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等值线》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81102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等值线》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理等值线》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理等值线》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理等值线》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理等值线》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等值线》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等值线》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一 等值线图,第2讲 等值线图的类型来源:学*科*网,第二轮复习,专题知识梳理,考点精讲精析,一、如何分析等高线地形图 1判断地形坡度的陡缓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都相同,不同的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不同,所以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反映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大小。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即在比例尺、等高距相等的条件下)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小);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大);等高线上稀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等高线间距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如果等高距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如果比例尺和等高线的

2、疏密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2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地的相对高度:H相=H乙H甲。进一步还可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l00m)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等高线图上的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4判断地貌类型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

3、阔平坦。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较稀疏。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 米等高线密集。高原:海拔高度大,但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边缘密集中部稀疏。5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源,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方向相反。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速度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河流流出出口常形成冲积扇。,6等高线的综合应用 等高线图的综合应用主要是以等高线图为背景,要求在图上

4、设计、选择所需的“点”、“线”、“面”,以及给予科学的分析评价。(1)选“点”:要根据要求考虑所选点的位置、海拔硬其周围的环境。如选择嘹望台,就要选择地势高、视野没有地物阻挡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两点之间有山脊或凸坡视线可能不能通过。正确的方法是通过两点作地形剖面图来确定。(2)选“线”:主要有交通线、引水线、输油管线的选择等。选择交通线的基本要求: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来源:学*科*网 在选择引水路线时,不要仅仅被距

5、离的稍远或稍近所迷惑而应当根据水从高处住低处流这一关键要求确定较适合的引水路线。选择输油线时,要使线路尽可能缩短还要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3)选“面”:主要有确定坝址及水厍汇水面积;选择适宜开辟梯田的地区;选定工业区和居民区等。选择水库修建方案时,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一般选择有较大集水区的盆地(洼地)地区,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地质条件主要是水库大坝选址要避开断层,水库库区要避开石灰岩地区。梯田一般沿等高线修筑,选择有灌溉水源的地方。沿等高线修筑,坡度平缓,一方面可

6、以增加耕地而积发展种植业;另一方面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念平衡。似坡度大25的地区不宜修梯田,应植树种草。发展林牧业以保持生态平衡。来源:学*科*网,【例l】(2006江苏)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中学地理必趣小组到该地进行了野外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兴趣小组沿河谷从M点剑N点进行号察这两点之间的高度差是 米。(2)为解决用水问题,A村计划修建一条自流引水管道。存L1、L2、L3、L4、四条引水线路方案中,兴趣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试说明理由。来源:学*科*网(3)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晾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200,a和d

7、,L4,答:引水线路由高到低,水能自流;距离较短建设成本低。,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地形剖衙罔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的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其绘制主要包括以下儿个步骤:,(1)根据需要确定剖面线。(2)确定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除非特别要求放大或缩小)。垂直比例尺要视图中地形的起伏状况而定(原则是在指定范围内画下,并起伏适度)。(3)确定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长度一致)。(4)标出垂直比例尺的高程(一般与图上的等高距相同,最高高度数要比图中最大高程略高一些;最低高度数也要比图中的最低高程略低一些)。(5)量出地

8、形图中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及其相对位置。(6)在剖面图上标出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根据各交点的海拔高度在剖面图上相应的等高线上画一个点。(7)把各点连成光滑的曲线。在曲线内画上阴影以示剖面起伏情况。(8)在剖面图的下方,标出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例2】读等高线地形图及剖面图,回答(1)(2)题。,(1)上面的地形剖面图是根据图中四条剖面线的哪一条绘出的()AEE BFF CGG DHH(2)该剖面线中间部位的地形类型为()A鞍部 B 大陆架 C 海沟 D大陆坡,A,B,三、等温线图判读 1根据等温线数值的变化特点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向北增大为南半球,向北递减为北半球。2判断陆地、海

9、洋位置 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 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3 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 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4判断寒、暖流 寒

10、流: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暖流: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凸出。,5判断等温线的疏密情况,比较温差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从世界和我国等温线分布图上可以得出等温线的分布与温差大小的时空变化规律:(1)冬密夏疏:冬季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夏季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这是因 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大,夏季较小。(2)温带密、热带疏:温带地区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分布比 较稀疏,这是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3)陆地密、海洋疏:陆地上的等温线比较密集,海面上的等温线比较稀疏,这是因为陆

11、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件质均一。,6判读等温线的走向,分析等温线与纬线、海岸线和地形的关系 等温线分布反映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如果地球何一个均一的表面则等温线分布与纬线大致平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但由于气温除受纬度、太阳辐射影响外,还受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等温线不一定与纬线一致,经常发生弯曲。只要等温线发生了弯曲,就说明了该地气温受到了大气环流、洋流、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响就要从这几个因素入手,进行分析,以便找出原因。等温线的走向有以下几种类型:(1)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这是全球等温线分布的基本趋势。它是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2)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在北半

12、球中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比较明显,这是因为海洋对气温起了调节作用,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3)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在地形起伏较大的高山地区比较明显,这是由于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后果。来源:学*科*网(4)等温线呈闭合状态:山地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且越向中心处,等温线数据越小。盆地等温线也是呈闭合状态,但越向中心处,等温线数据越大。,【例3】下图为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 海陆分布 地形因素 大气环流 A B C D(2)此时沿图中海岸分布的28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 的是()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河

13、流汛期逐渐变长 C降水量越来越大 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B,D,四、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1一般地,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并且年等降水量线数值一般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2内陆盆地一般为少雨中心,年等降水量线多为闭合曲线,且由四周向中心数值越来越小。迎风坡一般成为多雨中心,背风坡一般成为少雨中心,年等降水量线多与等高线平行。3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多;凸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少。,【例4】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的年降水量为,乙地的年降水量为。试分忻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2)甲地形区为;乙地形区为;丙地形区

14、。,甲地为山脉,地形雨:乙地为内陆盆地。降水稀少,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小于25毫米,大于400毫米,河西走廊,五、如何分析等压线图根据等压线的组合形态识别气压场的类型 高压中心、低压中心: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较低的为低压中心,反之则为高压中心。水平方向上:高压区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低压区为上升气流,阴雨天气。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高空气压低;地势高气压低,地势低气压高。低压槽、高压脊、鞍部:从低压区中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类似等高线图上的山谷。其特点是槽中的气压值较两侧低,槽中各条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为低压槽线,简称槽线;从高压区中延伸出米的狭长区域为高压脊,类似等高线图上的

15、山脊。其特点是脊上的气压值较两侧高,脊中各条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为高压脊线,简称脊线;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相对的中间区域为鞍形气压场,简称鞍部。高压(脊)控制下:天气晴朗。低压(槽)控制下:阴雨天气。,2根据等压线稀疏判断风力大小 风向:在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在北半球,风向在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上向右偏;在南半球,风向住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上向左偏。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高空中摩擦力忽略不计)。风力大小: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在不同地图中相同图幅、相同等压距的地图相比,比例尺越大,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就越密集,则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

16、就越稀疏,则风力就越小。,【例5】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1)(3)题。,(1)a、b、c、d 四箭头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Aa B b Cc DD(2)甲地比乙地()A气压高 B风力大 C气温高 D湿度大(3)下列关于丙、丁两地大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气逆辐射,丙地强于丁地 B气温日较差,丁地小于丙地 C丙地狂风暴雨 D丁地阴雨绵绵,C,B,A,六、如何分析潜水等水位线图,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的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制在地形图上。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办法类似。1潜水的流向:潜水是沿着潜水向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动

17、的。因此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如上图箭头所示的方向。2潜水面的坡度:确定潜水流向之后,在流向方向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间的实际距离,即得潜水面的坡度。3确定潜水埋藏深度,将地形等高线和潜水等水位线绘于同一张图上时,则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之点二者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4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相巨关系:在邻近地表水的地段编制潜水等水位线图,并测定地表水的水位标高便可以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a为潜水补给河流,b为河流补给潜水,c则为右岸潜水补给河流。左岸河流补给潜水。5利用等水位线图合理地布设取水井和排水沟: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它们一般应沿等水位线布设如下图所示,图中足水井,足排水沟。显然按布设水井是合理的而是不合理。同理按布设排水沟合理,而不合理。,【例6】读下图,回答(1)(2)题。在地形图上,将某一含水层中承压水位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所形成的曲线称等水压线。,(1)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承压水流向的箭头是()A B C D(2)图中a、b、c、d四口井中,水能自动流出的是()Aa Bb Cc Dd,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