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81024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PT 页数:334 大小:54.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4页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4页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4页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4页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课件.ppt(3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绪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1、那些建筑和场所应设?2、设那种系统?3、每种的最低配置?4、设备怎么选?选多少?设在哪?怎么设?5、火灾报警后,应该如何协调动作,才能减小损失?即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应按照什么样地要求指挥、控制消防设备作战?消防设备应按什么要求汇报落实情况?6、电源和线路怎么要求,就能保证系统可靠?7、特殊场所怎么办?,目 录,1 总 则2 术 语3 基本规定4 消防联动控制的设计5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6 系统设备的设置7 住宅建筑火灾报警系统8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9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10 系统供电11 布线12 典型

2、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附录A 火灾自动报警、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表 附录B 消防安全管理信息表附录C 典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分类表 附录D 火灾探测器的具体设置部位附录E 探测器安装间距的极限曲线附录F 不同高度的房间梁对探测器设置的影响附录按梁间区域面积确定一只探测器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1 总则,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构筑物中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2 术 语保留5条,新增4条,删减3条,2.0.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探测火灾早期特征、发出火灾报警信号,为人员(灭火)疏散、防止火

3、灾蔓延和启动自动灭火设备提供控制与指示的消防系统。,2.0.7联动控制信号 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的用于控制消防设备(设施)工作的信号。2.0.8联动反馈信号 受控消防设备(设施)将其工作状态信息发送给消防联动控制器的信号。2.0.9联动触发信号 消防联动控制器接收的用于逻辑判断的信号。,2.0.2报警区域 alarm zone 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等划分的单元。2.0.3探测区域 detection zone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2.0.4保护面积 monitoring area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面积。2.0.5安装间距 installation

4、 spacing两只相邻火灾探测器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2.0.6保护半径 monitoring radius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离。,保留5条,删除3条,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3 系统设计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 3.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适用于人员居住和经常有人滞留的场所、存放重要物资或燃烧后产生严重污染需要及时报警的场所。3.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触发装置。3.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应选择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有关准入制度的产品。3.1.4 系统中各类设备之间的接口和通讯协议的兼容性应满足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3.1.

5、5 任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设备总数和地址总数均不应超过3200,其中每一总线回路连结设备的总数不宜超过200,且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的余量;任一台消防联动控制器地址总数或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所控制的各类模块总数和不应超过1600,每一联动总线回路连结设备的总数不宜超过100,且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的余量。,3.1.6 系统总线上应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应超过32;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3.1.7 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中,除消防控制室内设置

6、的控制器外,每台控制器直接控制的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和模块等设备不应跨越避难层。,3.1.8 水泵控制柜、风机控制柜等消防电气控制装置不应采用变频启动方式。3.1.19 地铁列车上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通过无线网络等方式将列车上发生火灾的部位传输给消防控制室。,3.2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3.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仅需要报警,不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的保护对象宜采用区域报警系统;2 不仅需要报警,同时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且只设置一台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保护对象,应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并应设置一个消防控制室;3 设置两个及以

7、上消防控制室的保护对象,或设置了两个及以上集中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3.2.2 区域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系统中可以包括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和指示楼层的区域显示器;2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3 系统设置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时,该装置应具有传输附录A和附录B规定的有关信息的功能;系统未设置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时,应设置火警传输设备。,1、区域报警系统,就是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8、火灾报警控制器,报警按钮,火灾探测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声光报警器,警铃,触发装置,报警主机,警报装置,3.2.3 集中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2 系统中的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和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应急广播的控制装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等起集中控制作用的消防设备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3 系统设置的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具有传输附录A和附录B规定的有关信息的功能。,2、集中报警系统,就是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

9、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宜用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对象。,3.2.4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有两个及以上消防控制室时,应确定一个主消防控制室;2 主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所有火灾报警信号和联动控制状态信号,并应能控制重要的消防设备;各分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之间可以互相传输、显示状态信息,但不应互相控制;3 系统设置的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具有传输附录A和附录B规定的有关信息的功能;4 其他设计应符合3.2.3的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构成框图,3.3 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3.3.1 报警区

10、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可将一个防火分区或一个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也可将发生火灾时需要同时联动消防设备的相邻几个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2 电缆隧道的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封闭长度区间组成,一个报警区域不应超过相连的3个封闭长度区间;道路隧道的报警区域应根据排烟系统或灭火系统的联动需要确定,且不宜超过150m;,3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报警区域应由一个储罐区组成,每个大型外浮顶储罐应单独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4 列车的报警区域应按车厢划分,每节车厢应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3.3.2 探测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

11、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m2;从主要入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m2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2 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的长度不宜超过100m;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在20m100m之间;,红外光束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超过100m;,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在20100m之间。,原 缆式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的长度不宜超过200m;,3.3.3 下列场所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1 敞开或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2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走道、坡道;3 电

12、气管道井、通信管道井、电缆隧道;4 建筑物闷顶、夹层。,3.4消防控制室,3.4.1 具有消防联动功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中应设置消防控制室。3.4.2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消防设备应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装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控制装置、消防电源监控器等设备,或具有相应功能的组合设备,并宜设置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数据记录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能显示附录A规定的建筑物内设置的全部消防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动态信息和附录B规定的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并应具有传输附录A和附录B规定的有关信息的功能。,台

13、式火灾报警和联动控制装置,报警控制功能区,消防设施联动控制功能区,台式机,报警控制功能区,联动控制功能区,消防广播主机,消防电话总机,消防设备联动控制盘,火灾报警控制功能区,火警显示,显示报警文字信息,故障报警显示,消音和复位按钮,隔离显示,3.4.3 消防控制室应设有用于火灾报警的外线电话。3.4.4 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3.4.5 消防控制室送、回风管的穿墙处应设防火阀。3.4.6 消防控制室内严禁有与其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3.4.7 消防控制室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

14、扰较强及其他影响消防控制室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附近。,3.4.8 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2 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3 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4 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5 与建筑其他弱电系统合用的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应集中设置,并应与其他设备之间有明显间隔。,3.4.9 消防控制室的显示与控制应符合本规范和国家标准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25506的规定。3.4.10 消防控制室的信息记录、信息传输应符合国家标准

15、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25506的规定。,4 消防联动控制设计,4.1 一 般 规 定,4.1.1 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发出联动控制信号,控制各相关的受控设备,并接受相关设备的联动反馈信号。控制逻辑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4.1.2 消防联动控制器的电压控制输出应采用直流24V,其电源容量应满足受控消防设备同时启动且维持工作的控制容量要求。(线路压降超过5%,其直流24V电源应由现场提供),火灾报警控制器检查,联动控制器检查,消防联动控制检查,气体灭火系统,防 排 烟 系统,火灾警报装置应急广播系统,干粉灭火系统,防火分隔系统,4.1.3 各受控设备接口的特性参数应与消防联动

16、控制器发出的联动控制信号相匹配。4.1.4 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除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外,还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手控盘、直启线)4.1.5 启动电流较大的消防设备宜分时启动。4.1.6 需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的消防设备,其联动触发信号应采用两个报警触发装置报警信号的“与”逻辑组合。,4.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4.2.1湿式系统和干式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自动控制方式,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的动作信号作为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不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和喷淋消防泵控制箱(柜)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直接联锁控制喷淋消防泵的启动;,2 手动控制方式,

17、将喷淋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启动、停止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喷淋消防泵的启动、停止;3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压力开关、喷淋消防泵的启动和停止的联动反馈信号(干管水流指示器)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多线控制盘,联动控制器,湿式报警阀,水泵控制柜,喷淋泵,喷淋系统联动示意图,第一种方式:消防水泵房电气控制柜,启动按钮,停止按钮,电源配电箱,动作信息 动作信息总数:00020001:11月14日 15:19 00111004 水流指示器 十五层0002:11月14日 15:20 00111010 压力开关 水泵房联动信息:启动总数:0001

18、 反馈总数:0001 0001:11月14日 15:21 00111200 喷淋泵 水泵房喷洒禁止 自动允许 手动允许 2013年11月14日 15:40,喷淋系统测试,4.2.2预作用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自动控制方式,由同一报警区域内两只及以上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或一只感烟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预作用阀组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预作用阀组的开启,使系统转变为湿式系统;当系统设有快速排气装置时,应联动控制排气阀前的电动阀的开启。湿式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符合4.2.1的规定;,2手动控制方式,将喷淋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启动和停止按钮、预作

19、用阀组和快速排气阀入口前的电动阀的启动和停止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喷淋消防泵的启动、停止及预作用阀组和电动阀的开启;3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压力开关、喷淋消防泵的启动(干管水流指示器的信号)和停止的联动反馈信号,有压气体管道气压状态信号和快速排气阀入口前电动阀的联动反馈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4.2.3雨淋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自动控制方式,由同一报警区域内两只及以上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或一只感烟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雨淋阀组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雨淋阀组的开启;,2

20、手动控制方式,将雨淋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启动和停止按钮、雨淋阀组的启动和停止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雨淋消防泵的启动、停止及雨淋阀组的开启;3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雨淋阀组(动作信号取自其辅助触点)、雨淋消防泵的启动和停止的联动反馈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4.2.4 自动控制的水幕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自动控制方式,当自动控制的水幕系统用于防火卷帘的保护时,应由防火卷帘下落到楼板面的联动反馈信号(限位开关信号)与本报警区域内任一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水幕阀组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

21、器联动控制水幕系统相关控制阀组的启动;仅用水幕系统作为防火分隔时,应由该报警区域内两只独立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作为水幕阀组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水幕系统相关控制阀组的启动。,2 手动控制方式,应将水幕系统相关控制阀组和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启动、停止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消防泵的启动、停止及水幕系统相关控制阀组的开启;3 压力开关、水幕系统相关控制阀组和消防泵的启动、停止的联动反馈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4.3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4.3.1联动控制方式,消火栓系统出水干管上的低压压力开关、高

22、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置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消火栓泵,不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当设置消火栓按钮时,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作为报警信号及启动消火栓泵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消火泵的启动。,4.3.2 手动控制方式,应将消火栓泵控制箱(柜)的启动、停止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动、停止。4.3.3 消火栓泵的动作信号(干管水流指示器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多线控制盘,联动控制器,消火栓按钮,水泵控制柜,消火栓泵,消火栓系统联动示意图,动作信息 动作

23、信息总数:00010001:11月14日 15:10 00111095 消火栓按钮 十五层联动信息:启动总数:0001 反馈总数:0001 0001:11月14日 15:11 00111201 消防泵 水泵房喷洒禁止 自动允许 手动允许 2013年11月14日 15:40,消火栓系统测试,4.4气体(泡沫)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4.4.1气体(泡沫)灭火系统应由专用的气体(泡沫)灭火控制器控制。4.4.2气体(泡沫)灭火控制器直接连接火灾探测器时,气体(泡沫)灭火系统的自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全淹没系统,组合分配灭火系统,单元独立灭火系统,柜式灭火系统装置,气体灭火系统构成图,报警控制

24、器(气体灭火控制盘),声光报警和喷射指示灯,紧急启动/停止按钮,灭火剂贮存装置,气瓶驱动装置,电磁阀,二、工作原理,1 应由同一防护区域内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或防护区外的紧急启动信号,作为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探测器的组合宜采用感烟火灾探测器和感温火灾探测器,各类探测器应按6.2规定分别计算保护面积;,2 气体(泡沫)灭火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联动逻辑关系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任一防护区域内设置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其它类型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首次报警信号)后,应启动设置在该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在接收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同一防护区

25、域内与首次报警的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相邻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后,应发出联动控制信号;,3 联动控制信号内容包括:关闭防护区域的送、排风机及送排风阀门;停止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及关闭设置在该防护区域的电动防火阀;联动控制防护区域开口封闭装置的启动,包括关闭防护区域的门、窗;启动气体(泡沫)灭火装置,根据人员安全撤离防护区的需要,气体(泡沫)灭火控制器可设定不大于30s的延迟喷射时间;,4 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迟的喷射,且应在接收到满足联动逻辑关系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后执行第3款规定的除启动气体(泡沫)灭火装置外的联动控制;在接收到第二个联动

26、触发信号后,启动气体(泡沫)灭火装置。,5 气体灭火防护区出口外上方应设置表示气体喷洒的火灾声光警报器,指示气体释放的声信号应与该保护对象中设置的火灾声警报器的声信号有明显区别。启动气体(泡沫)灭火装置的同时,启动设置在防护区入口处表示气体喷洒的火灾声光警报器;组合分配系统应首先开启相应防护区域的选择阀,然后启动气体(泡沫)灭火装置。,4.4.3 气体(泡沫)灭火控制器不直接连接火灾探测器时,气体(泡沫)灭火系统的自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气体(泡沫)灭火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2 气体(泡沫)灭火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和联动控制均应符合4.4.2的规定。,

27、4.4.4气体(泡沫)灭火系统的手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应设置气体(泡沫)灭火装置的手动启动和停止按钮,手动启动按钮按下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应执行4.4.2条第3款及第5款规定的联动操作;手动停止按钮按下时,气体(泡沫)灭火控制器应停止正在执行的联动操作;,2 气体(泡沫)灭火控制器上应设置对应于不同防护区的手动启动和停止按钮,手动启动按钮按下时,气体(泡沫)灭火控制器应执行4.4.2条第3款及第5款规定的联动操作;手动停止按钮按下时,气体(泡沫)灭火控制器应停止正在执行的联动操作。,气体灭火系统原理图,4.4.5气体(泡沫)灭火装置启动及喷放各阶段的联动控制及系统

28、的反馈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系统的反馈信号主要包括:1 气体(泡沫)灭火控制器直接连接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2 选择阀的联动反馈信号;3 压力开关的联动反馈信号。4.4.6在防护区域内设有手动与自动控制转换装置的系统,其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的工作状态应在防护区内、外的手动、自动控制状态显示装置上显示,该状态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4.5防烟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4.5.1 防烟系统的自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由加压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

29、火灾层和相关层前室等需要加压送风场所的加压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加压送风系统适用条件,合用前室开窗面积不够,正压送风系统,机械加压送风的立面图和平面图,楼梯间送风口,前室送风口,防烟部位,加压风机,送风竖井,加压送风系统组成:,送风机(轴流),引风口,风管,风管,进入送风竖井,送风风机房电气控制柜,开启,停止,配电箱(电源开关),前室送风口和竖井,加压送风口,送风竖井,操作箱,手动开启,由于前室风口是选择性开启,加压送风口应为电动风口;P=25-30Pa。,2 由同一防烟分区内且位于电动挡烟垂壁附近的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电动挡烟垂壁降落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

30、联动控制电动挡烟垂壁的降落。,挡烟壁,4.5.2排烟系统的自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由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的开启,同时停止该防烟分区的空气调节系统;2 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联动反馈信号作为排烟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动。,5.2 自然排烟,此处(房间和走道)的自然排烟不同于楼梯间和前室的自然排烟。虽然它们的原理相同,但此处是作为排烟措施,而楼梯间和前室是作为防烟措施。,带型排烟窗(自动),

31、不小于房间面积的2%,排烟风机、风管,排出口,排烟风机(轴流),排烟风管,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专用轴流排烟风机,其性能要求:烟气达到280后连续运行30分钟。,排烟风机房电气控制柜,开启,停止,配电箱,控制柜,4.5.3防烟系统、排烟系统的手动控制方式,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控制送风口、电动挡烟垂壁、排烟口、排烟窗、排烟阀的开启或关闭及防烟风机、排烟风机等设备的启动或停止,防烟、排烟风机的启动、停止按钮应采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防烟、排烟风机的启动、停止。,4.5.4送风口、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和关闭的联动反

32、馈信号,防烟、排烟风机启动和停止及电动防火阀关闭的联动反馈信号,均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4.5.5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设置的280排烟防火阀在关闭后直接联动控制风机停止,排烟防火阀及风机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4.6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4.6.1防火门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常开防火门所在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常开防火门关闭的联动触发信号,联动触发信号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由消防联动控制器或防火门监控器联动控制防火门关闭;2 疏散通道上各防火门的开启、关闭及故障状态信号

33、应反馈至防火门监控器。,常开防火门-电磁门吸,吸附装置,4.6.2 防火卷帘的升降应由防火卷帘控制器控制。4.6.3 疏散通道上设置的防火卷帘的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自动控制方式,防火分区内任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或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至距楼板面 1.8m处;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到楼板面;在卷帘的任一侧距卷帘纵深0.5m5m内应设置不少于2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2 手动控制方式,由防火卷帘两侧设置的手动控制按钮控制防火卷帘的升降。,4.6.4非疏散通道上设置的防

34、火卷帘的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自动控制方式,由防火卷帘所在防火分区内任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防火卷帘下降的联动触发信号,由防火卷帘控制器联动控制防火卷帘直接下降到楼板面;2 手动控制方式,由防火卷帘两侧设置的手动控制按钮控制防火卷帘的升降,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控制防火卷帘的降落。,4.6.5防火卷帘下降至距楼板面1.8m处、下降到楼板面的联动反馈信号和防火卷帘控制器直接连接的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4.7电梯的联动控制设计,4.7.1 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具有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强制所有电梯停于首层或电梯转换层的功能。4.7

35、.2可用电梯停于首层或电梯转换层开门反馈信号作为电梯(除消防电梯外)电源切断的触发信号。4.7.3 电梯运行状态信息和停于首层或转换层的反馈信号应传送给消防控制室显示,轿箱内应设置能直接与消防控制室通话的专用电话。,4.8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4.8.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声光警报器,并在确认火灾后启动建筑内的所有火灾声光警报器。4.8.2 未设置消防联动控制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声光警报器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设置消防联动控制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声光警报器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4.8.3公共场所宜设置具有同一种火灾变调声的火灾声警报器

36、;具有多个报警区域的保护对象,宜选用带有语音提示的火灾声警报器;学校、工厂等各类日常使用电铃的场所,不应使用警铃作为火灾声警报器。,4.8.4 火灾声警报器设置带有语音提示功能时,应同时设置语音同步器。4.8.5同一建筑内设置多个火灾声警报器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同时启动和停止所有火灾声警报器工作。,4.8.6火灾声警报器单次发出火灾警报时间宜在8s20s之间,同时设有消防应急广播时,火灾声警报应与消防应急广播交替循环播放。4.8.7 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消防应急广播。4.8.8 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信号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当确认火灾后,应同时向全楼进行广播。,4.

37、8.9 消防应急广播的单次语音播放时间宜在10s30s之间,应与火灾声警报器分时交替工作,可采取1次声警报器播放,1或2次消防应急广播播放的交替工作方式循环播放。4.8.10 在消防控制室应能手动或按照预设控制逻辑自动控制选择广播分区,启动或停止应急广播系统,并能监听消防应急广播。在通过传声器进行应急广播时,自动对广播内容进行录音。,4.8.11 消防控制室内应能显示消防应急广播的广播分区的工作状态。4.8.12消防应急广播与普通广播或背景音乐广播合用时,应具有强制切入消防应急广播的功能。,4.9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4.9.1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应符

38、合下列规定:1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器启动应急照明控制器实现;,2 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和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实现;3 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消防应急照明配电箱实现。4.9.2 当确认火灾后,由发生火灾的报警区域开始,顺序启动全楼疏散通道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系统全部投入应急状态的启动时间不应大于5s。,4.10相关联动控制设计,4.10.1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具有切断火灾区域及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的功能,当需要切断正常照明时,宜在

39、自动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动作前切断。,4.10.2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具有自动打开涉及疏散的电动栅杆等的功能,宜开启相关区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摄像机监视火灾现场。4.10.3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具有打开疏散通道上由门禁系统控制的门和庭院的电动大门的功能,并打开停车场出入口的挡杆。,火警信息 火警总数:0001首警:11月14日 15:30 00111005 感烟探测器 十五层501办公室0001:11月14日 15:30 00111005 感烟探测器 十五层501办公室联动信息:启动总数:0022 反馈总数:00220001:11月14日 15:30 00111055 声光报警器 十四层 0002:1

40、1月14日 15:30 00111056 声光报警器 十五层0003:11月14日 15:30 00111057 声光报警器 十六层0004:11月14日 15:30 00111065 消防广播 十四层0005:11月14日 15:30 00111066 消防广播 十五层0006:11月14日 15:30 00111067 消防广播 十六层0007:11月14日 15:31 00111070 排烟口 十五层走道0008:11月14日 15:31 00111080 非消防电源 十五层0009:11月14日 15:31 00111091 防火门 十五层电梯前室0010:11月14日 15:31 0

41、0111045 送风口 十四层电梯前室0011:11月14日 15:31 00111046 送风口 十四层楼梯前室0012:11月14日 15:31 00111047 送风口 十五层电梯前室喷洒禁止 自动允许 手动允许 2013年11月14日 15:40,联动测试,火警信息 火警总数:0001首警:11月14日 15:30 00111005 感烟探测器 十五层501办公室0001:11月14日 15:30 00111005 感烟探测器 十五层501办公室联动信息:启动总数:0022 反馈总数:0022 0013:11月14日 15:31 00111048 送风口 十五层楼梯前室0014:11月

42、14日 15:31 00111049 送风口 十六层电梯前室0015:11月14日 15:31 00111050 送风口 十六层楼梯前室0016:11月14日 15:31 00111151 电梯 1号消防梯0017:11月14日 15:31 00111152 电梯 1号客梯0018:11月14日 15:31 00111153 电梯 2号客梯0019:11月14日 15:31 00111181 排烟机 屋顶排烟机0020:11月14日 15:31 00111191 送风机 电梯前室送风机0021:11月14日 15:31 00111192 送风机 1号楼梯间送风机0022:11月14日 15:3

43、1 00111193 送风机 2号楼梯间送风机喷洒禁止 自动允许 手动允许 2013年11月14日 15:40,联动测试,5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5.1 一 般 规 定,5.1一般规定,5.1.1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应选择感烟火灾探测器;2 对火灾发展迅速,可产生大量热、烟和火焰辐射的场所,可选择感温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3 对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的烟、热的场所,应选择火焰探测器;,4 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且需要早期探测的场所,宜增设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5 对使用、

44、生产或聚集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气的场所,应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6根据保护场所可能发生火灾的部位和燃烧材料的分析选择相应的火灾探测器(包括火灾探测器的类型、灵敏度和响应时间等),对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场所,可根据模拟试验的结果选择火灾探测器;,7同一探测区域内设置多个火灾探测器时,可选择具有复合判断火灾功能的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提高报警时间要求和报警准确率要求。,5.2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5.2.1对不同高度的房间,可按表5.2.1选择点型火灾探测器:表5.2.1对不同高度的房间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表5.2.1对不同高度房间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三种感烟探测器对不同烟粒径的响应特性如

45、下图所示,A-散射型光电感烟探测器;B-减光型光电感烟探测器;C-离子感烟探测器,两种点型感烟探测器对不同顔色烟的响应,5.2.2下列场所宜选择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1饭店、旅馆、教学楼、办公楼的厅堂、卧室、办公室、商场、列车载客车厢等;2计算机房、通信机房、电影或电视放映室等;3楼梯、走道、电梯机房、车库等;4书库、档案库等;,点型离子感烟探测器,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点型复合感烟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反射式红外对射探测器,吸气式感烟探测器,5.2.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点型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1相对湿度经常大于95%;2气流速度大于5m/s;3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4可能产生腐蚀

46、性气体;5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6产生醇类、醚类、酮类等有机物质。,5.2.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1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2可能产生蒸汽和油雾;3高海拔地区 4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5.2.5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宜选择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且应根据使用场所的典型应用温度和最高应用温度选择适当类别的感温火灾探测器:1相对湿度经常大于95%;2无烟火灾;3有大量粉尘;4吸烟室等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或蒸汽滞留的场所;,差温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定温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差定温复合型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缆式感温探测器(差温、定温、模拟量),光纤测温报警系统,感温探测器的分类

47、,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可分为A1、A2、B、C、D、E、F、G共八种类型。另外。每种类型还根据其特性附加S或R后缀。,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感温电缆,空气管差温探测器,分布式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分布式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分布式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器,5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烘干车间等不宜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场所;6需要联动熄灭“安全出口”标志灯的安全出口内侧;7其他无人滞留、且不适合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但发生火灾时需要及时报警的场所。,5.2.6可能产生阴燃火或发生火灾不及时报警将造成重大损失的场所,不宜选择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温度在0以下的场所,不宜选择定温探测器;温度变化

48、较大的场所,不宜选择具有差温特性的探测器。,5.2.7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宜选择点型火焰探测器或 图像型火焰探测器:1火灾时有强烈的火焰辐射;2液体燃烧等无阴燃阶段的火灾;3需要对火焰做出快速反应。5.2.8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点型火焰探测器和图像型火焰探测器:1在火焰出现前有浓烟扩散;2探测器的镜头易被污染;,点型紫外火焰探测器,点型红外双波段火焰探测器,感光探测器,点型红外三波段复合火焰探测器,点型红紫外火焰复合探测器,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火焰探测原理,火焰探测器是感应火灾燃烧发出的电磁辐射,通过将火焰辐射能量转化为电流或电压信号,达到火灾探测的目的。火焰探测器感应的火灾参

49、量包括火焰辐射强度和频率。,火焰探测器的分类,根据火焰探测器响应波长的不同,将响应波长低于400nm的火焰探测器称为紫外火焰探测器,响应波长大于700nm的火焰探测器称为红外火焰探测器。,视频火灾探测技术,1、系统构成 CCTV系统 系统主机 视频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软件2、工作原理 烟雾的浓度、扩散、运动方式、边缘特性判断 火焰特性及运动模式分析,基于红外图像的火灾探测技术,1、系统构成红外摄像机系统主机红外图像分析软件2、工作原理现场环境温度变化趋势,3探测器的“视线”易被油雾、烟雾、水雾和冰雪遮挡;4探测区域内的可燃物是金属和无机物;5探测器易受阳光、白炽灯等光源直接或间接照射;6探测区域内

50、正常情况下有高温物体的场所,不宜选择单波段红外火焰探测器;7正常情况下有阳光、明火作业,探测器易受X射线、弧光和闪电等影响的场所,不宜选择紫外火焰探测器。,5.2.9下列场所宜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 1 使用可燃气体的场所;2 燃气站和燃气表房以及存储液化石油气罐的场所;3 其他散发可燃气体和可燃蒸气的场所。5.2.10在火灾初期产生一氧化碳的下列场所可选择点型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1烟不容易对流或顶棚下方有热屏障的场所;,可燃气体探测器,隔爆型可燃气体探测器(无浓度显示),隔爆型可燃气体探测器(数码显示浓度),隔爆型可燃气体探测器(液晶显示浓度),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壁挂式),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