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说理散文》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78830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说理散文》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先秦说理散文》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先秦说理散文》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先秦说理散文》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先秦说理散文》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说理散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说理散文》PPT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先秦说理散文,三个发展阶段:先秦说理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 语录体散文特点:简单的言行记录,无完整篇章代表著作:论语、老子、墨子,第二期:战国中期 论辩体特点:未完全摆脱语录体的影响,仍以对话为主。但篇幅扩大,论题集中,开始向长篇议论方向发展,专题论文初步形成。代表著作:孟子、庄子,第三期:战国后期 专题论文特点:形成了结构完整的论说文体制。主要特点是论证严密、鞭辟入里。代表著作:荀子、韩非子,第一节 孔子与论语,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

2、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为圣人。,一、孔子的生平 孔子祖上是宋国贵族,移民到鲁国。孔子出生于鲁国,做过管理仓库和牧场的小吏,曾任中都宰、司空和大司寇,短期代理鲁国国相。聚众讲学。首开私学之风,冲击世袭制度,为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周游列国。传经布道,谋求施政,但违反历史发展的趋势,故始终未能施展抱负。整理古籍。暮年返鲁,整理诗书礼易,根据鲁史修订春秋。,二、论语其书(一)论语的成书 论语是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所编撰的主要记载孔子言行的书,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是一部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二)论语的

3、流传 汉代有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三种。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鲁)共20篇,492章,约16000字。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三)论语的注本:三国魏人何晏论语集解,宋代邢昺bng 论语正义,见十三经注疏中的论语注疏。宋代朱熹四书集注中有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父子有论语正义。今人杨伯峻先生有论语译

4、注,后附论语字典。,(四)论语的思想政治思想:1,治国以礼:孔子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宗法等级制度,以保持社会的有序性。,他极为向往西周的盛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反对各种越礼行为。鲁国季氏僭用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他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强调为政必先“正名”,维护君臣父子的等级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为政以德(仁政):核心思想“仁”在不破坏等级名分的前提

5、下对包括一般劳动者在内的众人给予尊重、同情和爱护。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泛爱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反对过度剥削。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反对用暴力掠夺和征服 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原作“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从俞樾群经平议改),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主张对百姓进行教化,反对滥施刑罚 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仁同时又是孔子提倡的道德修养,具体来说,就是在“爱人”的基础上,克制个人的欲望,自觉地维护伦理道德规范。克己复礼为仁

6、,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文艺思想:重视文艺的社会功能:重视诗、乐对人的教育熏陶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审美情趣:要求充实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高度统一。辞达而已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提倡中和之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五)写作特点;1,记言或者是直陈己见,或者是人物对话。其特点是浅显生动

7、,言简意赅。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书中有些段落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中概括出哲理,凝练隽永,耐人寻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善于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 比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

8、之。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论语为政)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句式长短相间,错综变化,造成纡徐婉转,抑扬唱叹的效果。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子曰:“大哉!尧舜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其有成功也;焕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2,记事:一些生活片段,具有简单的情节和场面。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杀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又如“季氏将伐颛臾”、“阳

9、货归孔子豚”、“长沮桀溺耦而耕”、“子路遇荷蓧丈人”等章,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表现了简单的事件和人物关系。,3,写人 刻画出孔子和孔门著名弟子及其他人物的形象,描绘出人物的仪态举止、神情口吻和音容笑貌,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孔子:大量富于个性特征的言行,真实再现了他的为人及音容笑貌。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巧言令色,鲜矣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对他的生活起居、言谈举止作了细致描绘。这些生活细节,使人们看到了一个守礼而行,严肃庄重而又谦和温

10、厚的仁者形象。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寝不尸,居不客。升车,必立正,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第二节 墨子与墨子,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一、墨子与墨家 1,墨子 墨子(约前468约前376年)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墨学家派创始人,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附有墨子传24字。墨家学派人数众多,主持正义,不畏艰险,有严密的组织,宗教色彩颇浓,与儒家并称显学。,2,墨家后学 墨子死后墨家分裂成几派,其中一派著有墨辩,

11、发展了墨子的逻辑思想,是后期墨家的主要派别。另一些墨家后学则推行墨子的宗教思想,演变成为游侠。墨家学派战国末期衰微,汉代以后后继无人,销声匿迹。,二、墨子 墨子原有71篇,今存53篇。有的是墨子本人所著,有的是弟子记录整理墨子言论而成,有的是墨家后学所写。墨子和墨子历来不受重视,历来很少有人研究,这是因为:第一,墨家讲平等,封建统治者不接受;第二,墨文缺乏文采,封建文人不欣赏。司马迁将墨子传附于孟子荀卿列传末尾,只有二十四字。清代孙诒让作墨子闲诂,并补墨子传记,始作系统解读。,三、十大主张 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核心思想:兼爱 爱无差等,兼爱 非攻,“兼爱

12、”是墨子的核心思想,提倡人与人之间无差等的爱,与儒家强化等级差别相对,更具有平民意识。“兼爱”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非攻”,即反对进攻性的战争,但支持、参与并且擅长防御性的战争。,尚贤 尚同,“尚贤”即任人唯贤,以反对贵族世袭制度。“尚同”是对“尚贤”的发展,倡导国家政治和道德标准的统一。这两大主张与儒家、法家基本相同。,节用 节葬,“节用”是指节约活人的生活用度,“节葬”是指节约死人的丧葬费用。,天志 明鬼,墨家相信天的意志和鬼神的存在,折射出对现实社会强权主体的怀疑,不同于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非乐 非命,“非乐”即反对儒家的礼乐制度,是“节用节葬”主张的延伸。“非命”与儒家所谓“

13、死生由命,富贵在天”相对立,认为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天命的安排。,四、墨文风格 1,逻辑推理严谨,明确三表法、类推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同时首开论辩散文之先河。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墨子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墨子非命上),2,通俗流畅、说理透彻,朴实无华,不加修饰,崇实尚质,与孔子所谓“辞达而已”、“文质彬彬”“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等审美原则相对立,体现了墨家特有的文章审美情趣。,五、墨子于先秦说理散文发展的意义 墨子有承前启后作用,它的文体呈现出由“对

14、话体”向“专论体”过度的趋势。1,各篇出现了简明扼要的标题,此标题并非可有可无,也不像论语那样任取文章首句以作篇名,而是如一根红线贯穿全篇,有概括全篇中心思想的作用。2,它里面虽也有语录,但不再各自孤立,而是围绕中心论题,连缀成一个整体。就每段语录而言,都是该篇文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3,各篇中虽仍见“子墨子曰”,“夫子曰”,“子墨子言”,说明它在形式上仍未完全跳出“语录体”对话模式,但文章谋篇布局已初具章法,颇有自觉为文的倾向。其文纲目昭然,层次分明,已构成初具规模的完整篇章。墨子文体有因有革,它的出现无疑是散文文体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非攻的推理,窃桃李亏人不义非之罚之攘人犬豕鸡

15、豚亏人不仁兹甚非之罚之取人马牛亏人不仁兹甚非之罚之杀人取戈剑亏人不仁兹甚非之罚之攻国至大为不义从而誉之 不知义与不义之别,杀一人一重不义一死罪 杀十人十重不义十死罪 杀百人十重不义百死罪 攻国 n重不义誉之谓之义 诚不知其不义也,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不知白黑之辩 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不知甘苦之辩小非而非,大非而不非 不知义与不义之辩,第四节 孟子和孟子,一、孟子的生平,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中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是鲁国孟孙氏(三桓之一)的后裔,但家道衰落,家境贫困,他的成长得力

16、于母亲的培养。荀子非十二子将子思与孟子相联系,史记孟荀列传载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故世称“思孟学派”。,孟子学成后曾游事齐宣王、梁惠王,游历宋、薛、鲁、滕各国。政见不合于当时连横合纵、攻伐为右的形势,故未能为各国君主所采纳,于是退而授徒,著书立说。,二、孟子概况,孟子记载孟子及弟子时人的言论,是继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史记孟荀列传中说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各分上、下章。仍然是语录体,但章幅一般比论语的长得多。,三、孟子注本,孟子通行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之孟子注疏,采用东汉赵岐注,宋代孙奭sh疏。南宋朱熹四书

17、集注之孟子集注。清代焦循据赵岐注作孟子正义。今人杨伯峻有孟子译注,后附孟子字典。,四、孟子的思想主张,(一)哲学思想:性善说 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18、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此之谓失其本心。”,“性善性恶说”的意义 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发展为“性善说”,荀子发展为“性恶说”,其存在都具有合理性。看到天性的善良,给人以希望,教人自觉地维护和扩大善性;看到天性的自私,给人以警示,教人理智地控制和改造恶性。,性善说的应用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臣下可以背弃国君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19、)国君之位也可以变置 君有大过,反复而不听,则易位。(孟子告子下)昏君暴君可诛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孟子梁惠王下),(三)政治思想:王道仁政反对统治者为满足私欲而残酷地压榨百姓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坚决反对当时的不义战争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上)王道仁政的实质是“保民而王”,即爱护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

20、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四)文艺主张:“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为论其世也。”将作品与作者及社会背景联系考察,以求正解。,知人论世,知人论世,知人,论世,作者的生平思想,身世经历,时代特征,历史文化背景,以意逆志,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不要死抠字眼而误解全句的意思,不要拘泥于个别辞句而曲解作品的整体思想,要从全篇宗旨出发探索作者的意图。即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正确探求作者的本义,不至于望文生义,穿凿附会

21、。,五、孟子的散文艺术(一)浓厚的论辩色彩,高超的论辩艺术1,中心明确,严谨细密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是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2,因势利导,诱其就范 如:齐桓晋文之事章,3,善设机巧 欲擒先纵 善设机巧,引人入彀,欲擒先纵,后发

22、制人。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孟子滕文公上),(二)充沛的感情 强劲的气势

23、1,宏大的理想为他的作品增添了豪迈的气概、奔放的激情。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2,蔑视权贵,鄙薄利禄,作品带着强烈的自信与自豪。时时令人感到一种高屋建瓴之势,凛然难犯之气。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设饮,驰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孟子尽心下),3,爱习鲜明,倔强直率,对自己憎恶的人物与现象,他辛辣讽刺,猛烈抨击,毫不留情。作品表现出孟子锋芒毕露、刚正不阿的个性。杀人

24、以梃与刃,有以异乎?”“以刃与政,有以异乎?”“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4,怀着捍卫真理的正义感,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坚信不移。每当述及理想,总是激昂慷慨,深情无限。如“鱼我所欲也”、“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三)精彩的比喻和寓言比喻1,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如把百姓盼望施仁政比作“大旱之望云霓”.把行霸道而欲君临天下比作“缘木求鱼”.把生命与道义的关系比作鱼与熊掌等等。,2,往往信手拈来,左右逢源。梁惠王好战,他就说:“王好战,请以战喻。”齐宣王好乐,他就说:“臣请为王言乐。”告子以水喻人性,说:“

25、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他立即反驳道:“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寓言 大都篇幅不长,其中很少刻意渲染,但又寓意鲜明,涉笔成趣。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y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公孙丑上),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其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

26、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瞯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章,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者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而不相泣者,几希矣。(孟子离娄下),(四)语言特色1,语言浅显自然而又明快畅达。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2,文章语汇丰富,富于表现力,往往情态逼真,宛然如见。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孟子万章上),3,用词准确、恰当。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孟子离娄上),4,文中大量运用语气词和排比、感叹、反问等句式,既保留了口语的特点,又带有强烈的感情和气势。为肥甘不足於口与?轻暖不足於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於目与?声音不足听於耳与?便嬖不足使令於前与?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贾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於王。(孟子梁惠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