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核算讲义》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76911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DP核算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GDP核算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GDP核算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GDP核算讲义》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GDP核算讲义》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DP核算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DP核算讲义》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部分:GDP核算基础,1.GDP及有关概念: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2.产业部门分类 国内生产总值对生产范围内所有生产活动进行核算,这些活动既包括传统的货物生产部门,也包括各种类型的服务性企业提供的盈利性服务和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提供的公共服务活动。目前,我国的GDP采用的是产业部门分类,以最新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为基础,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划分为21个产业部门,并对这些产业部门进行了三次产业分组。,第一部分:GDP核

2、算基础,2.产业部门分类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一)农业(二)林业(三)畜牧业(四)渔业(五)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一部分:GDP核算基础,2.产业部门分类第二产业(一)工业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二)建筑业,第一部分:GDP核算基础,2.产业部门分类 第三产业(一)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三)批发和零售业(四)住宿和餐饮业(五)金融业(六)房地产业(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八)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九)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十)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十一)教育(十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十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十

3、四)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第一部分:GDP核算基础,3.GDP数据发布的三个环节 初步核算:一般在季后中旬,按基础数据核算并经上级统计机构评估审核后的数据;初步核实:一般在次年年报后(大约在5月后),根据上级统计机构评估审核后的年报数据对各季度的GDP进行修正;最终核实:根据普查年度所收集到的资料对本年度至上一个普查年度期间的GDP数据进行修正。,第一部分:GDP核算基础,4.GDP核算基本方法 A、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的方法。产业部门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n GDP=(产业部门增加值)i i=1(1)总产出 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

4、和服务的价值总和。(2)中间投入 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3)增加值 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第一部分:GDP核算基础,4.GDP核算基本方法 B、收入法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形成收入的角度来计算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产业部门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n GDP=(产业部门增加值)i i=1(1)劳动者报酬 劳动者报酬=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出差补助+住房公积金+劳动和待业保险+实物报酬(2)生产税净额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3)固定资产折旧 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

5、价值。(4)营业盈余 相当于企业营业利润加生产补贴,扣除从利 润开支的支付给劳动者的奖金等。,第一部分:GDP核算基础,4.GDP核算基本方法 C、支出法 从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新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最终去向。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出口-进口)支出法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反映核算期内一个国家最终需求的总规模和结构。,第一部分:GDP核算基础,5.GDP的不变价核算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是将各生产部门现价增加值消除价格因素后换算成不变价增加值,各生产部门不变价增加值加总得出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在对外公布GDP数据时,总量是现价,增幅为不变价。如2009年,孝感市生产总值

6、68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这里,681.2亿元为现价增加值,15.1%是用不变价相比计算求得的。,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GDP核算分为年度和季度核算。年度核算相对于季度核算,行业分类更细,更多地用使用统计局及相关部门的年报或财务决算报告直接计算各行业增加值。季度GDP核算与年度GDP核算比较:基本概念、口径范围完全相同;季度GDP核算依赖相关指标进行推算。,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基本核算方法及分类 一、基本核算方法(一)现价增加值核算方法 1、增加值率法 现价增加值现价总产出 现价增加值率 2、相关价值量指标速度推算法 现价增加值上年同期现价增加值 相关价值

7、量指标的现价发展速度,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基本核算方法及分类 一、基本核算方法(二)不变价增加值核算方法 1、缩减法 不变价增加值现价增加值价格指数 2、不变价增加值速度推算法 当期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同期不变价增加值 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基本核算方法及分类 二、季度GDP核算的行业分类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 工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其他服务业,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一)、农林牧渔业 现价增加值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 增加值率 农林牧渔业不变价增加值 现价增加

8、值农产品价格指,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二)、工 业 1.不变价增加值 全部工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发展速度(上年度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加值全部工业现价增加值)+(上年度规模以下工业现价增加值全部工业现价增加值)全部工业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同期全部工业不价增加值全部工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2.现价增加值 全部工业不变价增加值 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 3.资料来源 统计局工业专业:工业增加值 调查队:规模以下工业总量指标 调查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三、建筑业 1.现价增加值 建筑业总产出资质内建筑业总产值 经济

9、普查口径资质内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 建筑业现价增加值建筑业总产出 建筑业增加值率 2.不变价增加值 现价增加值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 3.资料来源 统计局投资专业: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 统计局投资专业: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调查队: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不变价增加值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变价发展速度=当期交通运输总周转量发展速度(上年年度交通运输业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年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变价增加值)+当期邮政业务总量发展速度(上年年度邮政业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年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

10、变价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变价增加值 上年同期不变价增加值 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加权平均发展速度 换算系数 换算系数上年年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上年年度交通运输总周转量和邮政业务总量加权平均发展速度 客运货运转换比例分别是:铁路11,公路101,水运21,航空13.71。2.现价增加值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现价增加值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变价增加值 加权价格指数,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加权价格指数=城市间交通费价格指数上年交通运输仓储业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年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变价增加值+通信服务价格指数上年

11、年度邮政业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年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变价增加值+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年年度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上年年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变价增加值 交通运输周转量:是交通运输客运量、货运量的综合指标。货物(旅客)周转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运输工具运送的货物(旅客)数量与其相应运输距离的乘积之总和。它是反映运输业生产总成果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货物(旅客)周转量货物(旅客)运输量运输距离。在计算交通运输总周转量时,需要把客运周转量转换成货运周转,客运货运转换比例分别是:铁路1:1,公路10:1,水运2:1,航空13.7:1。,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四、交通

12、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资料来源 交通局:公路、水运、港口和民航生产完成情况交通运输周转量发展速度 邮政局:邮政业务总量发展速度 调查队:城市间交通费价格指数、通信服务价格指数、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地税局:分行业营业税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营业税,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五、批发和零售业 1、现价增加值 采用相关价值量指标速度进行推算 增加值上年同期批发和零售业现价增加值当期相关指标现价发展速度换算系数 当期相关指标现价发展速度=当期限额以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发展速度(上年年度批发业现价增加值上年年度批发、零售业现价增加值)+当期限额以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发展速度(上年年度零售业

13、现价增加值上年年度批发、零售业现价增加值)换算系数上年年度批发和零售业现价增加值发展速度上年年度相关指标现价发展速度,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五、批发和零售业 2、不变价增加值 采用缩减法 批发和零售业不变价增加值 批发和零售业现价增加值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资料来源 统计局贸易专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分类情况 调查队: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六、住宿和餐饮业 1、现价增加值 住宿业现价增加值 上年同期住宿业现价增加值当期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现价发展速度换算系数 餐饮业现价增加值 上年同期餐饮业现价增加值 当期限额以上餐饮业

14、营业额现价发展速度换算系数 其中,住宿业换算系数上年年度限额以上住宿业现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上年年度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现价发展速度 餐饮业换算系数上年年度餐饮业现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上年年度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现价发展速度,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六、住宿和餐饮业 2、不变价增加值 住宿业不变价增加值 住宿业现价增加值 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宾馆住宿价格指数其他住宿价格指数)2 餐饮业不变价增加值 餐饮业现价增加值在外用膳食品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 贸易专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经营情况 调查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度,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七、金融业 1、

15、现价增加值 采用相关指标发展速度进行推算 当期人民币存贷款余额现价发展速度=(当期人民币存款余额当期人民币贷款余额)(上期人民币存款余额+上期人民币贷款余额)金融业现价增加值 上年同期金融业现价增加值 当期人民币存贷款余额现价发展速度国家换算系数 国家换算系数 上年年度国家金融业现价增加值发展速度上年年度国家人民币存贷款余额现价发展速度,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七、金融业 2、不变价增加值 金融业不变价增加值 金融业现价增加值加权价格指数 加权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年度最终消费支出(上年年度最终消费支出+上年年度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年年度固定

16、资本形成总额(上年年度最终消费支出+上年年度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资料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分地区表 调查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八、房地产业 1、不变价增加值 房地产业(K门类)不变价增加值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不变价增加值(1)房地产业(K门类)不变价增加值 房地产业(K门类)不变价增加值 上年同期该行业不变价增加值当期该行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当期该行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加权平均发展速度调整系数 加权平均发展速度=当期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发展速度(上年年度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年度房地产业(K门类)不

17、变价增加值)+当期房地产业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发展速度(上年年度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活动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年度房地产业(K门类)不变价增加值)调整系数上年年度房地产业(K门类)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上年年度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发展速度和房地产业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发展速度的加权平均发展速度,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八、房地产业(2)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不变价增加值 上年同期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不变价增加值当期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105)2、现价增加值 现价增加值房地产业(K门类)现价增加值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现价增加值(1)房地产业(K门类)现价增加值该行业不变

18、价增加值 加权价格指数 加权价格指数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价格指数(上年年度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年度房地产业(K门类)不变价增加值)+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年年度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活动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年度房地产业(K门类)不变价增加值)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价格指数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土地交易价格指数房屋租赁价格指数)3,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八、房地产业(2)居民自有住房服务现价增加值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不变价增加值 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统计局投资专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销售和空置情况表 调查队:房地产有关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建筑安

19、装工程价格指数 统计局工资专业: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九、其他服务业(一)营利性服务业 核算方法:营利性服务业先计算现价增加值,再利用加权价格指数缩减计算其不变价增加值。(1)营利性服务业现价增加值 上年同期该行业现价增加值 加权平均发展速度国家换算系数 加权平均现价发展速度=当期电信业务总量现价发展速度(上年年度电信业现价增加值上年年度营利性服务业现价增加值)+当期不含电信业的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现价发展速度(上年年度不含电信业的营利性服务业现价增加值上年年度营利性服务业现价增加值)当期电信业务总量发展速度=当期电信业务总量发展速度当期通信服

20、务价格指数 国家换算系数上年年度国家营利性服务业现价增加值发展速度上年年度国家营利性服务业加权平均现价发展速度,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九、其他服务业(一)营利性服务业(1)营利性服务业现价增加值 上年同期该行业现价增加值 加权平均发展速度国家换算系数 加权平均现价发展速度=当期电信业务总量现价发展速度(上年年度电信业现价增加值上年年度营利性服务业现价增加值)+当期不含电信业的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现价发展速度(上年年度不含电信业的营利性服务业现价增加值上年年度营利性服务业现价增加值)当期电信业务总量发展速度=当期电信业务总量发展速度当期通信服务价格指数 国家换算系数上年年度

21、国家营利性服务业现价增加值发展速度上年年度国家营利性服务业加权平均现价发展速度,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九、其他服务业(一)营利性服务业(2)不变价增加值 营利性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 营利性服务业现价增加值 加权价格指数 加权价格指数=通信服务价格指数(上年度电信业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度营利性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年度度不含电信业的营利性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度营利性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资料来源 地税局:分地区分行业营业税资料 通信管理局:分地区电信业务总量完成情况 调查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通信服务价格指数、服务项目价格指数,第二部分:季度GDP核算,行业

22、增加值核算方法 九、其他服务业(二)非营利性服务业 非营利性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同期本行业不变价增加值加权平均发展速度 国家换算系数 加权平均发展速度=当期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以外的非营利性服务业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发展速度(上年度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以外不变价增加值的非营利性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度非营利性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当期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上年度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度非营利性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当期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当期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现价发展速度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国家换算系数上年年度国家非营利性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上年年

23、度国家非营利性服务业加权平均发展速度 现价增加值该行业不变价增加值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财政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统计局工资专业 调查队:服务项目价格指数,第三部分:GDP核算与部门的联系,一、部门统计在GDP核算中的作用 季度GDP核算需要用各有关部门的数据推算,年度GDP核算更需要用部门的年度财务报表直接核算。GDP核算的基础数据缺口较大,在第三产业核算中,更是以部门数据为主。我市2008年GDP核算时,通过部门数据推算的第三产业有关行业的增加值占整个第三产业增加值的63.0%,2009年占61.9%。第二次经济普查的GDP的方案,分企业、行政事业、社会团体、个体户四大块分别核算其

24、增加值。由于前三块主要是按经济普查表进行核算,而第三产业16.6万个个体户增加值是按部门的资料进行推算,其中到涉及有证的个体户5.7万家,无证的个体户10.9万家,与2008年年度GDP数据对比,由此核算的增加值数据直接决定了全市08年GDP与用普查结果核算的GDP之间的增减走向。,第三部分:GDP核算与部门的联系,二、GDP核算需要相关部门提供资料 1、交通局:每月3日前,提供全市及县市区分公路和水路的客运周转量和货运周转量及其发展速度。其统计范围是,在孝感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登记注册从事营业性客货运输的公路运输工具和船舶。在计算交通运输总周转量时,需要把客运周转量转换成货运周转量,客运货运转

25、换比例分别是:铁路11,公路101,水运21,航空13.71。2、邮政局:季后8日提供全市及各县市区邮政业务总量及其发展速度。其统计范围应包括国家邮政行业以及其他寄递服务行业。3、财政局:季后8日前全市及各县市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及其发展速度。,第三部分:GDP核算与部门的联系,二、GDP核算需要相关部门提供资料 4、国税局:季后8日前提供全市及各县市区分行业增值税及其发展速度。5、地税局:季后8日前提供全市及各县市区分行业营业税及其发展速度。6、信息产业局:季后8日前提供全市及各县市区电信业务总量及其发展速度。电信业务总量的统计范围应包括固定电信服务、移动电信服务以及其他电信服务。7、人民银行

26、:季后8日前提供全市及各县市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及其发展速度。,第三部分:GDP核算与部门的联系,为了规范核算,共同做好GDP核算工作,各部门还要加强有关基础工作:(1)做好资料报送等基础统计工作。各部门在向上级对口部门报送数据时,应形成报送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统计部门报送有关核算资料。(2)做好本部门的数据审核与分析工作。各部门要对本部门的数据进行审核与衔接。如出现异常,应及时预警,及时向市政府作好汇报,并通报给统计部门。(3)请相关部门加强与上级业务对口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争取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与帮助。一是及时了解全省相关数据发展变化的趋势,早分析,早预警。二是如有部门上报数据与省有关部门反馈数据不一致时,应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