90%,假阳性极少;早期诊断肝癌,先于症状8-11月;判断病情、疗效、术后复发、估计预 后。,2诊断标准:(1)AFP500g/l,持续4周(2)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3)AFP200g/l,持续8周3假阳性:妊娠、生殖腺胚胎瘤、肝病活动期4假阴性:与肿瘤

6、分化程度、病理 变 化、检测方法有关,(二)其它肿瘤标记物:GGT、AKP AFU:敏感性较高,AFP阴性肝癌及小肝癌阳性率70%,(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显像:2CM;确诊率7682 2CT:2CM;确诊率90 3MRI:2CM;显示肿瘤内部结构 4数字减影肝动脉造影:1CM 5放射性核素扫描:35CM 6肝穿:7.腹腔镜,诊断,中晚期肝癌易诊断 早期肝癌的诊断:AFP+B超是诊断早期肝癌的基本措施 低浓度AFP持续增高,ALT正常 AFP500g/l持续1月或200g/l持 续8周,鉴别诊断,1继发性肝癌2肝硬化3活动性肝病 AFP与ALT同时升高肝病 AFP升高,ALT下降肝癌 AFP5

7、00mg/l肝癌 AFP200-400g/l追踪观察,鉴别诊断,4肝脓肿5肝良性占位疾6邻近肝区的肝外肿瘤,治疗(一)手术治疗 适应证:诊断明确,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者肝功能代偿良好,PT不低于正常50,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者心、肺、肾功能良好,能耐受手术者,手术治疗,不能切除者选择:肝动脉插管化疗 肝动脉或门静脉分支结扎 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注射栓塞 剂,治疗,(二)放疗(三)化疗:全身化疗 TAE:疗效好,反应少(四)中医治疗(五)免疫治疗(六)并发症的治疗,肝癌为何会出现消化道出血:1)凝血机制异常肝癌病人由于正常肝组织减少,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凝血机制发生障碍。由于脾功能亢进,血

8、小板破坏增加,凝血机制也会发生障碍。另外,癌栓进人血液后,极容易造成急性弥蔓性血管内凝血(DIC),造成消化道出血。2)食管静脉曲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是引起肝癌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主因。其发生的主要机制为:80%以上的肝癌病人伴有肝硬化,肝硬化可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当门静脉或肝静脉阻塞,可加剧门静脉高压,引起已曲张的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造成上消化道出血;肝癌可加重肝功能损害,使肝硬化程度加重,引起门静脉高加剧;当肝癌病灶位于肝门部时,可压迫门静脉主干,也会使门静脉压升高。,肝昏迷又称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症,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肝昏迷常见诱因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高蛋自饮食。安眠镇静药物、麻醉药、感染、便秘、手术、尿毒症及呕吐、腹泻、电解质紊乱等。其发病机制复杂。,肝昏迷的表现,预后,5cm,手术预后好。25岁以下年轻患者预后好。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好者预后好。合并肝硬化或有肝外转移者预后差。转氨酶显著增高者预后差,再见,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