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态及舌下络脉》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73353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6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舌态及舌下络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舌态及舌下络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舌态及舌下络脉》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舌态及舌下络脉》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舌态及舌下络脉》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舌态及舌下络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舌态及舌下络脉》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舌态,舌态:舌体的动态。正常舌态:舌体伸缩自如,运动灵活脏腑机能旺盛,气血充足,经脉调匀。常见的病理舌态:痿软、强硬、歪斜、颤动、吐弄、短缩等。,(一)痿软舌,【舌象特征】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旋。【临床意义】阴液亏损,气血俱虚。【机理分析】气血亏虚 阴液亏损 舌肌筋脉失养而废弛舌体痿软。,【临床举要】,舌痿软而淡白无华慢性久病:气血俱虚,舌体失养。舌痿软而红绛少苔或无苔 外感病后期:热极伤阴,内伤杂病:阴虚火旺。舌红干而渐痿肝肾阴亏。,(二)强硬舌,【舌象特征】舌失柔和,屈伸不利,或不能转动,板硬强直,伴语言謇涩。【临床意义】热入心包;高热伤津;风痰阻络。,【机理分析】,邪入心包,

2、扰乱心神,舌失主宰 高热伤津,筋脉失养,舌失柔和肝风夹痰,风痰阻滞舌体脉络舌体强硬,活动不利。,【临床举要】,舌强硬而色红绛少津邪热炽盛。舌体强硬、胖大兼厚腻苔风痰阻络。舌强语言謇涩,伴肢体麻木、眩晕中风先兆。,(三)歪斜舌,【舌象特征】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或左或右。【临床意义】中风;喑痱;中风先兆。(注:喑,为瘖的异体字,喑痱即瘖痱,指由肾精亏虚,以致肾气厥逆而成。“瘖痱之状,舌瘖不能语,足废不为用”奇效良方),【机理分析】,肝风内动夹痰夹瘀痰瘀阻滞一侧经络病侧舌肌弛缓,收缩无力,伸舌时向患侧偏斜缩舌时向健侧偏斜。,(四)颤动舌,【舌象特征】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轻者仅伸舌时颤动;重者不伸

3、舌时亦抖颤难宁。【临床意义】肝风内动(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机理分析】,热极生风:邪热炽盛,燔灼肝经、筋脉拘急(实)肝阳化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阳亢化风风阳夹痰上扰(本虚标实)阴虚动风:肝肾阴虚筋脉失养血虚生风:营血亏虚虚风内动(虚),【临床举要】,久病舌淡白而颤动血虚动风;新病舌绛而颤动热极生风;舌红少津而颤动阴虚动风、肝阳化风。酒毒内蕴,亦可见舌体颤动。,(五)吐弄舌,【舌象特征】吐舌: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弄舌:舌反复吐而即回,或舌舐口唇四周,掉动不宁。【临床意义】心脾热盛,或疫毒攻心。,【机理分析】,舌红而吐弄心脾有热 舌色紫绛而吐弄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弄舌

4、热甚动风先兆。吐弄舌亦可见于小儿智力发育不全。,(六)短缩舌,【舌象特征】舌体卷短、紧缩,不能伸长。常与痿软舌并见。【临床意义】阴寒凝滞,气血虚极,痰浊阻滞,热盛伤津 病情危重。,【机理分析】,青紫而湿润 阳气暴脱,寒凝筋脉,舌脉挛缩;舌短缩,色淡白 气血俱虚,舌失充养,筋脉痿弱短缩。舌短缩而胖,苔滑腻脾虚不运,痰浊内蕴,经气阻滞。舌短缩而红绛干燥热盛伤津,筋脉挛急。,袢舌,先天性舌系带过短,亦可见伸舌过短,活动不利。应与短缩舌鉴别。,四、舌下络脉,正常人舌下位于舌系带两侧各有一条纵行的大络脉,称为舌下络脉。其管径不超过2.7mm,长度不超过舌尖至舌下肉阜连线的五分之三,颜色暗红。脉络无怒张、紧束、弯曲、增生,排列有序。绝大多数为单支,极少有双支出现。观察内容:长度、形态、色泽、粗细、舌下小血络等。,方法:,让病人张口,将舌体向上腭方向翘起,舌尖轻抵上腭,舌体自然放松,舌下络脉充分显露。观察舌系带两侧大络脉的长短、粗细、颜色,有无怒张、弯曲等;观察周围细小络脉的颜色、形态有无异常。,临床意义:,舌下络脉短而细,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偏淡气血不足,脉络不充。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绛、绛紫、紫黑色舌下细小络脉呈暗红色或紫色网络 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状,大小不等的结节等改变。血瘀 成因:气滞、寒凝、热郁、痰湿、气虚、阳虚等。舌下络脉是分析气血运行情况的重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