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数据获取》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76800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EM数据获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DEM数据获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DEM数据获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DEM数据获取》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DEM数据获取》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EM数据获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EM数据获取》PPT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DEM数据获取方法,内容提纲,3.1 DEM数据源及特征,3.1.2 DEM数据源特征,(1)遥感图像,遥感:源于航空摄影测量,是一种利用地物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固有特性,通过观测电磁波,识别地物及其存在环境的技术。当前的遥感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多平台、多波段、多分辨率和全天候的对地观测技术,并正朝着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方向发展。高光谱分辨率:在紫外到中红外波段范围内,划分成许多非常窄且光谱连续的波段来进行探测的遥感系统。国际遥感界的共识是光谱分辨率在/10数量级范围的称为多光谱(Multispectral),这样的遥感器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区只有几个波段,如美国

2、LandsatMSS,TM,法国的SPOT等;而光谱分辨率在/100的遥感信息称之为高光谱遥感(HyPerspectral);随着遥感光谱分辨率的进一步提高,在达到/1000时,遥感即进入超高光谱(ultraspeetral)阶段(陈述彭等,1998)。,遥感数据的不确定性来源数据固有的不确定性数据获取过程的不确定性数据处理的不确定性数据转换和传输中的不确定性数据分类和信息提取中的不确定性,IKONOS(伊科诺斯)卫星于1999年9月24日发射成功,是世界上第一颗提供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商业遥感卫星。IKONOS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仅实现了提供高清晰度且分辨率达1米的卫星影像,而且开拓了一个新的更快

3、捷、更经济获得最新基础地理信息的途径,更创立了崭新的商业化卫星影像的标准。IKONOS是可采集1米分辨率全色和4米分辨率多光谱影像的商业卫星,同时全色和多光谱影像可融合成1米分辨率的彩色影像。目前,IKONOS已采集超过2.5亿Km2涉及每个大洲的影像,许多影像被广泛用于国家防御,军队制图,海空运输等领域。从681千米高度的轨道上,IKONOS的重访周期为3天,并且可从卫星直接向全球12个地面站地传输数据。全色波段(Panchromatic band),因为是单波段,在图上显示是灰度图片。全色遥感影象一般空间分辨率高,但无法显示地物色彩。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将之与波段影象融合处理,得到既有全色

4、影象的高分辨率,又有多波段影象的彩色信息的影象。,ASTER搭载在Terra卫星上的星载热量散发和反辐射仪,是于1999年12月18日发射升空的,由日本国际贸易和工业部制造。ASTER是唯一一部高分辨解析地表图像的传感器,其主要任务是通过14个频道获取整个地表的高分辨解析图像数据黑白立体照片。在4到16天之内,当ASTER重新扫描到同一地区,它具有重复覆盖地球表面变化区域的能力。,定义:地形图(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特点:(1)具有统一

5、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统一采用“1980年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以参考椭球中心为原点、起始子午面和赤道面为基准面的地球坐标系。(2)具有完整的比例尺系列和分幅编号系统:国家基本地形图含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8种比例尺地形图。国家基本地形图,按统一规定的经差和纬差进行分幅,每幅图的内图廓皆由经线和纬线构成,并在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分幅编号的基础上,建立了各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编号系统。,(2)地形图,我国地形图比例尺系列及其特征,缺点:,1)地形图现势性较差:纸质地形图制作工艺复杂,更新周期比较长,

6、一般不及时反映局部地形地貌的变化情况。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表现尤为明显,但对于地形地貌变化较小的地区,既有地形图是DEM物美价廉的数据源。2)地形图存储介质单一,容易变形:传统地形图多为纸质存储介质,存放环境(温度、湿度等)导致地形图图幅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这种变形表现在不同方向上的长度变形和图幅面积上的变形。3)地形图精度有限:地形图精度决定着地形图对实际地形表达的可信度,与地形图比例尺、等高线密度(由等高距表示)、成图方法有关。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其所表示的几何精度和内容详细程度有很大的差别。,原理:用GPS,全站仪、经纬仪在已知站点的测站上,观测目标点的方向、距离和高差三个参数,进而

7、计算出目标点的三维坐标。在经过适当的转换获得高程。,(3)地面测量数据,优点:可获取较高精度的高程数据不足:工作量大、周期长、更新困难,费用高。,我国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范围的1:100万、1:25万、1:5万数字高程模型,以及七大江河重点防洪区的1:1万DEM,省级1:1万数字高程模型的建库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对已存在的各种分辨率的DEM数据,应用时要考虑自身的研究目的以及DEM分辨率、存储格式、数据精度和可信度等因素。,(4)既有DEM数据,七大江河: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长江、珠江,3.2DEM数据采样理论基础,DEM-实际地形表面的再现-可信程度-原始地形采样点的分布

8、和密度DEM数据采样要求:深入了解地形表面结构特征和地形复杂程度,正确选择地形特征点和线,合理分布采样点。,3.2.1 采样的理论背景理论上:点0维,无大小,地表全部几何信息包含无数个点,不可能获取地表全部信息。实践上:不需要DEM表达全部信息,测量表达相应地表所需要的数据点,达到地形表面精度和可信度即可。DEM采样的实质是如何用有限的地面高程点来表达完整的地形表面。,3.2.2 基于不同观点的采样(1)统计学观点:DEM表面可以看作是点的特定集合(采样空间)有随机采样和系统采样两种方法。因此,对特定集合的研究可以转化为对采样数据的研究。随机采样:对各采样点以一定概率进行选择,各点被选中的概率

9、各不相同(若概率相同则为简单随机采样)。系统采样:也称规则采样,以预先设定的方式(如谷底线取高程最小的特征点)确定采样点,各采样点被选取的概率为100%。,(2)几何学观点:DEM表面通过不同的几何结构来表示,这些结构按其自身的性质可分为规则和不规则两种形式。规则结构据其在空间表现可分为:一维结构:对应的采样方法为剖面法或等高线法。二维结构:通常为正方形或矩形、等边三角形、六边形或其他规则几何图形。不规则结构:不规则三角形或多边形。,(3)基于特征的采样观点(地形曲面的几何特征)形态各异的地形表面通过具有特征意义的点和线划分为一系列单一的地貌形态。点和线具有不同的地形信息。特征要素:地形特征点

10、和特征线特征点:山顶、洼地、鞍部、山脚点、山脊点、山谷点等。不仅能表示出自己的高程信息,还能给周围点更多的地形信息。特征线:山脊线、山谷线、断裂线(陡坎、海岸线、水涯线等)将特征点相连形成。,坡度变化点:在地形剖面上反映了地形的坡度变化趋势陡缓坡的变化。方向变化点:在平面上刻划着地形特征线的走势变化正负坡的变化。非特征要素:是分布在各个地形单元上的点和线,是为满足采样点密度要求而加测的点,这些点线主要是用来辅助地形重建(地形测图中的辅助等高线勾绘等)。,(实线为山脊线,虚线为山谷线,三角形表示山顶,小圆为鞍部,正方形为方向变化点和坡度变化点),(4)地形的复杂程度 地形曲面的复杂程度是地形数据

11、采样时必须考虑的又一个因素。关于地形的复杂程度可以用粗糙度和不规则性来描述。,通过坡度可以完整的形成地形曲面。坡度是地形曲面函数的一阶微分函数,表达了高程随距离变化的比率。坡度的变率是地形曲面的二阶微分,反映了地形的复杂程度。区域DEM高程精度与平均坡度值之间存在较强相关,通过模型的平均坡度可预测DEM的精度。坡度通过相互垂直的两个坐标轴方向的高程变化表达地形曲面局部单元的倾斜程度(地表的陡峭方向和大小)。,(5)地貌单元类型 不同行业对地貌类型的划分标准不一样,如地貌学中根据地貌成因将地形划分成黄土地貌、风成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等类型。不同的地貌类型划分对DEM数据采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2、,如黄土地貌破碎,要分布较多的采样点,而平原地区高程数据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对坡向、流域网络影响比其他地区要大)。,测绘学中一般根据地表坡度和高差对地形进行分类,并根据这种分类确定地形图的等高距(表),3.2.3 采样数据的属性采样:确定在何处需要测量点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三个参数。决定:点的分布、点的密度和点的精度。(1)采样数据的分布:由数据位置和结构来确定,指数据点的分布形态。位置由地理坐标系统中经纬度或格网坐标系统中坐标决定。结构(分布)的形式很多,因地形特征、设备、应用的不同而不同。结构(或分布)的类别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和标准,实际采样时相互之间很多时候是重叠的。,(2)数据的密度:是指

13、采样数据密集程度,与研究区域的地貌类型和地形复杂程度相关。用于刻画地形形态所必须的最少的数据点。表示方法:相邻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单元面积内的点数、截止频率(采样数据所能表示的最高频率)、单位线段上的点数等。采样距离:相邻两采样点之间的距离,也称采样间隔。采样距离为20米,表示规则格网分布的采样数据。每平方米500点,描述随机分布的采样数据。单位线段上的点数,每米2点,描述数据分布是沿等高线或特征线等线状分布采样点。,(3)数据的精度:是指数据点本身所具有的精确度,是数据获取过程中各种不同类型误差的综合反映。采样数据精度与数据源、数据的采集方法和数据采集的仪器密切相关。野外测量、影像、地形图扫描

14、的精度从高到低。激光扫描、干涉雷达的精度是非常高的。摄影测量比GPS的精度要高,达到厘米级。地形图的手扶跟踪和扫描矢量化的精度都较低。,采样数据点的分布与研究区域地貌类型、所采用的设备有关。,3.3DEM数据采样策略与采样方法,3.3.1 采样策略(1)沿等高线法:采样时将Z轴固定,即固定高程值沿等高线采集高程点。平坦地区不宜使用。,(2)规则格网采样:通过规定X和Y轴方向的间距来形成平面格网,在立体模型上量测这些格网点的高程值。规则格网采样能确保所采集数据的平面坐标具有规则的格网形式。,(3)剖面法:类似于规则格网法,唯一的区别是在格网法中量测点是在格网的两个方向上都规则采样,而在剖面法中,

15、只沿一个方向即剖面方向上采样;在剖面法中,通常情况下点以动态方式量测,而不像在规则采样中以静态方式进行。,(4)渐进采样(Makarovic,1973):小区域的格网间距逐渐改变,而采样也由粗到精地逐渐进行。优点:渐进采样能解决规则格网采样方法所固有的数据冗余问题。缺点:在地表突变邻近区域内的采样数据仍有较高的冗余度;有些相关特性在第一轮粗略采样中有可能丢失,并且不能在其后的任一轮采样中恢复;跟踪路径太长,导致时间效率降低。,(5)选择性采样:为了准确反映地形,可根据地形特征进行选择性的采样,例如沿山脊线、山谷线、断裂线以及离散特征点(如山顶点)等进行采集。这种方法的突出优点在于只需以少量的点

16、便能使其所代表的地面具有足够的可信度。,(6)混合采样:是一种将选择采样与规则格网采样相结合或者是选择采样与渐进采样相结合的采样方法。该方法在地形突变处(如山脊线、断裂线等)以选择采样的方式进行,然后这些特征线和另外一些特征点,山顶点、洞穴点等,被加入到规则格网数据中。,3.3.1 DEM数据采集方法(1)地形图数据采集方法:地形图数字化是一种DEM数据获取的最基本的方法。1)手扶跟踪数字化步骤:定参考点(固定地图)定控制点跟踪采集(点方式、流方式),2)扫描数字化/矢量化扫描过程:将地形图从模拟状态(纸质地图)通过扫描转换成灰度(彩色)的数字数据(影像),即以像素方式存储地图信息。注意两个问

17、题:分辨率、颜色矢量化过程:将得到的栅格图像转化为矢量数据。具体方法:手动、半自动、全自动,步骤:扫描图件准备:图件、接图表、控制点、坐标系等。图件预处理:检查图画是否平整、图廓点与符号是否清晰,量测图廓边长,检查变形情况,检查接边,等高线连接情况等。定向纠正与编辑:将地图数据由数字化仪坐标(扫描文件坐标)转化为地理/地图坐标,若图面变形大,逐格网进行纠正。坐标变换方式有仿射变换、双线性变换、二次多项式等方法。坐标误差要小于10米。扫描与矢量化:黑色或彩色扫描,扫描参数根据图件信息量、线划密度、质量等因素调节。一般分辨率不小于300dpi。扫描后进行矢量化。数据分层:主要用于DEM的层有地形信

18、息层、水系层、推测区域、辅助高程层、公里网层等。,(2)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方法:1)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利用在不同地方获取的具有一定重叠度的同一景物的两张影像,在室内建立立体模型,对其进行三维量测。2)摄影量测的信息获取方式:航空/航天摄影测量:飞行器上搭载摄影测量设备(传感器),垂直摄影方式获得数据。地面摄影测量:采用倾斜摄影或交向摄影方式获取数据。3)摄影测量数据采集需要注意的问题:断裂线:一些地形特征线、陡坎、人工或自然建筑,如梯田、河流、冲沟、池塘等在地面产生了转折或突变。在采集过程中断裂线要给予不同的明确编码。单断裂线:山脊线、山谷线、坡脚线等。双断裂线:陡坎、陡坡,两条断裂线表示上、

19、下缘,成对出现。,(3)野外测量数据采集方法:对于小范围的DEM其主要服务于工程设计,对精度要求较高,采用野外测量(地形图数字化精度不一定够,航测成本高)。仪器:全站仪测量、平板测量、GPS测量、车载GPS测量等。,(4)雷达测量数据采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用一个小天线作为单个辐射单元,将此单元沿一直线不断移动,在不同位置上接收同一地物的回波信号并进行相关解调压缩处理的侧视雷达。)机载激光雷达(机载激光扫描)LIDAR(Light 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 是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的简称,其主动传感系统-激光

20、扫描仪是利用返回的脉冲获取探测目标高分辨率的距离、坡度、粗糙度和反射率等信息,而被动光电成像技术可获取探测目标的数字成像信息,经过地面的信息处理而生成逐个地面采样点的三维坐标,最后经过综合处理而得到沿一定条带的地面区域三维定位与成像结果。)主动遥感测量,周期短,精度高,高程精度可达到10cm,空间分辨率达到1m。通过对获取的三维坐标数据进行滤波(将信号中特定波段频率滤除的操作)、分类等(删除不需要数据),进行建模,即可得到DEM数据。,3.3.2 DEM数据采集方法的对比分析(1)选择数据采集方法考虑的因素:目的和需求、DEM精度、所需设备条件、经费等。(2)数据采集方法对比:,地形图采集数据

21、的方法所需的原始数据(地形图)容易获取,对采集作业所需的仪器设备和作业人员的要求不高,采集速度也比较快,易于进行大批量作业。手扶跟踪数字化的优点是所获取的向量形式的数据在计算机中比较容易处理;缺点是速度慢、人工劳动强度大,数据精度主要取决于操作员的技术熟练程度。摄影测量在我国基本比例尺测图生产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影像数据的特点是更新速度快,对于大范围、大批量的数据的获取是一种主要的方法。野外实测数据所获得的数据精度在三种方式中最高,适用于小范围大比例尺DEM生产。但由于数据获取的工作量大,费用昂贵,不适合大规模的数据采集任务。,DEM是采集数据的最终表现形式和产品,从原始数据到DEM,要经

22、过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原始数据中的误差会被传播和放大。DEM用户应把重点放在数据来源和输入质量控制上,而不是学习复杂的内插方法。影响DEM精度的因素还包括DEM内插方法、有无顾及特征线、DEM分辨率大小等,但是减少数据采集时的误差是保证DEM精度的根本。,3.4DEM数据采样质量控制,3.4.1 原始数据粗差检测与删除粗差(疏失误差):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仪器工作失常,或观测者疲劳、大意等因素造成的误差。如读取数据记录数据发生的错误等。这种误差属于测量坏值,一旦发现,应及时删除。由于DEM强调高程数据的准确性,对地形表达的真实性,因此DEM原始数据粗差探查要从单个独立数据、局部地形

23、和整体区域三方面综合考虑。,3.4.1 原始数据粗差检测与删除(1)基于趋势面的粗差探测与处理:基础:基于地形具有的自相关性,即地形表面变化符合一定的自然趋势,表现为连续空间的渐变模型,可用光滑曲面来描述。趋势面表达了地形的宏观变化趋势,当某一采样点的观测值和趋势面计算值相差较大时,该点可能含有粗差偏离了整体变化趋势。,应用趋势面进行粗差探测注意的问题:趋势面函数的确定:理论上任何复杂的趋势面都可用高阶多项式去逼近。但高阶多项式本身不稳定,其系数的物理意义也不清楚,将导致不符合实际地形起伏的趋势。阈值的确定:测量值和计算值相差多大时,被怀疑为粗差点。一般取中误差的三倍为极限值(可能遗漏或过多地

24、选择粗差点)(中误差:有限的几次观测的偶然误差求得的标准差)。趋势面分析技术的特点:将问题简单化、局部化,能找出部分可疑数据点,但不能确定该点是否为真正的粗差,需要用其他方法进一步分析。,(2)三维可视化粗差检测技术对含有粗差的原始数据建立三维表面模型(一般为TIN),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有效地检测粗差点。这种方法需要高效可靠的构网技术、快速的交互响应效率以及建立对异常值敏感的可视化图形。常用图形:线框透视图和晕渲图。,(3)基于坡度信息的规则格网分布数据粗差探测技术坡度是地表的固有属性,在局部连续空间的渐变模型上,其变化是连续的,因此,可采用采样点与周围点的坡度变化是否一致来

25、检测采样点是否含有粗差。本方法适用于规则分布的采样点的粗差探测。,原理与步骤:相邻两个区域坡度差计算:在3*3的局部窗口内,计算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相邻两点之间的坡度(12个),然后计算两个格网之间的坡度差(6个)。通过相邻两个格网之间的坡度差确定衡量坡度是否变化一致的阈值。对当前窗口坡度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标准可采用绝对平均值、数据值范围、均方根、算数平均值或标准差等,阈值为统计标准的K倍(K是常数)。怀疑点:当采样点在某一方向上的坡度差大于阈值,则该点在局部范围内不正常,可能含有粗差。粗差剔除与数据点改正:通过周围各网点的坡度和高程计算相差点的高程,取代原有高程值。该方法一次只能检测一个

26、点,当粗差分布比较集中时,要循环进行。该方法不适合边界部分粗差点的检测。,(4)基于高程信息的不规则分布数据粗差探测方法数据点呈散乱分布,其坡度信息获取困难,与规则格网分布的区别是:窗口确定:采用窗口尺寸定义或确定窗口区域采样点数量这两种方法来指定邻域范围。当使用后一种方法时,一般认为包含15-20个点的窗口是适宜的。坡度是地表的固有属性,在局部连续空间的渐变模型上,其变化是连续的,因此,可采用采样点与周围点的坡度变化是否一致来检测采样点是否含有粗差。本方法也适用于规则分布的采样点的粗差探测。,一致性标准的确定:采用高程信息,即计算高程变化是否一致的阈值。原因是:规则格网上比较容易获取坡度信息

27、,而从不规则分布数据获取坡度信息却比较困难,但高程和坡向同时刻画地形曲面连续性的指标,因此在散乱数据分布的区域上,一致性标准采用高程信息。,(5)基于等高线采样数据粗差探测方法当采样数据来自等高线地形图时,采用以下方式进行粗差探测。将所有等高线上的点作为离散点,用上述任一种方法进行。按等高线的拓扑关系进行探测和剔除。可视化检查。缺点:第一种方法不适合手工数字化的地形采样数据,这是由于手工数字化常常赋错高程值,整条等高线高程都错,其粗差分布具有条带性,不具备单点或集中呈面状的集中分布。按等高线拓扑关系进行粗差检查:在等高线地图上,各种注记、地物等的压盖,等高线常常不连续,从而使等高线的拓扑关系比

28、较困难。,可视化检查。对原始采样数据点建立DEM,在此DEM上提取等高线,等高线与原始地形图的等高距一致,将原始地形图与提取的等高线套合,检查其中的错误。因此对基于等高线采样数据的粗差探测,经常采用可视化检查(最常用的)。,3.4.2 原始数据的滤波处理DEM原始数据三大属性:数据点密度、分布、精度分布和密度:在数据采集前确定,主要影响DEM对地形形态的宏观结构表达以及DEM内插方法和内插精度。数据点精度:反映DEM对地形描述的微观精度和光顺程度,若数据点中含有随机噪声,则由DEM生成的等高线不光滑,呈锯齿状。,滤波处理-去除原始数据中的随机误差,以提高数据质量和DEM地形表达精度。滤波的方式

29、:最近邻重采样、基于局部移动窗口的中值滤波、平均值滤波等。滤波的作用:去除原始数据中的随机误差,提供地形描述的精度,可以去除DEM内插过程中生成的洼地等现象,但有可能降低了分辨率。应用对象:随机误差构成误差的主要部分的数据,尤其是对高密度的密集数据(航空、遥感影像等)。,3.5我国DEM数据,3.5.1 我国DEM数据交换格式数据文件包含文件头和数据体两部分,数据体采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并以ASCii码的方式存储。文件头分为两类数据:一是基本的、必需的数据,一是扩充的附加信息,可以省略。文件头的基本组成单元是项目,格式为-“项目名:值”,3.5.2 我国1:1万DEM国家测绘局于1999

30、年组织生产了七大江河区域范围的1:1万数字高程模型,格网尺寸为12.5*12.5m,已完成13781幅。目前覆盖全国的1:1万DEM的生产和建库已全面展开。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海、淮河、辽河、海河。,3.5.3 我国1:5万DEM1:5万DEM的格网间距为25米,高程数据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二维阵列数据格式存放,与其他DEM一样,网格中心点的高程值作为该格网单元高程值,单位为m。格网点按照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方向次序排列,平面坐标系为1980西安坐标系为大地基准,投影方式为高斯克吕格投影,以6度分带,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3.5.4 我国1:25万DEM格网间隔为100*100m和3

31、”*3”两种。陆地和岛屿上格网值代表地面高程,海洋区域格网值代表水深。用于生成1:25万数字高程模型的原始数据包括等高线、高程点、等深线、水深点和部分河流、大型湖泊、水库等,通过不规则三角网内插获得。,3.5.4 我国1:25万DEM坐标系统分为两套:高斯克吕格投影:格网尺寸为100*100m,以图幅为单元,每幅图数据按包含图幅范围的矩形划定,相邻图幅间有一定重叠。地理坐标:格网尺寸为3”*3”,每幅图行列数位1201*1801,所有图幅范围都为大小相等的矩形。高程值的中误差在1/2、1/3等高距之内。,3.5.5 我国1:100万DEM利用1万多幅1:5万和1:10万地形图按照一定的格网间隔

32、采集高程值,编辑处理后以1:50万图幅为单位入库。全国1:100万数字高程模型的总点数为2500万个。利用该数据内插任一点高程值的中误差-高山区:70m;中低山区:41m;丘陵区:20m;平原区:1m。,3.6DEM生产项目设计,对于一个DEM项目,最终目标是要经济、快速地生产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DEM产品,即DEM生产涉及三个基本问题:精度、生产成本、效率。精度-数据源要有足够的精度和采样密度和表面重建的方法(算法)。要完美-成本提高-效率降低。因此,要建立高效规范的生产流程。,3.6.1 DEM生产技术设计(1)项目情况归总:确定项目单位、承担单位、负责人及所涉及的测区概况。如范围、地貌、水

33、系、地形类别等。(2)资料收集与分析:所有原始资料,如地形图、航片、图例薄、内外业控制点成果、图幅结合表,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3)确定作业依据和技术标准:明确所采用的生产技术规定、技术标准、图幅分幅、编号标准、要素分类与代码标准等,这是指导、监督、检查整个生产过程的基本依据。,(4)生产设备及技术力量的配置:确定软硬件和技术力量的合理配置,特别是包括高工、工程师、技术员,检查员等各个层次的人员。(5)制作技术路线与流程:在整个DEM过程中,有三条主线:数据流程主线、作业流程主线、质量控制主线、数据和质量控制主线构成了最终成果的主要内容,二者又是作业流程的质量评定的依据。(6)制定操作规

34、程:对DEM生产过程中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等的环节都应作出明确具体的规程,如数据预处理、采样点分布与密度、数据差错与编辑、矢量接边、建立TIN、DEM质量检查、原数据录入等。,(7)质量控制方案:对DEM应采取多级检查和验收制度,填写质量跟踪卡。较低级部门100%检查,较高级部门抽样检查。(8)确定上交成果:包括数据文件、图文件、文档资料等。(9)进度计划:为了保证生产质量,将整个系统的各项任务分解成具有先后顺序的各个阶段。,3.6.2 DEM生产中的注意事项(1)根据生产项目所设计的具体领域,确定需要加测的重要地物(如:江河的堤坝)。(2)高程精度难以达到正常规定精度要求的,应圈出其范围,作为DEM的推测区。地形图上大范围(图面上5cm*5cm以上)既无等高线、高程点又达不到规定密度(千米格网内不足5个点)的地方(城镇街区、沼泽等)。草绘等高线范围一定树高的密林区一定面积的陡石山一定宽度的双线河水域,3.6.2 DEM生产中的注意事项(3)由于DEM是由原始数据经过处理后形成的,因此必须保证质量,应对原始数据作严格的检查,包括检测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剔除粗差。(4)对得到DEM进行编辑修改。,作业题,1.DEM数据源及其特征2.地理信息可以分为特征要素和非特征要素,分别是什么?3.DEM采样方法有哪些?4.我国基础DEM比例尺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